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揭示结果”还不够、如果只以成果来评定个人的好坏,那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的成果虽然不理想,但他们的确努力过,对这些人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不要只重视那些销售成绩好的营业人员,对那些努力开发新顾客、运用技巧打败竞争对手的人,也要适时给予奖励。
一般公司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都只依成果来比较好坏,所以不但培养不出下属的进取精神,也抹杀了他们的创造性。
对那些努力减少不良率、提高生产力、节约经费、开发新产品、改善作业方式的员工,若都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将对未来的想法很有帮助。
此外,尽量营造愉快的工作气氛,将呆板的工作趣味化,这些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金钱,立刻就可以办得到。
千万不要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确实做好成果和努力的确认是很重要的。
举之以上案例是下属对上级的赞美,其实,领导对下属的这种赞美更是有效的、可行的。但有一点,在赞美之前,你必须要很了解你的下属,知道他的“优”“缺”点,在其“优”点上,扬鞭一挥,就会使他“四蹄奋起”。为你的企业拼命工作。
称赞一个人引以为自豪的往事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赞美的语言要表达准确,不能偏离事实。
(2)赞美必须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3)赞美时要专心致志,让被赞美者感到你在分享他的快乐和光荣。正所谓:与人善言,暖若锦帛,这种赞美艺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注意细节的点缀
大多数人不愿从小事上去赞美别人,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障碍,遮住了他们的视线。
其一,分工不同,责任不同,使人们认为别人做事是分内之事,是“应该”的,无需大惊小怪,做不好就要批评,做好了是责任,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很多人不能正视别人的小成绩。
其二,有人胸怀治国齐天下的大志,但眼高手低。对于“小打小闹”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事普普通通,没什么了不起,小菜一碟,形同虚无。
其三,“熟人效应”。周围的人对大家来说,太熟悉了。要么,就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用说什么;要么,就是熟视无睹。每天我们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去上班,都觉得无所谓,脏了该骂清洁工。父母为你呕心沥血,碾平了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我们却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你眼里是“隐形人”。同事、亲戚、朋友时时都在关照你,你却受之泰然。
以上这种态度都是应当克服的。
就小事而论,它的确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考察,却会发现一件小事往往会引发大事,几件小事加在一起就有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意义。
一位巡警巡逻时发现仓库口的灭火器坏了,及时报告给总经理。总经理安排相关负责人买了新的重新布置好。一晃半年过去了,谁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有一天库房因电线短路突然起火,被及时扑灭,忙乱中,总经理首先想到的是那位细心的巡警。如果不是他发现灭火器坏了,及时更换,那么库房恐怕完了,公司也保不住了。于是,总经理及时赞美了这位巡警,并代表公司向他致谢,号召全体员工向他学习。事过半年了,总经理在日理万机中竟然还记得巡警的报告。如果把事情割裂开想,一个小小的巡警恐怕早已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里了,谁也不会发现报告的重大意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滴水珠可以拯救沙漠中的迷失者,小事的确不可小视。要从小事赞美别人,自己首先得做一个有心之人,善于发掘赞美的材料,看到小事身后的重大意义,这就要留心观察,细心思考。
小事犹如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你没有一双识别它们的慧眼,细心鉴别,它就永远埋在山野石林之中,人们很难发现其价值所在。
你了解你下属员工的长处短处吗?你每天有没有看到员工细微的变化?你是否发现下属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优点……
无数的小事和少数的大事组成了我们繁杂的生活。如果我们只是睁大眼睛注视后者的“重大意义”、“历史性的价值”……那么你会发觉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虚空的,是乌托邦的,我们的社会就像艾略特笔下的荒原。
相反,如果我们每位领导者都去关注他的下属,那么你就会发现,每个员工都是很优秀的,都有可赞美的优点。在你的赞美下,员工会更加为公司卖命工作,企业就会更上一层楼。
无论被赞美者是何许人,被赞美者的那些闪光之处(哪怕微乎其微)就会在明察秋毫的赞美的滋润下,使被赞美者获得了付出后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领导者,更应该在细小的事情上,多多关注和赞美员工。
赞美的幽默创意
前面已经说了许多关于赞美的话,如果再加上一些“新意”的话,赞美之术就更趋于完美,效果更佳了。
赞美的“创新”主要是幽默的方式。
日本学者板川山辉夫在其《说话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如果问高明的说话方式是怎样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幽默的说话方法。”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问高明的赞美方式是怎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幽默地赞美。幽默在赞美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汤姆受聘于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他采用新的营销战术,在他加入公司两个月后,公司产品的销量大增,仓库积压的存货一售而空。老板非常高兴,拍拍汤姆的肩膀说:“你干得非常出色!继续努力。”
“有什么好处?”汤姆和老板开起了玩笑。
“你希望自己是免费的‘午餐’?”
