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200000019

第19章 今 之 视 昔

想起一件旧事,月日记得清清楚楚,年份为1939抑1940,拿不准。人生,有些活动简直无理可讲,可是不如此就呆不住,此亦一谜也。于是我开书柜,找日记。幸而写《流年碎影》时用过,未费力就找到。比考证孔子生年容易多了,只是十几分钟吧,就定案,确知为1940年。用新语,是胜利完成了任务,可以飘飘然了。然而不然,所感反而是,原来自己比海淀成府街的某公并不高明,也是在暴力下为保小命,什么糊涂事都做得出来。

先说海淀成府街的某公。称为“某”,是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一位的尊姓大名,甚至为“某婆”也说不定。不能知,转为说能知的,是成府街路南有个家庭理发馆,主人姓萨,苗族,70年代中期可年六十,为人风雅,与不少前去理发的老朽谈得来。一次我去理发,他拿出一个瓷茶杯让我鉴定年代。我说不古,至早也不过是民国的。问他是什么时候买的,他说不是买的,是文化大革命初起时由胡同口垃圾堆上捡的,同样的四个。这是被暴力吓破了胆,竟至以为连喝茶也成为犯罪,我当时想,胆小一至于此,也太糊涂了。

同样的心情还有一次,是1967年吧,红色恐怖刚过去,老同事黄润坡来看我,问我的情况。我说幸而未抄家,损失一些,是自己烧的,自己砸的。他说他的一点点书,他儿妇胆小,都搬到院里,烧了,他背着他儿妇,把两三部旧小说扔到床底下,现在只剩下这一点。黄君非知识分子,是城市贫民,依其时的革风应该坦坦然,可是他儿妇说,万一惹了祸呢,不如都烧了,放心。就这样,一部《红楼梦》险些葬身火海,这不是胆小而至于糊涂了吗?

说别人糊涂有言外意,是自己不糊涂。且夫自信为不糊涂,乃糊涂人的一种高级享受,我得此享受,已经过多长时候说不清楚,总之必不只十年八年,可是不幸或幸,这一次翻检日记,竟片刻间化为空无。正面说是如禅和子之闻驴鸣而得顿悟,洞明自己的糊涂,其程度决不在海淀成府街某公或某婆以及黄君儿妇之下。何所据而云然?是找出日记,看到靠前的十几本都撕去封面。查某事年份是无事找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带想想撕去封面的原因。谢天,未费大力竟想出来,大致是文化大革命山雨欲来之时,想到旧物堆里还有日记,旧习惯,难免写自己的情意,也许有不合时宜的吧,不得了,为保身家,要处理。

上策当然是周公瑾的火攻之法,于是找出来,准备动手。可是面对,想到自己记忆力很坏,若干年的生活痕迹存于其中,一根火柴,化为灰烬,实在舍不得。可是不毁,万一抄去,一两句话上纲,关系身家性命,真就成为不得了。左右为难,愁得简直不敢正视这一摞本本。总得有个了结,决定暂且不火攻,可是封面上都写明是日记,怎么办?“撕去!”就这样,早期的若干本日记就成为没有包装的。现在是山雨过了,回想自己的撕封面妙计,就不能不脸红,试想,内容都是记某日做了什么,没有封面,看到的人就不知道是日记吗?如此愚蠢,如果也值得评价,那就要请七品芝麻官郑板桥大笔一挥,是“难得糊涂”。

人生一世,都会有些近人,近人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是灶王老爷上天,好话多说。依照此常理,某近人说了:“撕日记封面确是糊涂事,但可以归入智者千虑一类,此外必都是明智的。”是这样吗?纵使我的个人迷信不少于大人先生,也要斩钉截铁地说“不然”,因为,如果有人愿意听,我自述糊涂,可以说个没完没了。或曰,都少闲情,还是点到为止吧。那就只说两件,都是山雨刚来时候我干的。第一件,是1966年8月,红色风暴来了,也是为保身家,我要自己查存书。清除的原则是:一、作者的人有问题;二、内容有问题。清出不少,其中有几十本是英文的。

如何使之化为空无?火攻,点不着;卖废品,无人收。孩子急中生智,用自行车驮出去,四面八方看看,无人,扔在路旁。又是一次胜利!可是时间流过若干年,身未死,家未破,有时想到多年,省吃俭用,逛书店、书摊,一本一本淘来,竟弃之路旁,也不免懊丧。是一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孩子听见,用评论的口气说:“我看也是吓糊涂了,红卫兵有几个认识英文的?”我听了,想想,心服口服。再说第二件,是同年的同月吧,做红卫兵光临的准备,在院里烧估计有违碍的,把个莫友芝为他的友人题宦游图的手卷烧了。认为有违碍,是因为文中两处提及“粤匪”。事过境迁,是自己评论,这些红卫英雄恐怕连“粤”字也不认识,况粤匪指太平天国乎?

