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75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关于《心经》

一、《心经》的由来

释迦牟尼32岁(一说是35岁)悟道,81岁涅槃。他在49年内的所说诸法,经弟子们整理编撰后,成为所有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妙法经典,这就是“佛经”的来历。在浩瀚的佛教经典里,《大般若经》是字数最多的一部佛经,共600卷,约640万字(一说500多万字)。《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理论,被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心经》全称是《般若①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第403卷的“观照品”和第429卷的“功德品”以及鸠摩罗什翻译的《大品般若经》的“习应品第三十一”和“劝持品第三十四”中,都可以找到与《心经》局部文字几乎完全相同的经句,这是《心经》显说般若的出处。《心经》经著名高僧鸠摩罗什以及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翻译后,才正式在中国传播并流诵至今。

有人说,最能体现佛教思想精华的是《大般若经》,最能体现《大般若经》核心思想精华的是《金刚经》,而最能体现《金刚经》核心思想精华的是《心经》。

近代著名佛学居士元音老人在评述《心经》的佛教地位时说:“佛法以大乘法为中心,大乘法又以般若法门《大般若经》为中心,而《心经》又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故用‘心’来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一切心地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可谓是心中之心了,即《心经》是佛法的核心中之核心。”

在佛教界有一个关于玄奘法师与《心经》之间渊源的故事。当年唐玄奘法师为探究《瑜伽师地论》的义理,决定前往印度那烂陀寺请教高僧,于是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万里长征。出发前,他中转至成都的一座寺庙里挂单时,遇到了一位长满疥瘌、满身脓包、无人接近、行将病危的老和尚。年轻的玄奘法师每天为他涂药洗疮,从不厌烦。在玄奘法师的悉心照料下,老和尚渐渐痊愈。为了表示感谢,老和尚口传一部经文给玄奘法师,并告诉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无法克服的困难,只要念此经文,定能逢凶化吉,让邪魔鬼怪消弭于无形。此后,玄奘法师在西去的茫茫沙漠中,无论是在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前行,还是在野人出没的蛮荒之地身遇险境时,只要念此经文,果然就能化险为夷,最终取回真经。而老和尚告诉玄奘的这段经文就是《心经》。

大型纪录片《千年菩提路》记述了玄奘法师翻译《心经》的经过。晚年的唐太宗身受疾病和心灵困惑的双重折磨,弥留之际更是异常痛苦。为了帮助唐太宗消除罪业,减轻痛苦,玄奘法师在唐太宗的病榻前译出了《心经》。唐太宗在看完《心经》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如果去除迷信和传说的神秘色彩,理智看待《心经》,你同样会发现《心经》的殊胜妙理:这段记载着观世音菩萨和舍利弗两人简短对话的经文,其实包含了佛教关于心灵与肉体、思想与智慧、现象与本质、生命与时空的真知灼见。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看清自我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引导我们理智地思考“人”和“心”的真实内涵。

二、《心经》全文②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三、《心经》译文③

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和问题时,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的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啊,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的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①般若是梵文的音译,指“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般若并不是普通的智慧,佛教用它指理解一切事物本质真相的大智慧,指能够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超越一般聪明和普通智慧的妙智空慧。只有投入整个身心去求证、感悟而得到的智慧,才是般若。

②唐玄奘法师译本。

③从语言思维的层面来看,相对圣人所证的绝对境界,始终存在距离,所以白话与译文都有可能是偏颇的、无法明确表达每个文字背后的玄机和内涵的。因为《心经》力透纸背的般若真理很多时候只能用心去体会和领悟,无法用文字语言尽善尽美地全面表达和清晰概括。为防止误导读者,笔者原封不动地使用了2010年5月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十位大师讲心经》一书中的《心经》白话译文,以供读者赏析参考。

同类推荐
  •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高山上的隐居者可能看重温暖的衣服,总是被催逼着似的,用他能够找到的树叶、树皮或者兽皮来做衣服。然而,当许多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彼此竞争时,学会如何利用现存的可用资源变得愈发困难。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用《组织的极限》分析了:人类为什么要以及怎么样来组织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此来克服对稀少资源的分配这个基本经济问题。
  • 搞定你的员工

    搞定你的员工

    本书从搞定事业必先搞定员工这一主旨出发,根据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古今中外成功领导者的管人经验,系统归纳了18条不可违抗的管理员工的大原则和180条行之有效的小手段。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若能认真学习、参考并灵活借鉴这些原则和手段,就一定能搞定你的员工,并顺利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胡润百富榜

    胡润百富榜

    《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年》作者将代表性企业家当成一个个线条和球面,连接上百富榜中更多的企业家,最终形成—个立体画卷,展现出十年来中国富豪澍阑诡谲、五彩斑斓的财富历程。1999年,英国青年胡润在上海滩左冲右突,闯不出名堂。胡爸爸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胡润开始了自己头号“榜主”的生涯。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
热门推荐
  • 喋血金丹

    喋血金丹

    元朝道教真人陈致虚,有长生不老金丹留存于世。本文讲述了陈致虚的后人陈玉蟾的奇诡经历,故事从一本残缺的《金丹大要》开始。
  • 茯苓仙传奇

    茯苓仙传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ommy and Co.

