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300000013

第13章 贺州的族群结构及特征(4)

那么,《蒋氏族谱》中所说“从衡阳珠玑巷”人桂徒居贺州之说中的“衡阳”说,又如何解释呢?据查,明初因少数民族频频举事,使整个湘南变得很不安宁。《明太祖实录》记洪武八年(1375年)“湖广衡州已指挥使司佥事张大有以罪诛。先是洞蛮盘满仔等叛,大有率兵捕之。遣千户康宁略白水洞,仍分兵三道搜捕”;以及洪武二十九年“胡冕率兵至郴桂,征剿山寇。”民国《桂东县志》卷7《兵防志》亦云:“洪武间,匹袍蛮钟均不时劫掠,调郴州所百户三员戍守寨口、烟竹、新坑三堡,遂为世镇。”而南雄府从洪武、亦乐到宣德,成化年间的数任知事,通判在任上都“傈流移,辟荒地”。永乐年间归籍人口有数万人[53]。万历年间,:“客浮于主,至有于军北盈室而不入版图者蛮”。[54]普昭州府到正统年间也已是“主户少而客户多”,“而翁源,乳源尤甚”,客户被准系“古籍偏入户册”,[55]前来古籍者,多为“江、楚、闽汀之民”。[56]在这种动乱的气势下,蒋氏从湘南迁出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但是·为什么在《蒋氏族谱》中要将衡阳与珠玑巷联系起来呢?是否说明蒋氏的迁徙路线是衡阳到珠玑巷,再到贺州的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从衡阳到珠玑巷有没有可能?从地理交通情况上看,自古从湖南入桂有两条路,一条从镡城越南岭的越城岭,过灵渠,下漓水可达桂林,再向南可抵抗州;另一条是从湖南江华越南岭的萌诸岭,到贺州。但自唐代张九龄在大庾岭开新通后,中原人从江西入粤成为最便捷的通道,上述从湖南入桂的两条通道逐渐冷落。所以从衡阳入粤到珠玑巷应是可行的,而从湘南入粤的路线却尚待进一步考察。

其次,从珠玑巷入桂徙居贺州有没有可能?据查,历史上,尤其清代广府人、客家人由粤入桂多溯西江而上,向广西东南部迁徙。但是由于贺州地处广西东北角,与广东的连山、连南紧相联结,从韶关南雄本原向西经乳源、连县、连南、连山到贺州也是可行的,我们考察过的贺州南乡镇就与广东连山县紧紧相连,历史上往来密切。

根据上述考证和分析,我们认为蒋氏先祖从衡阳珠玑巷入桂徙居贺州是有历史根据的。但是是否一定从珠玑巷迁出,则不尽然,因为在《蒋氏族谱》中还有“全州珠玑巷”之说,联系到前述入粤移民的“珠玑巷”情结,在蒋氏的迁徙历史珠玑巷情结也免不了会起作用。

这种珠玑巷情结,在厦良寨其他一些姓氏的祖源中也有记载,如谢氏说自己的先祖是从湖南珠玑巷迁到香港油麻地,再迁肇庆郁南,最后迁贺州厦良寨,至今已是第6代了;李姓从南京珠玑巷迁到钟山铜鼓圩,再迁到黄田公和本地寨,最后才迁到厦良寨。

从厦良寨蒋氏,以及谢氏、李氏的祖源来看,八都人的形成与湘南移民有重大关系。

本课题田野调查的其他材料也表明贺州汉族族群中的本地人、客家人、铺门人都是明清时迁入贺州。

总之,贺州的族群,无论是壮族族群,还是瑶族族群,或是汉族族群,均是移民族群。

(三)贺州族群的历史边界呈平行发展态势

从贺州族群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不难发现其历史的边界呈平行发展态势。

关于壮族和瑶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前已论述,他们的历史边界在历史的坐标中呈平行发展的态势已十分明晰在此不赘述。下面我们着重要讨论分析的是贺州汉族族群中特有的几个族群:本地人、铺门人、都人的历史边界,即他们各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1.本地人的历史边界

