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200000030

第30章 常反思,亲子关系更融洽(4)

6.拒绝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现在社会上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问题,好像全社会都达成了共识,似乎应试教育的末路来了,唯一要选择的是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但是,面对这么雄厚的一个人口数目,素质教育无非是一个幌子、一面旗帜、一个概念,应试教育才是根本、是基础,这个基础,因此,大家才会说,要想在中国实行素质教育是完全行不通的。毕竟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形成的科举制度,是遴选人才有效手段之一,基本上打破了世袭制度,让贫苦的阶层有可能一步登天,这么多年的积重,改是改不了的。当然了不光我们,日本等一些国家也是基本如此。即便是这样,但是也不能让孩子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要想改变这个局面,除去学校的努力,妈妈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不可避免,现在仍然有很多妈妈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误区,认为孩子只要能考出一个好分数,能拿到什么奖状就是学习好,但是从长远来讲,这些个高分数能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妈妈被应试教育一旦牵制住了,教育方法和思维就有问题了。因为分数让你觉得那个强弱,分数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么?大学文凭能决定孩子一生幸福吗?很不愿意看到妈妈为分数烦恼、痛苦、折磨孩子。因为你从分数开始看问题,你就错了。

看一组调查: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看到这些数据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其中原因,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最好,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却一落千丈呢?因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已经被妈妈的分数要求扼杀掉了。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但却无法达到应试要求。一些老师和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不惜“求同灭异”,这从客观上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学校和老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妈妈的安排和选择。一些妈妈即使明知孩子将来只有1%的可能考上清华、北大,也要挤破头皮让孩子用100%的努力争取。从这一点上看,说某些妈妈是应试教育的“帮凶”一点也不为过。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中,应试是宏观的教育目标,升学率是微观的教育目标,成绩就成了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我们的孩子生存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要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就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这种教育已经演变为以考试为主要导向的僵化程序。此外,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迫使孩子畸形发展——为了成绩而学习。妈妈在无形之中就做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在当今社会,妈妈应该意识到的一点就是,孩子的未来并不是靠现在的成绩单来保证的。因此妈妈更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拒绝做应试教育的“帮凶”。

【案例回放】

案例一

小童写作文有自己的方法,她一般都是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或切身感受。不过,虽然从语言、结构方面来说,小童的作文写得还不错,可是老师却说她写得作文不符合要求。

于是妈妈就按照老师的建议,拿着作文选让小童照着写。就这样,小童学会了编作文。老师让写好人好事,小童的作文就写: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突然晕倒,别人都看了看就走了,她把老奶奶送到了医院。后来老奶奶的家人赶到,给她的学校送了一封感谢信……诸如此类。

可是,这样的作文一看就知道是编的,不真实,可是老师却说写得很好,再写得详细点就好了。可是妈妈认为孩子这样编作文,长期下去,对她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消极影响。可是,现在到底该让孩子写那些老师要求的“八股文”呢,还是应该让孩子写有自己特色的作文呢?妈妈很是迷茫。

案例二

胖胖放学后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妈妈见他不高兴,就问他:“胖胖今天怎么不高兴啊?”胖胖说:“妈妈,我今天在美术课上画了几个蓝色的苹果,可是老师却说我画错了。老师还问同学们谁见过有蓝色的苹果,结果同学们也都笑话我。”妈妈对他说:“是吗?蓝色的苹果,这个主意真不错。可不可以让妈妈看看啊?”

于是,胖胖把自己的画画本拿给妈妈看。妈妈看到胖胖总共画了三只苹果,它们都是蓝色的。妈妈也不禁问道:“胖胖为什么要把苹果画成蓝色的啊?”胖胖有点兴奋地说:“妈妈,我这可不是普通的苹果,它们都是魔法苹果。吃了它,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得很聪明,还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维护世界和平呢!”

