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07

第7章 豪强横行

上一讲讲到,诸侯坐大是汉家天下的第一个危机,第二个危机则是豪强横行。史称『汉承战国余烈,多豪滑之民』(《后汉书·酷吏传》)。所谓『豪滑之民』,就是豪强地主,他们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之下得以迅速崛起。刘彻当太子的十年,豪强地主势力尤为强大。其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豪强大侠,更是令他爱恨交加。这个人就是中原郭大侠——郭解。

上一讲讲到,诸侯坐大是汉家天下的第一个危机,第二个危机则是豪强横行。史称“汉承战国余烈,多豪滑之民”(《后汉书·酷吏传》)。所谓“豪滑之民”,就是豪强地主,他们在汉初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之下得以迅速崛起。刘彻当太子的十年,豪强地主势力尤为强大。其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豪强大侠,更是令他爱恨交加。这个人就是中原郭大侠——郭解。

郭解,字翁伯,轵县(今河南济源市)人。他父亲也是位大侠,在文帝时被诛杀。他自个儿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但性格沉静、勇悍,而且从不喝酒,害怕喝酒误事,是远近闻名的侠客。在他身上有着很多神话般的传闻。

其一,势力大。

史称他“以躯结交报仇”,身边聚集了很多朋友,有一大批为他卖命的亡命徒。常常有人来家拜访他,每天停在郭家外面的车都有十来辆。这些人来干什么呢?不长期在郭家待的,就是外地的豪强,到他这儿来拜码头,以后遇到什么事,好相互有个帮衬;想长期待在郭家的,就是一些不法少年、闲杂人等,“请得解客舍养之”,希望郭大侠把他们当门客一样养起来,有什么吩咐大家就提着脑袋往前冲。

平时郭大侠出入,周围的人都会避开。一次,一个年青人见他过路,不但不躲让,反而盘脚搭手坐在地上,用倨傲的眼光直视郭解。郭解的手下认为此人太无礼,要做掉他。郭解觉得此人还有些胆气,坚决予以阻止,悄悄找到主管征发劳役的官吏,对他说:“某某年青人,是我所看重的。等到该服‘践更’劳役时,把他给免了。”按照汉代的徭役制度,年满二十岁的成年男丁,每年要给国家服劳役一个月,叫做“践更”;如果不去,可以给国家钱,让国家雇人去帮自己干,叫做“过更”。有了大侠这句话,主管官吏自然要买账,每到该服劳役时,都没叫那个年青人去。

这位年青人平白无故得了这种好处,觉得奇怪,去问当官的,才知道实情,大为感动,主动来向郭解负荆请罪。周围的少年子弟听说这事后,对郭大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这样,郭解手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人多力量大,干事不害怕,他们快意恩仇,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郭解家中藏匿的亡命徒,常常杀人越货,法律根本无法约束他们。如果郭解对某人不满意,自己还没动手,这些人就会偷偷把这个人给干掉,还故意不让郭解知道,这样来树立自己的侠义名声。

其二,能力强。

由于郭解名气大,他所在的县邑,乃至周边的郡国,如果遇到什么不能处理的事情,往往不找当地官府解决,而会找郭解进行调处,而他也表现出超凡的调处纠纷的能力。不过郭解处事有自己的原则,事儿办不成就绝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正因如此,大家都尊重他,有啥事都争相找他来调处。越是这样,他对人越是恭敬,尤其对官府工作人员,更是恭敬有加,“不敢乘车入其县廷”,到官府办事或路过,都不敢坐车,低调啊!

洛阳邑有一对仇家,请当地的豪强多次从中调解,都不能化解矛盾,只好派人去请郭解来调解。郭解接受了请求,连夜赶到洛阳,单独面见双方,晓以利害,这两家听了他的劝说,准备和解。郭解又告诫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的事多次进行调解,你们都没听。这里是洛阳地盘,现在你们听了我的话就立马和解了,那我郭解岂不是夺了洛阳豪强的权吗?所以你们现在不要着急和解,等我走后,你们再去请洛阳诸公来调解,然后再行和解。”

