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1600000011

第11章 胠箧第十

【原典】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必摄缄縢,固扃鐍(jiōnɡ jué)②,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镉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 (lěi nòu)之所刺③,方二千馀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咸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⑤,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zhí)也。为之斗斛(hú)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⑥;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yuè)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⑦,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⑧,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合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扌丽(shài)工亻垂(zhuì)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舍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瞽旷⑨、工亻垂、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⑩,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zēnɡ ɡǒu)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jū fú)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jié)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ruǎn)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tūn)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注释】

①胠箧(qú qiè):从侧面把小箱子打开。探囊:把手伸进袋子里窃取财物。发匮(gùi):打开柜子。这三个动作同指偷盗行为。②摄:打结,收紧。缄(jiān)縢(téng):均为绳索。扃:插闩。鐍:锁钥。这几个动作都是为了防盗。③耒(lěi),是一种原始的农具,用以翻耕土地。④胣(chǐ):剖腹挖出内脏,另指一种叫做车裂的刑罚。⑤掊(pǒu)击:攻击,打倒。⑥符玺(xǐ):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⑦擿(zhì):投掷。⑧擢(zhuó):拔掉。⑨瞽旷:即师旷。因其眼瞎,所以又叫他“瞽旷”。⑩爚(yuè):火光。罾(zēng):用木棍或竹竿作支架,把渔网撑成倒伞形,网底放上饵料,再用能上下启动的长杆把网吊入水中,待鱼入网再提起取出后放下。悖(bèi):遮蔽。

【译文】

如果想要防备开箱子、掏口袋、撬柜子的盗贼作案,就一定要盯紧扎牢自己的口袋,把门窗箱柜加上牢固的锁,这是世俗公认的明智之举。可是真正的大盗来了,则背起柜子、提起箱子、担起口袋,快步离去,唯恐封闭捆扎关锁的不牢固。既然如此,从前所说的明智者,他们的做法不就是为大盗积聚财物吗?对此试作论述:世俗所说的智者,有不为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说的圣人,有不为大盗守护财物的吗?何以知道是这样呢?从前的齐国,城邑之间遥遥相望,鸡鸣狗叫之声相闻,渔猎网、具遍及之处,犁锄农具耕作之地,方圆两千余里,统括四境之内,所用来建立宗庙社稷,治理邑闾州乡等区域的方法,何尝不是效法圣人呢?可是,田成子一旦杀掉齐君,就窃取了齐国。所窃取的仅仅是这个国家吗?连同治理国家的圣知之法也一并窃取了。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世世代代窃据齐国。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胸,苌弘被掏肚,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像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所以说:嘴唇向外翻开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河流干涸,溪谷就随之空虚;把山丘铲平,深渊随之被填实;圣人死去了,大盗就不再兴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只要还有圣人的存在,大盗就不会止息。所以倚重圣人以治理天下,就是使跖一类大盗获得重利。人们制造出斗斛用来计量多少,于是就产生了使斗斛徒有虚名,以此骗人的现象;制造出权衡用来称量轻重,于是就产生了使权衡徒有虚名,以此骗人的现象;造出官符大印本来是作为取信于人的凭证,于是就产生了使符印徒有虚名,以此骗人的现象;造出仁义规范本是用以矫正人的过失,于是就产生了使仁义徒有虚名的现象。何以知道是这样呢?那些偷窃腰带环等不值钱物件的小贼,捉住了要被诛杀,而盗窃国家的大盗却成了诸侯,在这样诸侯之家就有仁义,这不就是把仁义圣知一起“盗窃”了吗?所以那些追随于大盗之后,把自己抬举为诸侯,窃取了斗斛权衡官符大印以谋利的人,即使用高官显爵之赏赐也不能劝止他们,纵然有砍头重刑之威慑也不能禁止他们。如此重利使跖一类大盗屡禁不止,这就是有圣人的过错啊。

所以说,就像鱼不能脱离深潭水源,治国的利器也不能随便泄露给外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终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因此说:“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样。”削除曾参、史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视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毁坏;人人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忧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那曾参、史、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外露并炫耀自己的德行,而且用来迷乱天下之人,这就是圣治之法没有用处的原因。

你难道不知道德行最高尚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吗?从前有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在那个时代,人们用结绳方法记事,以其所食为甘美,以其所衣为漂亮,以其习俗为快乐,以其居处为安适,相邻之国互相望得到,民众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交往。像那样的时代,就是治理得最好的了。当今之世,竟然要让民众伸长脖子、踮起脚跟企盼。听说“某地方有贤人”,就带足食粮,奔往贤人之处,搞得在家里抛弃了亲人,在外面丢掉了所主管之政事,他们的足迹踏遍诸侯国土,车子的辙印交错于千里之外。这都是君主崇尚智慧的过错。君主诚心崇尚智慧而抛弃大道,天下就要大乱了。何以知道是这样呢?弓箭、罗网、机关方面的智巧多了,空中的飞鸟就要被扰乱;钓具、渔网、鱼篓方面的智巧多了,水中的鱼类就要被扰乱;削木桩布成各类网具的智巧多了,山泽中的野兽就要被扰乱;运用智谋欺骗,使人不知不觉中深受毒害,把坚白之辩纠结在一起,把同异之辩加以曲说诡辩,这类智巧多了,故风遗俗就要受其迷惑。所以,天下常常发生大乱,罪过就在于崇尚智慧。天下人都懂得去探求他所不知道的,却不懂得去探求他所知道的;都知道责难他认为恶的,却不知责难他认为善的,所以天下就大乱了。因此,这样做就会上遮蔽日月之光明,下销毁山川之生命,中破坏四季之正常运行。蠕动爬行的小虫,微小的飞虫,都无不因此而丧失其本性。崇尚智慧之祸乱天下,如此之厉害呀!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就是这样。舍弃淳厚朴实之民而喜爱奔波劳碌不肯停歇之有才艺者,废弃恬淡无为的风尚而喜欢多言不倦的游说,多言不倦的游说已经把天下搞得大乱了。

