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02

第2章 儒道之争

汉武帝名叫刘彻,汉景帝之子,出生于公元前156年。在他幼年时,道家黄老之术正如日中天,儒家学说却备受冷落,两家的地位犹如池塘里面看月亮——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从一场学术辩论赛,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样的思想格局。

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历史上,对中国法律制度影响最深的首推儒家思想。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仅仅处于一种理论形态,未得到官方的采用。秦朝重法,汉初尚道。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才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它所提倡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念,成为历朝历代治国立法的蓝本,两千多年未曾断绝。

博士

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始见于六国。秦以后,汉武帝立学,博士始获得学官称号,并正式被赋予教授太学弟子的职责,也奠定了汉以后博士主要作为太学教官的职官发展趋向。

辕固

又名辕固生,西汉齐(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景帝时为《诗经》博士,后因为人廉直被任命为清河王太傅。武帝时因贤良而再次入征,时已年过九旬。辕固是西汉《诗经》中《齐诗》诗派的代表人物。

那么,在汉初黄老之术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中,汉武帝为什么会抛弃黄老而选择儒学呢?他又是怎样将儒学由在野状态转变为在朝状态的呢?在这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呢?儒学独尊以后,对国家的政治、法制建设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要想解开这种种谜团,还得从“雄才大略”的汉家天子——汉武帝本身入手。

汉武帝名叫刘彻,汉景帝之子,出生于公元前156年。在他幼年时,道家黄老之术正如日中天,儒家学说却备受冷落,两家的地位犹如池塘里面看月亮——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从一场学术辩论赛,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样的思想格局。

汉景帝执政时期(公元前157年—前141年)的一天,汉朝长乐宫中正在举行一场严肃而又紧张的学术辩论赛。

长乐宫位于长安城的东部,又叫东宫,汉高祖以后一直是太后的居所。辩论的双方,一方正是长乐宫的主人,也是当今皇上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另一方则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辕固,又叫辕固生。辕固是齐国人,因对《诗经》很有研究,被汉景帝拜为博士。他在公元前147年入朝,而汉景帝卒于公元前141年,可见这次辩论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47年至前141年之间。听众则有汉景帝、他十来岁的儿子——现任太子刘彻,以及一些文武大臣。

双方辩论的主题是道家的黄老之术和儒家思想孰优孰劣的问题。刚开始还是心平气和,随着双方交锋的频繁,殿中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当窦太后问辕固对道家经典《老子》一书是什么看法时,辕固居然不屑一顾地答道:“此家人言耳!”这不过是妇道人家扯家长里短的闲话罢了。

窦太后听了,不由得勃然大怒道:“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俺这道家经典是妇道人家的闲话,哪比得上你那些管制司空(“司空”为“司寇”的误笔)、城旦一类犯人的儒家诗书呢!

太后说完,怒气未消,命令道:你那些儒家经典管得住犯人,还管得住野兽么?有本事你给我下到野猪圈里,去与野猪讲你那些道理。

汉代有斗兽表演,在长安城内外,有许多“兽圈”,就是动物园,有“虎圈”“狮圈”“彘圈”,其中“彘圈”就是野猪圈。将勇士用绳索由上而下吊进圈中,与猛兽格斗,血腥的厮杀,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以供皇家观看取乐。

正在现场的汉景帝眼看太后生气了,但自己也没法制止,谁叫太后是自己的亲娘呢!再看辕固这位老先生已是五十来岁的中老年人,哪有体力和野猪搏斗?但是母命难违,自己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随身佩戴的宝剑借给辕老先生,希望他能一招毙猪、保全性命。一场血腥的人猪大战即将上演。

那么,为什么大权在握的窦太后会把一场学术辩论升级为生死搏斗呢?这背后究竟潜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我认为,这就是思想斗争的必然结果。窦太后信奉的是道家黄老学说,辕固研究的是儒家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思想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最终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汉初承秦末战乱之余,虽然天下已定,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怎样来治理这个烂摊子呢?统治者认为,儒家思想太激进,法家思想太严酷,都无法拿来治理这个烂摊子。道家的黄老之术提倡“无为而治”,正是医治战争创伤的良方,从而将其确立为统治思想。

那么,为什么说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医治战争创伤的良方呢?它在治国上有什么价值功能呢?

