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5600000022

第22章 五代、宋儒学(5)

程颐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汉族,河南洛阳人,人称伊川先生,我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为程颢之胞弟。

其著作被后人辑录为《河南二程全书》、《程颐文集》、《易传》和《经说》。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同时,苏轼还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他们也是儒学派别蜀学派的创建人。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19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熙宁三年致书王安石,激烈批评新法。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侍郎等职,执掌朝政。

苏辙晚年在颍水定居,过田园隐居生活。苏辙的思想有着其父苏洵、其兄苏轼的深刻影响,崇尚儒学,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六国论》、《三国论》为他史论的代表作。

在写作理论上,继承曹丕文气说,主张养气不仅在于内心的修养,更在于有广阔的生活阅历。苏辙著述较多,有儒学著作《诗集传》,又称《苏氏诗集传》、《颍滨先生诗集传》,为宋代首开疑序之风的代表作之一。

除《诗集传》外,还有《欒城集》、《栾城应诏集》、《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古史》、《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并传于世。

朱震

朱震(1072年~1138年),字子发,学者称汉上先生。政和进士,宋室南渡后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绍兴六年秋,朱震将所著《周易集传》及《周易图》、《周易丛说》进献宋高宗,这些书后人合称为《汉上易传》。书前有《进周易表》,论述《周易》的流传、河图洛书的授受及他本人的学术渊源。

谢良佐

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北宋学者。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

谢良佐受学于二程,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著有《论语说》、《上蔡语录》等。

吕大临

吕大临(1040年~1092年),字与叔,河南卫辉人。

吕大临一生,先投张载,后投二程求学,无心仕途,最后得太学博士。当时,关中地区涌现出以张载为首的博学鸿儒,被后人公认为“关学派”。

吕大临与他俩个兄长吕大忠、吕大钧投入张载门下求学,潜心研究《六经》尤深于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晚年开始对青铜器的收集与研究和文字注解。

游酢

游酢,字定夫,建阳人。自幼聪颖好学,经书看过一遍就能熟记在心,倒背如流。程颐刚一见到他,就知道他将来可以担当重任,传承道统。

后来,程颢调任扶沟知县,筹备设立学校,派人迎请游酢到学校赴职。以后他历任舒州和濠州州官。罢官后寄居历阳,在此安度晚年。

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被学者尊称为廌山先生,谥文肃。

杨时

杨时(1044年~1130年),字中立,福建人。熙宁九年,杨时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学于程颢。程颢死,又学于程颐。杜门10年不做官。

后来又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历知刘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

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著有《龟山集》28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

胡安国

胡安国(1074年~1138年),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原籍福建崇安。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早年拜程颢、程颐弟子杨时为师,研究性命之学。入太学时,又从程颐之友朱长文、靳裁,得程学真传。其治学理念上承二程,下接谢良佐、杨时、游酢,在理学发展史上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胡安国对于心、理、性等理学范畴的研究虽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但其以心为本、心与理一的思想却对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寅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福建武夷山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之子,儒学学者。徽宗宣和三年进士。

历官司门员外郎、起居郎、永州知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徽猷阁直学士。秦桧当国时,被贬。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宏

胡宏(1102年~1161年),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福建崇安人,胡安国之子。

湖湘学派创立者。胡宏主要著作有《知言》、《皇王大纪》和《易外传》等。

张栻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四川绵竹人。他幼承家学,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

孝宗乾道元年,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经朱熹审定的有《南轩文集》44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10卷、《孟子说》7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

理宗淳祐初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罗从彦

罗从彦(1072年~1135年),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宋明时期“闽学”奠基人之一,与杨时、李侗、朱熹,合称“闽学四贤”。

李侗

李侗(1093年~1163年),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福建南平人。

李侗为程颐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40年。

他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只是天理的变化。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

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江西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我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朱学后来逐渐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陈亮

