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8000000009

第9章 转型与第一桶金(1)

谁和农民抢饭碗,谁就没有饭碗;谁往农民碗里添油加肉,谁就有饭碗。

——刘汉元

一个人掌握了某项商机,他决定无偿地让千千万万的人也掌握这项商机,而自己却悄然来到产业链的上游,为千千万万利用这项商机的人提供他们无法生产而又日常必需的优质饲料——他们争相从他手里购买,他因此控制了更关键更赚钱的上游环节——这样的商业智慧无疑是经典的。

巨变下的中国社会不能以一般原则下的行为惯性来预判未来,现实往往出人意料。

“伟大的历史时刻会光顾每一个民族。”属于中国的历史时刻来了,它像一列隆隆奔驰的巨型火车,喷着蒸汽、煤烟、灰尘,不顾一切又势不可当地呼啸而来,穿透了历史的铁幕。

那场持续至今的改革开放对中国而言是多么重要,它不仅带来了财富,还为闭塞、落后甚至愚昧的中国人带来了多么及时的知识启蒙、眼界拓展和思想真知。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86年、1987年间,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推进,原本就有一定基础的社队作坊式生产单位,此时以“乡镇企业”之名在农村大地上普遍兴起。

这种星火燎原般蓬勃发展起来的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集体性质企业,被邓小平称之为“意料之外的异军突起”。那时在江浙平原、珠三角的河湖湾汊里,已隐隐生长着不少“大鱼”。如果在这些地方行走,你会觉得已经行走在中国财富涌动的火山带上,活力、内敛、神秘……邓小平已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能发展生产力,无论是国营,还是集体、私营,都允许试,不怕犯错误。那么,人们还有什么不敢试呢?

什么都允许试一试。当时政府和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思路——鼓励有能力的人创办企业,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富裕。南风西渐,四川的泥泞乡村里的非公经济也日益呈现蓬勃之势。你甚至可能在四川盆地的乡村公路走上几个小时之后,突然发现某块田野里有一个半新不旧的小厂,在轰隆隆地生产着什么……在那个拨云见日、苦尽甘来的年代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之下,刘汉元也搞起了个私经济。

快速转型:从养鱼到生产饲料

西方心理学家说,“可以根据三件事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他已做过什么(包括他留给别人的印象),他自认为他能做什么,根据他的个性揣度他可能做什么”。以此三条来判断,刘汉元的能力,是一个养鱼户的能力还是其他什么样的能力?

看上去,他会去养鱼。但是,刘汉元第一时间却转型办企业开始生产饲料。这时你会发现巨变下的中国社会不能以一般原则下的行为惯性来预判一个人的未来。表面看,这样的转型很突兀,其实刘汉元生产饲料,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

从当时情势看,他不这样做都不行。

1984、1985两年刘汉元投入全部精力确保试验成功,首要任务是提高鱼的产量。但事实上这两年与其说刘汉元在养鱼,不如说他生产了两年的鱼饲料。的确如此,鱼投进网箱之后,只要不生鱼病,刘汉元就不用再管它,而是必须将90%以上的精力花在生产喂养它们的饲料上。从1985年、1986年开始到之后的5年,他的主要工作完全转变成了如何生产、研制出优质的饲料和如何扩大饲料产量。但前后之间的转换几乎没有间隔,过渡显得非常自然。原因有四:

第一,每天要保质保量地为养殖户提供饲料。从1985年开始,他除了自己养鱼之外,还要负责为所有参与中试的其他12家农户提供饲料,保证足够的产量和稳定的质量成了刘汉元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靠卖鱼饲料赚钱了。第一年的成功让他理所当然而且非常乐意地承担起了这份由政府安排的任务。

