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14

第14章 独尊儒术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在建元新政失败之后,面对祖母窦太后的强势,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转而以声色犬马为乐,消除了窦太后的心理顾虑。但同时,汉武帝并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在窦太后能够容忍的限度内,尽力做一些有为之事,为今后一展宏图做准备。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在建元新政失败之后,面对祖母窦太后的强势,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转而以声色犬马为乐,消除了窦太后的心理顾虑。但同时,汉武帝并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在窦太后能够容忍的限度内,尽力做一些有为之事,为今后一展宏图做准备。

首先是人才储备。

前面已经讲到,汉武帝在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时,招揽了一些文学之士,表面上和他们饮酒赋词扯闲谈,窦太后也就懒得去管他,实际上他是暗暗在为自己今后尊崇儒学做人才储备。

比如这一时期招来的朱买臣,就是个难得的儒学人才,本是会稽吴县人。他早年穷困,靠打柴禾卖为生,但刻苦读书,一边担柴,一边背书。他老婆觉得丢人,非要离婚。朱买臣无奈,只好给她写了休书。后来老乡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他。严助是汉武帝搞建元新政时推荐出来的贤良人士,习纵横术,心思敏捷、口才极好。他和朱买臣是老乡,所以向皇帝做了推荐。汉武帝招来一面试,果然满腹经纶,精通儒家经典《春秋》,就任命他为中大夫。再后来汉武帝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干脆派你回老家当会稽太守吧!”朱买臣衣锦还乡,见到前妻,感慨万千。叫她把一盆水倒掉,再叫她把倒掉的水收起来,如能办到一切好说,否则一切免谈。这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

汉武帝招的这些人都是些有政治头脑的人,不是那种只知道附庸风雅、百无一用的书生,一旦时机成熟,都能派上用场。

其次是尽量从事政治实践。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得知一个重要消息: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国屡遭匈奴侵袭,国王也被匈奴单于杀了,头颅被做成了酒具。月氏国无法与匈奴抗衡,只得一路西迁,迁到了西域。但月氏国不忘国耻,一直寻机报仇。武帝认为能联合月氏共同对付匈奴,是今后战胜匈奴最好的外交军事策略,决定派人前去联络月氏,并公开招募出使月氏的使者。

郎官张骞前来应聘,史称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汉书·张骞传》)。与他一同来应聘的还有一位堂邑氏的奴隶叫“甘父”,《史记》《汉书》都称他“堂邑父”。他原本是匈奴人,擅长骑射。武帝选中了他们,派他们带领一个百十号人的使团出使西域。经过十三年的艰难险阻,张骞于元朔三年(前126年)回到长安,一百多人的使团,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人。他给汉武帝提交了一篇八百字左右的报告,这是中国历史上对西域第一次真实的记载,他的这次出使,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成为开通“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汉武帝决定出使西域,说明他在外交上是极有远见的,为今后反击匈奴做了必要的准备。对这次出使,窦太后没加阻拦。

建元三年(前138年)七月,地处福建一带的闽越王发兵围攻地处浙江温州一带的东瓯王。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罪魁祸首吴王刘濞逃到了东瓯国,东瓯王杀了刘濞,将刘濞首级献给景帝;刘濞的儿子刘驹则逃到了闽越国,他怨恨东瓯王杀了老父,挑唆闽越王去打东瓯。情急之下,东瓯王派人向汉武帝求援。

汉武帝很想派兵援助东瓯,然而建元新政刚告失败,进取心受挫,对是否派兵拿不定主意,就去请教舅舅田蚡。田蚡说:“粤人相攻击,固其常,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汉书·两粤传》)。当时任中大夫的严助坚决反对,武帝下定决心,命严助带着自己的符节前往会稽郡调兵,援助东瓯。闽越王听说汉朝发兵,吓得匆匆撤兵。东瓯国害怕以后闽越国再度侵犯,向朝廷请求内迁。武帝同意,东瓯国人迁居到江淮之间。东瓯国不复存在。

