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0300000014

第14章 张爱玲:住在难民营的难民

徽州“骆驼”

源自祖辈的世交

从张爱玲文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张爱玲除了对胡适有所崇拜外,对他多少还有点情愫——张爱玲与胡适确实也挺般配。张爱玲唯一仰望的男子,不是周瘦鹃,也不是柯灵,而是胡适。可是月下老人总爱乱点鸳鸯谱,偏偏让她提前遇见胡兰成,让人扼腕叹息。同为一个老胡家子弟,才情高低就不用说了,论长相一个是帅气逼人,一个是尖嘴猴腮;论文凭一个是留美博士,一个是自学成才,胡兰成哪一点比得过胡适之?不过,命运就这样让张爱玲撞上胡兰成,让她备受折磨,命运总爱捉弄人。

张胡两家是世交,远在1881年(光绪七年),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就与胡适父亲胡传相识,张佩纶写信给一位“清流派”大官吴大澄,隆重推介胡传,说白了也就是帮胡传“开后门”找一个铁饭碗。吴大澄官大人好,胡传得此机会,从此就出山做了官,被派驻到台湾岛。胡适后来能在华语圈如日中天,绝对离不开张家祖上的“走后门”。张佩纶遭贬谪时,胡传很关切,寄去二百两银子,张佩纶感动得眼泪直掉,在日记里特书此事。张家当时穷得连一顿好饭也做不出,二百两亮闪闪的雪花银,能供张家丰衣足食地过上好几年吧?

有了祖辈的这些交往,张爱玲打小就记住了胡适,父亲张廷重桌上的《胡适文存》她没事就翻开看看,后来又去买了胡适大力推介并作序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并在晚年将全部精力耗费在这部小说上。似乎他们一家人都偏爱胡适,胡适人帅、有才并且多金,还沾亲带故,由不得人们不爱他。张爱玲姑姑张茂渊从哥哥手里借走了《胡适文存》,并且一借不还,后来两个人为了张爱玲闹翻了脸。有一次张廷重满脸通红地对张爱玲说:“你姑姑借了我的《胡适文存》,后来也不还。”姑姑也说早些时候和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一同陪胡适打过麻将,据说还赢了胡适十几块大洋,手气好得不得了。也许是胡适故意输钱,想偿还当年祖上欠下的人情债。抗战胜利后,报纸上登着胡适回国的照片,不知道是下飞机还是下轮船,胡适笑容满面,打着个大圆点的蝴蝶式领结。张茂渊看着笑了起来,对黄逸梵说:“胡适之这样年轻。”

1944年,张爱玲在《诗与胡说》一文中第一次提到胡适:“中国的新诗,经过胡适,经过刘半农、徐志摩,就连后来的朱湘,走的都像是绝路,用唐朝人的方式来说我们的心事,仿佛好的都已经给人说完了。用自己的话呢,不知怎么总说得不像话,真是急人的事。”在感觉里,她对胡适有种特别的亲切,虽然她与他从未谋面——这份亲切不仅来自她早年读过的胡适的书,也有长辈们与胡适家族源远流长的交往。

从《秧歌》开始

1954年,张爱玲寄予很大期望的长篇小说《秧歌》出版后,她马上给胡适寄了一本,她在信中说:很久以前我读到您写的《醒世姻缘》和《海上花》的考证,后来我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不少益处。很希望你肯看一遍《秧歌》。假使你认为稍稍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那我就太高兴了。

这本书我还写了一个英文本,由Suibueio出版,大概还有几个月,等印出来了我再寄来请您指正。“明贬暗褒,多少也有点显摆的意思,张爱玲在这里让胡适指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张爱玲自小就想像”林语堂那样名满西方,现如今离开大陆,像浮萍一样,能不能混个人五人六,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大学者胡适在很多方面能帮助她,她这时主动寄书寄信硬凑上来,多半也想试试胡适是不是世故之人,能不能托他帮忙;二是也想藉此试探胡适文学上的眼光。

不久,张爱玲果然收到了胡适的回信——

爱玲女士:

谢谢你十月二十五日的信和你的小说《秧歌》!请你恕我这许久没给你写信。

你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这本小说,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想到用《饿》做书名,写的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工夫。

你写月香回家后的第一顿“稠粥”,已很动人了。后来加上一位从城市来忍不得饿的顾先生,你写他背人偷吃镇上带回来的东西的情形,真使我很佩服。我最佩服你写他出门去丢蛋壳和枣核的一段,和“从来没注意到(小麻饼)吃起来喀嗤喀嗤,响得那么厉害”一段。这几段也许还有人容易欣赏。下面写阿招挨打的一段,我怕读者也许不见得一读就能了解了……

得到胡适的赞赏,张爱玲很高兴。1955年2月她又给胡适寄去几本书,回信道:“我寄了五本《秧歌》来。别的作品我本来不想寄来的,因为实在是坏——绝对不是客气话,实在是坏。但是您既然问起,我还是寄了来,您随便翻翻,看不下去就丢下。一本小说集,是十年前写的,去年在香港再版。散文集《流言》也是以前写的,我这次离开上海的时候很匆促,一本也没带,这是香港的盗印本,印得非常恶劣。还有一本《赤地之恋》,是在《秧歌》以后写的,因为要顾到东南亚一般读者的兴味,自己很不满意,而销路虽然不像《秧歌》那样惨,也并不见得好。”