本地人是怎样形成为贺州汉族一个较大族群的!自笔者1989年到贺州作第一次田野考察时就注意了这个问题。据《贺州市志·民族篇》(1999年清样稿)所记:

本地人“除铺门外,其余乡镇均有居住,其中以大宁、桂岭、开山、大平、水口、步头、贺街等乡镇为主要居地,入口约30万,[57]占汉族人口的42%,从大量族谱调查证实,其祖先并非土着,为宋朝及其以后由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广东等地陆续迁来贺县,以明代迁入居多,宋代为数极少,唐代及其以前迁入定居至今未发现。”

我们这次对贺州八步镇作田野考察时从族谱来看情况也大致如此。但是通过对本地话的考察,我们却发现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据盘美花的考察.本地话属五岭话。[58]五岭话是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五岭一带的一种汉语方言,具体分布在湖南的东安、零陵、永州、双牌、新田、宁远、道县、蓝田、江永、江华、嘉禾、桂阳、临武、宜章、郴州、郴县.广西的龙胜、灵川、灌阳、临桂、永福、恭城、富川、钟山、平乐、贺卅I.广东的南雄、乐昌、仁化、曲江、连县、连山等地。

五岭话的形成情况极为复杂。徐杰舜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中曾对桂北平话人的形成做过分析探讨,他认为:

解放初期广西土着族群的情况这么复杂,那么自二千年前秦汉至近千年前的隋唐,广西少数民族土着族群的情况不是更为复杂吗?不仅是复杂,而且入桂的汉族与之相比,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可能都不能与之相匹敌,这种情况时代愈早反差愈大,所以为什么秦始皇经略岭南,入桂的秦军久攻不下,打了三年呢?从族群互动的观点来看,那时或避乱,或放谪,或经商,零星入桂的汉族,在汪洋大海的少数民族土着族群面前,很快地被土着化了。所以,:《宜北县志》云:“自汉迄清,汉人自外省迁入,以由山东而来为多,湖南次之,因久相染,均归同化。”但是,如果入桂汉族或屯田,或留成,或移民实边成批量地进入,情况就会不同,即他们虽然可能与土着族群发生文化的互动,但不可能被完全同化,如柳城平话人中被称为“百姓人”的入桂汉族,:“闻其先多迁自湖南,散居于县境北部,古砦、洛崖、大埔等区,情颇诚朴,较壮族勤勉努力,然以居留年代已久,其风俗习尚一部分渐为壮族同化”。[59]所以自秦汉至隋唐入桂的汉族必有相当一部分已同化于土着族群,但这种同化也是互动的,这些人桂的汉族虽然认同了少数民族土着族群,但在经济文化上一直较先进的汉族的思想观念却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了少数民族土着族群之中,加上汉族基本上占据着全国的统治地位,所以出现壮族韦姓“汉裔”的认同现象就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怪了。这种文化认同现象的出现,正好折射出了入桂汉族土着化的动现象。与此同时,自秦汉至隋唐没有土着化的入桂汉族也就开始形成为桂北平话人。

正因为桂北平话人是在成批量地迁入广西的,才有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形成与土着族群文化相抗衡的社会文化力量,所以他们能顽强地保留汉文化。但是,由于在自秦汉至隋唐的约一千年的历史上入桂的汉族有时代先后之不同,又有迁出地之不同,各自带入广西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时代性,沉淀下来造成了桂北平话人的差异。所以在桂北平话人形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族群岛”式的分布状态,都操桂北平话,但相互之间又不能通话。所以桂林郊区、临桂和灵川的桂北平话人,融水、融安、罗城、宜州被称为“百姓人”的桂北平话人,三江被称为“六甲人”的桂北平话人之间均不能通话,且风俗文化也各异。这表明桂北平话人没有明显的形成过程,他们的形成是自秦汉至隋唐入桂汉族历史沉淀的结果。[60]

