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26

第26章 太子之死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在张汤等人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公元前124年以来出现的财政危机,继续推进大有为之政,到他五十岁(前107年)以前,实现了自己的宏伟蓝图,打造出辉煌的文治武功。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在张汤等人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公元前124年以来出现的财政危机,继续推进大有为之政,到他五十岁(前107年)以前,实现了自己的宏伟蓝图,打造出辉煌的文治武功。

所谓大有为之政,就是儒家“尊王攘夷”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内施行严刑峻法,对外施行军事征战。然而,长期的征战和高压,势必难以为国力和民心所承受,引发了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比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日趋紧张,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有些地方甚至爆发了小规模的农民暴动。

既然汉武帝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重任,那么五十岁以后的他,会不会放弃自己的大有为之政呢?我们可以从他和卫青的一次谈话中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大约在他五十岁前后,汉武帝曾经和大将军卫青做过一次亲切的交谈。他主要说了三层意思:

一是汉家天下庶士草创,四夷侵略中国,我对内不改变制度,“后世无法”;对外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虽然这样做劳民伤财,但我必须得这样做,才能为下一届把困难摆平、把问题理顺。

二是下一届就不能像我这样做了。“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如继续像我这么干,就会走上秦朝灭亡的老路,必须改弦更张。

三是“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资治通鉴·汉纪》),太子刘据性格好,一定能使天下平安,保持平稳发展。那就是“你办事我放心”的意思。

这番话表明,汉武帝在他有生之年是不会放弃大有为之政的。等太子刘据上台后再进行政策转向,走平稳发展道路。

汉武帝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呢?他从二十三岁开始奉行儒家“尊王攘夷”思想,推行大有为之政,对内惩治诸侯豪强,对外征伐匈奴四夷,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形成思维定势,很难从中跳出来。而且在他的大有为之政中,打败匈奴是他的理想,消灭匈奴则是他的梦想,如今理想虽已实现,但梦想没完成,所以性格固执的他迟迟不愿放弃大有为之政。

直到他年满六十五岁(前92年)以后,发生了一桩政治大事件,让他不得不考虑在自己有生之年放弃大有为之政。这是个什么事件呢?

那就是太子自杀事件。

太子刘据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皇后生的儿子,生于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22年,刘据七岁时,汉武帝立他为太子。刘据长大后,汉武帝发现,我的儿咋不像我哩!

春秋谷梁传

简称《谷梁传》,为《春秋》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为孔子的弟子子夏口授给谷梁俶,谷梁俶将其记录下来,但其真正成书于西汉。

性格上,汉武帝好动,有雄才大略;刘据好静,温和仁厚。思想上,汉武帝推崇的是儒学中的《春秋公羊传》,主张大一统,提倡权变;刘据则喜欢推崇道德仁义、略显保守的《春秋谷梁传》。政见上,汉武帝对外征伐四夷,想建立不世之功,刘据每每加以劝谏,汉武帝则笑着跟他说:“我这样操劳,就是想让你以后过得安逸,难道不好吗?”汉武帝对内推行严刑峻法,刘据却认为严法伤人,武帝派他去审案子,他动不动就给平反了。

父子俩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这让太子常常感到不安,害怕父亲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汉武帝是位英明睿智之人,虽然儿子和自己的看法不同,但他并没有废太子的想法。他和卫青谈的那三层意思,就是想让卫青把话递给太子,让他安心,因为卫青是刘据的舅舅。

朝中大臣知道太子和皇上有分歧,有人就想趁机搞掉太子,这个人就是江充。

江充是赵国人,因为长得帅、口才又好,汉武帝一看就大发感叹说:“燕赵多奇士,果然啊!”任命他为绣衣直指使,专门纠举非法。这世上,貌如君子,心似豺狼的人总是不少,而且很容易获取别人的好感。

一次,江充看见太子刘据的使者驾车在驰道跑,立即扣下车马和人。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其他大臣的车辆都不能在上面走。太子知道后赶紧派人向江充赔不是,说:“太子并不是舍不得车马,而是不想让皇上知道这件事,落得管束左右不严的名声,请江君高抬贵手!不要上报。”江充根本不买账,马上奏报汉武帝。武帝对他大加赞赏,说:“人臣当如是矣。”

