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5700000002

第2章 不羁的少年时期(2)

家庭生活冷淡,学校生活不愉快,双重压迫之下,俾斯麦比一般的青年早熟,也逐渐养成了凡事怀疑的态度,他对人生的看法充满了讽刺,毫无少年的天真、憧憬之心或青年的诗样情怀。缺乏温暖的生活环境,极易让人步入歧途,俾斯麦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一些很不好的行为,而且停止了每日的祈祷。他自己说:“祈祷和我对神的观念不符合。如果神真是全知全能者,就算我不祈祷,也会按照他的方法支配一切,引导我的行为。如果我的意志是独立而与神无关的,就要用我自己的意志来影响神的傲慢不逊。所以我认为祈祷是不必要的。”这些话出自16岁的少年之口,实在非比寻常。

误入歧途的大学生

17岁时,俾斯麦进入哥廷根大学就读。进入哥廷根大学后,俾斯麦很快就成为全校知名的人物。当时有一位叫约翰·马特利的美国留学生与俾斯麦同班,他与俾斯麦很快结为莫逆之交,这位美国青年后来成为外交官及历史学家,而且颇有名气。马特利曾在他的小说中提到俾斯麦,他这样描述俾斯麦:

他很年轻,还不满17岁,但少年老成,与一般的同学不一样,我从未遇见过面容这么忧郁的男孩子,可与他交往后,我渐渐发现他有副令人着迷的容貌。他的红褐色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上净是青春痘,眼球中央几乎透明,而四周有着红色圆圈。他最近与人决斗,留下了由鼻头到右耳的伤痕,缝了14针。前几天还被人剃了眉毛,我相信任何人见了他,都会认为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怪物。

他身体清瘦,还没有发育成熟,但个子很高。看不出他的上衣属于何种式样,因为没有衣领和纽扣,也没有颜色。下身是裤裆宽大的裤子。鞋子后跟钉有铁钉,并加上马刺。他的衬衫不结领带,领子是敞开的。头发长至肩膀,唇上甚至还蓄有八字胡。

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是,在他的腰间佩有一把很大的西洋剑。

俾斯麦就是像上面所说的形象,牵着一条大狗在大学校园里昂首阔步。如果有人觉得他样子奇怪要取笑他,那不管这个人是他的学长或学弟,他一定会与人搏斗,当时的学生都用西洋剑决斗。三个学期的时间,俾斯麦与人决斗了27次,大获全胜。他鼻头到耳部的伤口是唯一的伤痕。

俾斯麦剑术高明,喜爱滋事,是全校学生畏惧的人,加上他不遵守校规,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都被关在大学附属的牢房中。俾斯麦曾经说:“在这里,我要做他们的头目;将来进入社会,我还要做社会的领袖。”但是在第一学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马特利就在日记中感叹,俾斯麦的英雄资质,恐怕要被毁掉了。

俾斯麦的父母希望他学法律,日后成为外交官,所以把他送入大学,但是他却不认真读书,浪费了金钱和时间,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一身的债。当时的他对政治毫无兴趣,虽然有著名的教授讲解政治,他也从不去听。在大学中,他结交了两位好友,一位是前面所说的马特利。俾斯麦很喜欢这位潇洒、智慧过人、个性温和的美国人。另一位好友是凯塞林,他是一位头脑清晰、极具才华的青年,随时会为俾斯麦弹奏贝多芬乐曲,以舒解他抑郁之情。

俾斯麦对人生感到厌倦,他开始酗酒、打斗、沉溺女色,以致名声很恶劣,有一次听说他要到耶拿游玩,耶拿大学马上召开教授会议,决议不许他入境。

在哥廷根大学待了一年半,俾斯麦感觉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所以和好友马特利转到了柏林大学。到了柏林大学,俾斯麦对法律仍不感兴趣,当时给他们授课的是一位自然法学的权威教授,但俾斯麦也只上过两三堂课而已。

但是在柏林大学待了两年也并未完全浪费,俾斯麦阅读了很多哲学家与大文豪的著作,例如史宾诺莎、黑格尔、歌德、莎士比亚等,他还阅读了很多国家历史,这对他日后的成就有很大的帮助,俾斯麦对普通学科并不用心,但对课外读物却花了相当的工夫。

不满现状,刻苦读书

俾斯麦这位不守规矩的坏学生踏入社会后,立即感到无所适从。过去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将来,只是说不做军人,俾斯麦出身军人世家,但他却厌恶从军,因为他喜欢命令别人,讨厌受人命令,俾斯麦为了避免被征召从军,所以下定决心做律师。