汉武帝上台后首次用兵,就取得了不战而胜的效果,自信心大受鼓舞。对这次用兵,大权在握的窦太后也没有阻拦。

在这一次次实践中,汉武帝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能力得到了历练,逐渐成熟起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建元六年(前135年)5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在痛失亲人的同时,也从巨大的权力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此以前,汉武帝总觉得祖母事事都管着自己,让自己施展不开手脚;现在老太太去了,在摆脱束缚的同时,似乎又失去了依靠。

很多人认为,汉武帝即位之初,被窦太后压制了六年,这是太后专权的表现。我个人认为不能单纯地这么看,窦太后对汉武帝的束缚,是有所管有所不管。

其一,只有在是否改变治国方针的问题上,窦太后才会出面干预。

当她听说孙子要用孔子代替老子时,大为光火,出面横加阻拦。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她顽固,我觉得她这样做,不是因为她顽固,而是因为她不放心。她作为太皇太后,难道就不想把国家搞好吗?难道她非要顽固地把大汉搞垮吗?没有这个道理啊!

黄老思想在汉初施行六十余年,窦太后亲眼看到它是如何指导汉家天下一步步富强起来的,她对黄老思想的崇拜是建立在自己亲身经验上的。至于儒学,此前并没有成功的治国实践。换了任何人,也不敢轻易抛弃已经成功的黄老思想而选用尚无业绩的儒学。现在孙子非要搞儒学治国,效果怎样谁也难以预料。要么治好了,当然皆大欢喜;要么搞砸了,祖宗和后人或许不会怪罪年轻无知的孙子皇帝,只会怪罪我这个实际掌权的老太婆啊!所以她才要阻拦。

其二,在治国方针以外的其他很多事,窦太后并没有多加干涉。

上面已经讲到,汉武帝对西域、对闽越采取的外交、军事策略,窦太后并没有插手。不仅如此,汉武帝成天打猎游玩,喝酒扯淡,还和韩嫣搞同性恋,“嫣常与上共卧起”(《汉书·佞幸列传》),她可以不在乎;甚至于汉武帝另寻新欢,宠幸卫子夫并怀上身孕,危及到自己外孙女陈阿娇的皇后宝座,她也不在乎。因为在她心里,皇后不能生育,总不能让皇上绝种嘛!必须有继承人才能让汉家天下传之无穷,这是大体;外孙女失宠不过是宫中细节,老太太是识大体之人,怎么会因小失大呢?所以她对此也没有横加干涉。

综合而言,窦太后对汉武帝的束缚,是有收有放的,不是一股脑儿管死,这对汉武帝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与其说是压制,倒不如说是历练。

这世上的很多东西,只有失去后才知道它的可贵。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或许没有脱离羁绊的喜悦,反倒有失去靠山的孤独。或许他才深深地体会到,奶奶对自己的管束,其实也是一种爱。但年轻有为的他,是不会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不会因为爱而改变自己对儒学的一贯追求。

为了大力推崇儒学,年方二十二岁的汉武帝,接连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是做人事调整,为推行儒学治国做准备。

窦太后去世不久,他就以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办理窦太后的丧事不卖力为由,免掉了他俩的职务。因为许昌和庄青翟本来就不是他愿意用的,是迫于窦太后的压力才委以重任的,这次很可能汉武帝是故意找茬,把这俩人给开掉了,以便腾出空位来安排自己满意的人,为推行儒学治国铺路。

接下来,汉武帝就安排了田蚡为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田蚡前面已经介绍了他的基本情况,那韩安国又是什么人呢?