五岭一带及至宋代,湖南西部和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已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元史·顺帝本纪四》卷四一中已有“贺州瑶”之称。因此,宋以前(包括宋代在内)迁入贺州的汉族虽然“为数极少”,但他们必然会与活跃在临贺一带的“贺州瑶”发生互动。这一点,我们在本地话中得到了证明。据盘美花和韦树关对本地话的分析发现本地话中古帮、端母今读b、d,心母今读f,这在汉语方言中非常罕见。但我们却发现,使用人口占瑶族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勉语在吸收汉语借词时,汉语的古帮母字都读作b,古端母字都读作d,古心母字都读作f(新借词除外)。

本地话中瑶族勉语成分的沉淀,说明宋代及宋代以前迁入贺州的汉族移民在与瑶族的互动中同化了部分瑶族,从而造成了本地话的语言底层沉淀下了瑶族勉语的成分。这种汉口互动的情况在元代“瑶冠以其众起贺州富川县之境”[61]的贺州来说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本地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本地人”,是因为他们迁入贺州的时间早于贺州其他汉族族群,且与当时当地的瑶族发生互动,同化了部分瑶族,从而成为贺州最早的一个汉族族群,明代大批汉族移民的迁入,一般情况下,都与本地人认同,从而又使本地人成为贺州人口最多的一个汉族族群。

由于本地人迁入贺州的时间在贺州汉族族群中属最早,故而后来形成的汉族族群,如都人、客家人等就称他们为“本地人”了。而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其他汉族族群入贺早,故而也自称“本地人”。所以“本地人”既是自称,又是他称。“本地人”之称本身就划清了本地人与贺州其他汉族族群的历史边界。

2.铺门人的历史边界

铺门人的形成历史一直是一个谜。要了解和研究铺门人形成的历史,必须先了解贺州市历史上建置政区的变迁情况。

据《铺门镇志》所记,汉元鼎六年(前11儿年)置临贺、封阳县,今贺县北部属临贺县,县治今贺街镇;今贺县南部的信都、铺门、仁义、灵峰、大平、水口等乡镇属封阳县,县治今铺门镇。两县均属苍梧郡。晋朝封阳划归临贺郡。南朝宋代元嘉年间(424~453年),析封阳置祈县,封阳县治仍设在铺门。宋开宝四年(971年)废封阳,铺门入临贺县之信都乡,从此,信都乡之置历宋、元、明三代至清末。清代信都巡检司的司署设在铺门石城北门外玉寨处。光绪32年(1906年)信都改置信都行,厅治初在信都,后在铺门石城北门外。民国元年(1912年)信都厅改为信都县,县治仍在铺门石城北门外的旧司署。1919年,信都县治始迁信都新衙署。[62]由此可见,两千多年来铺门一直为今贺州市南部的政治中心。这应该是铺门人得以形成,并与迁入今贺州市北部的汉族移民形成历史边界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因。

根据考古发掘,在镇门镇河东村和河南村有散布着长约3公里的西汉古墓群200多座,出土文物中有玉印、玛瑙、珍珠、鼎盒、壶、钫等葬品等,其中金钟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玉印上有“左夫人”的铭字。[63]西汉时期,岭南地区为南越王国所统治,贺州虽位于南越之西,但县境东北的萌诸岭,作为五岭之一,在秦汉时就是关隘之所,境内有南抵西江的贺江,是深入南越中心地区的重要水路,也是北方汉族移民迁入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可见西汉时铺门既是当地的一个政治中心,也是当时迁入岭南汉族移民的一个居住中心。

从上述铺门汉墓的考古材料中可以看出汉代即有一定数量的汉族移民迁入,这应该是最早的铺门人。

但是现代贺州汉族族群中心的铺门人的形成却源于宋代《贺州市志·民族篇》(1999年清样稿)所记:

铺门人“主要居住铺门镇,此外信都、仁义有部分居住,人口8万多[64],约占汉族总人口的11%。据民国《信都县志》记载,铺门人的祖先原居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牛田坊,其迁徙时间有两说:一为宋绍兴元年(113年),二为成淳九年(1273年),据族谱及碑刻资料,铺门人在铺门定居为二十二至二十八代,约为450至600年。这就是说,铺门入居铺门最早也应在明初,其祖先先至珠江三角洲,后辗转到铺门落籍。”

《贺州市志·民族篇》的上述分析,放在华南族群互动和认同的大历史背景下去考察即可得到印证。

北宋末年,金兵入汴后,中原大乱,宋高崇南逃,中原汉族随之大规模南迁,《宋史·高宗纪》: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朝廷命“出米十万斛”以济太湖一带各州府“东北流寓之人”。但是金兵穷追不舍,从两浙打到今江西南昌,迫使迁到这一带的中原汉族土民辗转南逃而入粤。这次入粤的汉族既有流士,又是流民。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隆佑太后率部分官吏士民入江西,曾在岭北的虔州停留一年。隆佑太后返加临安时,“士民既没有随太后赴临安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还,‘因而不得不更南度大庾岭,求安身之地。”[65]建炎四年,李纲自海南流放回来,自广西人广东,作《江行即事八首》,诗中提到“衣冠避地成侨寓,风月留人长往还”,显然是针对沿途所见有感而发。入粤汉族多以今南雄县珠玑巷为翻岭进入广东的第一站,然后经此转迁各地,其中当有迁入铺门者。

从南雄珠玑巷转迁各地的导火线据说是由苏(胡)妃事件引起的。传说绍兴元年(1131年)[66]皇妃胡氏(或苏氏)被黜,潜逃出宫,由珠玑巷富商黄贮万带回作妾。朝廷闻知,乃借口在珠玑巷一带建立营寨,把居民尽行驱逐。珠玑巷人大惧,97家居民遂商议南迁,认为“南方烟瘴地面,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67]这就是关于汉族入粤史上有名的珠玑巷传说。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哈佛男孩心理成长枕边书

    哈佛男孩心理成长枕边书

    本书从男孩的品格、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勇敢精神、气度、抗挫能力、自控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倾世凰歌:天才邪王妃

    倾世凰歌:天才邪王妃

    一朝穿越,命盘转动。魔法与斗气交织的世界,正与邪宿命的纠缠————二十一世纪天才少女侦探以凌云傲势,横扫二界。本以为上天入地,无人可阻,可那人强大如斯,竟抽取千年光阴,编织成名为深情的大网,将她牢牢锁住。至此黄泉碧落,生死相随......小剧场:一日,某女操练“撩汉七十二式”,对某男上下其手,不料引火烧身,欲奔逃,念念有词道:“没想到你这么敏感,那我再找一个人试试好了......”某男勾唇冷笑,步步紧逼:“你敢?”【男强女强1v1宠文无虐】【作者有底线有节操】
  • 一个鬼子都不留

    一个鬼子都不留

    别说我残忍,只因这一切让人忍无可忍!燕山脚下的庄家营子原本是一个古朴而宁静的小山村,日本人的到来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凶残嗜血的鬼子因为一个谎言而将全村人屠杀殆尽,只有屠户庄继宗因外出得以幸免。面对这血海深仇,庄继宗与好友张胜、占魁发誓要让鬼子血债血偿。鬼子们的噩梦由此开始…… 那一年,正月刚过,已废弃不用好久的原镇公所粮仓粉饰一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叫“桃园酒家”的小酒馆。虽然开张时并没有大张旗鼓,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镇上又住着一帮子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敢在这时候开店营业的人不但要有靠山,还要有不怕亏血本的财力。日本人是在“桃园酒家”开张的第二天出现的,而且来的还是小岛,这是庄继宗、李占魁、张胜三人没有想到的……这是一场正义战胜正义的战争,这是一段永允忘怀的历史。面对人性的脆弱与丑陋,面对这血与火、先与死的考验,个人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正是他们的渺小与伟大谱写了这曲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他们迸发出的是人世间最耀眼、最夺目的人性光辉。
  • 美男集结号之红尘纷飞

