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0400000023

第23章 那些文人的快乐和不易(4)

陆以湉说,浙江同里的秀才皇甫韵亭诗写得极好,但喜欢喝酒,经常随写随丢。有一次,偶然翻他的箱子,捡到了三首诗,赶紧记录下来。其中《题沈镜湖垂钓图》中的一首云:“得鱼换酒且高歌,鹭友鸥宾日日过。爱向水云深处泊,满船明月卧烟蓑。”(《冷庐杂识》)

王士禛在《池北偶谈》里记载,出城送客时,在僧庵里看到一首好诗:“春风迢递忆天台,五月冰寒说五台。无数好山游未尽,秋霜又欲上眉来。”经考证,才发现这诗是明朝的僧人圆映所作。

沈德潜编选的《清诗别裁》在介绍诗人方兆及时,说方的“诗稿散佚”,只得从另外的选本中找了两章,“等于吉光片羽”。

这些事例汇集起来,给人一个印象,就是文学易逝。像皇甫韵亭这样随写随扔的诗人,作品保留下来的可能不到百分之一。而圆映这样的诗僧,由于自甘寂寞或者其他原因,与皎然、寒山这些著名诗僧比起来,其诗被历史湮没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方兆及的诗散失,原因不清楚,但终究是不可找寻了。

反正,如果没有作品和记载,后世就不知道他们曾经作为诗人存在过。他们无形中“失踪”了。

仔细想想,这些人终究在世上留下了文学的印痕。

吉光片羽,毕竟能说明他们曾经来过。还有许多诗人,真的存在过,甚至很有名,但没有留下任何作品,在同时代的人笔记中也没有一丝痕迹。

他们像风吹过,在短暂的时间里热闹一阵,便迅速消逝了。

我们已经无法打听他们丝毫消息,只有任他们“失踪”在岁月深处,再也难觅踪影。这怎么不叫人悲叹!

探究这些诗人、作家们“失踪”的原因,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归究于历史之河的巨大扫荡力,在浩浩荡荡的时间洪流之下,许多事件和人物都已经沉入深处,无法搜寻,包括一些政治名流,在这种无可抵挡的情势中,文学家自然也不能幸免。因此,一部分文学家浮出水面,留在文学史中,留在各种文字记载里,而另一部分文学家注定要沉入水底,历史的宿命谁也无法逃脱。

其次,要归究于某种偶然性,像有些诗人不会炒作和包装,虽然写得一手好诗,但没有吸引眼球的手段,更没有组织人来吹捧,偶尔有几个人记载了他的事迹,又由于记载者运气不佳也世所不传,如此便整个埋没了。

或许是我太多愁了。其实,对于“失踪者”自身来言,并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有次在微博上与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有位诗人说,“不管诗作是否得到流传,只要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快乐、释放情感,就足够了”。

这话,用于解释那些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也许是合适的吧。

躲藏在学问深处的人们

清代文字狱的兴盛,使文化界一时噤若寒蝉。许多士人便不再做声,埋头书本,不问政事。

什么事情都敌不过光阴。时间一长,这居然成为一种稳固的风气。不要说乾嘉学派兴起的盛况,就是一般读书人埋头苦读、专心学问的事情也变得相当普遍。这些人在小学、训诂、考据等学问之间孜孜以求,把学问当成他们人生最大的乐趣,甚至连天下读书人苦苦追索的功名,他们也可以放在一边。

如此一种“纯学术”的人生选择,倒也构成了那时一道独特的风景。

1.孔广森

孔子第六十八代孙孔广森的学问做得不错。

乾隆三十六年(1771),他才十九岁,即已高中进士,选到翰林院作庶吉士,散馆后被授予编修一职。少年得志,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许多人闻名前来,想与他交往,以攀上关系。

可他生性对名利看得很淡,只喜欢读书写作。在为官时,也不愿与达官贵人打交道。

最后,竟主动以养亲的理由退出官场,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了他喜爱的学术事业。三十五岁时,因父亲过世忧伤过度,竟英年早逝。

他的著述十分丰富,“著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著有大戴礼记补注十四卷,诗声类十三卷,礼学卮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这累累书卷,后面隐藏的是一个人为学术弃功名的人生抉择。

2.金榜、梁玉绳

在孔广森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安徽徽州府的金榜不负其名,高中状元,登上金榜。

但这个金榜与孔广森有着同样的爱好,——“性嗜学”。

朝廷刚一授官给他,他就告归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经籍”的研究上。

晚年时光,由于坐骨神经痛,他躺在床上起不了身。都这样了,他还是不放弃自己的学问,在床上口授,让弟子记录,硬是写成了《礼笺》十卷。(《儒林琐记》)

