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300000023

第23章 王明投机当领袖

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一座俄罗斯大教堂对面,有一所神秘色彩的院落。门口没有挂牌,站着警卫,闲人莫入。不过,从不断进出大门的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青年可以判定,这儿也许是一所华人俄语学校。

这所学校的全称,叫做“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简称“莫斯科中山大学”。

第一次公开宣布建立这所学校,是1925年9月7日,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第66次政治会议上。他说,在莫斯科建立这所学校,是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同年11月,这所学校便正式开学。

最初,学生是由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同选派的,所以学生中既有中共党员,又有国民党要人子女——既有邓小平、廖承志、乌兰夫,也有蒋经国。后来,国共分裂,那里便成了专门培养中国共产党干部的学校。

莫斯科中山大学一建立,任命拉狄克为校长,他是波兰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人物。副校长非常年轻,才24岁,年岁比有的学生还小,他不得不终日扳起面孔,力求显得老成一点。这个小伙子原名亚历山大罗维奇·弗尔图斯。1917年,他16岁加入俄共(布),化名米夫,从此就一直用这化名。

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对于中共的影响,其重要性不亚于黄埔军校校长对于国民党的影响。自从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就专心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他由此发迹。特别是校长拉狄克后来倾向托洛茨基,斯大林在1927年5月13日到中山大学发表讲话时,批评了拉狄克。不久,拉狄克被撤职,米夫就任校长。紧接着,在1928年3月,米夫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也有的说是担任共产国际中国部部长、中国科负责人),从此他主管共产国际中共事务,成了中共的“上司”。

1927年初,米夫头一回访问中国。他是以率领“宣传家代表团”的名义前来中国的。从年初至8月回国,他访问了上海、广州、武汉,目击了中共在1927年的大动荡,而且出席了中共“五大”,这一段经历,成为这位“中国专家”的很重要的政治资本。

米夫来华时,配备了四个翻译,内中的一个,便是他的得意门生王明。

王明这人,五短身材,精于心计,擅长文笔,讲起话来却大舌头。他姓陈,名绍禹,字露清。他的“禹”字是“火”字旁的,诚如他的弟弟叫陈绍炜。不过,“火禹”毕竟太冷僻,他后来改用“陈绍禹”。用“绍禹”的谐音,取了笔名“韶玉”。至于王明这化名,是他1931年到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时用的,竟以此名传世。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提及1931年前的他也称王明。

王明是安徽六安县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人,生于1904年,比米夫小三岁。1925年由上海大学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成为这所大学开张后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改名“波波维奇”,又叫“马马维奇”。很巧,给王明那个班讲列宁主义课程的,便是米夫。王明聪颖,也很用功,迅速掌握了俄语,钻研列宁主义理论,得到了米夫的赞赏。这样,不到一年,王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学生公社”相当于学生会。这是王明政治生涯的起点。

米夫访华,王明成了他的翻译,那八个来月朝夕相处,使王明跟米夫变得亲密无间。于是,王明成了米夫的心腹。

就在米夫离开中山大学的八个多月中,那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斯大林的批评,校长拉狄克下了台,教务长阿古尔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他和学校联共(布)党支部书记谢德尼可夫相对抗,各拉一批教师、学生,形成“教务派”和“支部派”。不过,大部分中国学生不愿参与两派之争,形成了校内的第三势力。

米夫和王明回来之后,把第三势力拉在自己身边。随着米夫联合“支部派”压垮“教务派”,米夫也就成了中山大学校长,王明出任支部局宣传干事。这样,米夫掌握了中山大学大权,王明成了中国学生中的领导人物。

恰恰在这个时候,联共(布)开展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本来,这纯属联共(布)内部事务,跟中国学生关系不大。可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一下子使中山大学成了“反托运动”的重点:在192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时,中山大学中国学生队伍参加盛大游行。队伍经过红场检阅台时,学生们高呼“十月革命万岁”、“斯大林万岁”,可是忽然有中国学生高呼“托洛茨基万岁”!