陈亮,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江西婺州人。南宋儒家学者、思想家、文学家。

淳熙五年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就死了。

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叶适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

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时期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九韶

陆九韶(1128年~1205年),字子美,号梭山居士。江西抚州人。南宋学者。陆九渊四兄,与弟陆九龄,陆九渊并称“三陆”,其学说称“三陆子之学”。

陆九韶学问渊博精粹,崇尚孝悌忠信,重义轻利。筑室梭山,隐居不仕,讲学其中。主要弟子有严松,徐仲诚。

著有《梭山文集》、《解经新说》、《州郡图》、《家制》、《梭山日记类编》、《梭山文集》等。

陆九龄

陆九龄(1132年~1180年),字子寿,江西金溪人,人称复斋先生。

乾道五年进士,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与弟陆九渊相为师友,学者号“二陆”。

他学穷性命之原,其于字画未必屑屑求工,所书端稳深润有法度,临学之士或有所未及,为后世所称道。

陆九渊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江西金溪人。

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鼻祖。

陆九渊在仕途上,敢于改革积弊,理政有方,故而政绩显著,他在荆门一年半时间内,他政行令修,筑荆门城,兴办教育,修郡学贡院,监狱里竟没有一个囚犯,从而受到当地人的赞许。

他最后殉职的荆门任上。他逝世后,许多人扶着他的灵柩痛哭,以致街道堵塞不通。

陆九渊本人为学主张“不立文字”,反对学人埋沉于书册间,所以他本人的作品很少。他的一些书信、讲义、策对、诗作、序跋等,由其子陆持之编为遗文28卷,外集6卷。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刊行。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我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黄干

黄干(1152年~1221年),字直卿,号勉斋,福建福州人。他少师从朱熹,后成为其女婿,并被朱熹视为道统继承人。

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黄干曾经讲学白鹿洞书院,生徒广众。明万历中,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蔡元定

蔡元定(1135年~1198年),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福建建阳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他师事朱熹,朱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蔡沈

蔡沈(1167年~1230年),一名蔡沉,字仲默,号九峰,福建建阳人,南宋学者。蔡元定次子。

蔡沈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陈淳

陈淳(1159年~1223年),字安卿,也称北溪先生。福建龙海人。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

著作有《北溪全集》。其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北溪字义》对心理概念的界说和疏释上。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南宋儒学学者。庆元五年进士,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南宋后期,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魏了翁独穷经学古,与真德秀齐名。

撰有《鹤山全集》109卷,为宋人词集所罕有。

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后更为希元,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人。

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两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基本上是祖述朱熹,他对朱熹极为推崇,尊之为“百代宗师”。朱熹在儒学中能够占居那样崇高的地位,除了其自身对儒学巨大贡献之外,也与真德秀和魏了翁等人的宣扬分不开。

作为朱熹之后学,真德秀的主要任务在于振兴和发扬理学,在学术贡献上重在阐发运用,但缺乏建树。

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积极鼓吹理学,关于理学方面的著述也很丰富,除《西山真文忠公文集》所收之外,其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读书记》中。

黄震

黄震(1213年~1280年),字东发,人称于越先生。南宋宝祐四年进士,宋亡后隐居定海灵绪乡泽山,讲学著述,自称“非圣人之书不观,无益之诗文不作”。

黄震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心之灵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但不能以心为天,批判理学家“人心道心”、“即心即道”,认为心只是灵明,不能传,也不必须传。主张知先行后,创东发学派。

著有《春秋集解》、《礼记集解》、《黄氏日钞》、《古今纪要》等。

同类推荐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四色天空

    四色天空

    我听见你说你爱我,这是你第二次对我说,我记得我还想再听一次,可惜好像再也听不到了,我说不出,也听不见,但是却足以看到???????????????我不想后悔,我很爱你,我也知道我鼓出的勇气是对的,即使,你不愿意接受我至少,我说出了我爱你,我不后悔,对着我爱的人,我不后悔???????????????陈凡,我喜欢的是你,爱的也是你,我的心是属于你我不愿意说出几遍,这是第二遍,也是最后一遍即使你知道了所有那场意外????????欢迎收藏,推荐,支持,小弟在这谢过了!
  • 捐款