胡适也是摸透了才女的心事,把《秧歌》寄回给张爱玲,书的边边角角到处都是胡适圈圈点点的评注,还在扉页上题了字,吹捧的话只要不肉麻,怎么好听怎么写。张爱玲感动得无法言语,甚至瞠目结舌,以至在回信中说:“收到您的信,真是高兴到极点,实在是非常大的荣幸。”

去看适之先生

因为《难民法令》的颁布,1955年10月,张爱玲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刚刚安顿下来,她便约了好友炎樱一同去见胡适。那天张爱玲十分激动,后来在回忆文字里她这样写道:“那条街上一排白色水泥方块房子,门洞里现出楼梯,完全是港式公寓房子,那天下午晒着太阳,我都有点恍惚起来,仿佛还在香港。上了楼,室内陈设也看着眼熟得很。适之先生穿着长袍子,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我听着更觉得熟悉。她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他们俩都很喜欢炎樱,问她是哪里人。”

喝着江冬秀泡在玻璃杯中的绿茶,张爱玲就有了一种“时空交叠的感觉”。她对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有些不平,称之为盲婚。在张爱玲眼中,胡适与江冬秀怎么可能有恋爱呢?她后来说:“盲婚的夫妇也有婚后有爱情的,但是先有性再有爱。缺少紧张悬疑、憧憬与神秘感,就不是恋爱,虽然可能是最珍贵的情感。”潜台词是:适之先生才华横溢,只能配才高八斗的才女,否则就是盲婚——盲目的婚姻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对此胡适也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说:“我认为爱情是流动的液体,有充分的可塑性,要看人有没有建造和建设的才能。人家是把恋爱谈到非常彻底而后结婚,但过于彻底就一览无余,没有文章可做了……我则是结婚以后才开始恋爱,我和太太都时时刻刻在爱的尝试里,所以能保持家庭的和乐。”

那天带炎樱去拜访胡适以后,炎樱到处打听关于胡适的消息,跑到张爱玲这里来一惊一乍地说:“哎,你那位胡适博士没什么人知道,根本没有林语堂出名。”张爱玲只是报以苦笑,并不解释,也许在她看来,这根本不需要解释的,适之先生的地位无人能撼,还用得着她费口舌来说么?

不久,张爱玲只身一人去看胡适,不带炎樱,也许觉得后者有点八卦,或者是太过饶舌。胡适带她到书房里坐着,“整个一道墙上一溜书架,虽然也很简单,似乎是定制的,几乎高及屋顶,但是没搁书,全是一叠叠的文件夹子,多数乱糟糟露出一截子纸。整理起来需要的时间心力,使我一看见就心悸。”张爱玲本来就不太会说话,面对敬之如神明一样的胡适,话就更说不好。那次的交谈时时中断,张爱玲的印象中只是说胡适“写东西的时候停下来望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胡适还劝她说:“你可以到哥伦比亚图书馆去,那儿书很多。”胡适也提到他的父亲认识张爱玲祖父,张佩纶还帮过一个“小忙”——明明是“大忙”却偏偏说“小忙”,将一份人情债大而化之。又说最近在地摊上看到《张佩纶全集》,但是没有买。

感恩节那天,张爱玲和炎樱到一个美国女人家里吃饭,人很多,一顿烤鸭吃到天黑,走出来满街灯火,新寒暴冷,深灰色的街道特别干净,霓虹灯也特别晶莹可爱,完全像上海。可是这次张爱玲吹了风回去就开始呕吐,胡适就在这时候打电话给她,请她去吃中国馆子。张爱玲告诉他刚吃了回来,吐了。胡适也就作罢,因为是感恩节,怕她一个人寂寞。

难民营的难民

胡适忽然有一天来看张爱玲,那时候张爱玲住在救世军难民营里,住在里面的全是贫民,也有暂时收容的酒鬼和流浪汉。张爱玲没有单独的空间,只得请胡适到公共客厅去坐,那里面黑洞洞的,足有学校礼堂那么大,还有个讲台,台上有钢琴,台下空空落落地放着些旧沙发。

坐了一会儿出来,胡适四处看着,张爱玲跟在他身后,有点难堪。可是胡适背着手踱着步,嘴里不停地说:“蛮好,蛮好。”让人听起来好像是挖苦,可是张爱玲却觉得“不像是敷衍话”。好在哪里呢?适之先生也不说。

张爱玲一直将胡适先生送到大门外,两个人没有马上分手,就站在台阶上说话。那天天冷,风很大,隔着条街从哈德逊河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一直是笑眯眯地老是望着,怔在那里。当时他围着灰色围巾,围得严严实实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厚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张爱玲看着,忽然感到一阵寒冽。她后来在文章中说:“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

那天张爱玲送胡适出来没有穿大衣,因为里面有充足的暖气供应,她脱了大衣,只穿一件大挖领的夏衣,倒也一点不觉得冷,只是站久了觉得风冷飕飕的。她的目光也跟着胡适一起朝哈德逊河上望去,同时也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适之先生。”

