登陆注册
15201600000002

第2章 与人体有关的汉字(1)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人

【说文解字】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zhòu)文(大篆)。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

【汉字趣谈】

“人”字的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着的人形,头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间,身子以下是腿。“人”字的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

人是世间万物中最神奇的生命体,这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古人心中。《尚书·周书·泰誓上》中说:“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生,人为贵。”而“人”的古义被解释为:会弯腰劳作的动物;今义则被解释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体。

由于人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所以“人”字又引申为人的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挺不错的”“唐太宗知人善任”等。

“人”字在作为一个独立汉字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个部首字,并且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基本上都与人有关,如“从”、“仆”、“伐”、“休”、“伏”等。

需要指出的是,“人”字和“大”字在造字之初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字形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人”字从字形上看像是侧面站立的并拢手脚的人形,“大”字则是正面站立伸展着四肢的人形。后来,“大”字被借用作“大小”的“大”,而“人”则专门用来表示“人类”、“人口”、“男人”、“女人”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口

【说文解字】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

【汉字趣谈】

“口”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人的嘴巴。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句子,其中的“口”指的就是嘴巴。

“口”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体都像一个人开口笑着的样子。人们肯定要问:嘴既然可张可闭,那为什么古人要画一个张开的嘴呢?闭着的嘴巴不是更简单吗?其实,这是由嘴的功能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嘴的功能是说话和吃饭,而说话和吃饭时,嘴是必须张开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口”字。

“口”字的意思有很多。首先,它是人们用来说话和进饮食的器官,并且一个人只有一张口,所以引申为人口,后来便以“口”来作为“人”字的代名词。《管子·海王》中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又如“三口之家”和“养家糊口”都是这个意思。同时,“口”字也被用来做人的量词,几个人可以说成是“几口人”。

另外,由“口”字的本意中引申出了很多其他意思,如孔穴及容器内外相通的地方,这样的词组有“井口”、“瓶口”。也可泛指出入的通道、关卡,如“窗口”、“路口”、“门口”等。还可引申指开裂的地方,如“伤口”、“疮口”。

“口”作为部首时,大都与嘴或方形物有关。如“吃”、“叫”、“中”、“司”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舌

【说文解字】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

【汉字趣谈】

“舌”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的形体,整体像嘴里伸出舌头来的样子:下面是嘴巴,上面像伸出来的舌头的形状,伸得长长的,当中还有个桠杈,而每个人的舌头当中确实有条线。“舌”的本义就是指人的舌头。《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是生非。”其中的“鼓舌”,就是搬弄口舌,表示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含有贬义。

舌,在口中,其作用有三种:一是帮助说话,二是辨别味道,三是接触东西。所以“舌”往往跟表示这三种功能的字有关。“口舌之争”、“舌灿莲花”都是表示言辞说话的成语;舌字旁加“甘”为“甜”字,是一种味道,如“香甜”;而“舔”,则指用舌头接触东西,如“舔盘子”。跟舌头相似的东西也用舌,如:鸭舌帽、火舌等。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常常会见到“金铃木舌”这个词语,如:《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传:“木铎,金铃木舌。”这里的“木舌”是指装在铃铎内的锤。

在《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有人将这个词误认为是善于说话的人。其实,“舌人”是指古代的翻译官,正如韦昭注《国语》所说:“舌人,能达异方之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耳

【说文解字】

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

【汉字趣谈】

“耳”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耳朵。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耳”在字形上都很像是耳朵的形状,演变到了隶书,就不太像了。成语“耳闻目睹”、“耳聪目明”、“忠言逆耳”等词语中的“耳”字,都指的是耳朵。

我们都知道,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名词“耳”当作动词用的时候就表示听、闻之义,如我们常说的“耳生”,意思是听着生疏。在古典作品中,我们也常会见到“耳顺”这个词,如庾信写的《伯母李氏墓志铭》中有这样的句子:“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这个“耳顺”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个典故。《论语·为政》篇有“六十而耳顺”的话。这是说:人到了六十岁,不管听到什么话,都能辨别真伪、分清是非。所以后世人就把“耳顺”作为“六十岁”的代称。所谓“年逾耳顺”,就是年过六十的意思。这跟“年过花甲”的意思完全一样。

“耳”也引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木耳”、“银耳”。同时,又因为耳朵是长在我们脑袋的左右两侧,所以“耳”字又特指事物两边的位置。如:“耳房”,指正房两边的小房间;“耳门”,指大门两侧的小门。

在很多古代文献当中,“耳”又借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的意思。唐人柳宗元所写的《黔之驴》中有过这样的描写:从没见过驴的老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不过靠近驴后发现它也只会用蹄子踢踹,老虎很高兴,“计之曰:技止此耳!”“耳”作为语气助词有时则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

