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7800000025

第25章 茶与文化(3)

白居易爱茶,每当友人送来新茶,往往令他欣喜不已,《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父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诗中叙述他在病中收到友人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时的兴奋心情,立即动手勺水煎茶,并从“不寄他人先寄我”句可看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此外从《食后》的“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何处堪避暑》的“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闲眠》的“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这些诗中,知道“醒后饮茶”似乎成了白居易的一种生活习惯。

乐天知命禅茶一味

贬江州以后,仁途坎坷,心灵困苦,为求精神解脱,他开始接触老庄思想与佛法,并与僧人往来,所谓“禅茶一味”,信佛自然与茶更是离不开的。“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咏意》)

吟诗品茶,与世无争,忘怀得失,修炼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

长庆2年(公元822年)因牛李党争日烈,朝臣相互攻讦,白居易上疏论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到杭州之后,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以利蓄水灌溉,又浚深李泌旧凿六井,以便人民汲饮,因此受到杭州百姓的爱戴、感念。而杭州任期,也是他生活最闲适、惬意的时刻,由于公事不忙,遂能“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独自享受品茗、读书之乐。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诗人更进而欲以好茶分享好友。

酒茶老琴相伴以终

后来唐室国祚日衰,乱寇时起,白居易已无意仕途,遂告老辞官。辞官后,隐居洛阳香山寺,每天与香山僧人往来,自号香山居士。“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诗人在此暮年之际,茶、酒、老琴依然是与他长相左右的莫逆知己,唐武宗会昌6年(公元846年),诗人与世长辞。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虽是咏三国时代的周瑜,不过以苏东坡的纵横才气,豪放洒脱,更称得上是“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谪居黄州时,割茅结屋,题署为“东坡庐堂”,遂自号东坡居士。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8月,中进士,通过礼部初试,欧阳修语梅尧臣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虽然苏东坡年轻有为,前景看好,但因其为人耿介坦率,嫉恶如仇,遇有不平,即“如蝇在食,吐之乃已。”遂得罪权宦,屡遭打击,先后被贬到黄州、惠州,甚至儋州(海南岛)。然虽坎坷一生,仕途多舛,但心胸旷达的他并没有因此被击垮,反而将这些经历转化成传唱千古的绝妙诗篇。

东坡可谓全才之士,琴棋书画,无一不晓;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曾自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嘻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后人颂赞其文,有“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之赞誉。

东坡任杭州太守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倘佯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并将西湖美景融入诗中:“水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巧妙地把西湖比喻成美人西施,不管晴天、阴天,均能展现不同的风景。西湖之诗情画意,若非东坡之大才,实不足以尽其妙。

隽永茶诗脍炙人口

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其中《试院煎茶》诗:“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茶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诗中谈论煎茶要注意火候的问题,其描述茶、茶汤、茶具及茶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另有《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此阙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

《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此诗虽称戏作,实乃倾注了东坡对茶茗的特殊情怀,特别是末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以诙谐、浪漫的笔调着墨,更是历代文士茶人耳熟能详的名句。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提到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中前段描写月夜临江烹茶的情趣,后段则以茶茗与自然的翻覆变化,反衬世事的无常而平抚自己悲苦的境遇。

茶事典故传为美谈

除了茶诗、茶词外,历史上还流传几则苏东坡的茶事典故。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瞿塘峡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捎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兼备三者。据说他还曾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将他设计的这种提梁壶称做“东坡壶”。东坡烹茶,独钟情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僮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他河水代之,但被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僮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僮仆就无法偷懒了。

风流典范千古流传

东坡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但过人的智能却没给他带来好运,反而使他灾祸连连,因《乌台诗案》被诽谤而入狱,难怪他在诗里感叹地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在他第四个儿子苏遁出生时,他曾作《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妄到公卿。”其一生际遇之悲惨,令人慨叹,或许这正是天才的悲剧吧!

东坡虽历尽人世沧桑,却能以豁达的胸襟寓超旷于悲凉之中。东坡除了传颂千古的诗词、文章外,他那伟大高尚的人格与恢宏的气度,更是令后世怀念、景仰。也许他在《定风波》所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他悲苦人生的最佳脚注吧!

欧阳修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在历史学和考据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同时也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明代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文忠集》153卷、《六一词》1卷、《六一诗话》1卷、《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

醉翁之意在乎山水

欧阳修除了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纂、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外,从他的诗文中也可窥出他对茶的钻研工夫。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忤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而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也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他初到夷陵时即作《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文曰:“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当年欧阳修才30岁,透露出欧阳修早年对茶的情份非浅。

欧阳修生性豁达,虽遭贬官,却依然悠游自若,倘佯纵情于名山胜景之中。中国风景佳地历来有名山、名亭,亦有名泉,庆历5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孤甥张氏犯法事落职,改知滁州。欧阳修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如《醉翁亭记》《偃虹堤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等均在此完成。滁州是个景致宜人的地方,《醉翁亭记》云:“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滁州四周皆山,琅琊山上既有名亭——醉翁亭,也有名泉——酿泉,山、亭、泉三者相映成趣。酿泉,原叫玻璃泉,沿琅琊古道上行,过薛桥不远处即是,泉水久旱而不干涸,润滑清亮,甘醇爽口,欧阳修曾在《题滁州醉翁亭》诗中赞咏其泉曰:“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论述茶水趋近物理