妈妈看着胖胖纯真的脸庞,听着胖胖善良的话语,被感动了。妈妈说:“胖胖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且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妈妈支持你。”胖胖听后高兴极了,一个人去玩积木了。

孩子的想法总是充斥着大人们没有的纯真与善良,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那个世界。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张填满标准答案的试卷,就将孩子的天真给抹杀掉,难道妈妈不觉得自己过于残忍么?

【妈妈这样做】

考试分数并不能代表孩子学习质量的全部,考卷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妈妈应体谅一下那些因为分数不好而愁容满面的孩子,不要使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妈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概念和尺寸,不要再逼迫孩子去争分了。其实,那是用孩子的身心健康去换分数,值得吗?其实,只要妈妈改变教育方法,转变一下观念,便可将孩子从应试教育的这个“漩涡”中拉出来。

(1)不要过分重视分数。

尽管分数可以客观地显示出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因为一些平时学习用功、成绩也相当不错的孩子,也不能保证每次考试都能取得高分。如果孩子运气不佳,正好赶上自己感到棘手的问题,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这时如果妈妈只关心分数而对孩子训斥,孩子就会变得垂头丧气,对学习失去信心。其实,孩子未必就那么差,只不过在试卷上没有发挥出来而已。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成才的路有千万条,妈妈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只要孩子有兴趣,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取得非凡的业绩,成为佼佼者。只要孩子做得比较好,为社会所需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就够了。

(3)不要盲目地给孩子请家教。

在一期少儿教育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到妈妈有没有给孩子请家教的问题时,15位妈妈中竟然有12位都举起了手,表示经常会给孩子请家教。可是,如果单纯地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盲目地给孩子请家教,也容易让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正确的,可是妈妈却为了孩子能提高成绩而给孩子请各种家教,这会造成孩子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妈妈的用意虽然是好的,但这种方式确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妈妈必须遵循着客观规律,让孩子自然地成长,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让孩子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特长。

(4)帮孩子扔掉“标准答案”的包袱。

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育目标过于狭隘,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因此有人说学校是按照相同的模子改造学生的“教育机器”。这种观点虽然过于偏激,但却反映了一种事实。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有太多死板、教条的规矩和标准在约束着孩子的个性发展。而那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又在严重地抹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孩子自然就成了无主见、无思想的“小机器人”。

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妈妈的悲哀。因此妈妈要帮孩子抛掉“标准答案”的包袱,不再做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如此一来,妈妈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光拿分数去衡量孩子学习的好坏。当然并不是说分数一无是处,但分数并不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全部。

7.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适当

妈妈们对孩子的前程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望,她们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出类拔萃的专家和明星。在充满压力和注重成就的当今时代,妈妈们忧心忡忡地迫切想为子女提供一种竞争的优势。

同类推荐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成立于1802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把培养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200多年来,这里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一流的军官,还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精英人士的摇篮”、“各界明星的制造厂”。它所奉行的理念和信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光芒照耀了全世界。本书把西点的理念、精神和中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将西点军规与培养孩子之道结合起来,解读西点案例、征引世界典型,点拨为人之道、讲说人生哲学。为男孩的父母一一解答从男孩到男子汉“父母要为他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的问题,为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提供最好的借鉴和参考。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在本书中,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家教与人生

    家教与人生

    本书从现代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许多典型案例的分析点评,阐述了家庭教育与人生成长的辨证关系。
热门推荐
  • 病弱娘子残疾夫

    病弱娘子残疾夫

    谢蓝,一个娇弱有病的十五岁少女;木惠,一个21世纪靠叔父叔母养大的孤儿。两个本无交集的个体,却在命星罗盘转动下,命运开始变化……我,木惠,相信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代替谢蓝活下去是老天的安排,那么我认命,就当一个陌生人,在一个陌生环境,努力认真地活。
  • 魔唤双修

    魔唤双修

    “如果你想称霸华洛帝国,那么去修炼魔法。如果你想执掌西蛮帝国,那么去修炼唤术。”“如果我想一统大陆呢?”林正一脸认真的说到。“痴心妄想,千万年来,还不曾有人如此这般大言不惭!”老者的胡子都气歪了。“那么,好吧。我请你见证一个奇迹,一个即将上演的千古奇迹。我,林正!必将执宰大陆!”PS:每天上午12:30晚上7:15准时更新
  • 鱼咒