韩安国,字长孺,此人文武兼备,足智多谋,“死灰复燃”的成语就出在他身上。他早年在梁王刘武手下为官,因犯罪被打入大狱。狱卒田甲经常侮辱他。他气愤地说:“你就不怕我以后报复你吗?难道死灰就不能复燃吗?”田甲不屑地说:“燃即溺之”(《汉书·韩安国传》),死灰要是能复燃的话,我就能撒泡尿把它浇灭。不久,梁国的内史官缺位,窦太后指令刘武用韩安国当了内史。田甲得知消息后赶忙逃走了,韩安国下令把他找回来,笑着对他说:“我这团死灰已经复燃,你可以撒尿了。”然后让田甲继续做他的狱卒,并且善待于他。韩安国的才干远在庄青翟之上,这次汉武帝用他做御史大夫,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这届三公班子由田蚡、韩安国组阁,为武帝崇儒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史称:“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儒林列传》)。意思就是,窦太后死后,田蚡做了丞相,排斥黄老、刑名等各家思想流派,招揽了数百名儒生。曾经一统天下的黄老思想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而为儒学治国做好了准备。

在黄老思想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有必要对它做一个客观的总结。汉武帝从小就接触了两种思想:黄老和儒学。这两种思想就好比两个女人,黄老是父母为他包办的原配,而儒学则是他自己看上的情人。他对黄老总也看不顺眼,而对儒学却情有独钟。这并不是说黄老思想就不好,它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黄老思想是医治战争创伤的法宝,在政治上提倡统治者节制欲望;在法制上要求约法省刑;在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这对推进政治、法制文明的进步,对改善民生,都是有帮助的。黄老思想提倡少私寡欲、顺其自然,对个人修身养性、调节身心也是潜藏着极大的智慧。

但是一个国家和个人是一样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身体发生变化,会得病;国家也会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社会病。个人因身体状况的变化就要改汤换药,国家也要因社会的变化而改弦更张。黄老思想在汉初推行了六十余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退出历史舞台正符合时代的需求,同时也符合道家“功成身退”的一贯主张。

二是“元光对策”确立了新的治国方针。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光”。元光元年五月,汉武帝下令,天下的贤良文学就如何治理好国家提出自己的对策,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时间从者如云,应征参加对策的贤良文学很多,其中董仲舒的对策引起了汉武帝极大的关注,促使他在治国思想上做出了重大决策。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是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家里是个大地主,收藏了很多书籍,他无不刻苦钻研,对儒家经典很熟悉,尤其对《春秋公羊传》更为用功,几乎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民间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传说,他因沉溺于读书,三年都没踏进自家的后花园去看看。今天看来,像他这样长期伏案,是不利于健康的,是会得知识分子常得的病的。甚至古人也认为,此言不足信。东汉王充(27年—约97年)对此就曾表示过异议,他说:“安能用精三年不休?”(《论衡·儒增》)又不是机器人,哪有三年都不休息的呢?但不管怎样,经过努力,董仲舒成为当时“公羊学派”最著名的大师,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口才也好,是个全才。

但是董仲舒对策的时间,有的学者认为在建元元年(前140年),有的认为在元光元年(前134年)。我个人认为也应该是在元光元年,理由有二:

第一,董仲舒对策是汉武帝做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决定的关键。建元元年,窦太后还健在,当时正奉行黄老治国的方针,窦太后对汉武帝干什么都可以容忍,唯独不许他尊崇儒术,一有动静,就会施以打压。所以在建元元年,窦太后不可能允许他搞这么大的动作来推崇儒学。

第二,《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五月,汉武帝下诏令贤良文学提出对策,“于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这里引起人误解的就是公孙弘,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建元元年出来做官的,既然董仲舒和他同时出来,就应该是建元元年。殊不知,公孙弘当时出来被任命为博士,后来又派他出使匈奴,归来后陈述的情况不合帝意,武帝认为他无能,将他免职。这次很可能是他再次复出。此外《汉书》的《儒林传》《礼乐志》记载,董仲舒对策都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

综合起来看,董仲舒对策只能是元光元年,所以叫“元光对策”。

那么董仲舒在元光对策中给汉武帝提供了什么建议呢?