他努力朝目标迈进,付出了很大心血,来弥补大学三年中没有好好上课的损失,他请了一位老师指导,最后终于通过了考试,成为有审判权的正式律师。

俾斯麦就任正式律师后,总是独断专行,大胆地判决。有一次,因为蔑视推事和证人,差点被免职。在参与了社会实务后,俾斯麦的想法与学生时代完全不同了,他发现了自己过人的办事能力。法庭或宴席中会遇到许多达官显要,他也想努力奋斗让人刮目相看。俾斯麦在写给哥廷根大学友人的信中曾这样表示:

学生时代的我,没有强烈的功名心,但最近它却深深地萦绕着我,鞭策我做最大的努力。现在任何有利于晋升的手段我都愿意尝试,也许你会骂我是个名利的奴才,还嘲笑我,但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目前我的脑海里只有工作,那些毫无目的的娱乐简直是浪费时间。

但仔细考虑后,我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实在很可怜。白天我需要为不情愿的工作忙碌,晚上还要出入宫廷或公家宴席,整日笑脸迎人,花了这么多心力,最后得到的只是在名片上加些头衔,这到底合算吗?我常常想,干脆弃政从农算了!

可见,俾斯麦发现了读书和工作的兴趣,但他对目前的律师职务不满意。他一心一意想往上爬。想做一位支配者或独裁者要经历的道路是崎岖的。焦虑与烦闷不时地缠绕着俾斯麦,最后他决心从司法官转为行政官,于是他便蛰居在诞生地兴奥森乡下,开始准备考试。

他的故乡有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森林,有清澈的溪流,阳光下,成群的牛悠然自在地吃着青草。俾斯麦家中有三十多个房间,不过能用的只有两间,他最敬爱的父亲就住在这里。从早到晚,他都很用功地读书。

当时他给朋友写信这样描述:

我从没像现在这般感到满足,我一天只睡6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用功看书,我很愉快。过去我自认为像这样用功读书实在是不可能,如今却做到了!

在优美的环境中,有慈祥父亲的照顾,俾斯麦第一次感到自己内心的烦躁已不存在,过去那冷嘲热讽的态度逐渐转变为忠厚诚实,他继续阅读哲学家史宾诺莎的作品。俾斯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书记,被派往德国西部小镇夏伯尔。当时他21岁。

经母亲安排,俾斯麦来到了夏伯尔,这个小镇是罗马人发现的温泉胜地,查理曼大帝登上神圣罗马帝国宝座时,此地是首都。拿破仑垮台后,此地成为普鲁士的领土,因为气候、古迹及温泉之胜,吸引了欧洲各国社交界人士。而一心一意想让儿子成为外交官的俾斯麦的母亲,认为在此服务,必定大有前途。

这个小镇曾在德、法两国间数度易手,所以此地有很多法国人,而因气候与地理关系,还聚集了许多英国名流,真可谓德、法、英三国文化交流地。此地的领主是普鲁士人亚宁伯爵,他与俾斯麦是同乡,俾斯麦带着介绍信来到夏伯尔镇,找到亚宁伯爵,受到了伯爵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他很欣赏这位与自己同族的贵族后裔,还教他许多待人处世的秘诀。年轻的俾斯麦开始学习骑术,进入社交界的欢乐场,常与17位英国人、两位法国人一起进餐。

俾斯麦的酒量与食量都很惊人,在一次宴席中,他吃掉了150个大牡蛎。还有一次退伍军人的宴会中,他把一大杯葡萄酒一口饮尽。另外,俾斯麦还喜爱女色,他在夏伯尔曾经两度与人订婚,最后被一位漂亮的英国女士抛弃后,他这位浪荡子终于回家了。

浪子返家

当时俾斯麦家债台高筑,陷入了困境。母亲对子女感到失望,加上操劳家计,卧病不起。善良无能的父亲彷徨无措。俾斯麦这时也抛弃了他的锦绣前程,被英国女士甩掉后,背负着一千镑的赌债,带病回到家中。

卧病的母亲见到不成材的儿子,气得脸色苍白,一向慈祥的父亲也面露不悦之色。后来母亲又四处奔走,为他在柏林郊外波茨坦找到了一个小职员的职位,可俾斯麦做了不到3个月便不辞而别,理由是他看上司不顺眼。

家中已濒临破产,母亲被告知患了癌症,到柏林治疗,但不久后又返回兴奥森。家中债务必须高利偿还,破产之日迫在眉睫。这该如何是好呢?