《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传为春秋时老子所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共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是西汉初年治国方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黄老是道家的一个分支,以《黄帝四经》《道德经》为经典。他们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不可超越的法则。“道”的含义就是“路”。按照这条路走,就不会出事;不按照这条路走,就会翻车翻船,要出事。无为而治又是什么意思呢?“无为”绝不是躺在家里睡大觉、什么都不干的意思,而是不要做违背“道”的事,要按照道的规律来处理宇宙、社会、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用到治国实践中,主要有三点:

政治上,统治者应该节制欲望。天道是无私无欲的,所以人类要避免骄奢淫逸,才符合天道。汉文帝、汉景帝,都是节俭出了名的。文帝长期穿粗糙的丝绸,他特别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穿曳地长裙,不准在帷帐上刺绣。衣裙遮住身体就可以了,长得都拖在地下,那不白瞎了吗?浪费!

法制上,约法省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地之间并无太多禁忌,但四季流转,万物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统治者在法制建设上应该约法省刑,减少法律条款、减轻刑罚,也不要搞繁法严刑,才符合天道。高祖刘邦在汉初约法三章,后来萧何删定律令,作《九章律》,和秦朝繁琐的法律条文形成鲜明对比;汉文帝、汉景帝进行刑制改革,废除了黥、斩左趾、斩右趾的肉刑,和秦朝残酷刑罚形成鲜明对比。

经济上,轻徭薄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汉初经济凋敝,国穷民穷,“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平准书》)。统治者要享乐,只有加大剥削力度,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有为;要做到无为而治,就得减轻对民众的搜刮,制定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这才符合天道。汉初的赋税是十五税一,后来又减轻为三十税一,文景时期有段时间不收税,这正是无为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正是在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国家施政执法不折腾、不扰民,尽量做到与民休息,从而较快恢复了正常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秩序。到文景时期,造就了辉煌的“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太平景象。此时此际,黄老之术不仅展现了它自身的价值功能,也遇到了它最得力的维护者,那就是窦太后。

窦太后,叫窦漪房,本是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吕后执政时,窦氏因天生貌美选入宫中当宫女。后来,吕太后将宫女分赐给诸侯王,每王五人。窦氏被赐给了代王刘恒,由于她妩媚动人、聪明伶俐,得到刘恒的宠爱,生下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周勃等老臣发动宫廷政变,杀掉当权的吕氏子弟,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窦氏当了皇后,大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刘武封为代王,后又改为梁王。公元前157年(文帝后元七年),文帝去世,窦漪房的儿子刘启接班做了皇帝,是为汉景帝,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权势变得炙手可热。

窦太后曾经是文帝的老婆,现又是景帝的母亲,她酷爱黄老思想,不惜用强硬手段加以推广。史称,“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她以娘亲之尊,强求汉景帝、太子刘彻和她窦氏家人必须学习道家经典,大有确保指导方针百年不动摇的势头。黄老之术获得了政治上的殊荣。

就在道家思想蒸蒸日上之时,儒家思想也在悄悄生长。那么,儒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主张,它与黄老道家思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儒家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一两句话介绍不清。但具体到政治法制层面,有两点必须提到:

第一,为政在人。即在政治法制实践中注重人的作用。孔子说“举贤才”,就是要推荐有能力、品德好的贤能之人出来做官;《易经》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崇尚刚健有为的人。尤其是儒家强调人要随时随地进行能力锤炼和品德提升,这就是《大学》里面所说的“修齐治平”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才能和品行,然后才能帮大夫去治家,大夫的地盘叫家;然后才能帮诸侯治国,诸侯的地盘叫国;最后再去帮天子治天下。所以,儒学就是要求人要随时进取。

