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4900000009

第9章 松下的起步经营(1)

一、从100日元起步

如果一个人能忍耐到底,即使你的计划不能成功,但随着周围情势的转变,也许会有新的出路展现;或者别人看到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们内心感动,从而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此时,纵使事情未能照你的计划进行,也仍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辞职自立,是松下人生必然的选择,是迟早都要出现的事情。谋求成功、实现自身价值,是他辞职自立的必然因素;而疾病,则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年轻时的松下身体很不好,而且,从二十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岁,松下一直处于半病状态,一直为疾病所困扰,一面治病一面工作。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肺炎一直与松下相伴,工作过于劳累时,疾病就随之而来,常常使松下不得不停下工作而休息。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钱钟书

但疾病并未拖垮松下,相反,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不少切身的体验和感触。

对于健康,松下认为,健康固然可喜,不健康也并非不幸。相反,不健康的人有得到幸福的,健康的入反倒有因为自恃健康而转为不幸的。一个健康的人,自恃健康,总是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反而可能因此失败;不健康的人因为明白自己的实力,万事以自己的实力作前提,选择适切的目标和途径,可能更容易成功。因此他劝告、勉励那些如他一样身体长期不那么健康的年轻人:

“你们不要担心自己身体虚弱,不健康也不必挂在心上,你要按照自己身体许可的程度工作。你是有生以来就这样不健康地生活着的,所以要以不健康也不错的心绪继续做下去,事情总会有所转机的。”

谈起自己的体弱多病,松下以为受累有之,获益却更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作为领导能充分相信下属,让下属拥有更多的权利。如果他身体很好、精力充沛,他可能事必躬亲,不能放手让下属去干。这样的结果,是自己累坏了,下属不满意,效果也不好。松下身体差些,所以许多事情不得不充分委托他人去干,这样反倒刺激了下属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作出好的成绩来。有的时候,当职员代松下去见顾客,说出“董事长本来要来的,可是由于生病不方便,所以派我来”一番话,甚至比松下自己去还能让对方感动,更能促使生意的成交,并且联络起基于生意又超越生意的情感关系来。看来,生病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何对待生病,运用生病还是挺有学问的。

松下认为,有病与无病,健康与不健康,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转化的。他由此推及于其他人情世态的诸多方面,深刻地指出:

“俗话说‘天不予二物’,这句话从乐观的角度来理解,则可以说成:‘天虽不予二物,毕竟予一物’。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物,小心地培养发展它。”松下正是以这样的人生体会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前面提到,松下已决定辞职。辞职以后,他首先着手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充满信心的革新插座。

虽说是小小的插座,制造起来也不易。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资金。对这方面的准备,松下显然是不充分的。松下当时所有的资本还不到100元,计有:

1、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七年的退休金:33.2元;2、离职公积金:42元;

3、储蓄:20元;

合计:95.2元

就这点资金,在当时,100元连买一台机器或一套模具也不够,95元的资本实在是太少了点。

雄心勃勃的松下不管这些,他决定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自己解决,节省开支,土法上马。

第二个问题是人手。相比较来说,这不算困难。第一位的人选是夫人。此外,两位过去的同事也答应来帮忙。

一位是林伊三郎,在松下辞职的时候,他已经转到电业商会去做工人。松下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这位昔日好友立即就答应了。

另一位是当时仍在大阪电灯公司的森田延次郎。他听到此消息后,对松下说:

偏见是愚民的君主。

——[法]伏尔泰

“松下君,我也想做些事情,请让我参加,可以吗?”

松下正需人手,当然求之不得,立即答应了。

此外,松下的内弟井植岁男刚从高小毕业,也被姐夫从家乡兵库县淡路岛召来帮忙,松下创立的第一套班底就此形成,共有五人。松下的内弟井植岁男,战后创办了三洋机电公司,生产家用电器,成为日本有数的大实业家之一。他应当感谢姐夫当年拉他入伙的行为,才使他走上了成功之道。

第三个问题是场地。当时的情形,资金少,人员少,还没有必要设厂。解决的办法是松下夫妇把原来的住房退掉,在生野区找了一间较宽敞的房子,其中两坪(一坪为36平方米)的一间作厂房,兼起居室,另外一坪的一间作卧室。

