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1800000012

第12章 创造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2)

2

开发启迪智力需要强烈的好奇心……一般的好奇心则是被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起。你们也可以从儿童身上看到这种求知的冲动,例如:当平时锁着的抽屉或橱柜一旦打开给孩子们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就是正当的好奇心。动物、机器、雷雨,以及各种手工艺品均能引起儿童的这种好奇心,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能让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惭愧。甚至可以说,好奇心一旦消失,智力的活跃也就跟着消亡了。

(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0页-41页)

3

开始,孩子们只是好动,后来变得具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卢梭:《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15页)

4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开端,儿童的好奇心通常是很强烈的,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越是集中在一个范围之内,他的求知欲就越是能得到满足……教育者应该致力于把儿童先天就有的好奇心转化成求知欲这样一个目标;但由于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比较缓慢,所以它只有通过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阶段才能实现,从而教育者就应努力做到在儿童形成真正的求知欲之前不要去泯灭他们的好奇心。

(乌申斯基:“论情感的培养”,《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5

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的表现,所以应该加以支持,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他们可用以解除生来无知的状况。如果他们不学会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

(洛克:《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6

在学校里,学生思维训练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学校不能保证学生像在校外实际生活的那样,有可以引起思维情境的经验。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

7

真正的教育,代表着创造可以从中发现结构的情境;它不代表着向儿童传授只可能被同化于言语水平的结构……一个教师最应做的事不是如何纠正儿童的错误格式,而是向儿童提供他可以自我改正它们的正确情境。

(转引自柯普兰:《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8

孩子的心灵是渴望知识的,会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怎样?为什么?用什么办法?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什么目的?每一个稍能满足孩子渴望的答案,都会给孩子的思想开拓一个新的境界。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五、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1

教育的任务是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

(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

在理论上,没有人怀疑学校中培养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重要作用。但是事实上,这个看法在实践上不如在理论上那么被人们所认可。此外,就学生的心智而论(某些特别的肌肉功能除外),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所有,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创造能力。然而对于这一点,人们似乎还没有足够的理论上的认知。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3

智慧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

(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4

如果他不能计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共同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即使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任何东西。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5

毋庸置疑,学校里的学习的确使学生掌握了某种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可以迁移到以后在校内或离校后所遇到的活动上去。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础观点,这就可以归结为定义,那么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范围就越宽广。

(布鲁纳:《教育过程》,《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6

必须把学校的教学重点放在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放在能广泛适用于新情境的认识上。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7

创造性教育不应该只注重那些具备社会价值的艺术或学科成果,还必须注重那种即兴创造、灵活恰当有效地应付一切突然呈现在此时此地情境的能力。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1年英文版,第100页)

8

为了能够很好地利用这种潜力,个人必须掌握一切高质量教育的基础知识。更为理想的是,学校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培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甚至可以设想一个每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的机会。

(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9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职责在于提供激发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环境。归根到底,教师所能做的一切在于改变这种环境,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绪。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10

没有激发便没有智力的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发人的天资和智力。所谓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如果培养被称为“按智力发展”,那么天资的培养就是具备一定目的的激发的能力培养。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11

智能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所以对智能的评估和开发,都要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前期的方法可能不适合后期阶段,反过来也是这样。在学前期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尽量向儿童提供可能的机会。他们往往就是在这一阶段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能力最强的领域。

(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六、培养智力与掌握知识相结合

1

就普通教育程度而言,任何知识、技能,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严格地列举出来各种根据,或者不能使他们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如数学观点和美学的观点),进而提高他们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并通过这两者关系的促进作用使他们的智能得到提高,那么,这种知识和技能就是不灵活的和无用的。

(洪堡:“立陶宛的学校计划”,《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

只传授知识而不开拓智力是可以做到的;这不但可以做到,而且是件既容易又经常做的事情。但是,不能光传授知识而不开拓智力。如果没有智力,那么我们复杂的现代世界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得到进步。因此,把智力培养视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非常重要的。

(罗素:《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3

以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却为成功之基。仅有知识而不发展其作用,则所得终难见诸实行,所以不仅是了解它,而且要能应用它;不光要从理论上会以理解,也要能够实际运用。

(杨贤江:“学生自动之必要及其事业”,《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4

不能否认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种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知识应为每一个苏维埃公民所应用。但是,如果这种知识的运用只是通过记忆而获取,如果他们没有同时积累某种工作的能力和经验,那么这种知识就未必有重要价值了。

(转引自“沙茨基——著名的苏维埃教育家”,《苏维埃教育学》1958年第6期,第99页)

5

对青年人的正确教育不在于是否把他们的脑袋生拉硬扯地塞满从各个作家找来的字句和观念,而在于如何使他们领悟到外面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心灵本身涌出一股活流。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6

知识与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缺少哪一个都会显得不甚完美,但是,事实上判断力比知识要重要,没有知识,凭借判断力还可以尽力设法应对,但仅靠知识却永远做不到这点。