第二,尊王攘夷,弘扬“大一统”思想。所谓尊王,就是要强化天子的权威,儒家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切权力都要从天子这儿出来,谁要分享这种权力,谁敢和这种权力抗衡,我们就要采取“弱臣势”的方法予以打击。“弱臣势”就是要削弱臣下的权势,以维护中央集权,做到政治上的一统。所谓攘夷,就是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要做到“不与夷狄执中国”,要做到“用夏变夷”,即不要让夷狄来控制我们,而应当用我们华夏的文化去影响、改变夷狄,这样使“四方来朝”,使天下一统于天子,做到主权上的一统。

比较而言,儒家和黄老道家思想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儒家是积极有为的,是入世的;黄老道家是消极无为的,是出世的。

汉初由于经历多年战火,国力太弱,没有办法推行积极有为的儒家学说,只能把黄老思想作为治国之术,这样来与民休息、恢复经济生产。

汉家君臣虽然尊崇黄老,但不像秦始皇君臣那样大搞思想专制,搞焚书坑儒,在尊奉黄老道家为思想正统的同时,并不禁绝其他思想,允许诸子百家并存,只是对其他学派的人物在政治上不予重用而已,儒学也就取得了活动的空间。儒学家们著书立说,广招门徒。比如鲁国儒学大师申培门下,弟子多达千余人;另一位济南的儒学大家伏生,也是桃李满天下。

儒家思想虽然在官方没得到重视,在民间却传播火热,其从业者——儒生自然也会产生政治需求,这就是孔子学生子夏所说的“学而优则仕”,把书读好了就要去做官,所以这些儒生就会想方设法进入仕途。但这个愿望一直没实现,到汉景帝时,终于有几位儒生当上了博士,辕固就是其中的代表。

儒生入朝做博士,虽然算不上什么实权派,但毕竟也进入了核心政治舞台,这是一个政治信号,对黄老学派而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儒生入仕,必然会和既得利益者——黄老学者发生利害冲突;如果任其发展,谁能保证今后它不会取黄老而代之呢?作为黄老思想最大的信奉者和维护者——窦太后,她不得不警惕。《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由于窦太后的干预,汉景帝虽然任命了一些儒生做博士,但并没有真正加以重用,只是“具官待问”,仅仅是充当顾问,不让他们担任实际官职。在官场上,这些儒生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现在的儒道两家,一家在野,一家在朝;一家是体制外的失意落魄人,一家是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一家要进取,一家要阻拦,双方的矛盾不断聚集,越来越深。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官场,一方正要往上爬,一方使劲儿往下踩,双方的冲突就难以避免。辕固和窦太后的冲突,表面上看是两个人的冲突,实际则是儒道两家思想斗争的必然结果,不在今天爆发,就会在明天爆发。再加上辕固的性格刚直,加速了两家矛盾的爆发。

辕固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有个“固”字,那是固执得出了名的,说话从不拐弯,藏不住话,所以当窦太后问他对《老子》这本书有何看法时,他就冲口而出,说出“此家人言耳”的话,顶撞了太后;太后一怒之下,命令他去和野猪搏斗。

从辕固说话的口吻,可以看出儒生对自己长期在政治上受压制的局面非常不满,对黄老学派的飞黄腾达很有怨气。《老子》一书即道家宗师老子李耳的著作,汉以后称作《道德经》。客观地说,这是一本充满大智慧的书,而辕固偏说它是“家人言耳”,是妇道人家的闲话,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站在儒生的角度来考虑,这正是他们长期受打压而积淀的怨气宣泄,不借辕固之口喷发出来,也会借张固、李固之口喷发出来。如果说两家的冲突在以前还只是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那么现在终于登台亮相,变得公开化了!