与此类似的还有“家世贵显”、曾写出了《史记志疑》三十六卷的梁玉绳,他的心思也没有用在功名上,只想“世世作书生门户”,因而“年未四十,弃举子业,专心撰著”,把成为一名学者当成了自己的毕生追寻。

3.江永

金榜的老师江永也是把学术当命的人。

江永,字慎修,安徽省婺源县人,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皖派朴学创始人。

他生于寒儒世家,六岁能写下数千言日记,二十一岁考取秀才,之后便无心博取功名。二十七岁开始以教书为业。六十一岁才当上贡生。

本来,也有机会晋身官场,但他都拒绝或放弃了,始终不受名利的蛊惑,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学术上。

他于音韵、乐律、天文、地理均有研究,每著一书,都有自己独创的见解。《四库全书》收他所著书达十多部。

戴震、程瑶田等都是他的弟子。

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学术的一生。

4.章学诚

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章学诚的境遇与江永类似。

他自小立志追求学问。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

后来到湖广总督毕沅的幕府工作,颇得赏识,但他认为自己“迂流”不合世用,不愿进入仕途,于是以撰述讲学为生。

在极度贫困潦倒的情况下,他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开始撰写《文史通义》,从不中断。逝世前一年,他已双目失明,即使这样,仍然笔耕不辍。直到去世,这部历时二十九年的《文史通义》仍未最后完成。

这位史学巨匠,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学术。

5.凌廷堪、钱塘

在“学而优则仕”的语境下,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功名自然是“熊掌”,而学问不过是“鱼”罢了。舍熊掌而取鱼的人毕竟不是很多。

倒是有一部分人,既想保住官位,又想做好学问,把鱼和熊掌都抓在手里。

他们的选择透露出了读书人的聪明劲,即在选官时选择一个比较闲散的职位,既保住了地位,又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

最典型的例子是凌廷堪。

他六岁时就成了孤儿,由一个书坊工人艰难奋斗到进士。按常理讲,饱受尘世冷眼的他应该更懂得权力的重要,可选官时,他放弃了知县的位子,“自请改教职”,当了宁国府学的教授。他把母亲接来官署后,安贫乐道,“毕力著述”。

与此同类的,还有一个叫钱塘的读书人,是乾隆朝的进士,本来也可选为知县,但他也同样主动要求必为教职,当了江宁府学的教授。业余时间里,他专门研究声音文字,终写成《律吕古义》。

6.钱大昕

在为学问而放弃功名的人中,还有一个名声卓著的人,――他就是乾隆朝的钱大昕。

钱曾做过二十年京官和四省乡试主考,已然是官居四品,可谓大员矣。但他“淡于荣利”,等到父亲死的时候,回到乡里,“遂引疾不复出”。

后来嘉庆皇帝亲政,多次派人劝请他重新出山,他都婉言谢绝了。

在不做官的日子里,他陆续主持着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其中主持紫阳书院达十六年之久,一心传道授业解惑,门下弟子累计达两千多人(《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显然,在学术和功名之间,他已经把著述和讲学当成了自己的最后归宿。

爱功名甚于爱学问。

虽然这只是当时部分读书人的选择,但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更愿换取个人意义上片时的宁静,而不愿以“经世致用”的雄心来影响自己的学问。

只是如此,离儒家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便远了。

一次断毁前程的艳遇

1.迷上船娘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面对美丽的富春江,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

1882年,一艘游船平稳地行驶在这条江上。天山共色,风光如画。一位船娘站在船头,面对着江面静静地出神。她脸上有几粒雀斑,看上去也不年轻了。但看得出,她是纯朴的,未脱山水熏染的灵气。加上山水美景的映衬,倒显出一些绰约的风姿来。

时任礼部右侍郎宝廷就这样被迷住了。这一阵子,他心情很好。作为“清流”的大将,前两年议论风生,在弹劾贺寿慈等案中出了大力,很得慈禧的赏识,官运一路亨通。

这次到福建担任主考官,慧眼识才,选拔出来的解元居然是名士郑孝胥,一时传为佳话。

回程路上,由福建而浙江,搭乘“江山船”,畅行富春江,心情愉快,春心萌动,一段艳遇就此发生。

“江山船”是绝好的艳遇之地。

说到这个船的由来,还得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争说起。据《大明会典》记载,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后,他的部下有九姓不肯投降,逃亡到浙南一带。朱元璋当了皇帝,气愤不过,于是下令不许这九姓人家在岸上落脚。这九姓人家只得浮游在富春江上,以打鱼为生。年代更迭,九姓逐渐自成部落。