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大明水记》是欧阳修论茶水的专文,文中欧阳修对张又新《煎茶水记》中将水分为二十等,不足采信,他以为水味尽管有“美恶”之分,但把天下之水一一排出次第,这无疑是“妄说”,最后欧阳修说:“羽之论水,恶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对辨水之论做了一番较为公允的结论。

双井茶产于宋洪洲分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城西双井,故名。古时当地土人汲双井之水造茶,茶味鲜醇胜于他处,从宋时起渐有名气。治平3年(1067年),欧阳修与韩琦同罢,出知亳州,作《归田录序》。欧阳修在他那开了宋代笔记文学创作先声的《归田录》里也谈到双井茶,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第一。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双井茶之所以能“名震京师”,与欧阳修的颂赞不无关系。

此外欧阳修亦作过《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此诗作于欧阳修晚年辞官隐居时,借咏茗以喻人,抒发感慨。对人间冷暖,世情易变,作了含蓄的讽谕,他从茶的品质联想到世态人情,批评那种“争新弃旧”的世俗之徒,阐明君子应以节操自励,即使犹如被“争新弃旧”的世人淡忘了“建溪”佳茗,但其香气犹存,本色未易,仍不改平生素志。一首茶诗,除给人以茶品知识外,又论及了处世做人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切磋诗文共品新茶

欧阳修爱茶,除了写下多篇有关茶事文章外,还有多首咏茶诗作,还为蔡襄《茶录》写了后序,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极为推崇。他在后序中云:“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是也。盖自君谟始造而岁供焉。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祐七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忝预,至今藏之。”文中称许小龙团茶为精品中的精品。在《归田录》中写道:小龙团茶“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其贵重而难得可见一斑,无怪欧阳修要“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筝”了。

同类推荐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四书五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它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总共九部儒家经典著作组成。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灵根,让一代代中华儿女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热门推荐
  •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她是无名孤女,师承名门,医术冠绝当世,却从不救人性命。....可是身后那些桃花是怎么回事?“大爷,你能放过我么?”蹲在美男的床头,梦琉璃可怜兮兮的望着床上的人。他抬眸展颜冷笑:“你在开玩笑吗?”梦琉璃仰天痛哭,她错了!大错特错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救人!如今被这妖孽缠身,无法离去!某男抱着怀中女子笑的风华绝代,“你以后就死了这条心吧。”从此一场已脱离苦海为目的的逃离行动就此展开。。。
  • 蕉叶帕

    蕉叶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斗风云记

    武斗风云记

    几年前,父亲被神秘人陷害,帝国废除了父亲那身绝世武功,发落边境的不毛之地,受尽别人的欺辱。不甘示弱,便立志变强!当发现这个世界充斥着黑暗,战乱时,木风和身怀绝技的兄弟们开启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拯救世界的风雨征程...可是后来却发现没这么简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 塘医话 馤塘医话

    塘医话 馤塘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魂穿帝王朝

    魂穿帝王朝

    一幅古色古香的春秋画卷,一段摄人心魄的乱世佳缘。一曲轰轰烈烈穿越异世的情爱之歌,一场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所有的末路繁华。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全球缉捕:帝少的萌萌妻

    全球缉捕:帝少的萌萌妻

    恋爱七年,结婚一年,却因一件事形同陌路!宴会中,她酩酊大醉,随便逮个男人求婚:“我被休了,你被甩了,我们结婚吧!”“好”某男眸光闪闪,直接答应。恋爱七年,结婚一年,却因为那件事情她们形同陌生人,她原本以为婚姻只要忍耐就能换来地久天长。可是直到小三拿着验孕单,砸在她的脸上,那一刻她才发现,其实婚姻不过是一张几块钱的废纸。宴会中,她喝得酩酊大醉,随便逮着一个男人就大胆求婚:“我被人休了,你被人甩了……“
  • 龙战八国

    龙战八国

    八路军某部一个连队和国军某部的一个加强排在一次争夺日军军火库的时候无故失踪。而在另一个时空里,诸国列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些洋鬼子在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却意外的遭一队神秘人的袭击,从此,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了,一支让列强们闻风丧胆的部队也在中华大地崛起,国民们认为它是华夏祖先的灵魂,便称它为龙魂。
  • 雪圣苍宇

    雪圣苍宇

    这是一段爱恨缠绵的故事,也是一段神魔两界的阴谋。雪圣的陨落苍茫的大陆蛮荒的世界重生的她是否还会如同前世单纯善良或者选择力量寻求答案从而登上高峰?PS:这本书不会太监了,这是我的保证。敬请关注《雪圣苍宇》秋雨与您不离不弃,另外本人创建了一个群246017067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