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000000029

第29章 十月: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

第一周

星期一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篇》15.22

【译文】

孔子说:“君子自重而不与人争夺,合群而不成帮结派。”

【笔记】

孔子又说到君子,我认为这依然是每一个职业人应该做的。

首先,“矜而不争”,即自重而不与人争夺。此处的“争”乃是不正当之“争”,一旦陷入争夺则会影响自身的品德和形象,所以君子选择自重而不争。其次,“群而不党”,合群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就会产生问题了。

但是,反观企业内部,为了争夺某个工作职位,一些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同样,为了获取一己利益,很多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很多企业因此导致分裂。总之,目前中国企业内人员的职业素质需要很大的提升,否则,我们永远也进入不了职业化社会。

【行动指南】

在利益和品德面前选择品德。同样,在工作过程之中注意与同事们的协同和合作,并拒绝与一些小人形成派系,损害企业利益。

星期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13.23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要求一致,小人要求一致却不和谐相处。”

【笔记】

这句话我思考了很多遍才理解其中的深意。所谓“和而不同”,其实便是“求同存异”,便是追求和谐但不要求大家保持一致。而“同而不和”,则是“党伐异己”,对于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进行无情的攻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以和谐为目的,而是以相同为基础。

“和而不同”的结果必然是各种思想得到解放,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兴盛状态。而“同而不和”则会如何?自然是形成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对于不同观念和思想一概抹杀。

将两种情况放在企业内自然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将获得各种各样的创新思维,每个人都会为企业的发展付出自身的努力和思考。这就是韦尔奇所说的“群策群力”。而后者则会出现经营者一个人说了算的状态,同时由于“党伐异己”,很多人即便是有不一样的意见也不敢提出来,企业就失去了创新的可能,这样的企业最终结局可想而知。

【行动指南】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要要求下属与自己保持一致,而是鼓励他们去思考、创新。对于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一切观点都积极采纳。

星期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15.23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话而提拔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漠视他的话。”

【笔记】

我读《论语》的一个最大感触便是里面的观点非常实用,本章便是如此。仅仅根据一个人的话就判断他的能力和品德优劣,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巧言令色之徒,他们说谎时面不红心不跳,使人根本无法辨别。同样,一个品德不好的人也会说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话,我们不能因为讨厌一个人就连他说出的话也一概废弃。

可是,我们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根据一个人的话便草草下结论呢?又何尝不是因为讨厌一个人而根本不愿意听对方的任何话语呢?

【行动指南】

在任命一个人之前,必须对他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而不是仅仅根据他的言语。同样,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到所有的事情当中,即使对方是一个令你非常讨厌的人,但是如果他所说有益于企业发展,还是应该谦虚采纳,并表达谢意。

星期四

以事实为依据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卫灵公篇》15.25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赞誉了谁?如果我曾经赞誉过谁,必定是考验过他的。这样便是对待人民的方式,夏商周三代正是因为如此才走上正道的啊。”

【笔记】

纵观《论语》,除了历代明君贤臣之外,孔子很少夸奖他人,在自己的弟子中除了颜渊之外,也没有夸奖过谁,倒是批评过不少人。可见孔子对于夸奖一个人很慎重,不值得夸的人坚决不夸。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他夸呢?必定是行仁义道德之人,但是很多人是沽名钓誉,或是说得比做得好。孔子对此颇有认识,所以他不会根据某人自己说的话,或是其他人的评价便认同一个人,而是要亲自对之进行考验,并且得到论证之后才会赞扬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事实为依据”,任何没有事实依据的评估都是不可信的。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孔子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了。但如果错误任用了某个人,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工作岗位,那就不是麻烦的事了,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使企业因此而倒闭。所以,在人才评估方面,再麻烦也是值得的。

【行动指南】

根据事实而不是根据他的语言或是其他人的评价对一个人进行评估。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错过真正的人才。

星期五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篇》15.27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够扰乱道德,小事情不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笔记】

本章也是讲述了两个意思:第一,多听花言巧语会导致自己的道德判断混乱。自古以来,多少帝王因为听从了佞臣的奸言而失去了天下。孔子对花言巧语之人评价一向不高,前面也曾说过“巧言令色,鲜仁也”。第二,出现小的过错和问题时,如果不能够保持冷静,洞察问题的真正原因,而采取过激的措施就会导致全盘计划的失败。