第二,竞争对手的突然出现迫使他必须扩大规模,提高质量。1986年开始流水式网箱养鱼从眉山县推广到乐山、丹棱、洪雅等县,该年养殖季节一到,鱼饲料立即变得供不应求,这大大激发了人们跟风学刘汉元兴办鱼饲料厂的热情,仅眉山永寿一带就出现了12家鱼饲料作坊和小厂,加上其他县,达到数十家之多。他们无一不认为刘汉元靠一台绞肉机都可以生产鱼饲料,自己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刘汉元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商战,怎么办?作坊式的小企业无法打价格战,为了赢得竞争,刘汉元只有在饲料品质上下工夫,用科研技术降低饵料系数,即想办法用更少量的饲料养出同等重量和更优质的鱼,实现用户整个养殖成本的降低,这才是竞争之道。

第三,搞科研技术的需要。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刘汉元本能地想知道“鱼吃什么才能长得更快”,从未有过的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如何防治鱼病,如何防止人工养殖所带来的品质退化等,这都是对他有极大诱惑力的科研课题。这是他的天然职责所在,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希望刘汉元有所研究突破的。

这里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悖论,是对当时整个畸形社会心态的生动写照——政府希望刘汉元以科研提高饲料品质并进一步实现高产,目的是让养殖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刘汉元却深受“做什么事如果是为了赚钱,就会被人耻笑”的“资本主义尾巴”舆论困扰。

在这种多元的、混乱的社会价值观面前,在个私经济前景不明的年代,刘汉元低调而明智地选择了“科学研究”——这种高度低调的作风后来贯穿了刘汉元的整个人生和通威的发展史,直到太阳能、多晶硅、光伏产业的出现。此是后话。

第四,刘汉元是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但第二年他就完全放弃了对这项发明的控制,因为这项技术被千千万万的养殖户所掌握、利用的势头是不可阻遏的。就算1985年年底《专利法》开始实施,就算刘汉元申请专利,他仍然将无法在广袤无比、难以控制的农村大地上获取专利的收益;其次,如果刘汉元去做一个“养鱼大户”,他将很快被淹没在千千万万养鱼户中,最终必然“泯然众人矣”。

因此表面看,刘汉元当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但事实上,这项技术聚集了千千万万的农户以此方式来养鱼或是激发了他们以各种方式养鱼的热情,他却在第二年第三年就完全转入了另一条道路——饲料生产——真正具有技术含量而养殖户们又无法做到的事——鱼饲料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这最终成就了通威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帝国”。

这的确让人慨叹。一个最通俗简单的逻辑是:一个人掌握了某项商机,他决定无偿地让千千万万的人也掌握这项商机来赚钱,而自己却悄然来到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千千万万用这项商机赚钱的人提供他们无法生产而又日常必需的优质原料——于是他们争相从他手里购买,他因而成功地控制了更关键更赚钱的上游环节。

这样的商业智慧无疑是非常经典的,让人想到一个成语:“放水养鱼”。

还让人想到当今社会中,低价销售医疗设备而高价配售日常运行该医疗设备必需的易耗材料,包括汽车行业主要靠售后服务持续赚钱等商业手法,与刘汉元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刘汉元转入上游显得非常自然,因为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挟裹着他身不由己地向前走,是一种社会变化的大趋势,是一种“势能”,推动他顺其自然地在产业链上进行了转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不露痕迹因而常人不能看出其中奥妙,“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换一种方式,也可以这样表述:任何行业都有一条可以最快成功的隐秘捷径,或者叫产业链中最具控制力的一环。找到它,控制它,你就可以控制整个产业链,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第一桶金: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

刘汉元完全没有必要去深刻思考这一转型,因为它符合“道”,就用不着费心地去做精巧的设计,他只需要顺其自然,扎扎实实地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

其实早在小试、中试的过程中,刘汉元就一直在艰辛地进行科研探索。他有空闲之时,就坐在蟆颐堰边的草坡上,望着网箱里若隐若现无数游鱼,心想:“鱼吃什么才长得快?鱼吃什么才能吃得少又长得好?”最初他不断地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水温变化来调整配方和营养成分,效果虽然不错,但由于绞肉机成型不好,饵料投喂之后散失大,成本偏高,全年养下来一核算,饵料系数3.22:1,即3.22斤饲料长一斤鱼。尽管如此,第一年试验仍取得了惊人成果。

