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200000031

第31章 常反思,亲子关系更融洽(5)

于是,妈妈们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条件,不顾孩子的禀赋,以自己认定的模式塑造孩子,让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当然,过高的期望除了给孩子平添了极大的痛苦外,也给妈妈们带来了无限的懊恼。

孩子是妈妈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的人,这本身无可厚非。期望是一种有信心的等待,妈妈对孩子寄予期望,是一种信任,有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进取心,是进步的动力。由于孩子对妈妈爱戴,愿意以实际行动取悦妈妈,让妈妈满意,这就促使孩子自觉地经常地将自己的实际表现同妈妈的期望找差距,并努力达到平衡。

妈妈对孩子抱有期望,就不会放纵孩子或袖手旁观,就会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及时督促,具体帮助,加强指导,不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妈妈的期望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促使孩子努力向上的精神环境,是潜在的动力。而对孩子不抱有任何期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客观上对孩子起着压抑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

妈妈爱孩子,将自己对孩子所有的爱,都化作了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优秀,拥有光明的未来。但是,有些妈妈往往会把握不好期望值的高低,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可是,妈妈却忘记了厚重的爱未必可以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可,甚至会变成家庭痛苦的根源。

正如一棵树的成长,只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在适时的时间接受阳光雨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也是那一棵小树,妈妈掌握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个性,对孩子寄予合理的期望,然后再倾注适当的爱,孩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案例回放】

案例一

李良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有时候见他走在路上,都不忘记读书。而且每次都被学校选为优秀学生,还会在家长会上作为学生代表讲话。他不仅学习成绩好,品行也很出众。李良和其他十几岁的孩子不一样,在他身上从来看不到时尚的衣服,也不崇拜明星,业余时间更是不玩游戏,而是选择去培训班或者在家做题,他就像一台时刻不停息的“机器”,时刻在忙碌着。

李良让很多父母羡慕,那么懂事乖巧的孩子,一点也不用妈妈担心,老师也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人看来如此优秀的孩子,有一天,他突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将自己的课本全都撕碎了,还将自己之前得到的证书和奖状都扔进垃圾桶。李良的妈妈将他送进医院,医生的结论是:他精神过于紧张,压力过重,导致现在的状况。他一直背负着“妈妈、老师、亲友”的期望,维护自己的“优秀”形象,时间长了,心理防线崩溃了。

案例二

沈田是个14岁的小姑娘,对于妈妈对她的期待,她在日记里写道:

我的妈妈对我的期望很高,这使我很苦恼。小时候,妈妈把我送进了重点小学,凭借一点儿聪明才智,我每次考试都能高居榜首。后来我考上了师大二附中的尖子班,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我的心理压力逐渐大了起来,考试成绩不像小学时那么如意了,我开始尝试到失败的痛苦。这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得到妈妈的鼓励呀!一次考试后,我神情沮丧地回到了家。

一到家,妈妈洋溢着满脸的希望,焦虑地追问起来:“考得怎么样呀?”我深知妈妈希望得到的是我充满自豪的回答,但我今天却给予不了。我心中深深地自责起来,我告诉了妈妈考得不好。妈妈原来阳光灿烂的脸一下子堆满了乌云,只低低地应了一声:“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吧。”接着便回厨房去了。

我忽然感到很委屈,也很难过。妈妈嘴上虽然没有责怪我,但我知道她心里对我是极不满意的。我便发誓,下次一定要考好,这样才能对得起妈妈。很快又一次考试来到了,对我来说,就好像世界末日降临一般。

妈妈不断地对我说:“你要考不好,同学就会看不起你,老师也会看不起你,你周围的一切人都会看不起你。”就这样,我的压力更大了,对考试产生了恐惧感。眼中看到的只是考分,我的一切都是为了考分,我好像只是为了考分而活着。

然而,我考试的成绩却一再地不理想,我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开始怀疑,妈妈爱的是我还是我的考分、我的荣誉?我希望妈妈能设身处地地为我想想,别老盯着“分”。

【妈妈这样做】

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动机和具体的教养措施是两回事。妈妈要做的,首先是把自己的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降低,让孩子切切实实从零学起,功课一门一门地啃。有点特长发展一下当然好,没有也不必大失所望,别人的孩子们也都是这样,既然那么多伟人、科学家、文学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都很普通,你又有什么理由硬性要求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呢?这是不能靠定指标、下决心就能完成的。

太高的期望值是明明跟自己过不去。期望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妈妈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会有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对孩子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适当。但是,妈妈到底要怎样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1)妈妈要拓宽期望视野。

如何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好像现在都会有些硬性指标摆在那。把这种衡量放在孩子身上的话,指标就更加明显。像是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甚至是不同的社会时期是有着不同的标准的。

再说了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特殊天分。所以,尽管大家都是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但是每位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假如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条路试试!所以,妈妈不用过度的担心孩子,孩子自己的生活还是要他们自己去体会的。不用紧抓着一条路不放,妈妈如果拓宽自己的视野,那孩子的世界也会随之宽广起来。

(2)期望要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

大多数妈妈会从自己的好恶出发,以此来形成对孩子的期望,自作主张的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甚至在有些妈妈的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妈妈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那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聪明的妈妈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一定不要忘记事先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妈妈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到底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妈妈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毕竟妈妈可以管得了孩子一时,管不了孩子一世。

(3)表达正确才会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妈妈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放置于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样,在妈妈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但是如果你讲了十次的话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妈妈还应该训练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妈妈适当减少对孩子的照顾与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做判断,做选择,承担与其能力相适宜的责任,将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外部力量要通过内部因素产生作用”,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同样的道理。

妈妈们都应该知道“强扭的瓜不会甜”,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相信大家都会不舒服,那为什么不学着换位思考,替孩子着想,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动力,做起来才会风生水起。妈妈们又何必非要让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呢?