在本篇中,庄子再一次无情地抨击了圣人的所作所为。在庄子看来,圣人、圣治给世界带来的灾难要比好处多得多。

在古代,对于圣人的膜拜,正如今天我们一味对权威的迷信和推崇。圣人和权威的过错就在于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根据庄子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效率、克服困难的有效办法就是行事精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完成事情之后,常常发现自己走了很多冤枉路,究其原因就是将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烦琐了,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低得可怜。

是的,正如庄子所说:“啍啍已乱天下矣”,最完美的生活必定是简单的,而事业的成功也是如此简单。回过头来再分析庄子的话,很轻松地就能感受到他那独特的智慧--不要将事情弄得过于复杂,否则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都将被束缚。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精简是非常重要的。写文章要精简,说话要精简,做事更得精简。只有简单、自然,才能突出内在的价值。不要以为成功多么困难,也不要以为生活多么艰辛,只要遵循简单原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不简单。

同类推荐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热门推荐
  • 画圣

    画圣

    “画一片云在手心,就拥有了整片天空。”这是神卷大陆对强大的画师作出的评价。相传,太始元年,有神卷携氤氲之光自天而降,分散落在人间。大陆各族因观神卷之雅韵有所得而获天地之力认可。自此,画道成。多年以后,人族一代画圣于画师陵陨落,随后重生到了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身上,也由此,开启了一个逆天画师的崛起征程!
  • 新十六国之少帅传

    新十六国之少帅传

    姜随,乃魏国开国五大将之首,官至魏大将军,封号白甲大元帅。膝下有两子,名曰安与定。时值中原天下乱战,十六国并立于世争雄逐鹿。十六国依强弱分为:齐国子氏、楚国当氏、蒋国南极氏、燕国步氏、魏国谷梁氏、赵国元氏、韩国杨氏、秦国第五氏、金国仓氏、晋国拓跋氏、蜀国关氏、北梁东宫氏、西梁萧氏、吴国勾氏、鲁国丁氏、宋国祖氏。
  • 神魔战甲

    神魔战甲

    没落的修炼之道成为了科技的辅助,科技的力量又使修炼变得简单
  • 你是我的那个秋吗

    你是我的那个秋吗

    一个企业高管,一个职场小萝莉,从相遇、相识到相恋,是那么的温暖、热切、缠绵;相处以后才发现相爱容易相处难,猜忌、不了解、不沟通;分开的思念,在一起的的争吵;最终他们…...
  •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似此星辰

    似此星辰

    一片半绿的梧桐叶飘下,就落在我肩上,我身旁穿白衬衫的少年轻轻将它摘下搁在眼角,对着温柔迷人的夕阳说:“你看这树叶,就像一只蝴蝶停在你肩上。”我想,那真是我听过的最美的话。可是童话破灭。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 鸾凤错:相思青萝〖全本已出版〗

    鸾凤错:相思青萝〖全本已出版〗

    苏影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只记得那个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柳沁,苦苦等侯他七年。但等来的却是……苏影固守着自己的清冷淡然,却不敌柳沁越来越邪肆的冷笑,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大,来逼退这个居心叵测男子不断进行的身心攻陷。当苏影由青涩走向成熟,由清冷渐转凛冽,由落魄少年步入一方领袖,谁比谁更强大?谁比谁更辛苦?谁比谁更妖孽?
  • 逃跑的父亲

    逃跑的父亲

    干油漆匠的父亲,因为整天和油漆接触得了白血病,好不容易控制住以后,因为看病家里欠下一大笔钱,只好拼命干活去给别人做油漆。一次做工回来很晚,遇到强盗,抢了他可怜的工钱,于是他不想回家,开始逃跑。
  • 海岛鱼王(兽王系列)

    海岛鱼王(兽王系列)

    结束了在璧山城的任务,柳远藤继续踏上寻找塔首之路。魔刀范在山和柳远藤打赌,他若生擒柳远藤三次,柳远藤便要拜他为师,否则他便将斩雷擎天刀诀无偿教给柳远藤……柳远藤回到桃花源,接受了贪狼赋予的重任。贪狼传授他上古丹心术高级修炼法诀——万里星河沧浪诀。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凝练出星核龙兽……根据星核龙兽的指引,柳远藤在一个养鸡场中找到了十二生肖塔塔首之一——鸡首。孰料新人类联盟的高手也同时现身,并与柳远藤发生激烈冲突……柳远藤展开调查,发现新人类联盟正在秘密搜集塔首。新人类联盟四大天王之一鱼力天王俞倾波坐镇一方。对柳远藤虎视眈眈,鱼人计划渐渐浮出水面……为了守护公正,柳远藤将一往无前……
  • 妖夫

    妖夫

    她因电梯事故穿越成一只小燕妖,误入飞禽族,结果成天都有妖孽在她家门前群魔乱舞,美曰“求婚”?虾米?好在她整盅手段高超,扮猪吃老虎祸乱妖界,尽览鸟妖风采,求得美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