这时仇家为什么不听洛阳豪强的调解,却要听郭解的调解呢?道理很简单。因为郭解的势力太大,比洛阳的豪强更给力,一般人哪里惹得起呢?江湖上都知道:郭大侠这人虽然表面谦恭有礼,“其阴贼著于心”,稍有不顺,就会睚眦必报。谁要是不听他的,“大侠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也许明天就会少一条胳膊腿啥的,所以洛阳“仇家曲听解”,那就是委屈了自己的真实意思,不得不听他的。

但凡处理纠纷,光讲礼貌,以理服人,恐怕永远服不了人;光讲武力,别人会觉得你很暴力,事情解决了却落下暴虐的名声;既讲礼貌又讲武力,在给足了别人面子的同时,也给足了压力,才能两全其美。郭解正是运用了最后一种手段来解决纠纷,成为一方的自然权威。

其三,讲道义。

江湖上有个说法,叫做:“白道黑道,讲个公道。”郭解调处纠纷,甚至裁断人命官司,往往能遵守道义,从而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威信。

郭解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外甥,依仗自己舅舅的势力,作威作福。一次和某甲喝酒,非要人家来它个“感情深、一口闷”。某甲酒量有限,实在喝不下,外甥就强行灌他喝。某甲忍无可忍,掏出刀子捅了他一刀,然后逃跑,没想到外甥就死了。郭解派人侦查得知某甲的藏身处。某甲知道跑不了,只好回来面见郭解,告知他实际情况。郭解说:“原来是这样,是我外甥不对,你杀他没错。”(《史记·游侠列传》)然后就放走了某甲。周围的人无不称赞他公正无私!

郭解的事迹,当刘彻作为普通少年听来,有如神话传说,令人荡气回肠;但当他用太子的身份来听这些事迹时,就不是那回事了。他作为政治接班人,对此会感到忧心忡忡:地方上的私斗杀人案件,不交由官方处理,竟然是由豪侠来裁决,虽然主持了公正,却使国家法律的权威大打折扣,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正如班固所说:“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汉书·游侠传》)

如果任由这样的豪强势力横行乡里,“权行州域,力折公侯”(《汉书·游侠传》),各级官府不就等于白开了吗?国家统治必然受到极大的威胁。

那么,这样的豪强地主势力是怎样形成的,对国家又有哪些危害呢?对刘彻的思想转变又有什么影响呢?

西汉初建,百业凋弊。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就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出台了三大优惠政策。

“开关梁”(《史记·货殖列传》)。关即关卡,梁即桥梁。汉代实行“过关用传”制度,传即通过关卡的凭证,写在丝绸布上,一式两份,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为了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废除了这种制度。

“驰山泽之禁”(《史记·货殖列传》)。废除开发矿山、水泽等自然资源的相关禁令,允许合法开采。

“驰商贾之律”(《史记·平准书》)。废除对商人的种种法律限制,鼓励经商。

政策这样好,各路英才纷纷下海,谋求经济发展,有商人、官贵、地主以及豪侠之士。这些人里面经营得好的,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比如汉景帝时期,关中有位商人叫无盐氏,主要经营的是放高利贷。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长安的列侯封君要随军去打仗,走之前都想多带点钱走,以备不时之需,就去找发放“子钱”的商人借高利贷。子钱,就是贷款给他人进而收取利息的钱。大多数经营子钱的商家都不敢贷给这些列侯封君,因为这些列侯封君的封地都在关东,即函谷关以东,那里正在打仗,谁知来年能不能有收成,如果没有收成,就还不起钱,收再高的利息也没用!你想吃他的息,他还要吞你的本哩,所以都不敢借。

只有这无盐氏财大气粗,不怕!拿出“千金”放贷给列侯封君,约定利息是十倍。秦汉时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就是一金,折合为二十四两,千金应该是二万四千两。没想到这无盐氏真是财运亨通,七国之乱三个月就被平息了,借钱的列侯封君自然有偿还能力。一年之内,他借出去的“千金”就翻了十倍,变成了二十四万两。从此以后,无盐氏“富埒关中”(《史记·货殖列传》)。

官宦权贵借助权势投身商海,往往发展迅猛。这些人就是今天说的官商。有这么个道理:老百姓挣钱靠劳力,商人挣钱靠财力,当官的挣钱靠定力。为什么靠定力呢?只要定力好就能挣钱吗?不是,而是定力不好能挣钱。因为当官的资源丰富,只要把持不住自己,邪念一起,就可以大把大把捞钱。比如汉文帝时的邓通,在蜀郡严道县开发铜矿,用来铸造钱币,成为官商中的典型代表。