对于“巧言乱德”,在这里我们不作深入分析。“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我们在为人处事和企业管理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管理者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甚至开除一些优秀的人才,如此一来导致了整个发展计划都受到影响。也有一些企业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中无法保持冷静的态度,不时发动价格战,最终导致利润尽失,反而给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行动指南】

不要计较一些小事,将眼光放在战略层面上。要取得大的成功,就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在小的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乐观平和。

第二周

星期一

过而不改,是谓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篇》15.30

【译文】

孔子说:“有了错误却不知道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笔记】

孔子经常说君子要知错能改,一个人如果明明知道自己有错,却不思悔改,这样就拿他没办法了。

我们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天才,生来就不犯错误。人人都会犯错,成功的人生与失败的人生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成功者发现自身错误之后,立即进行改正,从而确保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而失败者则相反,他们不思悔改,总是将脚多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我们要对下属和员工的错误给予包容,帮助他们指正缺点,只要他们能够虚心改过,同样应该对他们委以重任。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人自然需要另当别论。

【行动指南】

下属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不思悔改。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帮助下属改正他们的缺点和问题,当然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人只能有一个选择:请他们离开。

星期二

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篇》15.32

【译文】

孔子说:“君子考虑人生正道不考虑饮食。去耕田,饥饿也不可避免;去学习,俸禄反而可以从中获取。君子担忧的是无法获得人生正道而不会担忧贫穷。”

【笔记】

“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可是一个大课题,它探讨的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谓“道”,在孔子看来,不外乎“仁义”二字,君子担忧的是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世之道是否符合“仁义”。孔子认为一旦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仁义”,他就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得到出仕做官的机会,从而不用担心贫穷,更不用担心会没饭吃。这就是两千多年延续下来的观念:学而优则仕。所以,孔子要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放在今天来看,这句话同样很有道理。只不过所谓的“道”应该是人生的理想,而“食”则是指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忧道不忧贫”理解为:担心实现不了自身的人生理想,而不担心获得基础的生活保障。在今天,只要肯付出、愿意工作就可以获得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那么,我们就有愧于我们的人生,有愧于我们的生命。我们活着应该为了理想而努力、而奋斗。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过,我们就能够无愧于生命。

【行动指南】

成功者绝不会为了生存的底线而活着,他们会为了自身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甘于平庸的人才会满足于基础的生活保障。

如果你要成为一个成功者,那么就必须与平庸作战,为你的理想而奋斗!

星期三

动之以礼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卫灵公篇》15.33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理解到的,没有仁心来维持,即使一时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凭借聪明理解到的,也有仁心能够维持,不能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人民就不会尊敬。凭借聪明理解到的,有仁心能够维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但行动不符合礼仪,还是不够好。”

【笔记】

本章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道理: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礼”。有些人很聪明,可以很快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一颗仁义的心去维持,又有什么用呢?即便是理解了也等于没有理解。如果理解了并且也有一颗仁义之心能够维持下去,如果不能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面对,那么,人民就会不尊敬他。这是相对的,作为管理者,你要人们尊敬你,你首先要尊敬他们。放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同样如此,你要员工们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员工。但是,做到理解了并且有仁义之心维持,并且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仍然不够,因为还缺少一个关键:那就是必须要符合礼制。所谓“无礼不立”。

如果把这段话放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会如何呢?管理者大多数为聪明人,他们或许能够领悟到一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但是未必能够坚持下去,就是能够坚持下去,通常也会因为过于轻浮而失去下属的尊敬。有一些人也能够严肃认真地处理事务,但是又不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管理者绝非少数。在很多企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规章制度是针对员工的,对于管理者没有丝毫约束。这是错误的,如果管理者不以身作则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又如何让员工们遵循呢?

