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300000023

第23章 王明投机当领袖

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一座俄罗斯大教堂对面,有一所神秘色彩的院落。门口没有挂牌,站着警卫,闲人莫入。不过,从不断进出大门的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青年可以判定,这儿也许是一所华人俄语学校。

这所学校的全称,叫做“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简称“莫斯科中山大学”。

第一次公开宣布建立这所学校,是1925年9月7日,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第66次政治会议上。他说,在莫斯科建立这所学校,是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同年11月,这所学校便正式开学。

最初,学生是由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同选派的,所以学生中既有中共党员,又有国民党要人子女——既有邓小平、廖承志、乌兰夫,也有蒋经国。后来,国共分裂,那里便成了专门培养中国共产党干部的学校。

莫斯科中山大学一建立,任命拉狄克为校长,他是波兰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人物。副校长非常年轻,才24岁,年岁比有的学生还小,他不得不终日扳起面孔,力求显得老成一点。这个小伙子原名亚历山大罗维奇·弗尔图斯。1917年,他16岁加入俄共(布),化名米夫,从此就一直用这化名。

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对于中共的影响,其重要性不亚于黄埔军校校长对于国民党的影响。自从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就专心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他由此发迹。特别是校长拉狄克后来倾向托洛茨基,斯大林在1927年5月13日到中山大学发表讲话时,批评了拉狄克。不久,拉狄克被撤职,米夫就任校长。紧接着,在1928年3月,米夫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也有的说是担任共产国际中国部部长、中国科负责人),从此他主管共产国际中共事务,成了中共的“上司”。

1927年初,米夫头一回访问中国。他是以率领“宣传家代表团”的名义前来中国的。从年初至8月回国,他访问了上海、广州、武汉,目击了中共在1927年的大动荡,而且出席了中共“五大”,这一段经历,成为这位“中国专家”的很重要的政治资本。

米夫来华时,配备了四个翻译,内中的一个,便是他的得意门生王明。

王明这人,五短身材,精于心计,擅长文笔,讲起话来却大舌头。他姓陈,名绍禹,字露清。他的“禹”字是“火”字旁的,诚如他的弟弟叫陈绍炜。不过,“火禹”毕竟太冷僻,他后来改用“陈绍禹”。用“绍禹”的谐音,取了笔名“韶玉”。至于王明这化名,是他1931年到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时用的,竟以此名传世。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提及1931年前的他也称王明。

王明是安徽六安县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人,生于1904年,比米夫小三岁。1925年由上海大学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成为这所大学开张后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改名“波波维奇”,又叫“马马维奇”。很巧,给王明那个班讲列宁主义课程的,便是米夫。王明聪颖,也很用功,迅速掌握了俄语,钻研列宁主义理论,得到了米夫的赞赏。这样,不到一年,王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学生公社”相当于学生会。这是王明政治生涯的起点。

米夫访华,王明成了他的翻译,那八个来月朝夕相处,使王明跟米夫变得亲密无间。于是,王明成了米夫的心腹。

就在米夫离开中山大学的八个多月中,那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斯大林的批评,校长拉狄克下了台,教务长阿古尔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他和学校联共(布)党支部书记谢德尼可夫相对抗,各拉一批教师、学生,形成“教务派”和“支部派”。不过,大部分中国学生不愿参与两派之争,形成了校内的第三势力。

米夫和王明回来之后,把第三势力拉在自己身边。随着米夫联合“支部派”压垮“教务派”,米夫也就成了中山大学校长,王明出任支部局宣传干事。这样,米夫掌握了中山大学大权,王明成了中国学生中的领导人物。

恰恰在这个时候,联共(布)开展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本来,这纯属联共(布)内部事务,跟中国学生关系不大。可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一下子使中山大学成了“反托运动”的重点:在192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时,中山大学中国学生队伍参加盛大游行。队伍经过红场检阅台时,学生们高呼“十月革命万岁”、“斯大林万岁”,可是忽然有中国学生高呼“托洛茨基万岁”!