在汉字中,凡由“耳”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耳朵”有关,如“取”、“聆”、“聋”、“闻”、“耷”等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心

【说文解字】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

【汉字趣谈】

“心”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的形体中,像人和动物的心脏形状,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脏上的血管或心脏内的瓣膜。从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渐有了变化,开始慢慢地接近现在的“心”字的写法。

“心”的本义就是指心脏。古人以为心是人的感情与思维器官,故引申为头脑、思想。《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沿袭到现在,还常听到“用心好好想一想”的说法,所以“心”的引申义是思想、意念,如“心地善良”、“工于心计、“用心良苦”、“海枯石烂不变心”,等等。现代社会中,人的不向外流露的思想感情被称为“内心世界”;而研究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识过程的科学,则被称作“心理学”。

由于心脏的位置位于身体的中部,所以又引申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位置。如“圆心、核心、球心、江心、街心花园”等,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

在《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写道:“美猴王为参访仙道,来到一座山前,问樵夫哪有神仙。樵夫说:‘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其中的“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说的是一弯斜月的上方点缀着三颗星星,这正是“心”字的象形。实际上樵夫的回答是说佛法仙道就在人心之中,即心是佛。

“心”是个部首字,凡由“心”组成的字大都与心有关。如“想”、“愁”、“念”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目

【说文解字】

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凡目之属皆从目。

【汉字趣谈】

“目”是个象形字,是根据人的眼睛形状创造、演变而来的。其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是一只眼睛的样子,周围是眼眶,两旁是眼角,中间是眼珠。“目”的本义就是人的眼睛。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解释为: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得清楚。《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另外,成语“目中无人”、“历历在目”,使用的都是“目”字的本义。

人用眼睛可以看东西,因此古人就用“目”表示看的意思。如“一目了然”是说,看一下就已经很清楚了,“耳濡目染”的意思是因经常听到和看见而受到影响。

由于眼睛都有眼眶,人们就把有些带框的孔状物称为“目”。战国大哲学家韩非说过这样的名言:“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意思是:善于张网的人是去牵引渔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牵曳每个网孔。东汉学者郑玄也说过类似的话:“举一纲,而万目张。”意思是说:把渔网的纲一提,所有的网眼都撑开了。由此看来,能使我们事半功倍的办法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为了让眼睛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常常把原来没有顺序的事物整理出来,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列,所以“目”也表示条目的意思,如字典的“条目”,书本里的“目录”“书目”以及演出时的“剧目”等。

我们眺望远方,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虽然很广也很远,但是要想真正到达你所能看到的那个地方,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行,所以人们把为之努力想要到达的地方称为“目的地”,把想要达到的标准称为“目标”。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手

【说文解字】

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属皆从手。

【汉字趣谈】

“手”是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它就像五指伸开的手掌形。“手”的本义就是手掌,《诗经·邶风》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意思是: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偕老。这是“手”的基本义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手表、手套、手心、手语、手掌、手指、手推车、手到擒来、手到病除、手忙脚乱、情同手足等词语,用的都是“手”的本义。

我们常常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仗势弄权,欺上瞒下。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曹邺《读李斯传》:“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后来辗转到了秦国,他通过劝说秦王,用金钱收买了六国的诸侯大臣,收买不了的,就派人将其刺杀,以此来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派兵攻打。二十多年后,秦王终于统一了天下。李斯又上书说:“天下会大乱,是因为有各种学说流派,人听进去了,心里就会想别的。现在天下统一了,请制订完备的法令,请将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天下就太平了。”秦始皇照办了。晚唐诗人曹邺说:“用欺骗挑拨来获取国家利益是不对的,用法律来限制人民的思想是自取灭亡。一个人的手要掩住天下人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

“手”的具体定义应该是腕以下能拿东西能做事的部分,是名词。可是后来又引申为手的各种动作,如拿、持、写等,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意思就是说:曹子拿着宝剑而跟着他。成语“人手一册”意思是每人手里都拿一册,“手无寸铁”意思是手里没有拿一件武器,“手令”是亲手签发的命令,“手谕”是皇帝亲手写的命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当中,和“手”有关的词组有很多,有些词的含义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比如“手谈”一词,不能理解为盲人的“手语”、“指语”,而是指“下围棋”。还有“手刺”,不是手上扎了一根刺,而是指古代下级官员要去拜见高官,自己亲手写的介绍自己身份的名帖。

由于“手”是人的主要劳动器官,所以“手”也用来指擅长某种技能或做某种事的人。歌手是以唱歌为主要工作的人,神枪手是打枪特别准的人,劳动能手是劳动出色的人。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足