从此江充和太子就有了矛盾。眼看皇上一天一天变老,江充心想:一旦皇上驾崩,太子上台,我恐怕就得玩儿完了,不如来他个先下手为强。然而汉武帝英明睿智,强大得似乎没有弱点,太子毕竟是他亲生的,岂敢轻易动手?等到汉武帝满六十五岁后,江充逐渐发现,这个牛人皇帝也有他的弱点,正好可以利用呀!

首先是老态已现。

公元前92年11月,年满六十五岁的汉武帝在建章宫看见一名男子带剑进入龙华门,他大呼有刺客,命人捉拿。那男子扔下剑就跑,卫士四处追捕也不见踪影。汉武帝随即下令在长安城和上林苑进行为期11天的地毯式搜捕,也没有结果。

刺客事件后,汉武帝变得有点儿紧张兮兮的,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曾经强大无比的汉武帝也不再坚强,终于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显出老态来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其次是疑心病重。

无独有偶,两个月后,就在第二年(征和二年,前91年)春正月,有关部门查出了公孙敬声巫蛊案,让汉武帝再受刺激。

公孙敬声是丞相公孙贺和夫人卫君孺生的儿子,卫君孺是当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说起来公孙贺和汉武帝是挑担。公孙敬声当时任太仆,是九卿的高官,但他却骄奢淫逸,不遵纪守法,和汉武帝与卫子夫生的二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还派巫师在皇帝的专用车道——驰道下面埋木偶人,利用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后来被人告发。汉武帝大为震怒,诛杀了公孙贺、公孙敬声的整个家族,就连自己的女儿阳石公主也没放过,下令处死。

汉武帝为什么对巫蛊之事这么敏感呢?“巫蛊”是从匈奴传来的一种巫术,具体办法就是用桐木刻成木偶人,代表你所痛恨的仇人,再把木偶人埋在地下,然后念咒语:你死吧死吧!据说可以致人死命。当时法律规定,对使用巫蛊之术加害于人的,处族诛之刑。在今天看来,用这种方法谋害他人,哪怕你念一万遍咒语,别人也不会死,这在刑法理论上叫做迷信犯,不构成犯罪。但西汉人最相信也最害怕这玩意儿,一提起就会毛骨悚然,如果听说某人用这种手段来加害自己,没病也要吓出病来。所以汉武帝得知公孙敬声利用巫蛊来谋害自己,就痛下杀手。

前有刺客入宫,又没找着人影儿;后有巫蛊诅咒,这可够已经年老的汉武帝喝一壶了。他神经高度紧张,变得疑神疑鬼起来,经常白天做梦都会梦到数千个木偶人拿着木杖来击打自己,不久就得病了,只得移驾甘泉宫养病。

到这时,江充终于摸清了汉武帝的心理状态,那真是“人老有三宝——贪财、怕死、瞌睡少”。汉武帝有没有其他两样,江充不敢肯定也不感兴趣,他确信的是皇上现在特怕死,以至于怕出病来了。他怕别人刺杀、怕别人用巫蛊之术害他,一有风吹草动,必然严惩不贷。看来再强大的人也有他的弱点,正好可以利用它来搞倒太子。

这年七月的一天,江充神秘地对汉武帝说:“陛下的病得的奇怪呀,恐怕是有人在用巫蛊之术害您呀!”

