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000000019

第19章 六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笔记】

我们一直讲要学会包容,学会求同存异。孔子早就说过同样的道理,他说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不一定能够遵守同样的人生原则,即便有着同样的人生原则,也不一定对每件事都采取同样的看法和作出相同的评估。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在一起做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企业内也是如此,有些员工是因为希望实现自身价值而工作,所以他们努力付出以期获得最大化的人生价值;有些员工则因为在某个企业中工作能够更接近自己的梦想,他们是为了梦想而工作的;另外一些员工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而工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企业获得发展,企业成员们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很多管理者却不能妥善地对待不同的员工,他们希望自己的下属全都是价值性或是梦想性员工,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下属,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选择这份工作的,前提是只要他能够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行动指南】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总是会面对一些与自己志向或是观点不同的员工和同事,这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只要他们能够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促进企业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企业所必需的。

星期五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篇》11.12

【译文】

子路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没有办法侍奉活人,怎么能够侍奉鬼神?”(子路)又请教:“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够理解死?”

【笔记】

这一章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不知生的意义,就无法体会死亡。”

子路是一个急性子,总是希望尽早知道一些知识,所以在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好好侍奉父母、兄长以及老师时,他便急于了解如何侍奉鬼神。孔子对他非常了解,所以根本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采取了反问的方式提醒他首先学好侍奉身边的人,然后再去考虑侍奉鬼神。可是子路不甘心,接着问关于死的知识。孔子同样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知道子路还不懂得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理解死的含义的。

的确如此,记得年轻时,我们时常一帮朋友聚在一起谈论人生、生命以及死亡。关于死亡,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我们只能引用他人对死亡的理解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我当时引用的是美国女诗人普拉斯的一句诗:“死亡是一门手艺,我们每一个人都得掌握它。”可是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至经历了一些人事沧桑之后,才逐渐明白死亡的含义就是更好地活着,在活着的时候充分实现自身渴望实现的价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无愧于死亡,也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活着的每一天。

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一问题,你就无法理解什么叫死亡。

死亡是对我们一生的总结,如果你希望这一总结是浅薄的、简短的,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可以选择无所事事,甚至可以选择今天便去死。

当管理者们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时,便能够对下属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使他们能够更为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之中。

第三周

星期一

言必有中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先进篇》11.14

【译文】

鲁国的官员修建长府。闵子骞说:“维持原来的样子有什么不好呢?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平常不讲话,一讲话就切中要点。”

【笔记】

“言必有中”是对一个人讲话能力的夸奖和肯定。闵子骞平常不爱说话,总是保持沉默,这并不是说明他很愚笨,而是他聪明的一种体现。我们都知道“沉默是金”,相信闵子骞便是如此。但是,闵子骞对各类事情看得比谁都要透彻,所以一旦他开口,就一定能够切中要害。在鲁国官员要扩建长府这件事上,闵子骞同样一语中的,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扩建长府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浪费。孔子一向以俭朴为生活法则,所以立即对闵子骞进行了夸奖。

很多人看了或许不屑一顾,心想不就是说了一句中肯的话吗?可是现实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想法,并且一语中的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在企业内也存在着很多言不达意的现象,这给企业带来了很高的沟通成本。尤其是一些中层管理者常常无法准确传达高层管理者的指令,最终导致执行完全背离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见说话的水准决定着企业的效率,乃至前程。

【行动指南】

在企业内,准确传达命令和任务是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直接、准确地提出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也是企业员工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星期二

登堂入室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11.15

【译文】

孔子说:“子路弹出的瑟声怎么会出现在我的门下?”弟子们(听了这句话)不再尊重子路。孔子说:“子路已经进入殿堂了,只是还没有进入内室。”

【笔记】

“登堂入室”这一成语由此而来。子路弹瑟因其性格刚烈,所以声音颇具壮气,缺乏谦虚,为孔子所不认同。同时因为子路过于刚健,孔子知道他爱逞匹夫之勇,所以总是不失时机地批评他,以教导子路学会谦逊。可是这一次却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因为孔子批评子路的瑟弹得不够好,其他门人对子路失去了尊敬。于是,孔子对自己的话进行了纠正。