那么,辕固和野猪之间的人猪大战,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本人以为,人需要自强不息。但在两样东西面前会显得渺小,一是大自然;二是强权。

辕固在窦太后的强权面前,无路可退,只得手持宝剑,向“彘圈”走去。他长发飘逸、气定神闲、义无反顾,当绳索将他吊进“彘圈”的一刹那,饥饿的野猪向他扑来。辕固抬手一剑,正好刺中野猪心脏,《史记》载:“一刺,豕应手而倒。”只一剑,将野猪毙命。这种只能在武侠小说中出现的奇迹,在历史中竟然真的存在。

一场紧张、刺激的斗猪表演终于复归于平静。在场的人都喘了口气,窦太后也叹了口气:哎!真拿这固执的老东西没办法!

太子刘彻目睹全过程,尚且年幼的他,会怎样来看待这一事件呢?我猜测,他很可能会这样想:不同学派之间,不就是传授的经典不同,尊奉的宗师不同,讲述的思想不同吗?又不能当饭吃,何至于彼此搞得你死我活呢?虽然他一时得不出确切答案,但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思想斗争是残酷的!

在祖母窦太后的安排下,刘彻从小学习黄帝、老子的书,其用意显然是要自己坚定不移地坚持“无为而治”的方针和路线;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故去之后,刘彻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没有继承和发扬祖上留给他的黄老之术,而是用儒家思想治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和他当太子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刘彻是如何当上太子的?在当太子期间,又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而使他选择了儒学呢?

同类推荐
  •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你要当皇帝?行,咱帮你!”“国家没钱了?行,我给你!”“你想生孩子了?那个啥……今晚我就不回去了。”我叫李潮,呃……潮水的潮。穿越男和武媚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纯属杜撰,切勿照搬正史(这是架空,也就是说完全胡编乱造的)。书友群:38146856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剧情。。
  • 二十四史故事

    二十四史故事

    内容丰富 编者精选中国史学巨著——《二十四史》中的经典篇章,并将其编译为优美流畅的白话文,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全面展示历代王朝兴衰轨迹,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
  • 刺天传

    刺天传

    一代格斗杀手双王,穿越到日薄西山的大周朝,走上一条刺天救国之路——…………………老九建了个群:5319433。对本书感兴趣,对功夫感兴趣,对健身减肥感兴趣,对老九感兴趣的兄弟都可以进来。对了,群里有老九肌肉阳刚的照片——
  • 东林游侠传

    东林游侠传

    万历末年,迷雾重重,福王强势,太子不稳,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个少年,亦正亦邪,卷入这是非漩涡,无意间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东林的兴亡。本文的故事,就从明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妖书案》讲起。要写的这本小说,本是一部武侠小说。题材选择了明末的党争,因此江湖味救淡了一些,党争的描述多一些。所以就想,武侠嘛,侠义为本,淡写江湖,也不错。
  • 异世大宁

    异世大宁

    天尚可偷,地尚可盗,人心为何不可窃?“我可以被逼着做道士,因为我想着道姑的清丽;我突发奇想赚的第一笔钱,居然是这个世界最大的11的;我捉弄的第一个人,居然会是牛哄哄的镇国府小姐……”他,一个为了寻找那份失去的父爱,无数次去寻找方法穿梭于时空的人;他,无数次失败后,因突现的北斗易位,南方将明,天象旋转的星璇,而误入一个同明时代的人;他,明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被一个个不同的势力利用着,摆布着,可是作为棋子,却不曾退后过一步的人;在这个同明时代,他究竟是怎样一次次地摆脱命运的束缚,怎样做一个偷心的贼圣,怎样找出幕后那带着熟悉气息的推手?且看一枚棋子如何窃得天下归心,窃得盛世太平。
热门推荐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明星闪亮

    明星闪亮

    失去亲人的痛苦,恨自己的任性,收起了光辉,不再任性,做个呆萌痴傻的乖宝宝,3岁的智商也能收桃花,1朵2朵3朵4朵。。。。。嗯,重来123.。。。仆人1∶小姐你该吃药了,药都凉了。叶希希∶不要,偶要数桃花,123....仆人2∶小姐如果你乖乖吃药,小姐就可以当明星了,好不好?叶希希∶偶已经是明星了,还想骗偶,没猫~仆人1∶小姐。。。你叶希希∶偶不听偶不听,王八念经~仆人们∶“小姐的病越来越重了,虽说桃花是多,但小姐要是永远不好,那不是就要打光棍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宠文,美男多多,类型:校园+明星,不过作者很懒,要非常久才会更一次,如果有什么提议的话,可以给作者留言。)
  • 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