这次提对策的人很多,汉武帝觉得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最好,就不停地提问,董仲舒就不停地作回答,反复有三问三答。因为第一策谈的是天人关系,第二、三策才谈的如何治理国事,史称《天人三策》。《天人三策》被班固全文收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方法,其中最能引起汉武帝共鸣的,是他的“大一统”思想。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意思就是《春秋》大一统思想,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古往今来最正确的统治方法。

要做到国家的大一统,主要做到如下三点:

其一,思想上一统:独尊儒术。

汉武帝提出疑问说,自然界怪相频出,人世间思想混乱,价值观倒错,没有是非曲直的判断。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有人为了获取利润不惜制造、贩卖假冒伪劣、有毒有害的食品;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不惜炮制大量三俗文化产品。只管捞取名利,没有是非标准,没有道德底线。

董仲舒针对汉武帝的问题回答说,这正是“百家异说”造成的。各家各派的师承不同、主张不同,上面没有统一的思想标准,法律制度也朝令夕改,下面的人不知道该遵守什么才对,思想上自然就乱了。思想一乱,行为随之而乱,难以统治。解决的对策就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术。除了儒家之外的其他思想流派,国家不予提倡,不许其进入政治领域。大家共同推崇孔子的学说,这样思想就能统一,法度得以明确,老百姓就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逐渐就有了是非标准。这样国家就好治理了。

其二,政权上一统:尊王。

“尊王攘夷”是《春秋公羊传》中提出的主张。其中“尊王”就是要强调天子的最高权威。用今天的术语讲,就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弱臣势”(《春秋公羊传》),就应该压制诸侯、打击豪强,防止其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

最后,主权上一统:攘夷。

对周边少数民族夷狄之人,“不与夷狄执中国”(《春秋公羊传》),不能让他们来控制中原,必要时可以采取武力征服,使其一统乎天子,使四海“来臣”。

董仲舒的这些话,让汉武帝眼睛一亮,那真是“董教授说得对”。汉武帝在做太子时,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匈奴犯边,这三大危机常常让自己焦虑不安,知道这与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密切相关,从而刺激自己在思想上转向积极有为的儒学;上台后推行建元新政、搞崇儒试验,结果因人为阻力而失败;现在听了董仲舒的见解,对自己推行儒学治国的政治策略充满信心。

他坚信只有抛弃黄老思想,转而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方针,才能有效地应对既有的社会危机,才能推动大汉王朝进一步繁荣。于是他果断做出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么汉武帝在做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策之后,又是如何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来治理天下的呢?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推动着一个泱泱大国崛起的呢?

同类推荐
  •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看我争霸天下!!!!
  • 崛起之新中华

    崛起之新中华

    一次雨天的意外,一位坚信工业强国的伪军事、历史迷,侥幸魂穿清末,并逐步投身于一个略显不同的保路运动,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运动,以强势独裁者的身份,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中华!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有如此多的热血青年,为了心中的信念和民族独立,从容的献出所有鲜血和生命,用死亡去闯出一条道路。没有后退,没有怨言,只有从不低下的高贵头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谨以此拙作,献于近百年来,每一个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新中国富强完整的先辈烈士……由此,可以上溯至1840年!
  • 帅气逼人的历史

    帅气逼人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帅哥,和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命运?潘安、卫玠、纳兰容若、司马相如、慕容冲、独孤信、兰陵王、韩子高、董贤……每一个帅气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段让后人感叹的历史。本书以嬉笑怒骂的文笔,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帅哥的人生经历,嬉笑怒骂,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帅哥史”。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一种生活!小人物穿越古代的养成日记。
热门推荐
  • 雄霸末世