斯大林勃然大怒,指令米夫在中山大学开展“反托”、“肃托”运动。王明借助这场运动,“肃”掉了自己的敌手(很多人并非是托派)。王明以原有的第三势力为基础,日渐形成自己的小宗派。这小宗派自命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共二十八个,后来被人们称为“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

“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是一个松散的集体,内中有不少人后来对中国革命作出有益的贡献。他们通常是指: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王稼祥、朱阿根、朱子纯(女)、孙济民、宋潘民、杜作祥(陈昌浩之妻)、陈绍禹(王明)、陈昌浩、陈原道、何克全(凯丰)、何子述、李竹声、李元杰、沈泽民、汪盛荻、萧特甫、张琴秋(沈泽民之妻)、张闻天(洛甫)、孟庆树(王明之妻)、夏曦、秦邦宪(博古)、殷鉴、袁家庸、盛忠亮。据说,还有一个小同学也支持王明,可是观点常动摇,算是“半个”,故又被人戏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不过,那时的王明,还只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小打小闹而已。

他头一回在中共高层“露脸”,那是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的时候。米夫成为中共“六大”的幕后操纵者。王明作为米夫的翻译,广泛接触了中共高层人物。就连斯大林接见中共领导人时,翻译也由王明担任。

王明1929年3月回到了上海。怀着雄心壮志的他,最初被分配到上海沪西区,为中央秘密党报作送报员兼采访员,使他大有怀才不遇之感。四个月后,他担任中共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又过三个月,调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编辑。

地下工作毕竟不像在莫斯科高谈阔论,被捕的危险时时在头顶盘旋着。就在1930年1月22日上午,王明在上海英租界被捕。王明十分紧张,当天下午托巡捕送给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潘向友,请求营救。此事完全违反了地下工作的纪律。为此,中共中央立即通知所有被王明知道住址的人员迅速转移。

此事很快传到共产国际,米夫委托“赤色救难会”驻沪代表、瑞士牛兰出面营救。牛兰花了一笔钱,总算使王明在2月28日获释。

出狱后,王明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他被调往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当《劳动》报编辑。

惊魂甫定之后,王明又开始钻营。1930年6月,他得以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使他有机会接近中央。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由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兼任。他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变得消息灵通。

这时,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不断派回国内,其中包括“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人物。王明常在他们之中走动,私下议论。王明根本瞧不起向忠发,骂他是傀儡。王明也看不起李立三,说李立三懂多少马克思主义?他大有取而代之的口气,虽说当时他还只是李立三手下的秘书。他伺机而动。

机会终于来了。1930年6月11日,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的主持下,通过那个《新的革命高潮和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决议之后,王明很快获知,共产国际远东局的代表罗伯特对决议有意见,反对下发这一决议。李立三大骂罗伯特“右倾”,以总书记向忠发的名义于6月20日向共产国际远东局发出抗议信。信中说:“我们觉得罗伯特同志有一贯的右倾路线,他在远东局的工作,的确妨害中国党领导革命的工作,妨害中国党与远东局的关系,我们要求远东局停止罗伯特的工作。”

王明风闻此事,便找“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博古、王稼祥、何子述“随便聊聊”。王明渐渐把话题引到李立三和罗伯特产生矛盾之事。他们四人原来就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一拍即合,都认为应当趁机发动对李立三的批判。不过,王明并不以为李立三“左”,却是以为“李立三是‘左倾’的空谈掩盖着右倾的消极”!那时,期大林作了《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长篇演说,批判布哈林,并要求各国共产党都开展反右倾。正因为这样,王明又说李立三“右倾”!

几天之后——7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举行政治讨论会。博古第一个站出来批评李立三,接着是何子述、王稼祥发言支持搏古,最后王明作了长篇发言批判李立三,声称李立三犯了“托洛茨基主义、陈独秀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混合错误。”这一突然袭击,使李立三十分震惊,当场气呼呼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几个莫斯科回来的,要搞什么名堂!”