资金、人员、场地的问题有了着落,但创业当中更大的问题则是松下他们很少考虑过的技术问题。松下醉心于革新发明,但他一向所从事的还仅仅是修理和装配方面的工作,和制造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两位同事森田君和林伊君,也并不比他高明多少。至于妻子和内弟,就更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了。但他们对技术革新有兴趣、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使命感,同时又由于资金、人员等条件的局限和压力,迫使他们亲自动手,土法上马,倒也克服了一些难关。

在这当中,最难解决的是插座外壳的材料问题。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今天,这类的合成品随处可见,不再是什么新鲜东西,其配方和合成技术也大多进入了公用领域。可在当时,那是一种新型行业,不用说许多技术工艺还处在摸索阶段,就是已有的资料也被发明者视为绝对机密的技术资料,秘而不宣。

但松下没有退却,他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因为,不那么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敢于试验,敢于往前闯。松下和他的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

正当松下几人正为此头痛时,却辗转听说过去的同事T君正研究这类合成品。赶紧跑去请教,T君告诉说:自己本来也准备搞电料制造一类的事情,可进行得很不顺利,合成的事情倒是知道一些。他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很快就告诉了松下他们,并给予详尽的讲解。这时候,松下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方法和正确的工艺相当接近,只差一点诀窍而已。

制造插座外壳的合成品,松下纯粹是从外行起步的。虽说还差一点,但终究已经八九不离十。这种经验,给了松下不小的启迪。由此,在松下的心目中树立了“外行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的信念。在此后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技术、产品开发中,有许多时候正是靠这种信念的支持完成的。可以举出的例子很多,比如:

在昭和初年,松下电器公司建立了第七工厂,准备生产收音机。松下幸之助的目标是生产出“外行人也能使用的收音机”,可是当时,松下电器系统内部根本没有这一方面的技术人员,而原来的合作者又把技术力量全部撤走了。此时,松下叫来研究室主任中尾哲二郎,请他负责尽快研究生产技术。中尾颇有些为难,他虽是技术人员,但对收音机却是地道门外汉。松下近乎专断地命令他从事研究,并说“电机、收音机一类是相通的”“凭你们这样优秀的技术人员一定可以办到”。中尾于是拼命苦干,终于凭着优异的基本技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三个月以后生产出了在当时质量很好的收音机,获得了当年“日本广播协会”收音机评比的第一名。

社会偏见屡见不鲜,它长得如此硕壮,即使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法]马·埃梅

1965年,松下电器公司的附属企业“松下通信工业”承接了一笔政府生意。订单是国家气象局提供的,要求该厂设计制造远距离测量系统,包括深水测量器材。当时该厂缺少海上技术专家,请教了专门的海洋专家,问题也未能解决,因为课题是前所未有的。结果,只好由自己来研制。四年之后,一套先进的海上测量系统终于设计制造成功,包括海面上的浮标船和深海4600米的测试系统。而这个项目的参加者,实际上是一群对材料、结构和焊接技术完全的门外汉。但门外汉凭着一股钻研精神,取得了内行人也为之羡慕的成就。这就是松下的精神体现。

再说,松下他们突破了合成材料的技术,剩下的金属片等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近二个月的时间,第一批改良插座制造出来了。但东西做出来了,总不能砸在手中。

“总算做出来了,赶快拿出去卖吧。”森田延次郎急不可待地说。

此时,本来对自己的革新充满信心的松下,反倒感到心里没底了:能卖出去吗?上哪儿去卖呢?怎么订价呢?

松下他们五人,技术是门外汉,销售也同样是门外汉。电器批发商他们一个也不认识,行情也不懂,首先是订价成了问题。于是,只好请森田带着样品找电器行的老板看看,说出自己的估价,请对方评说,然然再作决定。

推销的事情,主要由热心的森田负责。当他拿着货品出去的时候,松下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他不知道等着他的是什么,对于销售的结果做着种种的猜想。他心里很着急,急于想知道结果,但又怕森田很快就回来说一声“完了,销不出去”。森田终于回来了,结果果然不怎么乐观:

真不好卖!还没有遇到这样费劲的事情。他向大家报告说:有一家叫他等了很久,最后却让下次再来,连东西都没有看;另外一家,拿着样品却净问些不相干的事情:“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器的?除了插座还有别的东西没有?要是有别的东西,我们或许还可以销售一些。”另一家却说:“这种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卖,我们现在还无法订购。”