斯大林勃然大怒,指令米夫在中山大学开展“反托”、“肃托”运动。王明借助这场运动,“肃”掉了自己的敌手(很多人并非是托派)。王明以原有的第三势力为基础,日渐形成自己的小宗派。这小宗派自命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共二十八个,后来被人们称为“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

“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是一个松散的集体,内中有不少人后来对中国革命作出有益的贡献。他们通常是指: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王稼祥、朱阿根、朱子纯(女)、孙济民、宋潘民、杜作祥(陈昌浩之妻)、陈绍禹(王明)、陈昌浩、陈原道、何克全(凯丰)、何子述、李竹声、李元杰、沈泽民、汪盛荻、萧特甫、张琴秋(沈泽民之妻)、张闻天(洛甫)、孟庆树(王明之妻)、夏曦、秦邦宪(博古)、殷鉴、袁家庸、盛忠亮。据说,还有一个小同学也支持王明,可是观点常动摇,算是“半个”,故又被人戏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不过,那时的王明,还只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小打小闹而已。

他头一回在中共高层“露脸”,那是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的时候。米夫成为中共“六大”的幕后操纵者。王明作为米夫的翻译,广泛接触了中共高层人物。就连斯大林接见中共领导人时,翻译也由王明担任。

王明1929年3月回到了上海。怀着雄心壮志的他,最初被分配到上海沪西区,为中央秘密党报作送报员兼采访员,使他大有怀才不遇之感。四个月后,他担任中共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又过三个月,调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编辑。

地下工作毕竟不像在莫斯科高谈阔论,被捕的危险时时在头顶盘旋着。就在1930年1月22日上午,王明在上海英租界被捕。王明十分紧张,当天下午托巡捕送给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潘向友,请求营救。此事完全违反了地下工作的纪律。为此,中共中央立即通知所有被王明知道住址的人员迅速转移。

此事很快传到共产国际,米夫委托“赤色救难会”驻沪代表、瑞士牛兰出面营救。牛兰花了一笔钱,总算使王明在2月28日获释。

出狱后,王明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他被调往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当《劳动》报编辑。

惊魂甫定之后,王明又开始钻营。1930年6月,他得以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使他有机会接近中央。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由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兼任。他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变得消息灵通。

这时,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不断派回国内,其中包括“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人物。王明常在他们之中走动,私下议论。王明根本瞧不起向忠发,骂他是傀儡。王明也看不起李立三,说李立三懂多少马克思主义?他大有取而代之的口气,虽说当时他还只是李立三手下的秘书。他伺机而动。

机会终于来了。1930年6月11日,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的主持下,通过那个《新的革命高潮和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决议之后,王明很快获知,共产国际远东局的代表罗伯特对决议有意见,反对下发这一决议。李立三大骂罗伯特“右倾”,以总书记向忠发的名义于6月20日向共产国际远东局发出抗议信。信中说:“我们觉得罗伯特同志有一贯的右倾路线,他在远东局的工作,的确妨害中国党领导革命的工作,妨害中国党与远东局的关系,我们要求远东局停止罗伯特的工作。”

王明风闻此事,便找“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博古、王稼祥、何子述“随便聊聊”。王明渐渐把话题引到李立三和罗伯特产生矛盾之事。他们四人原来就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一拍即合,都认为应当趁机发动对李立三的批判。不过,王明并不以为李立三“左”,却是以为“李立三是‘左倾’的空谈掩盖着右倾的消极”!那时,期大林作了《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长篇演说,批判布哈林,并要求各国共产党都开展反右倾。正因为这样,王明又说李立三“右倾”!

几天之后——7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举行政治讨论会。博古第一个站出来批评李立三,接着是何子述、王稼祥发言支持搏古,最后王明作了长篇发言批判李立三,声称李立三犯了“托洛茨基主义、陈独秀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混合错误。”这一突然袭击,使李立三十分震惊,当场气呼呼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几个莫斯科回来的,要搞什么名堂!”

大权毕竟握在李立三手中。没几天,总书记向忠发便出面找王明等四人谈话,宣布他们四人的发言是反对中央决议和中央领导人的,因而是违反党纪的。向忠发还宣布,中央决定给四人以纪律处分:给为首的王明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给博古、王稼祥、何子述以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四人同时调离中央机关,王明调往中共江苏省委另行分配工作,博古调往工会组织,何子述调往天津,王稼祥调往香港当党报记者。

何子述、王稼祥不得不离开上海。王明仗着有米夫作后台,不服气……

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在10月底“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沈泽民、凯丰、陈昌浩、夏曦从莫斯科回来,向王明透露了来自米夫的重要信息:共产国际要把李立三问题升级为“路线斗争”,同时要批判瞿秋白的调和主义。

王明顿时活跃起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正是他夺取中央领导权的好时机!