邓通本是蜀郡南安人,少时读书不行,喜欢下河摸鱼,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后来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一天,汉文帝做梦自己要上天,可怎么也上不去。结果被一个黄头郎推了自己一把,就轻松加愉快地飞上天去了。再回头看那人穿了一件拦腰短衫,衣带结系在背后。文帝醒后,跑到未央宫西边的渐台悄悄去找,果然发现一个衣带从后面穿结的黄头郎,模样也和梦中所见差不多。一问姓名,才知道他叫邓通,从此大加宠幸,还任命他当了“上大夫”的官。

有一次,文帝叫一个算命先生给邓通相面。先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蜀郡严道铜山的开采权赏赐给他,准许他开矿铸钱。

邓通制作的钱质量过硬,被称作“邓氏钱”。上自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都喜爱用邓氏钱。当时吴国刘濞铸造的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氏钱以质地优良取胜,两家钱币流遍全国。故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邓通因此富可敌国(《史记·佞幸列传》)。

除了纯粹的商人、官僚贵族大肆经商外,原来的大土地所有者——地主也纷纷参与经商。“钱挣钱容易,人挣钱困难”,这些人本身有较强大的经济基础,自然容易发展起来。

还有一些游侠武勇之人,也开始经商做生意。“侠”这个概念,想必很多人都是感兴趣的。“侠”在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作“夹”(夾)。字形好似一个大人站中间,两边各有一人挟持。后来才有现在这个“侠”字。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说文解字》说:“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说文解字注》)可见“侠”本有“挟持”之意。我觉得这个“夹”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大人手下庇护了很多小人物,一个有力(武力、财力、势力)的人养了很多门客、刺客,这样的人才叫侠。只有武力搞单干的,如荆轲、聂政,就只能称作刺客,所以司马迁没把他们放在《游侠列传》中,而是放在《刺客列传》。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韩非

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国公子。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其主要思想被收录于《韩非子》一书中,其中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五蠹》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就说明“侠”需具备两点:一是要有武力;二是违反法律禁条。韩非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说话,所以对“侠”是持否定态度的。殊不知还有一点关键他没说,“侠”凭借武力、违反禁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别人,“救人于厄,振人不赡”(《史记·太史公自序》),侠客干的就是扶弱济贫的事。由于国家公权力的不足,很多事管不过来:冤屈得不到声张,正义得不到维护,困难得不到救助,弱者总希望有英雄来帮助自己,侠客正是来帮助弱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历来为民众所崇拜、传颂。

比较而言,如果说商人、地主经商凭的是“财力”,官僚贵族经商靠的是“定力”,那么豪侠之士经商凭的是“武力”。前面讲到的郭解,手下聚集了大量亡命之徒,但光打打杀杀也不行。大家还得吃饭,因此他还要大搞经济建设,凭借武力可以介入经济领域的任何行业。史称他“铸钱掘冢”。开采铜矿,铸造钱币;盗墓挖坟,淘金寻宝,啥行业挣钱干啥。有了钱自然少不了买田置房,跻身豪强地主之列。

豪侠经商有了钱,就能招收更多的亡命之徒;人手众多后又可以干更大的买卖。就像现在的黑社会势力,往往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上面讲到的商人、官贵、地主、豪侠纷纷参与经商,其中的成功人士,变成了汉初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不管他们来自何种途径,其共同特点有“三多”。

其一,钱多。有钱,咱不差钱!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列举了九位全国级的大财主,或者从事手工业制造,如炼铁、煮盐、铸钱等;或者从事商业贩卖、囤积居奇、放高利贷等;或者从事农耕、发展畜牧业等,个个都是富甲天下的大款。除此之外,“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史记·货殖列传》)。

其二,地多。有了钱就买土地。传统中国人视商业为“末途”,不稳定;今天是亿万富翁,很可能明天就一贫如洗,只有农业才是根本。所以他们要“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史记·货殖列传》),大肆圈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