    雄霸末世

    2013年12月21日,末日之雾笼罩地球。大气层中充满浓雾,地球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炼丹炉,人类被残酷的锤炼,无数人抵抗不住末日之雾的侵蚀,变成了可怕的活死人,而精神和身体足够强大的人,则变得越发强大。随着末日之雾的逐渐升级,恐怖的末日危机愈演愈烈。对于大多数地球人来说,这场末日之雾代表了绝望和毁灭,但对于被特种部队开除的男主角麦锐宝,末日之雾除了残酷和血腥之外,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命运的转折,残酷的战斗,都打不倒麦锐宝钢铁一般的身体和意志!在末日中越战越勇,直到雄霸末世,一段末日的史诗就此抒写!
  • 女儿的下属是我的初恋

    女儿的下属是我的初恋

    杨东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杨涵长大,争气的女儿一路研究生顺利毕业,进入一家设计院担任高管,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下属于梅是爸爸当年的初恋,此时的于梅也是单身!爸爸含辛茹苦养大自己不易,为了让父亲有个美满的晚年生活,杨涵展开了撮合二老的行动。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 证道浮生录

    证道浮生录

    一段尘封的历史让少年走上修远漫长的证道之路,民族大义,种族分际,正邪有别,该如何抉择?证道何其苦?浮生众纷纭!看少年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证道之路。
  • 枭圣

    枭圣

    新书【混在扶桑国】已经上传。斗智斗勇,谋略文。
  • 大融合系统

    大融合系统

    一名修仙无望的底层少年,一梦醒来竟然是两千年后的地球,并且以外获得大融合系统,低级灵根又如何?在我大融合系统面前,一切都是毛毛雨,融合系统,掠夺本性!对于融合系统来说,融合之物自然越是珍贵强大越好,九天玄木,八部天龙,奇珍异宝,我融我融我融。
  •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你是否经常向朋友袒露心扉,最后却发现他总是向其他人散布你的谣言?你是否向老板提出加薪,却因为猜不透他的心思,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失败。你是否因为不懂恋人的心思,最终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直到现在还高声唱着《单身情歌》?请翻开本书,获取掌控他人的王牌,顺利地开启幸运之门。
  • 血夜殇

    血夜殇

    一个平凡的学生.受尽世间的屈辱.却又因看到不该看的事遭死亡之祸.然而当他再活一次命运是否不同.当夜晚降临.美丽都市里隐藏多少人们不知道的事.黎邪:我死去过.明白生命的美好.这世间有着多少不公.弱者就要受到欺辱吗?那就由我帮助他们吧!血夜殇.梦千年.月下一人独自伤…
  • 剑体无双

    剑体无双

    灵界万物皆有灵性,人类更是灵性之精华,成年之前便会发育出一颗灵脑,沟通天地灵气,掌控万物法则!少年齐林八岁发育灵脑,却因父亲告诫迟迟没有开启,后被寄养于秀容城泉家,受尽排挤与嘲讽……十六岁挣脱告戒,沉寂八年的灵脑终于开启,觉醒逆天天赋,从此一路张狂崛起……悟绝世剑道,铸万古第一剑体,破碎虚空,掌控天地!【书友群:288767736欢迎入驻】【新书上传,急需推荐票支持,有完本经验,品质有保障】
  • 喵喵,王子殿下

    喵喵,王子殿下

    我!超级无敌美少女伊莉雅,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社团,实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在这条路上屡败屡战,但在16岁时,我终于成为了自由会社的新社员! 可是……我在入社的第一天就遇见了一个神秘美少年,而且我还发现了他的秘密——他居然会冒出猫耳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浪漫清新恋爱自由式!不可思议的恋人,不可思议的爱恋,喵星来的王子大作战!
  • 我是鸠摩智

    我是鸠摩智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是这一花,这一叶,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从另一个侧面看一代奇僧鸠摩智,看属于他的这个世界。看你熟悉的人物,看你不熟悉的故事。这不是天龙八部,这只是鸠摩智的江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