“升堂未入室”,意思是子路的瑟已经找到门径,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取得很高的成就还需要不断努力。

本章给我的启发来自于那些门人们,我们会发现身边这样的人随处可见,一旦某个人因为一次很小的失误就会引来这些人的非议。孔子的门人们还算不错,敢于公开不敬子路。企业中很多人则将不敬放在内心深处,对那些偶有失误的上司阳奉阴违。这类现象在企业中并不少见。当然,作为管理者,我们不但需要登堂,还需要入室,否则就难以获得下属的信服。

【行动指南】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才能,不仅要做到登堂,还需要做到入室。唯有如此,才能够赢得员工们的信服。

星期三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11.16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贤人?”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度,子夏稍嫌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更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度与不足是同样的。”

【笔记】

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适度,也就是中庸。过分了不好,不足也不好,只有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可惜这个度很难把握。孔子的两个弟子子张和子夏便无法把握这个度,同样子贡的话也显示出子贡也无法做到适度。

虽然中庸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的确很重要,但我们常常因为不够中庸而产生不良后果。例如很多管理者由于对员工不放心,而采取了过度的监督和管控,最终使得员工们产生逆反心理。

同样,在与竞争对手展开市场争夺时,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影响采取价格战,结果导致双方两败俱伤,而企业的利润却大大下滑。

在企业管理中,把握中庸法则极其重要,不但可以调整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还可以妥善处理与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行动指南】

每件事都会有一个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处理事情时我们需要进行慎重考虑,找到那个最适合的方式和办法。

星期四

退者进之,兼者退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篇》11.21

【译文】

子路问:“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可以知道了就去做呢?”冉有问:“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知道了就去做。”公西华说:“子路也问知道了就去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冉有同样问知道了就去做吗,老师则说‘知道了就去做’。我感到很疑惑,斗胆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有行为保守退缩,所以鼓励他向前迈进;子路做事勇往直前,所以让他保守一些。”

【笔记】

从一个很小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但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而且针对他们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子路做事喜逞匹夫之勇,孔子不时地教育他要懂得谦虚和保守。而冉有因为性格保守,孔子则鼓励他奋勇向前,学习了之后立即行动。

如果每一位管理者也能够像孔子一般了解自己的下属,并且根据每一位下属的不同性格和能力进行职务安排和工作分配,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相信一定会打造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可遗憾的是,很少有管理者能够这么了解自己的下属。

员工中也会存在子路和冉有,一些人不善思考,只知道盲目行动,一些人则故步自封,缺乏冲劲。针对这两种员工,应该采取孔子的方式:“退者进之,兼者退之。”

【行动指南】

首先,充分了解你的员工,对他们的性格、能力甚至爱好都有深入的了解。

然后,针对不同的性格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例如对于那些性格保守的员工,应该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激情;而针对有勇无谋的员工,则要求他们三思而后行。

同类推荐
  • 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本书一套系统研究甬商形成和发展的着作,对甬商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作了很好的解读。该书从甬商和宁波民营企业成长两个方向展开研究:第一个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对甬商与其他商帮的比较研究,阐述甬商形成与发展的独特的经济、政治、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及其发展机理,揭示甬商竞争优势的成因和深层结构,展示甬商成功的特殊意义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意义。第二个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对宁波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实地调研,大量收集宁波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与数据,剖析民营企业的成长机制、经营管理、文化内涵等,挖掘民营企业成功的内在成因,找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提出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本书在阐述资本、资本配置和资本配置优化的基本内涵以及资本配置的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演进状况和实际效率,提出了中国资本配置的战略目标、调节机制和具体途径。
  • 享受管理:星级酒店管理行思录

    享受管理:星级酒店管理行思录

    本书分“综合篇”、“市场营销篇”、“客务餐饮工程篇”、“人力资源篇”、“计划财务篇”、“企业文化篇”、“思想启示篇” 。
  •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创业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以锻炼为本,保持健康;以修养为本,学会求知。本书共分为借我一双黄金眼——生意场必备的机遇投资学;产品卖到全世界——生意场必备的市场营销学;长袖善舞会管钱——生意场必备的财务掌控学等六篇内容。
  •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荟萃卖的智慧,探究卖的学问,传授卖的真谛,是每一位产品销售员,每一个卖场营业员,每一位职业经理人,每一位正在打拼的老板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极品小子修真记