老板的一席话,既体现了幽默感,又回答了汤姆的问题。
可谓一石二鸟。
无言的汤姆,只能哈哈大笑。
“努力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年轻人。”老板再次拍了拍汤姆的肩膀。
当下个月汤姆领到薪水袋时,发现里面附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干得非常出色!继续努力,表现更好。”
这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幽默在赞美的话语中是多么重要,它使你的赞美轻松舒畅,妙趣横生,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获得对方的认可和支持,使他人与自己心照不宣,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同时在生活中注入了新的趣味。现代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需要这种幽默式的赞美,来缓减大脑的疲劳,如果我们多一点笑声,多一点幽默,就能消除烦躁的心情,保持情绪的稳定。
这可能就是赞美的种种动机在幽默的调和下体现出的娱乐性吧!赞美的创新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双方的性格、文化背景、习俗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新”的方式。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卡耐基说过:“你即使喜欢果酱,那么钓鱼的时候,仍然不能用果酱作为鱼饵;而在这个时候,即使你讨厌蚯蚓,也得用它,因为你是在钓鱼。”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关键的地方,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离题千里,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汤玛斯·卡来尔对幽默的理解更是真知灼见。他说:“真正的幽默是从内心涌出,甚于从头脑涌出。它不是轻视,它的全部内涵是爱和争取被爱。”他还说:“幽默力量的形成主要在于我们的情绪,而不在我们的理智。你的幽默力量是你,是你以愉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你。它表达出你个人的真诚,你心灵的善良,你对别人、对生活的爱心。你能够真正掌握幽默这种力量,那么你也能够表现不平凡的作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幽默之于人生,不仅是让人快乐,更是让人反思,让人捉摸的一种智慧。几千年前的哲人们,就已经深深地领悟到这一点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个学生,一天,该生问苏格拉底:“结婚与不结婚,哪一样为好?”苏格拉底想了一下,回答说:“提这种问题的人,无论选哪一种答案,都是要后悔的。”
将幽默与智慧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在人生的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管理非常重要。幽默作为一种激励艺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项管理工作中。在富有幽默艺术的领导、主管周围,很容易聚集一批优秀的员工,在这种环境下共事时,主管的幽默会摆脱许多尴尬情景,使员工保住面子。
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林肯、罗斯福、威尔逊等,都有幽默的好习惯。有一次,林肯与一位朋友边走边交谈,当他们走至回廊时,一队早已等候多时、准备接受总统训话的士兵齐声欢呼起来,但那位朋友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退开,这时,一位副官走上前来提醒他退后八步,这位朋友才发现自己的失礼,立即涨红了脸,但林肯立即微笑着说:“白兰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许他们还分辨不清谁是总统呢!”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立刻打破了现场的尴尬气氛。
从管理的角度看,幽默不只是孩童的把戏,开心的笑脸,它和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竞争的加剧,经济的动荡,企业员工面对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对公司而言,如何保新的趣味。现代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需要这种幽默式的赞美,来缓减大脑的疲劳,如果我们多一点笑声,多一点幽默,就能消除烦躁的心情,保持情绪的稳定。
这可能就是赞美的种种动机在幽默的调和下体现出的娱乐性吧!
赞美的创新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双方的性格、文化背景、习俗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新”的方式。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卡耐基说过:“你即使喜欢果酱,那么钓鱼的时候,仍然不能用果酱作为鱼饵;而在这个时候,即使你讨厌蚯蚓,也得用它,因为你是在钓鱼。”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关键的地方,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离题千里,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汤玛斯·卡来尔对幽默的理解更是真知灼见。他说:“真正的幽默是从内心涌出,甚于从头脑涌出。它不是轻视,它的全部内涵是爱和争取被爱。”他还说:“幽默力量的形成主要在于我们的情绪,而不在我们的理智。你的幽默力量是你,是你以愉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你。它表达出你个人的真诚,你心灵的善良,你对别人、对生活的爱心。你能够真正掌握幽默这种力量,那么你也能够表现不平凡的作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幽默之于人生,不仅是让人快乐,更是让人反思,让人捉摸的一种智慧。几千年前的哲人们,就已经深深地领悟到这一点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个学生,一天,该生问苏格拉底:“结婚与不结婚,哪一样为好?”苏格拉底想了一下,回答说:“提这种问题的人,无论选哪一种答案,都是要后悔的。”
将幽默与智慧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在人生的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管理非常重要。幽默作为一种激励艺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项管理工作中。在富有幽默艺术的领导、主管周围,很容易聚集一批优秀的员工,在这种环境下共事时,主管的幽默会摆脱许多尴尬情景,使员工保住面子。
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林肯、罗斯福、威尔逊等,都有幽默的好习惯。有一次,林肯与一位朋友边走边交谈,当他们走至回廊时,一队员工的士气,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突破桎梏的思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运用幽默进行管理,管理者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据美国针对1160名管理者的调查显示:77%的人在员工会议上以讲笑话来打破僵局;52%的人认为幽默有助于其开展业务;50%的人认为企业应该考虑聘请一名“幽默顾问”来帮助员工放松心情;39%的人提倡在员工中“开怀大笑”。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上至总裁下到一般部门经理,已经开始将幽默融人到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培训手段。
有一位女歌星,从日本到香港,打算小住之后,便到东南亚表演歌舞。她需要一两个短剧本,而在她心目中,一直希望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为他动笔。这位作家学贯中西,文笔风趣,但他性情古怪,而且很忙。这位歌星打电话给她的朋友,说她已得某导演的介绍,当晚要和该作家共进晚餐了,但她不知道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请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什么短剧?”
“随便他好了,只要他肯写就行。”
“这样是不好的,他不明白你的需要,可能写得不理想,等到他写好之后,你发觉不理想而又要请他改时,问题就会变得严重了!”
“我最希望他给我写哑女奇缘,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故事。”
“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东西,你只须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他就行了……”
过了两天,这位歌星给她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她成功了。
她朋友说:“你们在晚餐时,你一直谈论他过去的那些得意之作,是吗?”
“你猜得很对,主要就是讲他的作品在日本是如何受人欢迎的。”
“对了,这就是应酬中恰到好处的赞美带来的成功。”
是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要想与之相处,你要想通过赞美他来获得帮助或者成功,那么你就必须进入他的物质精神生活范围,这样,他才能在与你交往时处于亢奋状态,人在兴奋的时候,往往会泄露和允诺一些平时隐晦的事情。
赞美的创新很重要,但更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翻出恰当的“新”意,否则便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好的赞美能当我十天的口粮。”我们每天都让新鲜的赞美流淌入他人的生活中,那么彼此的生活就会充满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