米夫绝对不允许瞿秋白成为中共负责人。

看来,瞿秋白的地位岌岌可危,谁将取而代之?

26岁的王明,显得异常忙碌。他几度给中共中央写信,坚决为他平反——须知,他如今已成了反对立三路线的“英雄”!他以未来的中共领袖自命,正在忙着起草他上台后的政治纲领——《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

就个人私事而言,王明也忙得够呛。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苦苦追求的女同学孟庆树,总算回国,总算也分配在上海工作。不料。她在1930年7月30日突然被捕,关押在龙华。王明以惆怅之情,写下一首七绝:

天上当然织女好,星间难怪牛郎痴。真情岂受银河隔,有限长空无限思。

好不容易,孟庆树在11月20日出狱。“刚出班房进洞房”。翌日,她便与王明结婚了。

当然,最使王明兴奋的是来自莫斯科的消息,他的“后台老板”米夫动身来沪,主持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对中共的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

王明“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他赶写的那本小册子《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初名《两条路线》),内中以近三万字的篇幅批判“维它”,亦即瞿秋白。王明说,是到了“根本改造党的领导”的时候了。

12月10日,米夫容光焕发,出现在上海,这是他第二回到上海。如今,他的身份是共产国际代表。虽然中共“六大”之后,共产国际曾决定,共产国际来华代表只起联系人和传达者的作用,可是米夫却不然。他仗着自己是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俨然以上级自居,他要对中共指挥一切!

米夫一到上海,便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拖:

12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提出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12月16日,根据他的指令,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取消陈韶玉、秦邦宪、王稼祥、何子述四同志处分问题的决议》,为王明平反;

12月26日,又根据他的指令,任命王明为中共江南省委书记。

就在任命王明新职的同时,博古被任命为团中央宣传部长。

米夫简直成了中共的“太上皇”,他的包办代替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前任:会议还没有召开,他已事先起草好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案》,并以共产国际远东局的名义,拟好了新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候补中央委员名单,圈定了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米夫圈定的出席者37人中,有15人不是中央委员(包括王明),而会议却叫做“四中全会”。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武定路修德坊六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议的基调是否定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反瞿”成了会议的主题。

会议依然由向忠发代表中央政治局作报告——六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局报告也是此人做的。就连半年多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也是此人主持的。反正支持李立三“左”倾昌险主义是他,支持瞿秋白是他,此刻倒瞿也是他,半年之中变了三次。凭借着“工人出身”,他仿佛成了不倒翁。

米夫在会上作总结时,这么谈及向忠发和周恩来:

“忠发、锡根、向应、温裕成他们是工人同志,他们虽有错误,我们现在决不让他们滚蛋,要在工作中教育他们,看他们是否在工作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如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

这样,向忠发因是“工人同志”,仍保持了总书记的职各;周恩来在“打他的屁股”之后,也算是留了下来。至于李立三和瞿秋白,那当然毫无疑问要“滚蛋”。

米夫拟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人员名单如下:

政治局委员九人:向忠发、项英、徐锡根、张国焘、陈郁、周恩来、卢福坦、任弼时、陈绍禹(王明)。

候补政治局委员七人:罗登贤、关向应、王克全、刘少奇、温裕成、毛泽东、顾顺章。

名单刚一宣布,全场哗然。

此时忽地杀出一彪人马,坚决反对米夫所拟的名单。反对者不是瞿秋白,却是罗章龙!罗章龙所代表的不只他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居然当众念了另一份也是事先拟好的政治局名单,与米夫针锋相对,分庭抗礼!这样的对抗局面,使会场变得一片混乱。

为首者罗章龙,颇有资历:当年,第一个响应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的《征友启事》的就是他。那时他是长沙长郡中学的学生。后来,他参加了新民学会。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1920年,他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不久,他担任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中共“三大”,当选中央委员。

罗章龙也激烈地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反对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他曾指责“(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补充决议是立三主义的变本加厉”,坚决要求“立即停止中央政治局的职权,由国际代表领导组织临时中央机关,速即召集紧急会议,正式宣布废除三中全会的不正确决议及因此而产生的补选”。

