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5600000023

第23章 五代、宋儒学(6)

王应麟

王应麟(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进士出身,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他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

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等600多卷。知名度最高的是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

三、儒学著作

五代和两宋时期,是儒学的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理学横空出世,理学大家周敦颐、“二程”、朱熹也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他们的儒学著作不仅在宋朝有影响巨大,在以后的元明清直至当代,仍然有很大影响。

《周易口义》

《周易口义》共12卷。游北宋胡瑗口授。据记载仁宗皇帝在位时,胡瑗受命主讲太学,每日为千余士子讲授《周易》,其弟子天隐遂记其师说,编成此书。故名口义。

《周易口义》认为变易之道,天人之理也。以天道而言,则阴阳变易而成万物,寒暑变易而成四时,日月变易而成昼夜;以人道而言,则得变易而成吉凶,情伪变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变易而成治乱。

以教授人们修身养性治国的方法,所说不杂释、道,仅在于倡明儒理。开宋代以来以义理说《易》的先河,尤为理学家所认同。

《汉上易传》

《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

《汉上易传》原作9卷。朱震以象数易为易学的正统,充分肯定汉易,排斥王弼易学体系。他将程颐易学归于象数系统,自称该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易学,兼采汉魏以降诸家易说。

全书解说经传皆偏重于象数易,所附《卦图》以44幅图解说《易传》文句,《丛说》则是对各家解释经传的评论,也皆主象数派观点。

朱震整理和解释了汉易的卦气、纳甲、飞伏、五行、互体和卦变等说,对北宋刘牧的河洛说、李之才的卦变说、周敦颐的太极图和邵雍的先天图都作了介绍和评论,推动了象数易学的发展,对后世研究汉易和图书学有很大的影响。

《周易本义》

《周易本义》共12卷,为理学大师朱熹撰写。《周易本义》初稿名《易传》,定稿历经20余年。

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分开不混,共12卷,上下经各一卷。后人将原书割裂,重组成4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彖传》与《象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故有12卷与4卷本之别。

朱熹的哲学思想继承程颐,故世称“程朱”。而他的《易》学思想则有异于程颐。程氏《易》学遵循王弼开拓的道路,以义理解《易》。

朱熹则认为《易》是卜筮之书,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表面上他是在调合程颐义理派《易》学与邵雍象数派《易》学的矛盾,实质上他是从后者的角度出发批判前者。从本质上讲,他是象数派《易》学大师。

《周易本义》释卦爻辞,无一不是从筮占的角度入手,现行《周易正义》卷首尚有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等9个图,更反映其象数《易》的实质,不过是陈抟、郡雍象数学的翻本。

说《周易》原本是卜筮之书,这是对的。但朱熹只认识到问题的这一面,却没有认识到《周易》同时也是包含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

特别是在孔子作“十翼”,阐述《周易》一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王弼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进一步阐义理,批象数之后,仍旧对《周易》中包含的哲学思想熟视无睹,将《周易》视为单纯的卜筮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本义》对《易》学研究造成很大不良影响。

《诚斋易传》

此书初名《易传》,后改为《诚斋易传》,作者杨万里。《诚斋易传》说解大旨基本以程颐说为宗,重人事而轻天道,正文分条罗列《周易》原文,每条之下,引三代至隋唐史实为证,释以已意。书前书后均附杨万里自序。

书成之后,宋代书肆中有以之与程氏本合刊者,名其为《程杨易传》。杨氏之说,时受学者的驳难,认为其尽解作人事,恐与原旨不合。

杨氏以人事论《易》,发展了程颐等人的学说,为《易》学研究贴近现实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诚斋易传》常用的是《四库全书》本,除此本外,尚有武英殿聚珍版本、《经苑》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诗集传》

《诗集传》共20卷,作者是朱熹,还有一说是苏辙。这部书杂采《毛诗》《郑笺》和三家诗说,力图探求《诗经》的本义,对诗的解说,能突破《诗序》旧说,申以已意,不能解决的,则抱存疑态度。