他们的业务也不断扩展,由打鱼拓宽到载客。富春江一带本来就是文人骚客喜欢游冶的地方,“江山船”迎其所好,把一些姑娘带到船上待客。

一时风月,成为了富春江的独特风景。

2.曾有前科

爱上船娘,其实没什么。但在旧有的官场文化中,这种不检点的行为,常常授人以口舌。

宝廷这个人,是很有才的,不仅是“清流”的中流砥柱,而且是相当有名的诗人。出身也高贵,正宗的八旗子弟,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八世孙。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他“好色”的名声比一般人传得更远一些。

这次,在他准备出发去福建的时候,李鸿藻尚书就谆谆告诫,要他自爱;宝鋆大学士开玩笑说“竹坡(即宝廷)必载美归矣”,以此警醒他。

这也怪不得,因为“载美”之事,宝廷是有前科的。1873年,他受命到浙江担任乡试的副考官,回京之时,就买了一位船妓。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引起议论,他和船家协商,让船家自行将那姑娘送到京城边的通州,然后和他会合。哪知此等如意算盘,最后却并不如意,那船娘和船家得了钱财,径自跑了。宝廷落得个人财两空。

3.主动“自首”

正所谓“江山难改”,此次既然碰上了这么一位船娘,对他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心弦拨动之后,要想歇止下来,恐怕不那么容易。

正如开头所描述的,这位船娘的容貌一般,年龄偏大。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宝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唯这一次,他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让船娘单独成行,而是和自己一道还京。这是有风险的。因为清朝律令,严禁官吏宿娼、挟妓饮酒、与民妇通奸等,且惩罚甚严。晚清时,风气已渐开,但既有律令之剑悬在头顶,危险系数还是比较大的。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据名士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记载,宝廷的船一路北行,当行至一个叫袁浦的地方时,不知怎么回事,被当地县令查留。

宝廷一时慌了神,怕当地官员弹劾他,便采取主动,上了一道“自劾”的折子,自述“钱塘江有九姓渔船,始自明代。奴才典闽试归至衢州,坐‘江山船’,舟人有女年已十八。奴才已故弟兄五人皆无嗣,奴才仅有二子,不敷分继,遂买为妾。奴才以直言事朝廷,屡蒙恩眷,他人有罪则言之,己有罪则不言,何以为直?”这种责备自己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大约是怕人笑话,他把船娘说成是十八岁。李慈铭对此不依不饶,在笔记里揭露宝廷心中的美女“其人面麻,年已二十六七”。

4.舆论如海

事情一出,朝庭上下立时传为笑谈,议论由之风生水起。

据《十朝诗乘》载,宝鋆学士一见这个奏折,笑道:“佳文佳文,名下不虚哉。”他的预言不幸言中。

和宝廷关系甚好的李鸿藻尚书恨铁不成钢,心里愤怒,只得强颜道:“究竟是血性男子,不欺君父,然亦无由曲庇。”舆论如此,要想再有转机是不可能了。加上当时权力斗争很厉害,太后那边似乎也有打击“清流”的意图。

1883年元月,宝廷因此事被革职。一次艳遇,把自己的仕途给断送了。

此事发生后,李慈铭还写了一首诗来讽刺宝廷:“昔年浙水载空花,又见闽娘上使槎。宗室一家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曾因义女弹乌柏,惯逐京娼吃白茶。为报朝廷除属籍,侍郎今已婿渔家。”

这几句诗,句句皆有典故。第一、二句,一看就知道写宝廷两次买船妓的事情;第三、四句,拿宝廷与船娘的身份说事,宝廷的诗集取名《宗室一家草》,而船娘隶属江山船,且是个麻子姑娘;第五句比较复杂,隐含的是宝廷弹劾工部尚书贺寿慈的事,贺寿慈和商人李钟铭关系不清不白,曾将李的前后两妻都认作义女,1879年因宝廷等“清流”的弹劾,最终被革职。“弹乌柏”出典《汉书·朱博传》,即上折弹劾也。第六句很明白,说宝廷弹劾别人不检点,自己却经常出入风月场所。最后两句讲宝廷主动辞职,甘愿当渔家的女婿。

李慈铭与“清流”意见不合,此时逮着机会,很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同类推荐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老梁论成败

