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2400000042

第42章 读诗万柳池(3)

看着花坛里的腊梅,在严寒的冬季,头顶寒风,脚踏冰雪,独自开放。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念头:“‘一品梅’,官至一品,德至一品”。

这里虽不是赏梅胜地,人们却留连忘返这庭院。这株虽不是奇异品种,人们却对这中国腊梅谱里成员之一赞叹不已。论色,腊黄如金,朵似磬鼎,色胜红梅,雅胜墨梅,怡胜绿萼梅。论品,百年花龄,苍劲挺拔,珍如早梅,贵如杏梅,名如宫粉梅。论味,暗香浮动,浸身难捉,浓似朱砂梅,馨如照水梅,馥如素心梅。论形,冠盖荫地,枝柯擎天,欹曲适度,疏而有致,或俯,或仰,或侧,或倚,或盼,或聆,无姿不景,无态不美。论韵,稀、老、瘦、含,众长凝一,饱经沧桑,恩泽沁溢,丰而不盈,约而不浮,俏而不艳,香而不腻,卓尔不傲,逊而不俗。论时,花有佳时,赏无定期,摩肩接踵,不只属于乍暖还寒的初春,阴晴朝夕四季,亦有心仪已久者云集。

是的,人们是为着读梅而来!腊梅长着的花坛,就是传道的课堂;滋润疏松的沃土,就是授业的课桌;俏立的百年腊梅,就是解惑的课本。这儿营造着周恩来故居的极致。此处,也许纸感到苍白,字觉得无力,唯有鲜活的梅,才是那承载博大精深的读本。如今正是这株腕粗的铁干腊梅,向读者散发着魅力,散发着卷帙浩繁的诱惑。看,如此庞大的读者群啊,就是专来拜读这册无纸的书,这册无字的课本!

春天,能读进“她在丛中笑”的灿烂;炎夏,能读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清秋,能读见“只争朝夕”的憔悴……

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可以说既是对这株梅的写照,更是对周恩来人品的描摹。

南昌起义,他在白色恐怖中,就如这梅花在严寒里。之后,井冈山上,他居高位却尊重甚至保护推举毛泽东;文化革命,他又像梅在冰雪,却千方百计地保护干部,特别是邓小平,仍散发出芬芳。周恩来就是一株梅,有土地就有她,冰雪风雨她都不怕!

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说:“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说过:“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恩来逝世,十里长街,人们在流泪;正在开会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全体代表起立默哀,当时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为其致哀。

离开腊梅,走出故居,朋友笑着说,你怎么不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让我们沾清香啊!我对他说,我在梅的悠悠香韵里,读了很久,得的也多。繁枝茂叶,周详地书写着恩来的丰功传绩;芬花芳蕾,完美地书写着恩来的高风亮节;一条条主干,条理地书写着恩来无我、求是、创新、民主、廉洁、严密、守纪、奉献……一条总根,书写封面上的“周恩来精神”——“为人民服务”;四方园土,书写扉页里的“全党楷模”。

多俗多彩六月六

6月28日,是农历闰五月的初六。早晨起床看日历,我自言自语道,要不闰月,今天是六月初六,要吃炒面了。四岁半的小外孙听了,问:六月六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吃炒面?对啊,六月六是什么节日?六月六虽然不是节日,却是人们比较重视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是不是节日的节日,因为在农村甚至在朝廷都有着浓郁的传统色彩,且多俗多彩。

六月六,吃炒面

六月六炒炒面吃炒面因何而起?有资料说,这是古时六月伏日吃面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盛行。《魏氏春秋》上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而在淮安,却有另一种传说。

古时候,淮安东门外不远处就是大海。那时黄河还没有夺淮,却因海啸、海水内侵等灾难,使得田园荒芜,人们以为是海龙王作怪,就修龙王庙,敬龙王神。结果,庙修了又冲了,冲了再修,一年又一年,花了许多钱物,还是没能感动海龙王。人无宁日,人们便决定迁居他乡。此事被皇帝知道后,便派了位钦差大臣到此查看民情,这位钦差经实地考察后采纳了众人意见,决定在此筑条阻挡海水的南北大堤。修坝的人们带去的馍馍饼子,放不了几天就馊了。有个叫善姑的想出个办法,把面粉炒熟,让筑堤的人们带去用开水冲着吃,果然放较长时间也不变质。从此,人们都学着善姑的做法。

大堤经反复打造建成。因为有了这条捍海堤,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为纪念这件事,人们把这次工程称为“钦工”,钦工镇由此得名。

六月六虽然不是节日,人们在心中却将这一天定为节日,定要吃点炒面,为的是纪念捍海堤工程及“钦工”。因为钦差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六。当然,随着时间,人们将六月六吃炒面的原来意图全忘了,而生出了另一目的:祈求上天保佑,不要发大水,不要生涝洪灾,要风调雨顺。当然,中医也有“六月六吃炒面,大人小孩不拉肚”之说。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淮安地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分界线上,年均降雨量900多毫米,尤其黄梅季节,不仅多雨而且气温颇高,家里的衣服、被褥等往往潮湿到长出霉来,即使没有霉,也有一种发霉的怪味。于是出了梅到了伏天里,就要将这些箱里的东西放到太阳底下来晒,以防霉烂与虫蛀。习惯了将日常生活都弄成节日的淮安人,便挑了最能代表伏天、叫起来数字又好听又吉利的六月初六为“晒伏”日,就有了“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民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皇帝晒龙袍”;老人们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淮安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当然,人们还有“六月六下雨,淋湿了龙袍,要下四十天,要烂坏蓑衣”之说。

六月六,回娘家

“六月六,请姑姑”。每逢这天,出嫁的女儿领着孩子,会同夫君,兴高采烈地回到娘家,和父母、兄妹团圆;娘家人也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如果哪家的闺女没有和夫君一起回家,就被视作不正常,还会引起左右邻舍的猜疑嘀咕:莫非此家翁婿……