对这个不好的消息,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但松下坚持认为,既然辛辛苦苦地做出来了,当然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接着推销。

一连十几天,森田几乎跑遍了大阪市的大街小巷,总算卖掉了一百多个,收了十多元钱的收入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知道,这种新插座并不符合市场要求,只能放弃了。

要想继续维持下去,只能以新产品代替这种插座。但新产品开发谈何容易,看来只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在插座的改良上做文章。

但要做改良,只是想是没用的,必须要有资金投入。可一提出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免有些尴尬。从7月到10月,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收入不过10元钱,连本钱都没有捞回来。当此之时,不要说重新设计制作的资金没法筹措,就是大家的生计也都有了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紧,可是总得有饭吃呀。而且,新插座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样的改良不能不让人担心。

一千个偏见和不正确的思想——等于没有任何思想。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松下的合作者森田和林伊君深感为难。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形,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暂时与松下分手。这样一来剩下的就只有松下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了。

此时,松下曾有过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但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念头,坚持原来的事业计划。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种努力,一定要坚持下去。对于这项工作,松下内心深处觉得前途无量,深具信心。这种在深陷的谷地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而且更看到蛸壁上面的坦途的信念,正是松下此次、也是以后无数次闯过难关的支柱和动力所在,是松下走向成功和辉煌的良好素质所在。

正是依靠这种信念,在森田延次郎和林伊一郎离开以后,松下的小作坊就只剩下了三人,松下没有泄气,夫妻二人再加内弟井植岁男,胼手胝足,辛辛苦苦地操劳着。而在山穷水尽、无饭可吃的时候,松下就把自己和妻子的衣饰等送进当铺。55年以后的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帐册,依据帐面上的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共有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这一本帐册,把松下当时生活之困窘、事业之艰难,生动地记录下来。

松下的这段经历,也许是许多普通人所没有过的。不过,他认为,任何伟人、任何成功的企业家,这种经历大都是有的。他甚至认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有多大成就的试金石。松下相信,在艰难困苦的场合,精神的力量是重要的,能否踏过坎坷、迈向光明,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在给年轻人谈论这类问题时,松下曾经对年轻人鼓励说:

“面对挫折,不要失望,要拿出勇气来!扎扎实实地坚持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自然会有办法出现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心无旁鹜、专心致志,此时此地,即可聆听到福音自九天而降。我劝大家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可因一时的小挫折而丧失斗志。如此,世间再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了。”

同类推荐
  • 认识管理

    认识管理

    本书是一部基于研究且具有高度可读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教材,被全球数百所高校所采用,是美国大学管理原理课程采用量最多的教材。第4版综合了众多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的有效反馈,使其在结构、内容和技术运用上趋于尽善尽美,受到读者的热烈推崇。本书分为6篇16章,将为什么要成为管理者、管理者的职责以及管理理论背景放在第一篇,将管理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管理动态放在第二篇,使读者在心理和认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在后面四篇分别介绍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 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 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在本书中,作者依据多年的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围绕中层干部识人、选人、用人三大主题,提炼了16条必修的管理法则。这16条法则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的统一、规章制度的执行、授权管理、教育培训等中基层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内容上,旨在指明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纲领及其实践应用方法,全书言简意赅,对中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美国人偏重个人主义,采取个别激励方式;日本人重视集体主义,激励团体而不针对个人。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两者兼顾并重:个人依赖集体,集体重视个人,可以说在团体中体现个人。激励的目的,不在改变员工的个性,而在促使员工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 粤商窗口: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粤商窗口: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本书作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自己长期在驻港企业工作的体会,从雇员、经理层、董事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去研究香港中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红楼梦中隐藏着许多管理智慧,尤其在王熙凤的身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之道。本书作者通过幽默的构思和语言从《红楼梦》中提炼出了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与当代管理学相结合的管理心经,角度新颖,内容幽默,构思奇妙,颇具实用性。
热门推荐
  • 红尘谭仙录

