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5600000047

第47章 清以后的儒学(2)

此后,又曾经召开了几次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对弘扬儒学,加强国际儒学的国际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我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孔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为推广汉语文化,我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汉办”,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我国儒家文化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二、儒学名家

清王朝灭亡以后,儒学不在是我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一些儒学名家出现,特别是熊十力、梁漱溟等一大批新儒学名家的出现,更为儒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马一浮

马一浮(1883年~1967年),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马一浮对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

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

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刘师培

刘师培(1884年~1919年),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

1902年中举,1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入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撰处。

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对儒学产生很大影响国粹派。1919年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

刘师培作为儒家经学大师,在继承儒学经典《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

他运用进化论思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读书随笔》、《国学发微》、《小学发微补》等,具有开创意义。

关于《左传》的研究成果,有《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征》、《春秋左氏传例略》、《春秋左氏传答问》、《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读左札记》等。

他研究《周礼》所著的《周礼古注集疏》、《礼经旧说考略》、《逸礼考》以及《古书疑义举例补》、《论文札记》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吴承仕

吴承仕(1884年~1939年),字絸斋,又称检斋,安徽歙县人。经学家、国学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儒学大师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

曾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授、系主任多年。与在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

吴承仕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重要的代表作为《经籍旧音辨证》;在经学研究方面,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古代名物制度的探索。

他以自己“小学”研究的成果作工具,广采浩繁典籍资料作参证,深刻探求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特点与规律。

著名的代表作为《三礼名物》、《三礼名物略例》是其研究三礼名物的纲领。

熊十力

熊十力(1885年~1968年),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熊十力的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

黄侃

黄侃(1886年~1935年),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他主张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我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黄侃的主要著作有《黄季刚先生遗嘱专号》、《黄侃论学杂著》、《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

张君劢

张君劢(1887年~1969年),我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

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

张君劢学贯中西,一生循着一个传统儒者的德性,主张以传统中华文明为根基,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力图以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把我国建成一个与本民族传统相适配的民主宪政国家,并毕生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但随着国共内战日见分晓,张君劢彻底地转入儒学的探究。

胡适

胡适(1891年~1962年),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62年,在台湾去世。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我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其中儒学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说儒》等。

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

他在儒学方面的著作有《驳说儒》等。

顾颉刚

顾颉刚(1893年~1980年),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我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他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在当时教育界影响很大。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我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

在儒学方面,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

梁漱溟

梁漱溟(1893年~1988年),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我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

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冯友兰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南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我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从1939年至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6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钱穆

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新儒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江苏无锡人,钱穆著作等身,遗著有71种,1000多万字,涉及到史学领域的多个方面。

早在20岁,钱穆就撰写了《论语文解》一书。随后他又将阅读《墨子》一书的批注汇集为《墨经语暗解》陆续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

后来他在任无锡师范国文教师时,将他自学和教学《论语》、《孟子》过程中的心得,撰写成《论语要略》、《孟子要略》两书。《论语要略》对孔子仁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孟子要略》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67年起,钱穆寓居台北后,又撰写了《朱子新学案》、《钱穆学术通义序》等巨著。此外,他关于学术思想方面的论著汇集还有《庄老通辨》、《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中国学术通义》等多种。

周予同

周予同(1898年~1981年),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

1921年,周予同到上海工作,直至1932年。他当过商务印书馆编辑,担任过教育杂志社主编,并一度在上海大学执教。

这十余年,恰风华正茂,是他学术上大有建树的时期。1925年,他在《民铎》杂志上发表了《经今古文之争及其异同》,次年改题名《经今古文学》出版。

后来,又出版了《经学历史》注释本和《朱熹》等著作。从1959年起,他恢复了经学史的系统研究,开设全国独一无二的课程“中国经学史”,并悉心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和二届研究生撰写专题论文。

方东美

方东美(1899年~1977年),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桐城人。

方东美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

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我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贺麟

贺麟(1902年~1992年),四川金堂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

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在我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贺麟学贯中西,在我国哲学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是“新心学”的创建者,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贺麟的著作主要有《近代唯心主义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等;主要论文:《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知行合一新论》、《宋儒的思想方法》等。

唐君毅

唐君毅(1909年~1978年),我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

曾就读于中俄大学、北京大学、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过江南大学教务长。

一生著作颇丰,有《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等。

牟宗三

牟宗三(1909年~1995年),被人称之为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是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代表人物。