    极品小子修真记

    皮蛋,原名宋凌,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古老家族,但家族发展至今也就衰败不堪,皮蛋也就变成了十足的街头混混!虽胸无大志,但为人机灵,讲义气,手下带着几个哥们。在一次仇杀下,家人全部离开了人世,为了报仇,皮蛋无意之中投靠了另一修真家族,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手下四兄弟踏入修真界。
  • 过去

    过去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君影记

    君影记

    重生在架空的凤栖皇朝,江兰薰努力的寻找幸福。然而,冥冥中一切皆有天意,阴差阳错的,姻缘自有天成,掩藏在重重迷雾中的重生之谜也被层层揭开。
  • 绝色魔姬惹君心:上神太无赖

    绝色魔姬惹君心:上神太无赖

    【玄幻仙侠文】自古神魔不两立,身为上神的他偏偏爱上了魔界魔姬。界规不容,天理不容。一场神魔大战,导致各界生灵涂炭。身是魔,心是佛的她,慈悲为怀,舍己拯救苍生跳下诛神台,关闭各界来往的通道。本该魂飞魄散,又因为她的身份在入轮回。前世姻缘今世续,这一世,性格大变的她遇上了无耻无赖的月无双,温柔如水的陌漓星。心中的那一片天地,最终会被谁占有·········【宓月】第一次写文,如有不好处多多包含,本文非虐。
  • 大龄女的失控情事:婚事

    大龄女的失控情事:婚事

    大龄女纪珂早已过了结婚的年龄,但仍然单身一人,即便全世界的人都催她结婚,可她依然坚持过自己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在她二十九岁这一年,因为相亲结识了销售精英简伟年。简伟年对纪珂颇有感觉,但他是一个相信感觉但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人,为此他一直在爱与不爱的边缘挣扎。某一天清晨,纪珂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再掐指算算自己所剩无几的青春,突然萌发了结婚的念头。在挑选结婚对象时,她将目标锁定在对她抱有好感的青年才俊简伟年身上。在浮躁和冲动的驱使之下,她和简伟年提起了结婚的事,简伟年倍感意外,但又不想就此错过,就这样,两个对待爱情和婚姻半信半疑的剩男剩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生活习惯,亲友往来、双方理想追求等种种因素不停地困扰着他们,让他们觉得,这场婚姻不仅是一次冲动,更像一场闹剧。
  • 云朵上的琉璃歌

    云朵上的琉璃歌

    你是否听见过这样一种声音?你是否相信这种声音在瓷脆的心底反复敲击的场景?你是否看见过我们要去寻找的那片云朵?有少年在逆光下黯然的侧脸,有少女头戴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在巷子里奔跑,有互相依赖着缠绕彼此的友谊,有单纯得透明的情感……洛栀遥,流源,颜梓诺,夏岸,苏慕晴。纸飞机飞过头顶的蓝天,穿越缱绻的云层。呐,你听见那首最动听的琉璃歌了么?
  • 绝天傲寒

    绝天傲寒

    当没爹疼没娘护,懦弱无能却一身秘密的明月国第一废物,迎来一个强悍腹黑的灵魂,顿时勇猛嚣张,锋芒必露,风华绝代!搅世家,闯幻兽森林,助国难,平四方,再创世!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还我一尺,我打你九天之外!
  • 圣母

    圣母

    一代圣母的故事。圣母光芒耀四方!世人讨厌圣母,但,我就是圣母你奈我何!
  • 你要好好珍惜我

    你要好好珍惜我

    她只是一个和弟弟相依为命的孤儿,他是在她身边默默守护她五年的人,他是她最爱却又伤她最深的人,只是因为弟弟捡回来的一个女孩,让她明白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可以为了她不顾一切。
  • 群居解颐

    群居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