罗章龙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了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却想不到米夫并未看中他们,而是选中了王明!这样,在六届四中全会上,罗章龙和他的支持者,和米夫、王明发生了正面冲突,争夺中央权力。

罗章龙一派的韩连会站了起来,提出一张政治局委员候选名单:“徐锡根,何孟雄,罗章龙,顾顺章,王克全,韩连会,唐宏经,徐炳根,徐畏三。”

罗章龙一派的史文彬站了起来,宣读一张补充中央委员名单:“刘成章,吴雨铭,李振瀛,袁乃祥,孟宪章。”

显然,罗章龙要与王明争夺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尽管他们反对李立三、反对瞿秋白是一致的。

两派的斗争白热化。罗章龙扬言要退出会场,以示抗义米夫操纵会议。米夫高叫:“应当安静的解决问题,捣乱会场是不许可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只有投票表决。

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什么人有表决权?”

照理,中央委员会会议只有中央委员才有表决权。米夫却说:“参加会议的都有表决权。”

这么一来,那15个不是中央委员的代表,都拥有表决权,一下子使拥护王明的人大为增加。

表决的结果,当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米夫提出的名单得到了多数票。

罗章龙一派失败了!

王明,在12天前跃为中共江南省委书记,此时一下子跃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了一天,在吵闹声中结束。

罗章龙并不就此罢休,他联合何孟雄、徐锡根、陈郁、王克全、王凤飞、史文彬、李震瀛、韩连会、唐宏经、余飞、徐畏三、张金保、袁乃祥等,召开“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会议。会上,通过了罗章龙草的《力争紧急会议反对四中全会的报告大纲》,推举了罗章龙、徐锡根、王克全、何孟雄、王凤飞成立“临时中央干事会”。

后来,罗章龙走上了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之路,进行分裂活动。周恩来出面找他谈话,无效。193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

193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三人为常委。此时,张国焘和妻子杨子烈尚在从莫斯科返回上海途中,至一月中旬才到达上海。王明虽未进入常委,但这颗“新星”在米夫支持下已掌握中共中央实权。

同类推荐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兄弟们流过的血

    兄弟们流过的血

    序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到处都是炮火声每过5分钟黑暗的天空就划过一大片美丽的流星。我们在一个城市的下水道里等待着源源不断的任务。我们是谁?我们是一批年轻的小伙子,是祖国的一把利剑,在祖国的召唤下我们奋勇杀敌。某某年某月,随着政治局势的紧张,战争也悄无声息的来临了,国与国之间每天都会发生军事冲突,而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罢了。然而,让我们走向现在,成为祖国不可缺少的一员,还得从他说起。他又是谁?他是我们六个当兵的引路人,名叫张峰,一个32岁就是上校,多次屡立战功的勇士,也是让我们六个走上军旅生涯的启蒙老师。
  • 抗战雄心

    抗战雄心

    龙战于野、泣血山河,饥餐渴饮日寇血!现代特种兵狙击手穿越到抗战时期!在战场上率领部队与日寇展开殊死血战!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游击战,每一处都展现出中华民族过人的智慧和凝聚力。战火纷飞的年代痛快的蹂躏日寇!扬我国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本书总结了新版《美军战斗手册》所包含的16个最重要的生存法则,构成这些法则的概念、策略和观点既适用于教育和家庭,商业和职场,更适用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和规划。一部让美军在战斗中伤亡比例大大降低的生存手册!美军从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的生存法则,堪称“血的精华”! 看似好走的路,其实布满了地雷。避开雷区,学会自己清除障碍。还原美军历史战斗中的真实画面,通过真实、沉痛的战斗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和灾难中使生命得以升华,从一个个包涵寓意的法则中认识自身,进而重获光明和处世的自信。在疼痛与苦难面前,现实生活时刻提醒着鲜活的生命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原名:712之疯狂特编小组),讲述了祁然(域),靳亚(流),卓辉(漓),王葵一(隐)四人成为特编小组帮助部队执行任务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热门推荐
  • 圈养前妻

    圈养前妻

    两年的婚姻带来的是耻辱,薛子扬对她说,是她的任性无知导致了一场失败的婚姻,而他早有所爱,一向痛恨第三者的她却成了第三者,思想上的压力几欲将她压得崩溃。伤痛欲绝,她带着愧疚消失于人前。半年后,她回来照顾病重的父亲,却被告知她的不幸原来都是一场阴谋,幕后之主是……
  • 救世仙尊