    老梁论成败

    老梁论成败,以人生成败、事业成败为主线,以作者梁宏达的历史类电视节目内容为基础,借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颠覆了旧观念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老梁借历史上广为人知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如北宋为何灭亡,岳飞的人生悲剧,汉奸的嘴脸及下场,一代枭雄曹操在军事、政治及文学上的成功,刘备高超的“演技”,曾国藩的多面人生,等等,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客观、准确地分析、阐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真相,发掘出有益于当下的极具建设性的意义,既能帮助读者拓展历史视野,又能给读者最具操作性的人生建议。
  • 战国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战国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战国时代的各家公司老总们最懂得这个道理。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让魏国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秦孝公起用跨国特长生商鞅进行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根基;燕昭王筑黄金台招徕天下能人,拉开了攻打齐国、替祖宗报仇的序幕……
  • 恋上唐朝公主

    恋上唐朝公主

    裴宇翱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他偶然发了一枚很特别的玉佩。裴宇翱有了一次,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的机会。时空穿越,让他来到了唐朝。无奈之下成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并与当朝公主苏瑰相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磨合,两人渐渐暗生情愫。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两人之的故事也就在此展开......
热门推荐
  • 一个关于小红帽和派大星的故事

    一个关于小红帽和派大星的故事

    这是一篇单线条的,以小红帽和派大星为主人公的叙述形式的青春回忆式小说。文中有他们不顾一切的青春,有奋不顾身的爱情,有纠缠不休的情感纠葛,有感人至深的温情画面,有那些属于你的我的他的珍贵的青春回忆。
  • 魔阵

    魔阵

    曾经大陆上最强盛的四大家族在一夜之间彻底没落,数千年后,家族后人意外唤醒了先祖的灵魂,家族的复兴,父母的血海深仇,星雨打开异界的召唤,熊熊烈焰将焚尽仇人的灵魂
  •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恐龙妹',你别过来,我怕你了。”“哼,我要报仇,”说着刀向他刺去,“啊啊啊”童心童鞋尖叫着,“啊哈哈,小样,看你怕成那怂样,开玩笑而已啦”“靠,你当我好耍啊”“是啊”“特奶奶的个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恐龙妹早已笑抽。恐龙妹!?OMG!?(其实不是啦有条疤而已)”恐龙妹“初遇童心暖男,再遇冷面校草,到底”恐龙妹“会落谁家?她的几个不同类型的朋友又会遇到哪个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呢?大宠小虐型文,还有点搞笑哦~
  • 乡野孽恋:寡村纯情

    乡野孽恋:寡村纯情

    偷看刘寡妇洗澡的刘大宝一时兴起决定娶了这个寡妇,回家和爹娘商量却只等来的爹娘掉进山坳的消息,成为了孤儿,无人管教的他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小痞子,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无恶不作,特别是那些村里的女人们,他更是没少的占便宜,寡村纯情,为你展现一个乡村小痞子流氓猥琐的“伟大人生”。
  •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在魔法师的手中,一张牌可以变成无数张,他可以凭空造就很多奇迹。可是无论他的表演多么神奇,大家都知道这是假象。但你知道吗?现实中的“魔法大师”巴菲特却将手中的100美元在43年后神奇地变为620亿美元,他创造了奇迹,巴菲特和那些魔法师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时间的长度。
  • 进化武侠

    进化武侠

    那一年进化刚刚开启,他仗剑独行,纵横于世界之间。一剑败敌寇,仙台之上论生死!笑傲,射雕,天龙,风云,都有他无敌的身影。为新书练笔之作,一天4000字,一天两更,中午一更,晚上一更。
  • 萌娘雇佣之书

    萌娘雇佣之书

    集天下萌娘,笑傲灵武大陆======================易鸣穿越到了灵武大陆,三岁通读经书,四岁熟练使用算术,五岁帮着自己老爹管账,八岁觉醒了自己的灵,被人看做是天才。可惜,他的灵是个废物灵,根本没有办法修炼。不过,问题不大,他有雇佣之书,天下萌娘灵武者尽收麾下,笑傲苍穹。易鸣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他的灵,竟然可以使用自己雇佣的灵武者的力量……从此易鸣的口头禅便是“赚钱,雇佣萌娘,此乃我的霸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花小钱过品质生活

    花小钱过品质生活

    本书的初衷意在刷新你的思维,改变你的消费观念,省着钱也一样可以把生活过得更有品味、更有质量,在不改变你原来生活品质的基础上而表现出一种对生活负责的态度。
  • 应聘世界500强

    应聘世界500强

    "精彩评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卓越的企业家均是从一份好的工作起步的。如果当年我不进入GE,我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我不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乐意跳槽?我从进入投资业以来,一直坚守我的工作,不管是繁荣还是萧条时期。如果你不喜欢的工作就不要去,否则就要全心全意。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找工作跟找爱侣一样,事前要仔细观察,事后在尽心尽力,并且要一辈子相伴,永不放弃。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