【行动指南】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礼制”——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果我们不能够带头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么,员工就会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

星期四

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15.36

【译文】

孔子说:“在符合仁义的事情面前,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笔记】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为什么?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是符合正义和道德的,我们可以无视权威的存在。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了太多所谓的权威论调,这些权威包括父母、老师、兄长、前辈,乃至领导和同事,他们总是以警告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如果严格按照他们的警告,我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将一事无成。而成功者都是那些勇于打破那些所谓“警告”的人。例如比尔·盖茨,如果遵循“人人都必须读完大学”这个所谓的“警告”,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不要理会那些所谓的权威,如果你的行为是符合正义、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放手去干。

【行动指南】

不要拘泥于他人的告诫,也不要畏惧于所谓的权威,创新正是在打破这些无意义的枷锁之后产生的。如果你希望你所领导的企业得到永续发展,那么就应该听从孔子“当仁不让”的教诲,大胆实施你所制订的一切策略。

星期五

君子贞而不谅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卫灵公篇》15.37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笔记】

我想一定是某个不知道变通的弟子问了孔子这样一个问题:在个人信用与仁义道德两者之间,我该选择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遭遇。例如你的某个朋友因为触犯了法律而躲藏到你家里,你该如何做?举报他你违背了友情,不举报他你又违背了道义,那么,你到底该如何做呢?

孔子告诉我们不要拘泥于小信,那就是应该举报他。因为社会的道义远远比一己的友情重要得多。一些“大义灭亲”的故事讲述的也正是这一道理。

“贞而不谅”在古代通常表现在“忠孝不能两全”方面。当一位将领临危受命要远赴战场之时,他最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必须将个人的亲情搁置一旁。

对于管理者,要作出的选择通常是:在企业的发展与亲戚朋友之间作一个选择。在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之中,经营者喜欢任用自己的亲戚和子女担任要职,但是这些人往往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也会因为亲戚和子女的无能而导致陷入困境。

同类推荐
  •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

    团队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是全球职场中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世界上最一流的高管并非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而是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你只需做20%重要的事,其余80%的事都可以交给他们。《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以世界500强企业都在运用的团队管理法则为基础,针对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执行力、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简单、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法,教你打造最强团队,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和业绩双赢!
  • 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中外创业传奇100例》选取古今中外优秀人士100人,按八荣八耻分篇,通过100个生动的故事,介绍其感人事迹。这些多彩的故事,它们蕴含着诸多的共性:大多数创业者都从零开始,都走过坎坷的创业路,历经磨难,通过不懈奋斗而成就事业;他们大多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从而站稳脚跟并不断做强做大。要求照搬照套这些成功的创业经验,不是《中外创业传奇100例》的目的;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推进创业实践,乃是编者的深刻用意。
  •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Ⅱ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Ⅱ

    以充实的事例阐述这样的事实,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有通过有效的运用推销术,持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成功条件并高校的完成一切工作,你的成功才能得到保障,同时,全书介绍种种正确运用推销术以提升自身价值和亲和力的方法和途径。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用人之道

    “世界500强”,是人们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是无数搏击于商海中的英雄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有的甚至耗费了毕生心血。
  • 懂管理先要懂心理(MBook随身读)

    懂管理先要懂心理(MBook随身读)

    柳传志编著的《懂管理先要懂心理》通过大量经典案例,阐述了每一位优秀、成功的管理者,都应该是一位业余的心理学家。一个懂得心理学的管理者应该在认清别人之前先正确地认识自己,主动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以便在掌好权、用好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陷入心理误区,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热门推荐
  • 梦里的现实

    梦里的现实

    这是梦吗?这不是梦吗?我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一天醒来我发现我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不,那是梦。
  • 吸血魔咒:邪杀

    吸血魔咒:邪杀

    一夜风云突变,四桩灭门血案,引出神秘恶毒的邪杀魔咒,是报应还是人为?幕后的黑手又是谁?谁是第五个被邪杀的对象?吃花酒的乞丐,神秘的青楼女,泄露天机的道士,亦正亦邪的书生,还有一位缉案神捕……可怕的吸血魔咒无处不在……
  • 你就在身边

    你就在身边

    本人一直热爱文学在于现在小说泛滥的时代,我也为自己做一次应该做的事,写篇小说纪念我和我爱的人!
  • 凤如怨情

    凤如怨情

    她用一个弥天大谎来隐瞒真想,只求换的他一世平安,而后百年,都在梦境中度过
  • 喾儿

    喾儿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命运作弄,喾儿一直懵懂于对江源的感情,直到揭开一切隐秘,喾儿才知道,原来这缘分早就注定。。。。。且看上古大神错乱阴阳,爱恨纠结的情动之旅。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校草我爱你

    恶魔校草我爱你

    冷婼离高中喜欢上了许浩辰,却同时将自己推向了悬崖。或许这是种磨练,正是从悬崖坠落才让她学会了飞翔。七年的历练,足够了。她,便是王。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