    鱼咒

    《鱼咒》是一篇聊斋式的魔幻小说,以鱼的口吻讲述人性的丑恶。作者通过自己的敏锐观察和奇诡想象,从鱼摊杀鱼这一日常场景出发换位思考,用鱼的情感审视人,与人的视角互映,虚构了一个鱼诅咒人,最终人变成鱼的故事。小说以肖老大的独白叙事,通过人变鱼这一超现实的情节,打破现实和梦幻之间的界限,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思考人,具有存在主义的意味。
  •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为了追寻怪兽的踪迹,斗鱼和同伴们空降到一片陌生的地带。没想竟无意闯进了安洛蒂亚行宫,掺和进阴谋不断的皇室争斗。斗鱼来到了行宫旧址,幽暗寂静的走廊里不时传来桌椅挪动声。厚实的墙壁内缓缓探出一双青白手臂,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神秘消失。虐待怪兽的暴戾王子和行事古怪的管家,躲在湖底的狰狞水龙与被人遗忘的黄金宝藏。究竟旧址里隐藏着什么秘密?怪兽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正当他们一步步接近事情真相的时候,却遭遇王子的疯狂反扑。难道这个王子是假冒的?在重重压力下,伙伴们誓要将这个谜底揭开!
  • 英雄联盟之王者争霸

    英雄联盟之王者争霸

    大学生王麟在帮胡凯在LOL上教育了小号美眉金颜之后从此自己的生活轨迹出现了分叉。高校联赛!百城争霸!职业联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竞技从梦想出发!此书承诺绝不TJ保证完本!请大家放心看。欢迎多提意见与建议,莫悔虚心接受。在此先谢过!!(想看王麟如何从一个菜鸟如何变成顶尖的职业玩家,就从这里开始)意见Q群:176835975亲。求关注哦!!!!
  • 北城微凉

    北城微凉

    “我知道你真正爱着的人是我,在电波里我只唱属于你我的情歌”一个是有着忧郁气质年轻帅气的万人迷电台主播,“做我的女人,你应该被全世界仰望!”另一个是隐瞒总裁身份成熟魅力暖男大叔,当这两个优质男同时爱上了单纯善良有点迷糊的夏沐时,应该如何选择,真是一件烧脑的事情!霸道前妻,难忘初恋,各个马不停蹄接踵而至,让夏沐揪心不已......多年后,她带着一对可爱的萌娃现身首都。“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他愤怒地问道,一份医学鉴定报告,揭穿了隐藏多年的秘密......我们真的可以幸福吗?
  • 最牛主播修仙系统

    最牛主播修仙系统

    少年主播,穿越异界,亿万水友出谋划策,神秘系统硬刚异界文明,财富美女尽入怀中!千域万族听我号令!神魔奇域、诸天法界,任我遨游!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魔道天途

    魔道天途

    皇族弃儿,巧遇魔兽抚养成人,一朝沦落佣兵,陷害之下,逆天运气不死,锻造狂天魔功!别人修炼元气,他修炼玄气!别人只能掌握武技剑技刀法其中之一,他却能全部领悟,莫欺少年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待少年崛起之日,便是禽兽家族湮灭之时!
  • 网游之阴邪无罪

    网游之阴邪无罪

    他是别人的影子,主人去后却流浪街头!没有强大的后盾,却是人人敬畏的杀神!没有强大的朋友,却是人人崇拜的对象!没有绝世的美女,却有萝莉小女当妻子!没有神兵加利刃,却能够行遍天涯海角!看某、某、某在毫无牵挂之下,如何冲击天下人的眼球!技术流,数据流,数据比较严谨,技术比较高超!本书走的是双主模式,也许写不出来,所以不喜者勿入,网游界唯一的第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