    Tommy and C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罂粟娇妻

    总裁的罂粟娇妻

    【虐文,作者学生时期的作品,不喜勿喷】搞什么呀,她明明是27岁的千金大小姐,怎么重生成高中生了?想欺负她?哼,没门!闲逛夜店,遇到皇甫澈,把他吃干抹净还抛下五百块就打发了,不料他居然是总裁大人?赶紧跑路!五年后,她换了身份,甚至换了张脸回来,却再度遇上他,这下惨了!
  • 漂游记

    漂游记

    “当我陷入困境时,神没有给予我帮助;当我陷入黑暗时,神没有给予我光明;当我陷入迷茫时,神也没有给予我启示。给予我帮助的不是神,给予我光明的不是神,使我幡然醒悟的更不是神——那我为什么还要尊敬他——一个虚无飘渺的存在?他们只是在奴役人类,使人们更加麻木、愚昧!”——(前)神父,艾尔兰特·柯伦斯
  • 菩提寻迹

    菩提寻迹

    这是第一部佛教类的小说,描写的佛教故事,佛教典故,佛教仪轨,都是外人却不知的一个真实的境界。当念珠变成首饰的时候当寺庙变成景点的时候当唐卡变成礼品的时候当佛像变成艺术品的时候当佛经变成心灵鸡汤的时候当闻思变成炫耀学术的时候当禅定变成减压健身的时候当上师变成打卦算命者的时候当佛菩萨变成求子求财的对象的时候当教言停止不了抽烟喝酒打牌的时候当佛法变成小资的放松方式的时候当三宝变成可有可无的虚构的时候当还来不及反应就面临死亡的时候你还拿什么来炫耀你的信仰?这里或许宣传的不是一种信仰,用别样的方式,唤起那种直面人生和死亡的另一种方式。
  • 腰腿痛健康课堂

    腰腿痛健康课堂

    看一次病,解决一个疾病疑问,与专家有一个限时交流;买一本书,解决所有疑问,把专家请到家里,时时为您解决腰腿痛的困扰。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腰腿痛病进行了系统阐述,内容涵盖基础知识,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要点,家庭治疗与护理要点及日常保健方法,重点放在专家提示上,并在功能康复部分附图百余幅,以便于看图操作。该书集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可以作为骨科、康复科专业指导用书,更适合大众阅读,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家庭保健科普读物。
  • 欲望魔眼

    欲望魔眼

    人类因欲望而渴求力量,用力量来满足欲望,力量与欲望的纠缠,直指魔堕深渊。巴比伦一战,欲望之眼散落各地;现在,沉睡千年的力量正渐渐苏醒……一个普通学生的生命轨迹因获得真实之眼的力量而从此改变。他沉醉在魔眼带来的欲望之中,却不知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巨大阴谋就在身边悄然展开。仇家,爱人;警察,特工;考古队,盗墓贼;跨国犯罪集团,神秘的黑暗组织纷纷找上门来,就算他有透视眼,又如何能躲过算尽机关和枪林弹雨?欲望之眼的现代拥有者们接踵而至,他们是敌是友?黄帝战蚩尤的远古传说,印度佛窟的艳踪魅影,埃及法老的神秘预言,巴比伦之塔的毁灭之谜,在真实之眼下无处遁形!《欲望魔眼》为您透视美女,财富,权力,和一切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秘密!感谢碧莲提供书友群一个50743630
  • 魔君烛龙

    魔君烛龙

    一个曾经的王者、一个万界的霸主、人类的修行仅仅是为了长生不死?错!看转世重生后的一代魔君,如何在前世敌人的眼皮底下飞速成长,谁说不能百年成神?谁说不可逆天改名?可以!一切皆可!看烛龙如何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苍天诺要我烛龙的命,那我就逆了他,撕了他!
  • 宠婚撩人:总裁的惹火娇妻

    宠婚撩人:总裁的惹火娇妻

    说好了只婚不爱,可是一觉醒来的时候,那个男人已经毁了她的清白。“陆先生不是说,违反游戏规则的话,要赔偿违约金么?”她伸出手,掌心白嫩,眉眼弯弯,“钱呢?支票,支付宝,微信,都可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