(蒙田:“论学究气”,《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7

尽管追求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智育的价值中还有一个更模糊然而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wisdom)。没有某些知识作为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你也许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

(怀特海:《教学的目的》,1962年英文版,45页-46页)

8

说到“笨学生”,不能以考试成绩来论断孩子的智力。在许多情况下,笨孩子只是因为有不自觉的冲突和罪恶感而心不在书本而已。我至今没有见过一个所谓“笨学生”没有创造力的,若是以学校功课来断定孩子的智力,这种做法是毫不正确的,且有绝大弊处的。

(尼尔:《夏山学校》,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同类推荐
  •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主要介绍了在社交、生活、社会往来、职场、商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的礼仪与口才。希望读者在深刻阅读《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后,能“以礼待人,以礼行事,以礼走遍天下。
  • 幸福女人修炼术

    幸福女人修炼术

    女人追求的幸福,无非就是能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中时时有温馨的笑靥。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并不是一件难事。本书着重讲述女人30岁左右的故事,通过故事与启迪,引领即将30岁和已经30岁的女性在幸福的道路上前进。事实上,幸福从未离开过,它存在在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的每个角落,存在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情怀。女人只有到了30岁,才真正褪去表面的粗糙和幼稚,成为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30岁的女人,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才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聪明的女人,精神上也是独立的,她们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轻易改变自己。她们有主见、有魄力,在某件事作决定时.勇敢地相信自己!
  •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经历,从学习、专业、生活、交际、情感、消费、社会实践、择业等方面,总结出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为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迈入大学的学子提供了关于人生和成长的经验与指导,引导他们读懂大学这部社会书,在大学阶段适时作好人生的选择,汲取知识,锻炼才干,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完善自我,稳步迈人社会,朝既定的人生方向扬帆前进,收获成功和幸福的硕果。
  • 就这样读懂上司

    就这样读懂上司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职场读物,文字通常易懂,形式活泼多样。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不但能读懂上司的心意,进而在工作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各种潜能,成为上司的得力下属,更能使自己的事业不断攀高,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这个今日的下属早日成为明日的上司、领导。
热门推荐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一个绝世的炼丹天才,一个可以穿梭时空的流光梭,当林天风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所有的往事都已经是过往云烟,而他却成为了林家弃少。群花萦绕,倾国倾城,当林天风站在这个世界巅峰的时候,却惊骇的发现······
  • 至尊重修

    至尊重修

    一个乞丐因为十两银子被迫踏上了修真之路,一个曾经的辉煌大派灵隐宗因为一场内讧导致没落,落魄乞丐的特殊体质让灵隐宗掌门看到了复兴的希望。从对修真的一无所知到到最后成就大道,少年开始了他修真的坎坷之旅。
  • 大周帝国

    大周帝国

    天地如此广大,人穷极一生活在这世间,所知不过一二。
  • 关于你的爱,我谢绝连载

    关于你的爱,我谢绝连载

    路小童,17岁,是个打扮老土回头率为零、看似普通其实并不普通的高中生。五岁时随父母一起移民到美国加州,十二年后,跟随当上校长的父亲回到故乡,开始低调的隐居生活。但天不从人愿,入学第一周就在狐狸老爹的安排下进入炙手可热的学生会,并且相识了传说中的“学生会五巨头”。之后在偶然的机会下,作为替身主唱带领“King”参加校庆,最后被原主唱阿良相中,加入“King”,有了另外一重隐秘身份,新人主唱“Demon”。当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时候,从美国空降来的死党却突然要求她做一次假新娘,为期一个月….【书友交流群:3857296小妖期待大大们的光临哦!】
  • 小受来自现代

    小受来自现代

    为了救爱人一命,一份和恶魔的交易,一个全新的身份。从此世上少了一位剑客上官弘,多了一位逍遥王——弘肖。恶魔说:“当天下平定时你们便可相见。”他,一个拥有异能力的穿越者,或许是磁场的相互吸引才造成的穿越,他和某人长相一样,为了吃饱穿暖,决定先无耻的顶用某人的身份装失忆。
  • 深层心理学

    深层心理学

    我们认为无法克服的心灵痛苦,是源于在遥远儿时耳濡目染的悲剧故事,并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为悲剧故事中的主角,无法自拔。而这种微妙与隐形地转换,又是源于与母亲的身心分离,对述事者的妥协。社会的喧嚣,使得人们总是容易忘记,在母亲地怀抱中,是如何好奇而非沉溺地看待那些悲剧,就像听母亲讲故事一般,轻描淡写着随风而去……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曲山谣

    曲山谣

    已故方念念难忘,逝去才珍贵弥足。记忆回溯,大山,羌族,08年......欢声与笑语,恍惚若昨日!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

    罗毓死的很憋屈,她的灵魂怨念深重无法渡过冥河,带着一身莫名获得的彪悍武力游走在各个平行世界,拼命攻略自己一个又一个失败的前世,她用事实证明‘因果到头终有报’。因为不善言语,所以以暴制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