    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

    你听说过地震云吗,它到底能不能预报地震?天上下雨了,但雨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雷电为何专打奶牛?雷灾村为何整体搬迁?死亡谷里埋藏着什么秘密?湖里的怪物原来与大风密切相关,看似美丽的雾竟然是隐性杀手。本书讲述你不知道的天空奥秘。
  • 我真不想穿越啊

    我真不想穿越啊

    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我的房子,妹子啊,这下全部成了别人的了。神啊,让我穿越回去吧,求你啦……555555555————“都已经穿越了,你哭个毛线啊,哈哈,我终于穿越了,太爽了。”帮会老大说道。“是啊,没想到俺们也赶上穿越大潮了。”战堂堂主。“老大,让我一起称霸异界!”帮会军师。“好,兄弟们,我们一起称霸异界。”帮会老大。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辣妻重生之谋婚成瘾

    辣妻重生之谋婚成瘾

    【男强女强】+【复仇】+【因爱谋婚】+【甜宠入骨】重生前,她惨死在丈夫与闺蜜之手,一切都是她因爱被猪油蒙了心,遮了眼。重生后,驻入别人的身体,她妖娆狠辣归来,只为让害她之人不得好死。一颦一笑间,步步算计,抬眸低语间,步步出招。谁也想不到在她魅惑妖娆的外表下,竟藏着那般的狠毒之心,罂粟般致命的笑容下,竟是那样的危险致命。但是她无论怎样狠毒危险,在她回头的瞬间,总能看到身后的那个男人薄唇微勾,深邃的眉眼间满是宠溺。*死后再次睁眼,她竟在陌生强大的男人的床上醒来,从此,她甘做他的秘密情人,借他的强大势力在重生之路上狠虐渣男贱女。大仇得报,原本以为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的男人,却让在她离开时,心生不舍。夜夜缠绵,她以为他们只需要身体上的契合就好,一场交易而已,谁又会当真,谁又会付出真心。却没想到,夜夜的纠缠里,夜色深重里相互看不到的两张面孔上,都是满目温情。一场交易,让她、他都失了心。*慕翰煊:“你确定你真的要走?”风轻:“是的,我们的交易都结束了,所以我也没有理由在继续待下去。”慕翰煊:“那好,你走,偷我的种子留下。”风轻惊诧的看着他,他怎么知道自己偷偷怀了他的孩子。“笑话,我播的种子,又怎么会不清楚他什么时候发芽。”慕翰煊走到女人身边,沉声道,“想要孩子,那么就在和我做一次交易。”深邃的眸光里满是温宠,环着她在她额间烙上轻吻,“这一次,做我孩子的母亲,交易时间,一辈子!”【蜜意小剧场】她说:说、是谁把床头里的套套全戳了个洞?他说:那你就要问这床前的小萝卜头们他们是不是还想要个弟弟妹妹?!小萝卜头们异口同声道:想。她愤怒的说道:慕翰煊,你无耻、你卑鄙,你竟然利用孩子们达到你下流的想法!他一把扛起她回到卧室,压在身下后说道:老婆,对你这不叫下流的想法,而是想要尽夫妻义务,而且卑鄙无耻我也只是对你,再说,我是孩子们的亲爹,我有义务帮他们实现愿望,所以老婆,你就不要反抗了…作者简介无能,一切以正文为主,喜欢的亲们请积极跳坑哦!本文架空,出现一些不符现实的内容,均为情节需要,请勿吐槽。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消失的B队

    消失的B队

    卢克斯公司在西南某地的一个生物基地,出现了一些不明事件。调查此事的调查员和一个小队的警卫神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