汉武帝信以为真,立即令江充查办巫蛊案,还派黄门苏文等人协助他。他们四处挖地找木偶人,诛杀了数万人。

随后,江充又对汉武帝说,宫中也有巫蛊之气,请求到宫中去挖地找证据,汉武帝同意了。江充这伙人来到长乐宫和太子宫,一阵乱挖,搞得卫皇后和太子连床都没地方摆,像躲地震一样躲到外面去了。最后江充说在太子宫地下挖出了桐木人,还有一些谋反的帛书。

这下太子刘据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想去跟父皇说明情况,但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又有江充阻拦,根本见不着。情急之下,太子决定铤而走险,派人抓捕江充一伙,杀掉了江充。可惜江充的同党苏文给溜掉了,一溜烟来到甘泉宫,给汉武帝报告说太子要造反。

汉武帝不相信,又派了个使者去核实。结果这位使者怕死,担心太子真是要造反,现在去岂不是自投虎口?在外面晃悠了一圈,就回去给汉武帝汇报,说:“太子真是造反了,还想杀我,结果被我跑掉了。”所谓三人成虎,现在两个人就把假话变成了真理。这下汉武帝终于相信太子是造反,命令丞相刘屈氂带兵镇压。无奈之下,刘据也纠集军队进行抵抗。双方激战五日,死了几万人。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卫子夫皇后眼见自己的儿子被人逼成了造反派,又兵败逃亡,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悲愤自杀。

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一带)的泉鸠里,躲了起来。后来行踪败露,官兵围攻捉拿,太子上吊自杀。时间在公元前91年8月。

现在太子已死,汉武帝年事已高,不得不考虑新太子的人选问题。选的太子不同,是否继续推行大有为之政的策略也将因人而异。

那么他会立谁为太子呢?

汉武帝总共有六个儿子: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陵。现在太子刘据自杀,老二刘闳早死,刘旦、刘胥“皆多过失”(《汉书·霍光传》),汉武帝内心早把这两人给Pass了。只剩下刘髆、刘弗陵这两个皇子竞争了。

刘弗陵有两大优势:

一是身世神奇。

刘弗陵的母亲姓赵,河间人,艳丽非凡。小的时候喜欢喝酒,后来得病,卧床六年,两手握成拳头不能伸张。有一年,汉武帝巡狩经过河间,有望气的术士给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子,武帝叫人把她召来,一看此女两拳握得紧紧的,掰都掰不开。他上前轻轻一掰,居然开了,不由得大叹神奇,便把她带回宫中,大为宠幸,取名“拳夫人”。后来又让她住在钩弋宫,又叫“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怀上身孕后,《汉书·外戚传》称她“任身十四月乃生”,居然怀了十四个月,才于太始三年(前94年)生下刘弗陵。武帝又觉得奇怪,说:“以前的尧圣人,也是他母亲怀了14个月才生的。”于是在钩弋夫人的住处题名“尧母门”。

二是长得像汉武帝。

太子刘据自杀时,刘弗陵刚刚四五岁,长得很健壮,又很聪明。晚年的武帝特别迷信,认为这个老幺儿一定是上天赐给自己的,那真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经常把他抱在身上说:此子“类我”,我的儿,像我呀!

朝中人看到汉武帝这些表现,总猜测汉武帝会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汉武帝却迟迟不立太子。我觉得很可能就是因为还有一个刘髆,汉武帝难以权衡,所以才久拖不决的。

刘髆也有两大优势:

一是感情因素。

刘髆的母亲李夫人,曾经是汉武帝的最爱。

李延年

西汉音乐家,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在宫中养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喜爱。李夫人入宫后宠爱尤甚。李夫人去世后,因弟弟李季与后宫有染,汉武帝下诏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李夫人原本是倡优,她哥哥李延年是个音乐人,经常谱写一些流行歌曲,听得人如痴如醉、肝肠寸断。有一次,他给汉武帝边舞边唱: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了大声叫好,同时叨咕道:“世上还有这样的美人么?”他姐姐平阳公主也在看表演,说:怎么没有呢?李延年他家妹妹就是这样的人。汉武帝下令招来面试,“实妙丽善舞”,他立马决定:收归国有!就这样李倡优就成了李夫人,深受汉武帝宠爱,生下刘髆。刘髆在天汉四年(前97年)被封为昌邑王。