1985年中试开始后,为了生产中试专用饲料,刘汉元在蟆颐堰预制场租了一间村里的库房做作坊,瓦房破旧,条件很差。不管怎样,得赶快做起来,他花3000元买来一台每小时产60公斤饲料的SRG-Z240型饲料机,夜以继日加班生产,当年共生产了77.5吨,满足了中试12户农民的需要,同时还供给了其他养殖户和周围池塘、坑塘养鱼户。

——这就是刘汉元进入饲料生产领域的开端。完全不需要思考,不用下决心,不用作决定。大家要用他的方式养鱼,而只有他能生产出对路的饲料来,所以他就顺其自然地为所有人生产饲料。

恰好1985年,国家开始推行物价改革,特别调整和放开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刘汉元生逢其时,为其他养殖户生产的饲料,他也可以自己定价卖钱了,帮其他农户制作一个金属网箱,也可以赚上好几百元。

这一年,有了点钱的刘汉元买了辆摩托车,常常很神气地载着女朋友管亚梅来去如风……

接下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大量农户通过技术培训接受了刘汉元的集约化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规模扩大了,饲料明显短缺了。进入1986年,刚一开春养鱼,刘家生产的饲料立即变得供不应求,刘汉元敏锐地发现必须立即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正规的饲料厂,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

汹涌而来的饲料需求,已不啻“天上掉馅饼”,就看你能否接得住!

而且,更多的小型饲料作坊跟风出现了,对刘汉元形成了包围蚕食之势——建厂迫在眉睫。

这一年3月,刚22岁——现在的同龄人还在读大学的年纪,刘汉元就开始自己办工厂了。此时贷款已不再困难,他让父亲刘定全出面与永寿镇永新村达成协议,租赁了八分土地建厂。兵贵神速,当月开始修建,次月就投入生产,厂名定为“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父亲当厂长。设备除了原有的,又增添了一台每小时产500公斤的SLY—17型饲料机。不久,刘汉元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将饲料品牌定名为“科1986年3月10日,通威前身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科力饲料厂)开业力牌”,宣传用语更是直白形象:“科技能使卫星上天,科技能让你养鱼致富。”差异化地打了科技牌。

多年以后,他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板:“刘汉元天生聪明。”小小年纪,需要建厂了,他就摇身变成建筑工程师,自己设计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从土建放线、人字梁结构、圈梁挑梁到用多粗多大的钢筋、用什么水泥,全是刘汉元自己设计确定,包括电线安装、机器配电,全是他一个人完成。一个人怎么可以懂得这么多?到今天,他的员工说,他讲话,一两个小时,嘴里讲的全是数据:“没办法,天生聪明才能记那么多。”

最初没什么钱,办公室只修了一层,屋顶粗大的圈梁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三叔问他:“你这是干啥子哦?”

刘汉元答:“等发展了,我要在上面再加一层做化验室。”

三叔听了心里一惊,暗想:“这孩子将来不得了。”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你并不掌管整个宇宙,但掌管着自己。”房子自己修,机器设备也自己安装、调试,刘汉元少年时期对电子技术的痴迷,这时又无形之间成了他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那时没电话,也装不起电话,厂子里有事怎么办?人们不知他从哪儿弄来些零件,鼓捣着自己装了两部对讲机,一部放厂里办公室,一部放家里,两边屋顶用长长的竹竿支几圈铁丝做成天线。厂里一有问题,值班人员就用对讲机喊:“刘总刘总,机器不转了机器不转了,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刘汉元一听到,答一声“马上来!”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起床骑上摩托就往厂里跑,马上把机器修好。这时他又成了一个机械工程人员。他必须这样来回不停地奔波,市场供不应求,机器24小时不能停啊!