同类推荐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儿童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儿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好“孕”自然来

    好“孕”自然来

    本书将传统易经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准妈妈量身打造了这部好“孕”秘籍。它包含:孕前篇(如何交好“孕”)、育胎篇(如何养胎、护胎及正确胎教)、出生篇(如何选择好命的出生时间)及育儿篇(如何为婴儿打造优质、安全的成长环境)四大部分。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好“孕”风水的奥秘。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热门推荐
  • 狼战紀

    狼战紀

    【狼神进化史:狼灵—狼人—狼魔—鬼狼—狼尊—魔狼尊—狼神—终极神狼尊】楚凡自幼在孤儿院长大,七岁那年被一伙神秘人物带走,从此开始了倍受操控和残害的人生。他对自己的身事还留有片断的记忆,对孤儿院里一同长大的小伙伴更是难以忘怀。为了揭开充满疑团的身事和寻回往昔的旧友,他忍辱负重,十八岁就登上了人生巅峰,成为跨国财团的总载。可表现的风光掩盖着私下不堪的屈辱,涌动在身体里的狼性又呼唤着遥远异域的真身……当旧时的伙伴突然闯入自己的生命,楚凡才惊觉,原来他们之所以被自幼囚禁在孤城般的深深院落里,就因为他们异常的兽性既是无敌的超能,又是灭世的元凶……在毁灭与保全之间,这群绝世遗孤又该何去何从?
  • 信仰之手

    信仰之手

    那只手,畏惧着,却挣扎着触摸一个世界的边缘。只为了,身后的那双认同的蓝眸。籍此,他眼里,这个世界都只若投影。————新书地球上最辉煌的天王,书号3584813,希望大家支持!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随身空间之天运贵女

    随身空间之天运贵女

    她是个资深老宅女,是个三流作家,正当她玩游戏,写作两不误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在修理老爷机的时候触电而亡,穿越到了自己刚刚架构好背景,还没来得及写的小说之中,成了自己笔下最幸运的贵女身上,开启了自己一段全新的人生故事,修真,种植,发家,浪迹天涯,一样也不能耽误,一样也不能落下,在玩过瘾以后,踏破虚空,找师父去了!
  • 俯生一梦

    俯生一梦

    上辈子的孽缘纠葛痴恋让她被穿越,他位高权重却只想护她周全,可有些事终究要自己去解决。前世受过的苦,既然现在她复活了,就要一笔笔的把账算清,欠的情债也要一笔笔还。
  • 寂忌虚无

    寂忌虚无

    一切都将归于平静,就像宇宙几百亿年来平静看着一切。我们也终将走向平静直至寂忌。所有的东西都不复存在。而这样的状态便是虚无。这便是所有的结局:寂忌虚无。
  • 偷学

    偷学

    出人头地需要一笔庞大的资本,你的资本在哪里?在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竞争面前,若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很难站得住脚。只有身负真本事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
  • 兰溪溪儿允风吹

    兰溪溪儿允风吹

    突然被房东告知要在三天内搬走,兰溪儿简直欲哭无泪,好吧,那就搬吧。可是为嘛刚从中介所出来就被一个帅的一塌糊涂的帅哥拉去当冒牌女友,没关系,兰溪儿又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可是初吻却没了,她真的接受不了啊!但是老天终究还是公平的,中介所给兰溪儿找到了一个别墅式的房子,唯一条件是要和别人合租,兰溪儿这个单细胞生物不在乎,于是欢欢喜喜的签了合同。晚上一搬进去,才知道合租对象是那个变态帅哥,不住了?不行。巨额的违约金兰溪儿没有,只好豁出去住下来了。“我们以前是不是认识?”然而,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生前的一次交易,让少女珈蓝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名叫“忘笙”的声音。由于妄图改变神鬼学院的不公,珈蓝得罪了学校中一手遮天的鬼苑,也因此吃尽苦头。她不知道,接踵而来的灾难都是多年前设好的局。后来鬼苑昏迷,忘笙离去……“一切都是对神的复仇剧!”神鬼学院与珈蓝懵懂的恋情同时陷入巨大危机!她梦中花田里那双魂牵梦萦的银色眼睛在闪烁……而让珈蓝奋勇前进的,是回忆与信仰中的决不放弃。爱与希望的歌谣,奏响在待雪草盛开的路上!
  •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轰!”车摔落地面,爆炸。我抬头,只见他温柔地笑着,紧紧地搂着我。我们终于被拉上了“陆地”,双脚着地的一刻,才感到心脏猛烈的跳动,全身已被冷汗浸渍,四肢颤抖无法克制。“你……输了?”我不安地问。他轻轻地吻住我:“对,输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