大权毕竟握在李立三手中。没几天,总书记向忠发便出面找王明等四人谈话,宣布他们四人的发言是反对中央决议和中央领导人的,因而是违反党纪的。向忠发还宣布,中央决定给四人以纪律处分:给为首的王明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给博古、王稼祥、何子述以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四人同时调离中央机关,王明调往中共江苏省委另行分配工作,博古调往工会组织,何子述调往天津,王稼祥调往香港当党报记者。

何子述、王稼祥不得不离开上海。王明仗着有米夫作后台,不服气……

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在10月底“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沈泽民、凯丰、陈昌浩、夏曦从莫斯科回来,向王明透露了来自米夫的重要信息:共产国际要把李立三问题升级为“路线斗争”,同时要批判瞿秋白的调和主义。

王明顿时活跃起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正是他夺取中央领导权的好时机!

米夫绝对不允许瞿秋白成为中共负责人。

看来,瞿秋白的地位岌岌可危,谁将取而代之?

26岁的王明,显得异常忙碌。他几度给中共中央写信,坚决为他平反——须知,他如今已成了反对立三路线的“英雄”!他以未来的中共领袖自命,正在忙着起草他上台后的政治纲领——《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

就个人私事而言,王明也忙得够呛。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苦苦追求的女同学孟庆树,总算回国,总算也分配在上海工作。不料。她在1930年7月30日突然被捕,关押在龙华。王明以惆怅之情,写下一首七绝:

天上当然织女好,星间难怪牛郎痴。真情岂受银河隔,有限长空无限思。

好不容易,孟庆树在11月20日出狱。“刚出班房进洞房”。翌日,她便与王明结婚了。

当然,最使王明兴奋的是来自莫斯科的消息,他的“后台老板”米夫动身来沪,主持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对中共的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

王明“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他赶写的那本小册子《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初名《两条路线》),内中以近三万字的篇幅批判“维它”,亦即瞿秋白。王明说,是到了“根本改造党的领导”的时候了。

12月10日,米夫容光焕发,出现在上海,这是他第二回到上海。如今,他的身份是共产国际代表。虽然中共“六大”之后,共产国际曾决定,共产国际来华代表只起联系人和传达者的作用,可是米夫却不然。他仗着自己是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俨然以上级自居,他要对中共指挥一切!

米夫一到上海,便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拖:

12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提出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12月16日,根据他的指令,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取消陈韶玉、秦邦宪、王稼祥、何子述四同志处分问题的决议》,为王明平反;

12月26日,又根据他的指令,任命王明为中共江南省委书记。

就在任命王明新职的同时,博古被任命为团中央宣传部长。

米夫简直成了中共的“太上皇”,他的包办代替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前任:会议还没有召开,他已事先起草好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案》,并以共产国际远东局的名义,拟好了新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候补中央委员名单,圈定了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米夫圈定的出席者37人中,有15人不是中央委员(包括王明),而会议却叫做“四中全会”。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武定路修德坊六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议的基调是否定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反瞿”成了会议的主题。

会议依然由向忠发代表中央政治局作报告——六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局报告也是此人做的。就连半年多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也是此人主持的。反正支持李立三“左”倾昌险主义是他,支持瞿秋白是他,此刻倒瞿也是他,半年之中变了三次。凭借着“工人出身”,他仿佛成了不倒翁。

米夫在会上作总结时,这么谈及向忠发和周恩来:

“忠发、锡根、向应、温裕成他们是工人同志,他们虽有错误,我们现在决不让他们滚蛋,要在工作中教育他们,看他们是否在工作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如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

这样,向忠发因是“工人同志”,仍保持了总书记的职各;周恩来在“打他的屁股”之后,也算是留了下来。至于李立三和瞿秋白,那当然毫无疑问要“滚蛋”。

米夫拟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人员名单如下:

政治局委员九人:向忠发、项英、徐锡根、张国焘、陈郁、周恩来、卢福坦、任弼时、陈绍禹(王明)。

候补政治局委员七人:罗登贤、关向应、王克全、刘少奇、温裕成、毛泽东、顾顺章。

名单刚一宣布,全场哗然。

此时忽地杀出一彪人马,坚决反对米夫所拟的名单。反对者不是瞿秋白,却是罗章龙!罗章龙所代表的不只他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居然当众念了另一份也是事先拟好的政治局名单,与米夫针锋相对,分庭抗礼!这样的对抗局面,使会场变得一片混乱。

为首者罗章龙,颇有资历:当年,第一个响应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的《征友启事》的就是他。那时他是长沙长郡中学的学生。后来,他参加了新民学会。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1920年,他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不久,他担任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中共“三大”,当选中央委员。

罗章龙也激烈地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反对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他曾指责“(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补充决议是立三主义的变本加厉”,坚决要求“立即停止中央政治局的职权,由国际代表领导组织临时中央机关,速即召集紧急会议,正式宣布废除三中全会的不正确决议及因此而产生的补选”。

罗章龙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了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却想不到米夫并未看中他们,而是选中了王明!这样,在六届四中全会上,罗章龙和他的支持者,和米夫、王明发生了正面冲突,争夺中央权力。

罗章龙一派的韩连会站了起来,提出一张政治局委员候选名单:“徐锡根,何孟雄,罗章龙,顾顺章,王克全,韩连会,唐宏经,徐炳根,徐畏三。”

罗章龙一派的史文彬站了起来,宣读一张补充中央委员名单:“刘成章,吴雨铭,李振瀛,袁乃祥,孟宪章。”

显然,罗章龙要与王明争夺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尽管他们反对李立三、反对瞿秋白是一致的。

两派的斗争白热化。罗章龙扬言要退出会场,以示抗义米夫操纵会议。米夫高叫:“应当安静的解决问题,捣乱会场是不许可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只有投票表决。

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什么人有表决权?”

照理,中央委员会会议只有中央委员才有表决权。米夫却说:“参加会议的都有表决权。”

这么一来,那15个不是中央委员的代表,都拥有表决权,一下子使拥护王明的人大为增加。

表决的结果,当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米夫提出的名单得到了多数票。

罗章龙一派失败了!

王明,在12天前跃为中共江南省委书记,此时一下子跃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了一天,在吵闹声中结束。

罗章龙并不就此罢休,他联合何孟雄、徐锡根、陈郁、王克全、王凤飞、史文彬、李震瀛、韩连会、唐宏经、余飞、徐畏三、张金保、袁乃祥等,召开“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会议。会上,通过了罗章龙草的《力争紧急会议反对四中全会的报告大纲》,推举了罗章龙、徐锡根、王克全、何孟雄、王凤飞成立“临时中央干事会”。

后来,罗章龙走上了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之路,进行分裂活动。周恩来出面找他谈话,无效。193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

193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三人为常委。此时,张国焘和妻子杨子烈尚在从莫斯科返回上海途中,至一月中旬才到达上海。王明虽未进入常委,但这颗“新星”在米夫支持下已掌握中共中央实权。

同类推荐
  • 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从法家的角度来解读《孙子兵法》这部书。这是兵家武经七书系列的第一部,计划完成武经七书,再加上《三十六计》共计兵家八本书的解读。并且现在正在录制《法家三国》,从法家的观点来点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 逆态度:为爱逆战

    逆态度:为爱逆战

    生化危机,末日来袭,曾经纸醉金迷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沉寂的兵王觉醒,消失已久的第一战队“逆态度”重组……乱世到来,看第一战队“逆态度”,为爱逆战!
  • 中东风云演义

    中东风云演义

    且说自那穆圣创立大回圣教以来,伴随穆圣他老人家英明神武,数十年内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中东世界为之一统,建立古来未有之盛世,不想到了近世,却满是极端者死守可兰经教义,封闭守国,才有了这中东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彼此征战不修,却引出了一条乱世里的真龙,这条真龙,能够戡平乱世,再创穆圣当年的大业吗?
  • 赤地1940