红颜薄命,后来李夫人得了绝症,汉武帝去探望,她用被子蒙着头,坚决不让看。汉武帝说:“你让我看一眼,我就让你兄弟做大官。”李夫人说:“让不让他们做官在陛下您,不在看不看一眼。”弄得汉武帝扫兴而去。姐妹们问李夫人为什么这么拗?李夫人说:用色相来侍候人的,“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一旦没有美色,爱情就减弱了;爱情减弱了,恩惠也就没有了。如果让他看到我现在这惨样儿,说不定他会大呼“欧巴桑”“黄脸婆”,只会增添厌恶;不让他看我,他永远会记得我美丽的容颜,反而会真心关照我的儿子和兄弟。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命人绘制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以便自己睹物思人。后来实在想得不行,又叫齐少翁来招魂。到了晚上,齐少翁点上蜡烛,挂上帷帐,摆好酒肉,让汉武帝躲在另外的蚊帐里遥遥相望,但不许靠近,说这样李夫人的魂就能回来。如此这般后,汉武帝依稀看到一个像李夫人的美女一会儿坐在蚊帐中,一会儿又在房中走路,宛如复活。汉武帝作诗叹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汉武帝曾经是个文学青年,他对李夫人的爱应该是真挚的,才会做出如此举动。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对朝思暮想的已故爱妃之子有所考虑,也是情理中事。

二是现实因素。

汉武帝在李夫人死后,真的履行了他对李夫人的爱情承诺,任命她的哥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公元前104年,又任命她另一位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汉书·外戚传》)

贰师将军曾带兵征服大宛,抢回许多汗血宝马;后又多次带兵攻打匈奴,是继卫青(卒于公元前106年)以后汉武帝在军事上倚重的重要人选。李广利的女儿又嫁给了丞相刘屈氂,在朝中势力很大。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虽然刘髆自己是什么态度,史书上没记载,但他娘家的亲戚却是很积极的,他的舅舅李广利父女,以及刘屈氂,“故共欲立焉”(《汉书·刘屈氂传》),共同希望能立他为太子。

李家的态度,汉武帝肯定是清楚的,正因为这样,他就处于两难之中。

立刘髆为太子。刘髆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又有舅舅李广利等人的支持。立他为太子,不必马上放弃大有为之政,甚至还可以得到李家人的支持。

立刘弗陵为太子。刘弗陵年龄太小,不过四五岁,不可能领会自己在大政方针上的想法;而且一旦立他,刘髆的舅舅李广利等人必然失望,很难真正支持自己,这就意味着必须得立即放弃大有为之政。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向果断的汉武帝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那么汉武帝最后选择了立谁为太子呢?他又是否主动放弃了大有为之政呢?

同类推荐
  • 戏宋

    戏宋

    艺校毕业的贺飞一直没有获得什么机会,在影视城混日子。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在一出戏里穿越到了北宋靖康元年的东平府。身为一个汉人,这是一个让自己感到耻辱的年代。堂堂大宋,亿万人口,竟然败给了只有百万人口的女真人。然而作为一个后世人,自己又有很大的优势,能够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和世界的主角。他没有忠君的负担,也没有卫道的理想。他有的是后世从书本影视等资料里面学习的关于历史模糊的记忆,有的是出身莫测的演技,还有一颗永远无法满足的野心。我来了,这个世界便是我的!
  • 造神时代

    造神时代

    从零开始,占地为王!万千白骨,造神之路。一个痴迷于空间理论和机械制造的年轻科学家,因为一场谋杀穿越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平行世界,他辗转征伐于世间各种势力之间,还要应对来自传说中神灵的审视目光。他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友情提示:本书非玄幻,历史流,不喜勿喷。】
  • 明末卫小宝

    明末卫小宝

    风流倜傥创二代变身明末底层小人物:没权、没势、没钱途,还饱受歧视遭非议、惹官司、被诬陷,还有俩活宝——一个糊涂的酒鬼老爹一个恨嫁的大龄姐姐穷得叮当响的卫小宝表示压力太大,希望立刻‘死回去’!但当他一脚丫子踩进了历史的烂泥塘后,才知自己当真错得离谱——比起‘和崇祯皇帝做搭档’,那些都算个啥!(PS:求点、求收、求评论;不点的您先收着养肥,不收的……呃……亲,还是收了俺吧~~)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大唐风流军师