    救世仙尊

    十界!分为:人界,兽界,妖界,魔界,圣界,天界,法界,冥界,诛界,仙灵界!强者,视弱者为蝼蚁,生杀予夺,只在一念之间。所过之处,金钱美女缺一不可!弱者,视强者为神人,敬仰膜拜,缺一便定生死。所过之处,鄙夷不屑样样齐全!而龙枫,则要将所有生灵变为平等,因为他是……救世仙尊!
  • 总裁的使命

    总裁的使命

    作为老总,你如果拿不出系统的方案,就不要轻易去改造你的手下,否则,那一定会费力不讨好,会既害了员工,又害了自己。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一个梦想有个家的屌丝女,在被屌丝男友假死真抛弃后,一怒之下嫁给了比自己大廿岁,长得如同豆丁般的男人。从此我的丈夫是豆丁诞生了。而这个男人除了是她的丈夫以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这是个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一段不断逃离与不断纠缠的婚姻。在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生活中,屌丝女与豆丁男的感情到底何去何从?是否我的丈夫就真的只能是这个,即无财又无貌的豆丁男?……敬请稍候,广告过后更精彩哟!
  • 千愁纪

    千愁纪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开元盛世中后期,习武之风盛行,武林之中,百家争鸣,各显神通。但繁华的背后,是武林中,数不清的恩怨纠缠,是朝廷中,实质化的腐朽。二十年前,一颗龙涎出,从此江湖争风雨,三尺轩辕血溅离。朝廷禁卫,江南山庄,西域宗门,民间盟派,为夺至宝,彼此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是无奈?还是人性?却是无形黑手,一场更大的阴谋,还在悄然逼近。一杯青梅酒,消的万事今古愁,一切且看唐家野子唐千愁,纵横江湖解恩仇
  • 血色守宫砂:汉宫第一妃
  • 仙侠奇缘之花开千古

    仙侠奇缘之花开千古

    在这个漫长的故事中,每个角色都有他们不同的命运,爱恨情仇。尽管战争在继续,尽管大家还都是孩子,但他们注定要过这么不平凡的人生。。。。。。
  • 魔鬼的温柔

    魔鬼的温柔

    他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是龙章凤姿的首席CEO,他是温文尔雅的完美情人,但,他更是一个魔鬼,一个无心、无爱、亦无情的魔鬼。——————————————————李宗睿:你为什么就是不肯求我?连一次都不肯?让你放下该死的骄傲来求我放过你,真的有这么难吗?况天蓝:如果我求你,你就会放过我吗?李宗睿:不会。我就是想看看你这个倔强的女人,向我求饶时的样子。况天蓝:所以,你永远都不会达到目的,你死心吧。李宗睿:该死心的人,是你。这辈子,你永远不要妄想会得到我一丝一毫的爱。况天蓝:我知道你的心早就埋葬了,我只是希望,祭奠你那颗心的地方,能照进一点阳光。——————————————————魔鬼说:你从来都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你是天使,你在天堂。天使说:我能看得见你的眼泪,其实,与地狱一步之隔的,就是天堂,我在天堂遥望着你。魔鬼说:如果你感受到了我内心的悲伤,请不要为我哭泣,有了你的微笑,死亦足矣。天使说:如果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悲伤,我会折断双翼去陪你,因为,我爱你。——————————————————偶的围脖weibo.com/banjuqi2000如有亲转载sheline的文章,请注明:(红袖添香)sheline或(红袖添香)慕容婉箫,感谢亲的支持!
  • 至强传承

    至强传承

    一个具有盘古血脉的人,一个接受齐天大圣孙悟空传承的人,一个凭借至强的力量纵横异界的人万兽咆哮,看王古怎样成为人中之兽,兽中之王魔法斗气,看王古怎样激荡热血傲视群雄修行艰险,看王古怎样凭借力量打出一条光明大道诸神混战,看王古怎样凭借世界最强悍的身躯让宇宙为之颤抖。
  •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

    新兵连长口中的孬兵龚晓宇在刺激之下努力成为合格军人,在战争中的每一个抉择都让他成长,为遗志而进入特种部队成就一段传说。他在平淡中诞生,在炮火中的洗礼,在抉择面前坚定。本书为您讲述一代兵王的辛酸军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