    赤地1940

    被人民解放军枪毙的大地主徐子谦穿越到9年前自己娶二房姨太太的那个晚上,他痛定思痛,决定一生只取一个老婆,誓死不当汉奸卖国贼。然而自己不想娶姨太太,可现实却逼着他娶了一大堆姨太太,漂亮淳朴的村姑,性格热辣的女特工,美丽温婉的女大学生,活泼可爱的女护士……这是一个大地主铲除汉奸,智斗卖国贼,扛枪杀鬼子的抗日故事。“赤地千里,鲜血浇筑,寸土不让,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徐某人拍案而起。“谨以此书致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保卫家园的前辈先烈”
  •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本书总结了新版《美军战斗手册》所包含的16个最重要的生存法则,构成这些法则的概念、策略和观点既适用于教育和家庭,商业和职场,更适用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和规划。一部让美军在战斗中伤亡比例大大降低的生存手册!美军从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的生存法则,堪称“血的精华”! 看似好走的路,其实布满了地雷。避开雷区,学会自己清除障碍。还原美军历史战斗中的真实画面,通过真实、沉痛的战斗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和灾难中使生命得以升华,从一个个包涵寓意的法则中认识自身,进而重获光明和处世的自信。在疼痛与苦难面前,现实生活时刻提醒着鲜活的生命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热门推荐
  • 我的用情至深

    我的用情至深

    分手后的第四年,他和曾经的同桌热恋。喜欢过的男孩儿被其他姑娘装进了被窝里,这种感觉就像遭遇了一场泥石流,灰头土脸,前路迷茫。而我知道,错过的恋人和吹过的牛都一样,迟早会随着青春一笑了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刀剑邪

    刀剑邪

    时值阳春二月,蓝天白云,丽日和风,麦苗碧绿,柳枝吐出毛茸茸的新芽,千里沃野,春意正浓,到处洋溢着一片春意盎然的气象。此时的南昌城处已是一片锦绣,郊外成片成片的桃林吸引着众多的俊男靓女,游人如织。就在这艳阳丽影,花团锦簇之中,一匹赤红赤红的宝马……
  •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是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根据植物本身的特点及人类认识植物的规律,囊括了植物的生活、植物的种类、植物的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以详尽的资料、简洁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植物世界。读者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脚印,而且可以获得对各类植物的崭新认识。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九龙重生

    九龙重生

    炎阳在五千年前为了保卫整个七彩大陆,与异界的强者大战之后神智失控,在短暂恢复意识之间让自己深爱的女子杀死自己,女子不忍,将其失控的灵魂吸出,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净化再次降生在七彩大陆。
  • 天涯沫路

    天涯沫路

    16岁的少女叶沫陌在一天清晨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精灵,了解了很多事,又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朋友,又和一位贵公子一见钟情,在学校安排的S级任务中,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在成长的路上渐行渐远......
  • 法宝搜集狂人

    法宝搜集狂人

    抢人,抢钱,算什么?穿越,重生,夺舍的又能有什么?有本事你抢个法宝来!很多人问:“小草包,除了喜欢搜集法宝你还有什么本事?”曹苞:“我有本事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气运和能量合成强大的修为,用你不敢想的速度提升实力,,,不过你要记得,无论在地球还是在仙侠世界。我,不叫草包也不是草包,我是曹苞,曹操的曹,赵苞的苞,曹苞!……至于你说我囤积法宝,那只是个人兴趣。”_____灵墨作者1群:12414423(加群写‘冰灯’)
  • 涅槃神戒

    涅槃神戒

    一枚神奇的戒指,藏着一个神秘的灵魂。一套奇怪的功法,写着一段怎样的传说。面对种种意外与选择,他会如何抉择?他又将如何自处?
  • 金牌甜心

    金牌甜心

    单纯“小迷糊”为帮朋友解难,误打误撞结识腹黑酒店总裁,是陷阱,还是命中注定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