    大唐风流军师

    现代打工族李彦,一次意外触电身亡,竟然穿越到616年的隋末唐初一个官宦子弟身上,可老爹已死,家道中落,他想等几年,等到世道太平,依仗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在大唐朝挣点钱,过上小资的生活,过一过少爷的瘾。可他穿越的不平凡,让他无法躲开乱世的纷争,李彦被迫走向辅佐大唐的道路。战场到朝堂,凭着他不多的历史知识,泡美女,斗奸臣,黑李二,耍番帮,纵横唐初。让贞观之治再辉煌一些,让大唐疆土再扩大一些,让四夷臣服吧。李彦推动大唐列车向前飞奔。
热门推荐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农村人也有春天

    农村人也有春天

    不想在大学再浪费时光,牛志断然退学。厌恶城市的一切,顶着家人的绝望与同村人的蔑视。牛志,这个农村的90后,跳出俗人的定式生活。在人们都瞧不起的农村大展宏图。让城里人大跌眼睛……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公主世无双

    公主世无双

    萧铃儿看看左边伪宠爱她的皇帝爹,再看看右边一群虎视眈眈的皇子,后面一群羡慕嫉妒的妃嫔,下面则是满口仁义礼法的大臣……真是满心的呵呵哒!谁说公主是富贵闲人的,给她滚粗来!他是一名琴师,于宫廷之中弹奏给君主听,偶然之间,遇见了她。当她说:“红尘三千,我只倾慕你一人。”时,郑延卿就知道他再也不可能是那个潇洒若风,心无牵挂的琴师了。他会陪着她一路脚踩满路鲜血,将她送万人之上!
  • MM王子殿下

    MM王子殿下

    在万圣节的“演闹会”中,居然被一个不认识的人给吓了?没想到他居然变成了我的同桌!还要暂居在他家。老天,为什么?我不要!MM?王子?殿下?原来他还是贵族王子!?奥!老天!从我遇到他就变倒霉了,Why?还冷血?“你们看电视看多了吧!“我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居然和他吻上了?”“楚离陌,你竟然。。。。。。”“冷公子,你不也。。。。。。”
  • 征服者之心

    征服者之心

    每个苏醒的魔法士,都有一颗苏醒者之心。通过苏醒者之——这种人类为了控制魔法力量制造出来的终端,镶嵌魔石,以魔石为节点,构建魔力回路。不同的魔力回路会带来不同的法术效果,这就是魔法释放的原理。身手矫健,手持枪械,战斗力十分强大的魔法士,是这个世界的人类最终端的武力。而就在这个文明发展程度不下于地球的世界,穿越者苏克,带着征服者系统,又会在这个世界有怎样的奇遇?
  •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盂县位于太行山之巅,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东扼平山、井陉;西守阳曲、太原;南护阳泉、平定、寿阳;北卫五台、定襄,是晋察冀边区与晋西北、晋东南和陕甘宁边区连接的交通枢纽,同时,盂县也是晋察冀边区的粮仓。正是这种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盂县便成了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十九团的指战员圆满地完成了开辟盂寿抗日根据地的特别重要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天文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老鸨王妃

    老鸨王妃

    她,易小优,穿越后成为一楼之主,俗一点的称呼是老鸨;他,萧尚离,东煜国的諟王爷,本是温文尔雅、清高稳重的美男子,却成了易小优口中的闷骚男,他,尹世晨,现名萧世晨,本是东煜国的质子,南林国的神秘太子,却成了易小优的一号情夫,“大丈夫能屈能伸,你就从了我吧。”“小女子拘小节,你就放过我吧。”
  •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一场意外车祸,她签下契约,成了他相恋已久的女朋友。见过家长,立马领证,她成了他的貌美小娇妻。新婚之夜,他翻身压上她,白天的冷俊扑克脸,立马变成了腹黑邪魅脸。他宠她,捧她站上娱乐圈的最顶端,却又因为一次意外,让她从他的手中溜走。三年后再次相遇,她假装不认识他,他却指着手臂上的牙印,说那是她的杰作,将她抵在了墙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