    捐款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故事58篇,在惊心动魄的情节讲述中,注重语言的优美自然,感情的细腻摹写,层次分明,使读者在受到心灵震荡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黑执事之神奇的穿越

    黑执事之神奇的穿越

    “啊!”砰!腹黑小萝莉陌夜穿越到黑执事的神奇之旅即将拉开帷幕,快来看看吧!新人发文不喜勿喷
  • 大地之雷

    大地之雷

    雷神死后,将自己的摄魂魔力化作高山,流水。在雷鸣大陆的一角勾勒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这是他对自己后人最后的庇护。从此后人百年和谐。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一天当帝国的铁骑兵临城下时,人们记忆里遥远的恐惧重现在这天的灿烂午后。国破家亡,当少年卡尔隐然看到了一世琉璃的宿命时,他翻开了尘封已久的圣辉耀文,跟着上面的文字朗诵起来,“我转身走向黑暗,天堂屹立于废墟之上,我张开双手,热烈地拥抱地狱的烈火,黑暗即是光明,我是大地之雷!”最后的魔法师,带着记忆的荣耀,开始了新的征程......
  • 地球猎杀

    地球猎杀

    一场游戏,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唯一的目的只是让自己活下去。这没完没了的战斗,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当撕开真相的层层面纱,却是那看不到希望的无尽深渊。各位,继续战斗吧!
  • 默蝶

    默蝶

    这世上最难对付的人是老婆,最好对付的人也是老婆。你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在老婆那里就是惊天动地。你以为很复杂的事情,在老婆那里就是一目了然。
  • 特工皇后:凤倾天下

    特工皇后:凤倾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特工组长,一不小心嗝屁穿越居然成了“五大三粗”的女人。又丑又挫,被皇帝纳后还不准拒绝!好啊,不就是做皇后嘛,老娘千军万马都不怕,还收拾不了小小后宫?惩戒刁奴,鞭笞宫妃,没事儿再给太后添点儿堵……还有那位傲娇的九五之尊,赶紧从老娘床上滚下来,老娘心情不爽不侍寝!“陛下,臣妾身子不适不宜侍寝,已觅得良妃等候陛下恩宠。”某女人挥舞着小手绢一脸奸计得逞。砰!宫门毫不留情关上,徒留某男咬牙切齿。“哎呀,那边男色不错,待臣妾去采摘一朵!”某女人一脸色相,看着帅哥就想扑去。某男揽腰一抱磨牙霍霍:“该死的,你想在朕头顶开辟一片草原不成!”强强文,男女均腹黑。前期互虐,后期宠甜。
  • 无憾人生

    无憾人生

    前世林安疾病缠身,不得所爱。今生的江云水随身处宅门,但却身体安健。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这世的江云水是否能为前世的自己谱写圆满的人生呢?
  • 临师传奇

    临师传奇

    临师,掌控奇门遁术之人临之大陆,即是临师的世界这片大陆上,阴谋叠起,爱恨交加巨木,苍炎,风晓,云雷,土隐五大国纷争不断雾落,岐泽,万象山,伊陇,原,赤野,龙埋地伺机而动十年前的一场浩劫竟牵扯着整个世界的命运且看我们主人公小翡如何拯救这片临师的大陆
  • 绑架皇妃

    绑架皇妃

    她是君王之妃,他是精忠臣子!她倾国倾城,思想不似普通女子一般保守就被众人指为红颜祸水!他作为金盟国的战神,百姓的守护者,要做的便是保家卫国,可惜却对皇妃动了情!英雄难过美人关,且看他如何将王妃绑架为“人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