刘汉元记得自己骑坏过三辆摩托车,行程8万多公里,跑市场,跑客户,跑原料,“几次车祸差点出事”。而那个年代乐山地区同自己前后一块儿买摩托的人,差不多都出车祸死了。“现在想想,都感到后怕。”

就这样,少年时期培养的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为他解决了鱼饲料建厂的生产设备问题。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神奇,很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就直接成了因果关系。“不然当时还要花钱请一个电工。”刘汉元笑着说。

那时候,刘汉元兄弟亲戚都在厂里干。“家族管理能够使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到最大,适合企业初期阶段的经营管理,因为在特定阶段,企业根本没有实力从外面聘请管理人员,只有当企业做大以后,才可能聘请专业人才,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同类推荐
  • 女人气场心理学

    女人气场心理学

    《女人气场心理学》讲述了一个具备强大气场的女人懂得刚柔并济,她丰富的内涵可以给人以新奇感,宽容的胸襟能让人敬慕。气场是一个女人涵养的沉淀物,一旦气场形成,女人就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吸引力。翻开《女人气场心理学》,从中寻求法宝,来打造你的强大气场、塑造更有魅力的自己吧。
  •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本书介绍的这10种女人,虽然都有各自的性格与魅力,但是她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男人及所有的人最仰慕、最欣赏的女人。她们的生活情态,个性爱好,气质修养、风度内涵,虽各有千秋,但她们却能让自己修行成为精品女人,当然她们也都有独到的气质与套路。本书中提到的好女人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如今男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为女人们提供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而且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法。所以,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慰冰湖著的《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共分三辑十二章,从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或是作者好友经历的故事入手,揭示生活中一些为人忽视的生活哲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生活上,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一个想法的改变,将带来态度的转变。而态度的转变则会导致生活的改变。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热门推荐
  • 信仰之神

    信仰之神

    “你是我第一亿八百六十六个学徒,我的记忆即将苏醒,宇宙……颤抖吧!”神之所以称神,是因为他做到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但人也不是禽兽,他想七情,要六欲。大魔将醒,叱咤风云,蒙乐无意触犯,惹得大魔叫苦连连,区区一个小子竟然有如此能耐?欲杀之,必看之!
  •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是妻子还是凶手,是丈夫还是恶魔?谁能想象,同床共枕的伴侣?竟然想置对方于死地!夫妻之间是为了什么反目为仇?家庭、伦理、道德、爱情,瞬间化为乌有。妻子横尸血泊,丈夫手中颤抖的尖刀上正滴着鲜血,这些殷红的鲜血是否能唤醒往昔的记忆以及他沉睡的良知?
  • 让你睡得更香甜

    让你睡得更香甜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睡眠研究的新成果,系统介绍了睡眠的实质、失眠的影响因素、治疗失眠的常用手段,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介绍了如何进行失眠测试和如何记录失眠日志等失眠者的多种自我调节方法。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形式活泼,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强。可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常遭受失眠困扰的人员和失眠症患者参阅。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战逆凌虚

    战逆凌虚

    他是黑夜杀手,一次意外穿越,竟是四年废物;他是凌家三少,融合星辰之心,成就绝世妖邪。他就是他,他叫凌天宇。当废物再度成为天才之时;战神大陆将掀起怎样波澜?请看《战逆凌虚》,走进他的世界。战神大陆修炼等级:一阶战者、二阶战灵、三阶战魂、四阶战师、五阶战王、六阶战宗、七阶战皇、八阶战帝、九阶战圣、十阶战神。
  • 冥王的俏医妃

    冥王的俏医妃

    一朝穿越,得神医所真传,又奉旨嫁给冥王。一处废墟,使得三人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神冥大陆。神冥大陆……?她竟然是个废材?她身体里竟然有个……?她遇到了谁?最终又和谁踏上巅峰之路?
  • 美人出殡

    美人出殡

    难产而死却复活的女尸;镜子前剥去面皮的少女;连学校都建在乱葬岗上!我在卫校上学,在一次解剖尸体后,遭遇了不少离奇的事件,别问我为什么,只因为我夜夜和尸体睡一张床上……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海子是最受青年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受争议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读过海子,你会突然感到活着挺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这是诗人的灵魂和生命,是关于自由的低吟。真心推荐海子,可以带你走进另外一个纯洁安静的世界。本书从以细腻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海子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同时用清新的文字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才情并茂。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海子的童年以及人生路上的成长变化,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海子在对待友情以及爱情方面的态度,认识一个完整的热血沸腾的诗人。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
  • I and My Chimney

    I and My Chim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