这最后的一面,最后的分别,如同电影画面,永远定格在哈德逊河畔,定格在张爱玲的记忆中——张爱玲不亏是编剧,她笔下这一幕是爱情电影里常见的镜头,有男女,有情绪,还有暗恋、苍凉、河流、岁月,如果再配上一点有情调的音乐,几乎是完美的经典的电影镜头。

张爱玲这次与胡适分别后还有一个尾声:1958年,从纽约搬到新英格兰的张爱玲申请到南加州亨亭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一个富商后裔主办的一个扶持作家、艺术家的“艺文作场”——在一个美丽的山谷里,凡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都可以申请去短暂居住,条件是要有专家学者担保。张爱玲写信向胡适求助,胡适马上就答应了,他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帮张爱玲“小忙”的机会。

四年后的1962年,张爱玲在报上看到胡适逝世的消息后,“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后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热,眼泪也流不出来”。

同类推荐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我是伊泽瑞尔

    英雄联盟之我是伊泽瑞尔

    喜欢旅游,热爱游戏的高枫,在玩《英雄联盟》的时候,在雷雨交加的午夜12点,完成了华丽的五杀,然后被一道更华丽丽的闪电带出了这个世界!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的身份已经变了。“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他总是这样说。。
  • 怪眼李强

    怪眼李强

    高三在读的李强;只因爸妈的公司被骗公司倒闭,曾经的风光就如过雨漂云。亲情,友情,爱情,学业,何去何从,李强能够帮爸妈的公司逆转乾坤吗?一次偶遇前世佛缘,《神奇的怪眼视解率》看穿人间善恶。横扫贪官米虫,赌赢千王赌赢赌石,赢万亿身家,战胜吸血鬼,男女间的情感行云流水,一腔热血只为亲情,友情,爱情,家园,国家世界和谐而守护,从此李强走进自己人生的万种坚险之路……
  • 鸢尾爱丽斯

    鸢尾爱丽斯

    翁同龢有想过和高思轩携手共度他的这辈子了,他孤独了这么久,竟然真的有那么个人真的闯入到自己心里,那么就牢牢的抓住好了。没想到相爱三年到头来自己抓住的却是水中月,花开花落,如泡影一般。五年后当翁同龢再次踏在这片土地上,当他面对高思轩捧上那束花时,他突然有点搞不懂了大学那三年里他到底是有多缺爱。
  •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差先生

    阴差先生

    我是阴差,我的祖祖辈辈都坐着阴差的行业,这一条路我走到了黑。
  • 龙武霸尊

    龙武霸尊

    【这是个废弃的开篇,勿看!】一个落魄少年,偶然得到日月乾坤剑,可吞噬天地能量为己用。更觉醒龙族血脉之力,可在一念间化作魔龙盘踞与天穹之上。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争霸之路。当别人正在和同辈间较量时,他已经将那些同辈的师父踩在脚下;当别人正在为强奸公主未遂而担心时,他搂着皇上的女人睡纱床……好男儿,当如刀一般,雄浑厚重,刚猛霸道;当如剑一般,宁折不弯,锋芒毕露!看天不爽,则斩破那天,自己做天道、看地不爽,则踏破那地,镇压万古苍茫。所以,他夺走了天,战败了地。他要这诸天万界,都留下他的威名。
  • 此肉有毒:空尘欢

    此肉有毒:空尘欢

    末世大陆,鬼魃横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天,一个大鬼魃拎起宁欢:跟我走,有肉吃!她去了,大鬼魃却说:想吃肉,要先做“肉”!几天后,某欢跟对头私奔了,大鬼魃逮回她,狂怒:你不想吃肉了吗?宁欢吼:是不让你吃!老子有毒,你也吃?大鬼魃冷笑:本君百毒不侵。于是她变成了他的妻。从此,宁欢过上了日日吃肉的幸福日子……前方高能预警:此“肉”有毒,生人回避,死鬼闪开!半死不活的么……敢问阁下,您是欲生、还是欲死呢?
  • 天之上

    天之上

    生命若可以重来,她多想自己从来没有到过鄂亲王府,那样,他便可一生不羁,霸道,为所欲为,而不似现在这般,躺在这棕木棺材里头,冷冰冰,孤零零,再也叫不醒。
  • 深夜小巷:寂寞高跟鞋

    深夜小巷:寂寞高跟鞋

    都市里的寂寞男女,看似面目疏离,可内心的火热,往往会被一点点小事情点燃,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变成燎原大火。只是,我们都需要找到那个火捻子,或许是一只高跟鞋,或许是一把花雨伞……
  •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

    有一种爱情,就算分离再久,一旦相遇就会有奇迹。聂宇晟学成归来,成为当地医院的心外科医生。七年来,聂宇晟设想过无数次自己与昔日恋人谈静重逢的场景,却没想到再见时,他成了谈静儿子的主治医生。一贯冷静、自律又沉稳的聂宇晟,面对这个他曾经呵护备至、爱到无以复加的谈静,变得迷茫与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