如此糊涂糊涂再糊涂,应该愧对好话多说的近人了吧?曰又不然,是因为我自己觉得,糊涂是失,但也不是无所得,这所得是换来多种“明白”。为了与糊涂对称,也说三种。其一,孟子推崇舍生取义,也许竟是大话吧?多种糊涂证明,人总是为了保命而不惜一切。应该改造为“二不怕死”吗?我是宁信《中庸》的“率性之谓道”,认为限于修齐也好,扩大为治平也好,都应该想尽办法,让人能活,而不是滥用暴力,使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其二,人世间,有理想,有实际;有口说的或笔写的,有实事。前者冠冕,后者常常不冠冕。

我们处世,评价,选取,我以为应该重视后者,甚至不信前者。比如口说或笔写,依某种教义而行,人间地狱可以顷刻变为天堂,可是看实际或实事,而是有人在扔茶杯,有人想烧日记,理想又有何用!我们的饭碗里装的要是米饭或馒头,不当是口号。其三,记得前些年过旧新年,我用打油诗的形式说吉祥话,有“残年何所欲,不复见焚书”之句。现在是因见裸身日记本而有了新的所欲,是建造一个宽容的天地,在其中,日记可以毫无顾虑地写自己的情意,然后是成为本本,服装整齐,大模大样地坐在或躺在什么地方,不必担心有人来检查。所欲太寒俭了吗?海淀成府街的某公或某婆是不会这样看的。

明白的一些事说完了,末尾的所欲会带来一个大问题,是希望中的宽容的天地如何能够成为有保障的现实?问题大,说就难免走到题外,谢作文教程,行文不得走到题外,也就不说了。

同类推荐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明天的早晨

    明天的早晨

    近几年来,我游转于粤北的山区和粤西的红土地的时间较多。原因是想实现一个心愿:这些贫困落后的地区,摇笔杆子的光临,相对地比起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就少了。于是不自量力,趁还能走动的时光,用一支秃笔去反映他们变化的轨迹,算是发挥余热吧。也偶然去一下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虽是飞车看花,也可作为自己写作的参照系数。到了这些发达地区,却使我清醒起来,常常自我告诫,不要陷于小农经济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否则,作为所反映的东西,不但不能促进现实的发展,相反,很可能宣扬了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思想,那就终生内疚了。
  •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出自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诗集

    诗集

    作为一本诗歌读物,本书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热门推荐
  • 并蒂花开落

    并蒂花开落

    双生花,一株二艳,并蒂生,其中一朵终将凋零。我们就如这花,在爱情面前为了对方,甘愿退出,却不料越陷越深。......最后,我悔。只愿不再会爱,来换一切重来。
  • 梵天问道录

    梵天问道录

    小五的信仰是:背锅我来,送死你去。梵天世界,开天成功后N年。小五来了,不求风光万丈,但求问道逍遥。修炼的世界,修炼才是王道,力量才是真理,长生才是理想,强者才是解脱。
  • 神魔地球

    神魔地球

    一阵血雾过后,神魔系统降临,地球被改造成为了神魔游戏场;地球人类,在神魔系统降临之前,因为是地球上的主人,所以获得了玩家资格;同时,地球人类的居住地,被改造成了,一座又一座村庄;地球上的动物,被改造成为了怪物,而怪物的巢穴,则是开启了加速生长的能力;地球上的植物,加快了生长的速度,并根据植物的特性,产生进化;更可怕的是,大量的异族生物降临地球,并和地球人类,地球怪物,争夺生存的空间!
  • 看这本书,能帮你提升学习能力

    看这本书,能帮你提升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需求,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全面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只有那些敢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优秀的人才。今后的文盲不再单纯地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且还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在在当今时代,自主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 青楼女子也逍遥

    青楼女子也逍遥

    她是一位,性格青春,天真,爱幻想的二十一世纪的女大学生;她是一个孤僻,清高,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当她变成她,俩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子,巧妙融合在一起,又会如何改变她的人生,如何玩转世界,成就一个奇迹。他本是万人瞩目,备受关注的一位皇子,当他遇上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精)》摘录的是作者30年前的部分日记。这之后的30年间,随着胡世宗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交际的扩大和思考的深入,编者胡世宗的日记更有大量对文坛人物和事件愈加丰富的记录,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文坛风云录(精)》编者将陆续把它们再行整理,继续公之于世。
  • 校花的异世高手

    校花的异世高手

    一个来自异世的高手,执行着任务保护校花,另一边泡着校花,又跟一名校花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还被一名校花苦苦追求,本以为就是件这么简单的事,却没想到事情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寂寥仙境

    寂寥仙境

    少女身着浅黄色衣衫,腰间斜插一柄短剑,肩膀上站立着一只幼年期的黑鹰。少女身后紧随一位黑瘦少年,身子比少女矮了半头,背负一柄并不比他身材短多少的长剑,整个人看起来极为别扭。突然,少女肩上的黑鹰展翅飞起,在空中嘶声长叫,其声响彻整个竹林,霎时,惊出无数胆颤飞鸟,但见逃者不绝,落羽纷纷。少年仰头观望,不禁赞道:“果然不愧是飞禽中的王者青瞳战鹰!”少女盈盈一笑,轻啸一声唤回黑鹰,喜滋滋地抚摸着它翅膀上的羽毛。--------------少年与师姐偷偷进入宗门险地青竹林,后被要求面壁悔过一月,而师姐天性刚硬,不喜被拘束,而且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喜爱冒险的女子,经她怂恿,少年与之逃出宗门,俩人一鹰共闯天下。
  • 最熟悉的陌路人

    最熟悉的陌路人

    四年,花掉的到底是时间还是幸福,灼伤了眼,划伤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