《诗集传》中的有些看法,较《毛诗》、《郑笺》中肯,但也有失于主观臆断之处。此处对《诗经》里涉及爱情的作品,都斥为“男女淫佚”之诗,它以封建道德观点衡量男女爱情,这就歪曲了作品内容。

这部书文字比较浅显平易,解释方式一般有题解,有章句训诂,有对于诗的表现手法的简单评论,还用反切标出读音,这都便于学习参考。

《三礼图》

《三礼图》,又名《三礼图集注》,汉郑玄、晋阮谌、唐张镒等人所撰,《三礼图》共6种,都已失传。

现存有宋太常博士聂崇义撰《三礼图》20卷,是宋代著名学者聂崇义参互考订多种古代《三礼图》所纂辑,是流传至今解释我国古代礼制附有图像较早的一书。

其书有图,有解说集注。全书有图380余幅,原文文字约10余万言。书中所绘图象虽“未必尽如古昔”,但援据经典,考释器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春秋传》

《春秋传》,宋代胡安国撰写,共30卷。此书作于宋室南渡之际,完成并表进于南渡之后。当时,胡安国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并进尔托讽时事。

由于胡安国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史事寄寓爱国感情,故其论不尽合于经旨,《朱子语录》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

在宋儒的诸多《春秋》学著作中,此书地位最为显赫,影响了几百年的《春秋》学研究。《春秋传》书成以后,除深为当世所重外,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进入元朝,被奉为科学官方定本;明初定科学之制,要求士子宗法程颐、朱熹,但因程氏《春秋传》仅具两卷,缺略太甚,朱子也无成书,就用此书为定本。

《春秋传》的传本较多,宋刊本今较罕见,明代有湖广两地刻本,崇道堂刻本,明代正统十二年刊《六经》本,内府刊《六经》本等,清代有《四库全书》本。

《孝经注疏》

《孝经注疏》,宋代邢昺著。《孝经注疏》相传是孔子为曾子陈述孝道所著,是《十三经注疏》中篇幅最小的一部经典。汉代有今文古文两种版本,分别由郑玄作注和孔安国作传。

至唐代唐玄宗李隆基融合今古文两家,亲自为《孝经》作注,并命元行冲作疏,颁行天下。郑、孔两家之注开始逐渐消亡。

到了宋代,邢昺以元行冲之疏为基础,重新作疏,遂成《十三经注疏》中《注疏》之定本。

《论语注疏》

《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论语注疏解经》,初由魏国何晏注,宋朝邢昺做疏,全书共有20卷。

邢昺删除皇疏之文,而归向儒学本来的义理,又加名物制度之疏解。其后此书成为论语的标准注疏。

《春秋尊王发微》

《春秋尊王发微》,宋代孙复撰写。孙复经学为学界所重的是其《春秋》学,今存有《春秋尊王发微》12卷。

孙复《春秋》学的特点,在于置《三传》于不顾,凭己意诠释。以“尊天子,黜诸侯”立论,认为《春秋》“有贬无褒”,突出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思想,而实质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有关。

《皇极经世》

《皇极经世》,共64卷,是宋代学者邵雍毕生研究周易而自创的经天纬地之预测学。他根据河洛数理,周易阴阳,天地物理,人类进化的推衍,创立了“元、会、运、世”一套有规律的预测方法。

129600年为一元,为人类的一个发展周期,在“大算数”里仅一天而已。每元12会,各10800年。每会30运,各360年。每运12世,各30年。

元会运世各有卦象表示,每年也有卦象表示其天文、地理、人事发展变化。只要洞其玄机,用其生化之理,天地万物之生命运程,皆了然于心,人类历史、朝代兴亡、世界分合、自然变化皆未卜先知矣。其理至简至深,历代学者所推崇。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是我国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文,全文249字。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