    红尘谭仙录

    所好者,非名,非利,非权,非势,浮游江湖,忘情天地而已。浮生半日一壶酒,静坐闲听乱谭仙。红尘谭仙录,仙侠在人间
  • 重生盛世田园:农门骄女

    重生盛世田园:农门骄女

    她死于爱人亲手制造的车祸。重生回十岁那年的农村。说她成绩烂考不上大学?那她就读个博士顺便留留洋。混它几个文凭拿着玩,要是想要还可以送你几本。说她家穷读书浪费钱?几千沓百元大钞甩你身上,我砸死你可好?她将家乡开发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带着全村人发家致富,开创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她对这个世界充满防备,可是有一天,那个男人对她说,我种田来你花钱,我挑水来你花钱,我养猪来你花钱,我劈柴来你花钱……既然如此,她笑,那么,从今以后,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 异界之召唤师修仙传

    异界之召唤师修仙传

    {起点二组签约作品,请放心收藏。}“什么?你说你叫做龙?”杨兵满脸鄙夷的看了看飞在自己面前,长的像是蜥蜴的庞然大物。大陆上的顶级魔兽七彩圣龙王看了看眼前渺小的生物,正想给对方一点教训的时候,却看到对方伸手向后一挥。霎那间,一条长约百米,鹿角蛇身,生有五爪,金光灿灿,满是威严的生物出现在自己面前。身为龙族的王者,看着眼前的神秘生物竟是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正一诀》顶级修仙功法,内含无数强力道术,但修炼之人肉体相对薄弱。《魔兽召唤诀》所召唤的魔兽可不断进化。泥土傀儡=紫晶神王,兽人骷髅=不死冥神……打造心中超一流的玄幻。建了个群,不知道有人加没有‘87611811’
  • 封神蛇狱

    封神蛇狱

    西天极乐世界佛祖燃灯开启了新一轮的仙科接班制,点化一条王蛇后代预备驯化天下至阴至柔之物,冥界揭开夺命魔瞳的秘密,龙族展开一场自卫与扩张势力的斗争,女娲宫闱难逃变数,魔教中人生活在一个蒙面人的阴影中,扑朔迷离的三界众生在新一轮的仙班接管制度中渲染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儿女私情成了牺牲品......
  • 锦衣儒生

    锦衣儒生

    这是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法术,武技和神通!这里没有地球上多如牛毛的神仙,只有高悬天空的帝星,文武曲星和众多繁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修炼的根本就是源于星星的力量。这个世界和地球唯一相同的就只有如古代历史一样的朝廷与门派,这里的朝廷名为明皇朝!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的柳仙穿越到高武世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锦衣卫。原本是儒生要考科举的他如何用手中的绣春刀干掉一个又一个想取其性命的敌人?新人,新书,求推荐~挥泪求票~书友群:577728719
  • 帝少来了,娇妻乖乖的

    帝少来了,娇妻乖乖的

    他强吻了她,居然还一本正经地说:“你欠我十五块钱,这个吻算是抵债了!”沐思颜一时有些恍神,一个吻,才值十五块钱,居然这么廉价,她气得说不出话来!更可气的是,这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他吻她上了瘾,理由也越来越离谱。
  • 星缘传奇之真命王子

    星缘传奇之真命王子

    我的同桌是一个长得很帅,很酷,很冷的美少年,瑞文翰啊,这家伙的名字真古、板。看来第一天上课就收获不小哟,认识了四位超级美男,要是他们能做我的模特儿的话……嘿嘿!
  •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误惹总裁:甜妻,休想逃

    误惹总裁:甜妻,休想逃

    她酒后撩错人,误潜了大BOSS!逃?不明智!于是,她拿出全部家当,打算当“赔罪金”,可总裁脸色怎么阴冷,阴冷的……从此,她与他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是从那天开始,她被他宠的越来越任性,甚至上了天!“总裁,夫人将孙小姐停职了一周!”“停职一周?”赫连城黑眸微微一眯,冷意袭来。“明天开始,她都不用来公司了!”
  • 看不见的白色烟火

    看不见的白色烟火

    梧桐树下,她第一次见到他。大雨之下,他只愿为她执伞。寂寥天空,他为她放白色烟火。蓦然回首,原来他一直都在。阴差阳错,让他们三个人纠缠一生,最后所有都重新归位,他们是否还能回到当初。“你知道吗?第一次在梧桐树下见到他,我便认定了这个人,真没想到,自己还能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那年梧桐树下的那个人,是他还是谁?”“为什么要在白天放烟火?”“白色烟火,看不见,却永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