同类推荐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灵破诸天

    灵破诸天

    天地万物,无一不有灵!功参造化,御天地万物皆可化灵!是欲以灵破诸天!天地异力横生,炼之九、方能九龙伏天际!
  • 霸宠娇妻:总裁我们不约

    霸宠娇妻:总裁我们不约

    原本互不相干,婚礼上做做样子,秀秀恩爱,回到家就卸下伪装,对面相见当做不相识。“老婆,我错了!”某男无赖。“不要乱叫,我有男朋友!”某女懒得看,手挽着另一个男人的胳膊。“他哪里比我好?!”某男眼睛一瞪,就要抢人。天啊,你还赖上了不成?!
  • 亿万妻约:总裁,请签字

    亿万妻约:总裁,请签字

    新婚之夜,丈夫却不属于苏瓷。无奈买醉,却上了陌生男人的车……一夜缠绵,苏瓷只留下了男人的一粒纽扣。隔天醒来,却发现这个男人是丈夫名义上的姐夫!薄西玦步步紧逼,霸道地将苏瓷禁锢在自己身边,“不准逃!”苏瓷:“放过我!”薄西玦却在她耳畔吐气如火:“你应该说的是——我还要!”
  • 如意娘子碗里来

    如意娘子碗里来

    嗜血如麻,杀人杀牲口都不眨眼的屠夫大人迎娶了东村一支花!两头肥猪做聘礼,可美坏了丈母娘~小娘子娇娇嫩嫩水水灵灵真真成了屠夫大人的心头肉~,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可是这美娘子,似乎哪里不对劲?“王屠户,你家娘子烧了县太爷的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医驸马:本宫要了

    神医驸马:本宫要了

    她是大楚公主,而他是公主侍医。一个腹黑,一个淡漠,公主殿下的各种调戏和勾搭,侍医大人你还能跑哪里去呢?某日相见,公主殿下嚣张了。“喂!我要招你为夫!”“这位姑娘,莫要开这玩笑,快出谷吧。”“你叫什么?”苏浅白听着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有些愕然,这女子!“你好聪明啊,一下子就看出我是女的,长得又这么俊,无忧谷不收外人,那你肯定是萧神医的徒弟了。恩恩,还挺优秀的,不愧是我第一眼就看中的人。我叫楚汐颜,你叫什么?”再某日,公主殿下腹黑了。“苏侍医,今晚是新科三甲的宫宴,你与本宫一同出席。”“为什么?”“因为你是安阳公主侍医。”
  • 暗夜武神

    暗夜武神

    富可敌国的夜城少城主涅磐重新获得实力,带着自己的信仰出去闯荡,与此同时,帝国风云涌动,一场风暴即将袭来
  • 重生之血色樱花

    重生之血色樱花

    一朝穿越,她令杀手界闻风丧胆的夜樱竟沦为一个终年疾病缠身整日卧床不起的公主。不过那又如何,她终究是万众敬仰睥睨天下的女王,锋芒毕露,她将怎样在异世闯出自己的天下。
  • 史上第一神探

    史上第一神探

    网络文坛中少有的本格推理举巨着。一位当代“宋世杰”,凭借夏洛克·福尔摩斯般的洞察力、可比亚森·罗宾的解谜力,汤川学一样物理思维,一一侦破那些埋藏在黑暗中的真相。庭上庭下,为你揭露侦探鲜为人知的推理手段,任何离奇诡异的迷案,都逃不过那双鹰一般的眼睛。魔术师飞天杀人案、上世纪公寓闹鬼事件、预知梦事件、前苏联国家宝藏、总统刺杀事件……目前正在进行。本故事中任何出现的团体、人物,皆为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流年里的爱情

    流年里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每个人对青春的理解不同,彭博一个有点憨的人,能否事业有成,遇到真爱呢?曹博博又能否追到她梦中的情人呢?张海洋和韩强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感人的故事我想多写一点,就像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环境下,我们很饿,煮了些小米粥,但我们喝下去,也能填饱肚子,温暖我们的心。
  • 女谣

    女谣

    柔弱如她,漫天大火烧不尽一句我爱你;卑贱如她,锦绣江山夺不去一句我等你;渺小如她,千军万马杀不退一句我陪你,她穷其一生,吟唱女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