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

《太极图说》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

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过其文。

《七经小传》

《七经小传》是北宋刘敞著,全称《公是先生七经小传》,是宋儒以义理说经的代表之作。

汉唐经学家治经,多尊章句义疏之学,恪守古训,不越规矩。此种学派,其长在注重实证短在过于拘泥。

而至宋代,这种学风发生了变化,治经讲求义理,轻视注疏,其长在多有新思,其短在常带臆断。《七经小传》在上述学风转变过程中,曾经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七经小传》计3卷。其所收七经系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和《论语》。作者以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经书重新加以解说,其中不乏独到之见和新奇之说,这本无可厚非。

特别是遇有原书与己意不合之处,作者竟臆改原书,如将《尚书》中的“愿而恭”改作“愿而荼”;将《周礼》中的“士田贾田”改作“工田贾田”,考《尚书·武成》一篇先后而移其次序等,未免给后人留下笑柄。

《七经小传》问世之后,宋人以义理说经之风渐盛。所以此书可称为宋代经学的开创之作,反映了宋代经学重义理轻注疏的基本特点。

《正蒙》

《正蒙》,北宋哲学家、儒学学者张载的重要著作。约成书于熙宁九年,即1076年。

《正蒙》是儒家经典《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彖辞中有“蒙以养正”语。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意即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书名由此而来。

张载著《正蒙》的主要目的,是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他在《正蒙》中,以《易传》为根据,论证了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幻妄”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

在我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了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正蒙》提出的“一物两体”思想,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蒙》一书所奠定的气一元论哲学,开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都继承和发挥了《正蒙》的思想。

《东铭》和《西铭》原是张载写在书房双牖上的两段铭文,称为《砭愚》和《订顽》,后经程颐提议改为《东铭》和《西铭》,编入《正蒙》。《西铭》宣扬儒家的“仁孝”思想,受到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推崇,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张载逝世后,《正蒙》一书由其门人苏炳分《太和》、《参两》、《天道》、《神化》、《乾称》等篇目,刻印流传,关中一带几至“家弦户诵”。

《正蒙》注解较多,以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最为著名,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校点本。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中。

《洪范传》

《洪范传》,北宋政治家、儒学家王安石的重要哲学著作,收入到王安石的《临川集》里。《洪范传》当为嘉祐年间即1056年至1060年间的作品。

王安石的《洪范传》,以说明天人不相干,虽有灾异不足畏。他通过为《洪范》作传注的形式,阐明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

《洪范传》认为,水、火、木、金、土是存在于时空之中、具有一定形态和色、声、臭、味等物理性质的五种物质元素。由于不同元素之间和同一元素的不同性质之间存在着差别和对立,因而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是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五种元素构成的。

五行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构成者,而且它们之间的对立推动了万物的变化,由于五行内部的对立没有终止,驳斥了那种认为“天有是变,必由我有是罪以致之”的荒谬观点。

《周官新义》

《周官新义》,北宋宋王安石撰。北宋熙宁年间改革家王安石的变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虽千百年来褒贬不一,但它的改革实践和经验教训却成为后世社会改革所必取资的思想资源和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禅是最好的生活(MBook随身读)

    禅是最好的生活(MBook随身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温渐暖心

    温渐暖心

    一次意想不到的意外,一场无中生有的谋杀。使女孩慕容苒和哥哥慕容蓬永远失去了母亲,永远无法再享受母爱的美好……而这些,却是他们敬爱的父亲慕容风一手策划的,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的两个孩子,因此而变得冷血无情。他们本如花般的时光,却是充满了仇恨和淡漠。直到后来,一对兄妹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转机,他们命运似乎也随之改变……
  • 腹黑老公太危险