    美男集结号之红尘纷飞

    这是一段发生在洛阳城内一群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虽不大喜,虽耐人寻味,却是小资有趣。本文结合了穿越、男宠等等当下时尚的元素,让你瞠目结舌。她是简单的被败落的家室丢出来的千金小姐,在他的娇生惯养下,越发胆大妄为。却又不知如何成为当今的泰安公主,进入一段又一段荒谬的圈套谎言中,无力抽身,只得沉陷。他是她捡来的所谓的小弟,却被她视为生命至宝,失去便如同失去呼吸。可是奈何身份无奈,终得离开,负她一生,却又许她一生,痴痴等了一生。他是身份不明的乐师,仿佛事事都有他掺足,他在想,若不是遇见她,也许自己这一生一定过得安逸快活,可偏命运弄人,她是他心上的朱砂痣,为她拆了自己的步步为营,深陷险境,只为爱她。
  • 山河祭:王妃有毒

    山河祭:王妃有毒

    权臣天子的权势倾轧,害她家破人亡,姐弟流离。温柔不再,她一步一步踏入势力漩涡,辣手搅弄风云。南宫谌深陷地牢,却仍保持着他一惯的温和优雅:女人疯狂起来,竟更有一番独特的味道呢。林琅的匕首泛着寒光,贴着他脸颊淡笑:屠灭林家的幕后大boss,是你吧?南宫谌轻轻叹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知道,我爱你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猪扒戏君

    猪扒戏君

    俗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她的福是祸事连连,什么样的倒霉事都跟着她转。好不容易找个相公,是个‘病秧子’也就算了,竟然还是条腹黑狼,叫她可怎么活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漫寻道途

    漫漫寻道途

    从淳朴山村走出的小子在漫漫寻道征途中一步步磨练与成长,交织着恩义情仇,在奇幻的仙侠之旅中揭示道的真谛……开篇管中窥豹,悬念层层相扣,渐入佳境,直至跌宕起伏!愿书友细细品味,与主人公一同进入不一样的寻道之旅。慢热入手,剑指神作,云龙所出,必是精品!
  • 时空之源第一部乾坤之动

    时空之源第一部乾坤之动

    陨神大陆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太古年间,一位大神统一了整个大陆,并预言千后出生的一个特殊的孩子会毁灭整个大陆,千年后,一个新生的少年,因为预言被整个家族所抛弃,被抛弃的那一天,少年发誓要让整个家族后背,即使他已经一无所有,让我们看着他,如何凭借一己之力玩转整个世界
  • 火爆王妃长成记

    火爆王妃长成记

    有没有搞错,竟然让她嫁给一个不知道是老是少、冷酷残暴的人?当然一个字---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帅到掉渣的老公,却被人威胁着不得不离开他。终于老天开眼,又可以圆鸳梦重温,却没料到一个更大的阴谋在等着映雪,她这暴脾气: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波斯猫啊?“哐当”门飞向两边,让床上的两个人一下愣住了。映雪看到两个人衣衫不整的倒在床上,眼神所到之处,顷刻燃烧殆尽。她大骂道“上官凌云!你个负心汉!陈世美!你真的和这个狐狸精鬼混!你这无耻的骗子,还说是逢场作戏!我看你是假戏真做!还乐在其中!”映雪越说越气愤,抬脚对着身前的桌子就是一个下劈,桌子应声而碎,上面的杯盘散落一地。上官凌云忙走向映雪“娘子,你听我说,其实我……”“我才不要再听你的满口谎言,你去死吧!”说完映雪抬起腿,狠狠的踢向上官凌云的胯下傍晚时分,全城的人都在议论一件事,硕王爷被他的火爆娘子踢坏了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