【说文解字】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

【汉字趣谈】

“足”是个象形字,其本义为人的下肢(膝盖以下),又专指踝骨以下部分,俗称脚。《诗经·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这里用的就是“足”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没有变,足迹、手足、插足、足不出户、捷足先登、手舞足蹈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由于“足”在人体中发挥着支撑重量的作用,而动物的爪子和所有带腿的器物也起支撑该物重量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把动物的爪子和带腿器物的腿也称为“足”,如“画蛇添足”、“三足鼎立”等。

“足”的另一常用义是充实、完备、足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意思是:那时我们的力气尚且足够进去,火把足够照明之用。《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载:“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意思是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会盟中的表现足以做国家的基石了。这个义项也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现在,足够、足见、足可、足以、富足、足智多谋、金无足赤、不一而足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轻松自然,真诚友善,因为德国有着将权力装进笼子的民主体制,国民不但享受着免费的医疗、教育,还拥有十分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更让人意外的是,因为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当农民反倒成了德国的“抢手货”。作为民生福利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神子王爷:绝世宠后颜倾天下

    神子王爷:绝世宠后颜倾天下

    她,是21世纪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步步精算,却败于爱情。一场架空穿越,她成了将军府的废柴嫡长女,天生没有灵根也就算了,丑颜也就忍了,可为什么她是人、神、魔三界的混血!等等,这么强悍的血液怎会是废柴!看她摸透罕见血脉,修炼灵力成强者!横穿人、神、魔三界!可不小心招惹上了传说中的“神子”“寒大大,你看小女子如此丑颜,就放了我吧。小女子是在配不上你啊!”“把你脸上的人皮面具扒下来,还有,你我早已结为夫妻,岂是说放就放?”某男慵懒地躺在贵妃椅上,笑着拆穿那卖萌耍宝的女子。
  • 天逍遥行

    天逍遥行

    别人得到的是外星系统,林天得到的是地球原创系统,别人得到系统后都是发家致富国家撑腰踩人打脸无所不为,我得到了还有个绑定的终极任务,林天,保卫地球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生命岛,科技岛,和平岛,天堂岛,四岛在手,天下我有
  • 秩序录

    秩序录

    被命运眷顾的兄妹被世界抛弃的秩序,怎样挽回逝去的生命?欺骗与背叛总是发生在最意向不到的时间与角色之间,觉醒,涅槃,继承真假难辨。
  • 废材逆天召唤师

    废材逆天召唤师

    她穿到了一个性格嚣张狠毒,琴棋书画样样不精被誉为草包再加上毫无灵力修炼的再度被誉为废材且同名同姓的冰熏儿身上!性格嚣张狠毒?抱歉,姐还不知道什么是嚣张狠毒,能吃吗?琴棋书画样样不精?很对不起的,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背诗兵法和打战!废材?sorry,她的灵力是无色的,她还是个全系魔法师!练器师?她就是!战神?她就是!武神?她也拿了!至于召唤师嘛~她随手一挥就整万只的魔兽来到她的身边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苍海疑案

    苍海疑案

    苍海市是中国沿海一座小城市,城市不大,怪案、疑案却是一桩接一桩。苍海市有两个人:徐风,男,二十二岁,内家拳年轻高手,擅长太极拳和八极拳。张建武,男,二十一岁,徐风师弟,擅长暗器,喜欢思考。从BRT案件的破获,两人合力揭开了各个疑案的面纱。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调血脂

    调血脂

    详细的介绍了高血脂病症的常识、预防与自我保健、中医调理与康复、日常生活宜忌以及高血脂病的防治误区等内容,让您从多方面了解高血脂,对日常预防和病后治疗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多塔影魔无敌异界

    多塔影魔无敌异界

    dota玩家周洪带着影魔的技能穿越到异世界,悲催的成为了一个觉醒不了星力的渎神者。可是没关系,哥有支配死灵,只要拥有灵魂就可以无限成长。哥有魂之挽歌,杀伤力无与伦比。战星王,杀星圣,看不起我的都要统统讨回来!看周洪如何无敌异界,指点江山。壮哉我大多塔,壮哉我大影魔!下面的吾辈所建的扣扣群,164930638,欢迎加入哦,喵
  • 藏书纪事诗

    藏书纪事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光下的大提琴

    月光下的大提琴

    在意大利语、英语和德语中,大提琴也被称为“塞洛”,可能就是源于这个故事……在泻湖的怀抱中,威尼斯城做着绮丽的梦,舞动在漫天棉花瓣般的雪花中。在圣马克广场的中心,威尼斯诗人马塞洛正在演奏提琴,连空中的云朵也停下来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