“六月六,回娘家”的来历,据说和春秋时期的晋国宰相狐偃有关。他聪明能干、勤理朝政,又是保护、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晋国的百姓和官员都很敬重他。每年六月六过生日时,总有无数的人送礼拜寿。时间一久,狐偃慢慢变得蛮横无理。亲家直言相劝,却遭到狐偃当众责骂羞辱,一气而死。女婿恨岳父不讲仁义,伺机为父报仇。次年,晋国遭灾,狐偃受命出京放粮,临走说六月初六必回来过生日。女婿决定这天大闹寿筵,杀狐偃。女儿听后,心惊肉跳。她想起父亲的养育之恩,便在六月初五偷偷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泄露,只好呆在家里等岳父来收拾自己。

六月六,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看见女婿就像没事一样,两人策马回相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不过,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了。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

这件事张扬出去,老百姓个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愁解怨、免灾去难的吉祥。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女儿节”。“六月六,回娘家”,可以说是我国最悠久的“女儿节”了!

六月六,在元明清时期,是法定的“洗象日”。古代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自己的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明清时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即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所谓洗澡,只是将它们往河水里扔去,并不是用肥皂在盆里给它们梳洗。这样做,是为了给它们降温,而不是完全出于卫生的目的。猫狗们本来应该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天生会游泳,但它们与人呆在岸上久了,却不敢往河里去,热死了,也只会趴在滚烫的地上喘大气,于是主人便只好强行将它们扔到河里去,猫们狗们狂叫着,急速地游回岸上,主人又把它们扔下去,一次二次,扑通扑通,人与它们,自然、亲昵。

六月六,还有起源于宋真宗赵恒的天贶节、进汤饼辟恶、投放馒头于河中祭祀河神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渐渐地都被忘了。其实,这是社会进步,说明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也许,再过几十年,后生们已经不再知道“六月六”这一天,还有如此多的民俗呢。

同类推荐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睡狮怒醒

    睡狮怒醒

    卢沟桥上的石狮一共是485只。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484只。那一只石狮呢?卢沟桥绝不是一处风景地,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端处。日寇在这里向中国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国民党二十九军抵抗日军的铿锵枪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事变是围绕着“七七之夜”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展开的。谈判,无休止的谈判。当日军从拖延的谈判中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充分准备后,便大兵压境,侵吞华北、北平、天津失守……本书是第一本描写卢沟桥事变的纪实文学,它详尽而生动地记述了这次事变的过程。书中刻画的二十九军一批上至军长,师长下至普通士兵的形象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且如实描写了数名日军指挥官的残忍、贪婪。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热门推荐
  • 花香引蜂来

    花香引蜂来

    【皇上万福:极宠仙妃】新书,请多支持他是弑君的刺客,是朝廷的重臣,也曾是所向披靡的将军,妖孽孤傲,深不可测,却只为她动情。“谭香,若能将你留在身边,不择手段又何妨?”他以情为枷锁,爱为镣铐,缚住她的一生。她是地主家小姐,救了他却做了他的贴身丫鬟,还要陪他一起打天下。一朝穿越,命中注定。花自飘香,何引蜂来。寂寞梧桐,凤凰栖息。两情绻缱,情系姻缘。无意卷入一场仇恨纷争的世界,成就一段凤与凰的爱恋。步步为营争天下,等到歌舞升平,我已青灯古刹,你曾经的诺言,何时才能兑现?(慢热文,完美结局,作者群号:104264237)[另推荐穿越文:何方妖孽之王爷:妃诚勿扰]
  • 异世兵行录

    异世兵行录

    初相见,一对红烛映俏脸。相对坐,一夜无语。只求一世为相知,转眼却要成云烟。几滴英雄泪,一生美人痴。留不住,芳华易老红颜枯。扯不断,生死之恋几世缘。持了剑,问苍天,何苦安排了相见。即相见,怎能让伊人渐远。给你个天翻地覆来相换,生生世世共缠绵。
  • 龙兰侠传

    龙兰侠传

    新书上传《幻魔修》望兄弟们支持!书友群号!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加入(167875093)难道说武侠真的没落了嘛?不!完全不是这样!可以外放的真气!可以释放的意念大战!可以爆裂的气场断层!可以复制的气机!为你展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武侠世界!武侠大革命!就此开始吧!热血!爱情!和主角一起感动,一起登上武侠的巅峰吧!
  • 神圣骑士

    神圣骑士

    不管什么处境,不管什么身份,不管什么境遇,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你就可以完成诸神契约...
  • 日录

    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天妒骑士

    天妒骑士

    从一个只会刷小怪的普通玩家,从一次机遇转为天妒骑士,横扫天下
  • 迷你恋人

    迷你恋人

    谁是天使镇史上最倒霉的人?樱雪高中的女生静纸音全票当选。月星汐校园摇滚剧,顶级乐手沦为贴身“男保姆”,草根女生化身“掌上明珠”。最尴尬人经历,最幸福的结局!
  • 压倒我的谪仙夫君

    压倒我的谪仙夫君

    靠着竹椅,怀里良人惬意,眉宇间的温柔,如古树上朵朵桃花的姿态,如静湖面上粼粼的波光。耳畔边的私语,这是我们的细水长流。——莫离此生此世,笑看古树花开花落,坐观天蓝云卷云舒,良人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墨卿
  • 诱惑

    诱惑

    夏秋变换,冬去春来,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里,不断学习、反思、调整、充实、提高自己,是一件需要花大气力去做的事情。开动自己的笨脑筋,努力写出让读者喜欢的东西,是我今后不懈的追求,让文学充实我人生的行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