    腹黑老公太危险

    爱过方知情深,伤过方知情痛!————题记他是玖城第一豪门慕容家二少爷,路晗恨之入骨的男人,可一组轰动全城的暧.昧照,绑住了他们的婚姻。新婚夜,他将她圈住,缓缓凑近,欲施兽行——“慢着。”她拦住他,“我无、意、间听到你和准大嫂的对话……”“听到什么?”“咳咳,你和准大嫂貌似打算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地下叔嫂乱.伦情”……”他眸子眯起。“放心,我不捉奸,只要你和我相敬如冰!你们的地下情我绝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可真……大度!”他松开她,“可是晗晗,你不知道没有男人滋润的女人会老的很快么?”“……滚!”————她是“克父克母克爷爷连未婚夫也不放过”的路家三小姐,为了妹妹,他染上了她。“晗晗,我不喜欢你叫着其他男人的名字……”“要求我时,先管好你自己总往大嫂身上瞄的眼睛!”————当一场被策划了十六年的惊天骗局浮出水面后,一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人竟出现了时……一切又都变了。“带着这个野种滚出慕容家!”大雨中,她带着孩子无处可去……
  •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九州情歌:雪峰诗选集

    我从小学起就爱读诗歌、爱唱歌,是抚顺市中心小学歌咏队的小歌手。初中时期开始学写诗歌,可惜都遗失了。高中时期又陆续写了一些,虽很稚嫩,却还保留了一些。
  • 带着狼儿去寻亲

    带着狼儿去寻亲

    什么?老爸刚娶了后妈就要把偶赶出家门?算了算了么关系,偶走就走!什么?偶一出家门就被汽车给撞死了?算了算了么关系,偶还可以穿越!什么?偶头一次穿越老天爷就把偶扔在了一个大森林,更恐怖地还是偶娘居然是一头狼!算了算了么关系,偶忍!什么?偶居然还有一哥哥,而那哥哥是头大白狼?算了算了么关系,好歹不是白眼狼!什么?偶地哥哥不是普通地狼,还想嫁给偶?算了算了么关系,好歹它还能变成人!什么?你是说,眼前那一个一个地大美男都是偶地夫?算了算了么关系,反正偶亲人还么找到,就先让偶把他们都养起来就是了!
  • 落英缤纷你从我的世界里走过

    落英缤纷你从我的世界里走过

    微风吹动你的衣襟,你用手捋顺被风吹乱的长发,阳光散落一地,银杏树叶铺满长长的道路,偶尔有小朋友从我们的身边跑过,手里攥着一串很长的气球,就像小时候的我们。如果我们相遇,我们约定,就在这样的风景里,好吗?
  • 我家是开小倌院

    我家是开小倌院

    女猪脚,一名记者。拍到英国政府与日本走私军火,却不想竟被发现?意外被杀害,却duang的一声,意外穿越,这就是主角光环!却没想到……我家是开小倌院?
  • 亡冕

    亡冕

    死亡,是那唾弃者永远的悲歌。你将忘记呼吸,你将忘记爱情。斩魂夺魄,血洗天下。玄幻修仙?神魔共戮。——————————————————————————————多谢各位读者捧场。
  • 爆笑穿越:女配求放过

    爆笑穿越:女配求放过

    一觉醒来,网络作家花馫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面了!可怕的是,自己竟然是小说中恶毒的炮灰女配!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读者也穿越进来了,而且是小说的女主!一路欢乐、一路坑中,看小作者如何奋力脱离故事路线~看小读者如何追求高冷男神~
  • 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

    一元复始,天机无限。沉寂万年的上古族群重现于世,古老的神话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万族崛起,百家争锋,这是九州前所未有的盛世,也是混乱时代的开端。神灵转世,仙人涅槃,圣祖传承,万千天娇谁最强。不死之身,混元神体,灭生神魂,绝世妖孽谁为皇。林生梦青牛得造化,败天才斩妖孽,伏神兽收神女,如一把利剑酣畅淋漓的捅破了这个时代。
  • 绝神

    绝神

    绝神灭,六匕铸。乾坤百转,法道初窥。恩情与承诺并在,激情与险恶同存。何为力量的本质?看十六岁少年于修炼一途,如何一骑绝尘,逆斩神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