俾斯麦想找回大哥,两人合作经营这块8000平方公里的田地。父亲马上同意了,母亲没有意见,因为她的余日已不多。

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享年50岁。这位一生追求名利的女性,一直梦想着次子能飞黄腾达,但却在失望中去世。她万万想不到在她死后13年,就是这位游手好闲的少年成了普鲁士王国的宰相,还被誉为欧洲第一英雄。

母亲的去世,对俾斯麦而言是一个转折点。随着母亲的死,家中经济发生了大变化。父亲决定在乡下自由自在地度其余年,俾斯麦与大哥接管田地,挽救家庭经济危机。当时俾斯麦的思想世界是怎样的呢?看看他写给表妹的信:

我并不喜欢当官,即便晋升为皇室大臣,我也不认为那是幸福的事。我认为种田和写公文是一样的。可能种田更适合我,因为我的个性不爱听命于人,喜欢命令别人。

对少数政治家来说,担任公职是出于爱国之情,不过大多数人的动机都是追逐功名利禄,我也不能说自己全无此心。官场生涯即使顺利,在40岁以前也很难名利双收。假如有所成就,也必会损害健康,使自己的妻子变成护士。我并不向往这种虚荣的生活,所以,我把追逐名利的职位让给别人,自己以自由独立的方式谋生。

24岁的俾斯麦对人生的看法如此冷静透彻。他对从政生涯感到失望,他知道做一位部长或大臣就必须牺牲自己内心的自由与独立,所以决定退出官场,经营田庄,做个自由无羁的地主,享受生命。在这样的心境下,俾斯麦开始了他的农村生活。

同类推荐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历史上的玄奘

    历史上的玄奘

    本书依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史料,吸收了现代玄奘研究成果,采用记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玄奘的人生经历,对相关的佛教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作了必要的介绍。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热门推荐
  • 奸臣不易做

    奸臣不易做

    别家的奸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为什么她这个奸臣却当的像个被搓扁揉圆的受气包子?
  • 百丈怀海禅师广录

    百丈怀海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袅袅长相思

    袅袅长相思

    青年写的,给少女的!会一直写下去。多多支持,谢谢!
  • 龙灵山奇侠之御灵瓶

    龙灵山奇侠之御灵瓶

    一百年前,魔界至尊御灵修为在三界已无人能比,仙尊速龙唯有用尽全力将御灵的魔性困于天母娘娘的净瓶之中。没有了魔性的御灵功力大减,她怕仙瓶镇不住自己的魔性,自己又无力销毁自己的魔性,以免再涂炭生灵,便自取元神附于净瓶之上镇压自己的魔性,而她自己也随之烟消云散。元气大伤的仙尊速龙自知即将圆寂,便用自己毕生修为化身为龙塔,将净瓶镇于龙塔之中。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音速三班

    音速三班

    “这他妈是谁想出来的?!!”教务处,南大计算机学院主任面红耳赤的怒吼着,旁边坐着几个主任副主任强自忍着笑,憋得无比难受。“三班最强,除暴安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南大计算机学院网络三班的班级口号,走在阵列最前方的叶天阳意气风发,似是很享受这万众瞩目的场面般大手一挥:“换旗!”“巴蜀大地,谁主沉浮?唯我三班,笑傲江湖!”咣当一声,计算机系主任直接摔桌子底下去了。
  • 子夜,白昙花开

    子夜,白昙花开

    温润的脸庞,舒心的微笑,儒雅的风度。欧白昙第一次见到夏子夜时的唯一感觉便是:君子当如是。莹白的白昙花盛开在子夜,柔和的光晕,淡雅的清香,神似那如风的女子,那一瞬间的心动在心底悄然而至,一眼万年,夏子夜知道这次他是真的逃不过了。
  • 禁地死囚

    禁地死囚

    本书原名《禁地死囚》。盗墓贼闻天际为报杀父杀母之仇沦为死囚。行刑前夜,被名为“禁区”的秘密组织带走,自此踏上了成为超级战神的通天之路!激战修炼秘术的异族勇士,猎杀岛国秘制的生化僵尸,横扫世界各路宗派……让他没想到的是,所有死亡任务背后都存在不可告人的诡异关联,都指向了一个复活战争恶魔的灭世阴谋!面对人性阴险、兄弟情仇、白富美诱惑,且看小毛贼闻天际如何绝境逆袭。
  • 戊壬录

    戊壬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枪手

    快枪手

    著名的快枪手马林,在腊月二十一那一天回到了靠山屯。马林回来了,他要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大张旗鼓地做两件事。第一件事他要先休了秋菊,接下来要名正言顺地再娶一回杨梅。秋菊走进马家的门坎已有些年头了,那一年秋菊才十二岁,马林十岁。马林和秋菊圆房那一年,马林十六岁,秋菊十八岁。也就是在那一年,十六岁的马林离家,投奔了张作霖的队伍,当上了一名快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