其三,人多。豪强不但自己聚集了大量的人手,豪强与豪强之间也加强联合,形成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商人希望得到官方的关照,官商希望得到商人地主的支持,商人地主希望得到豪侠的保护,如此强强联手,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综合起来看,这些先富阶层既有钱,又有大量的土地,还有复杂的关系网,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就是“豪强地主”。

那么,豪强地主势力对国家究竟有哪些危害?国家会不会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呢?对刘彻的思想转变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三国之常胜侯

    三国之常胜侯

    作为曹操的干爹,我表示鸭梨很大!!!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汉末黄巾天下

    汉末黄巾天下

    所恨世家,五胡乱华。百姓要的是什么,一饭一衣一屋尔,庶民百姓的力量,发出呐喊吧,宁愿站着死,不要欺压生!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一亩三分地的幸福生活

    一亩三分地的幸福生活

    种种田,搞搞小发明!挣大钱,娶老婆!悠悠日子,品幸福味道!
热门推荐
  • 侠路相逢之不为妃

    侠路相逢之不为妃

    萧晓是武林萧大盟主的独生女,本来她爹是要将她当闺女养的,结果她把自个儿培养成了一条汉子,汉子嘛注定是有美人陪伴的,于是她结识了这么一个美人姐妹,没事喝喝酒偷看下别人洗澡,多惬意,只是这看人洗澡是要付出代价的,这酒喝多了也会出事的,而且好姐妹不在跟人饮酒更会出事……
  •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她,皇室的贵公主,高贵冷艳,冰冷淡漠,对待较亲近的人与外表所伪装的冰冷截然相反,一座万年雪山;她,表里不一,表面装成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她,吃货一枚,爱吵架,脾气暴躁;她,满是孤傲,冰冷的表面下,却有着炽热的心,她爱的人,别人不可伤害,她恨的人,必要他千刀万剐。他,冷漠孤傲,很少对陌生人笑;他,十足的一个花心霸道男;他,天真阳光,吃货一枚,但是而却有些花心;他,让人捉摸不透的双面性格。他们和她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 喂,总裁只许你爱我

    喂,总裁只许你爱我

    他、三年前,莫名其妙消失。三年后出现,竟是她的上司总裁!易臣,你...去哪了?我们认识吗?想勾引我也不用这种方式吧?这是他们三年后第一次见面的对话。
  • 送葬纪

    送葬纪

    外星生物侵略地球,神仙出手相救,黎南站在冰冷宇宙,弹指间时间长河倒流,生命无尽轮回,神死了,妖灭了,佛葬了,黎南躺在自己凿制的棺材里闭上了眼,又睁开了眼,黑暗。一朵花盛开,生命跟着绽放,一片叶零落,日月星辰黯然失色。
  • 死神见习录

    死神见习录

    死神,顾名思义。见习之路长漫漫。在见习路上变得更强。
  •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加班熬夜成为工作常态,当失眠多梦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人们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压力消失,让心灵恢复简单纯净。冥想并非是如今才有的心灵修养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被一些社会顶尖人才所使用。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美国前副总统科尔、苹果“教父”乔布斯、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都是冥想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 成长智慧书

    成长智慧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中学生阅读的选编类读物,共收录141篇文章。选文按历史、生命、生活、自然、灵魂等五个角度进行分类,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 从妻记

    从妻记

    认识顾琼之前,喻戎只是江湖第一美男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随从。认识顾琼以后,喻戎升迁加爵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顾琼:作为一个称职的白富美,这个锅我背了。
  • 荒唐仙医

    荒唐仙医

    家传古玉里内有乾坤,神奇土地成就叶尘超凡医术。增高可以有,美容可以有,丰胸可以有,壮阳可以有,治病可以有……我了个擦,居然连修仙秘籍都可以有。尼玛,这还可不可以再荒唐一点儿?一块荒唐离奇的神秘土地,矮屌丝摇身变成了华丽丽的高富帅。从此,周围纨绔天才通通踩在脚下,身边萝莉御姐个个人间绝色,开始了他香艳荒唐的美丽人生……
  • 胭脂色

    胭脂色

    初试短篇,大概讲述了一位女子的感情经历。文中男主只是侧面描写居多,站在女性的视角短短四千字,描写了凤温澜的爱与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