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25

第25章 内科(19)

清心饮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

【主治】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言,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组成】牛黄1.5克,琥珀4.5克,黄连1.5克,丹参9克,远志1.5克(甘草水炒),菖蒲2.4克,橘红3克,胆星1.5克,麦冬4.5克,淡竹叶20张。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续命风引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主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

【组成】麻黄、芎、石膏、人参、防风各9克,甘草、桂心、独活各6克,防己、附子、当归各3克,杏仁30枚,陈姜15克。

【用法】上十三味,咀。以酒300毫升,水1升,合煎取400毫升,分4服,白天3次,夜里1次。

搜风丸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异名】人参半夏丸(《儒门事亲》卷十二)。

【主治】风症偏枯,口眼斜,涎多昏愦,痰唾黏稠,或时喘咳者。

【组成】人参、茯苓、南星各15克,半夏、干生姜、白矾(生)、寒水石各30克,蛤粉60克,薄荷15克,藿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丸如豌豆大。每服30丸,用生姜汤送下。

稀涎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风涎不下,喉中作声,状如牵锯者。

【组成】半夏14枚(生,切片),猪牙皂角1条(炙)。

【用法】上作一服,以水4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入姜汁少许,温服。不能咽者,徐徐灌之。

舒筋保安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功用】祛风通络。

【主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身体不遂,脚腿少力,干湿脚气,及湿滞经络,久不能去者。

【组成】干木瓜150克,萆薢、五灵脂、牛膝(酒浸)、天麻、续断、白僵蚕(炒去丝)、松节、白芍药、乌药(去木)、威灵仙、黄芪、川当归、防风(去叉)、虎骨各30克。

【用法】上药用酒1升,浸27日,紧封扎。日数足,取药焙干,捣为细末。每服6克,用浸药酒适量调下,吃酒尽,再为米汤调下。

疝气

沉香荜澄茄散

【来源】《博济方》卷二。

【异名】荜澄茄散(《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主治】肾阳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气痛。

【组成】荜澄茄、沉香、葫芦巴(微炒)、八角(微炒)、破故纸(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川乌头15克(炮,去皮、脐),黑附子(炮制,以、脐)120克。

【用法】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240毫升,温服。

牡蛎大黄汤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功用】利湿涤热。

【主治】湿热下注,阴茎肤囊浮肿作痛。

【组成】牡蛎(用熟黄泥包裹夹,火煅透,出地上冷却)、大黄(纸裹,水浸透,炮,冷却)各60克。

【用法】上药锉研为末。每服3克,用无灰温酒空腹时调服;不能饮酒者,用温汤调,入酒少许同服。

葫芦巴丸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百一选方》。

【主治】小肠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吐者。

【组成】葫芦巴(炒)500克,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180克,川楝子(炒)560克,茴香600克,吴茱萸(汤浸7次,炒)3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酒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牡丹丸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

【异名】消坚丸(《百一选方》卷十五)。

【功用】散寒化淤。

【主治】寒疝,心腹刺痛,休作无时。及妇人月经病,血刺疼痛。

【组成】川乌头(炮令焦黑,去皮、尖)、牡丹皮120克,桂心150克,桃仁(炒,去皮、尖)150克(别研)。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用温酒送下,妇人用醋汤下。

【附注】方中川乌头,原书缺用量。《仁斋直指》作“一只”。

胡桃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

【主治】小肠气。

【组成】胡桃肉(汤浸,去皮)、破故纸(炒)、大枣(煮去皮、核)各等分。

【用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益智仁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肾经积冷,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脉沉紧者。

【组成】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9克,乌头(炮,去皮)、生姜各15克,青皮(去白)6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导气汤

【来源】《医方集解》。

【功用】疏肝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寒疝疼痛,或囊冷结硬如石,或牵引睾丸而痛。

【组成】川楝子12克,木香9克,茴香6克,吴茱萸3克(汤泡)。

【用法】以长流水煎服。

海石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功用】理气和血,化痰清火。

【主治】气滞血淤,痰火内结而成之脾痛、疝痛。

【组成】海浮石6克,香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川芎、山枝煎汤,入姜汁令辣,调服。

八、气血津液病症

郁症

加减发郁汤

【来源】《嵩崖尊生》卷十一。

【主治】过食生冷,抑遏少阴之火于脾部者。

【组成】升麻、葛根、羌活、柴胡、细辛、香附、葱白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沉香降气散

【来源】《御药院方》卷四。

【功用】理气降逆,温中和胃。

【主治】三焦痞滞,气不宣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臌胀,噫气吞酸;胃和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嗝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

【组成】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叶、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白檀香60克,肉豆蔻、缩砂仁、桂花、槟榔、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白茯苓(去皮)各15克,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3服。

沉香降气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异名】沉香降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功用】降气宽中。

【主治】气机郁滞,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胃有留饮,噫醋吞酸,胁下支结,常觉烦闷;中寒呃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脚气病患者,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

【组成】香附(炒,去毛)12.5千克,沉香575克,缩砂仁1.5千克,甘草(炙)3.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入盐少许,沸汤服。早晨空腹时服,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越鞠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异名】芎术丸(《丹溪心法》卷三)。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组成】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9克,温水送下。亦常用作汤剂,水煎服。

理郁升陷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组成】生黄芪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胁下臌胀,或兼疼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5克;少腹下坠,加升麻3克。

逍遥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和中。

【主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组成】甘草(炙微赤)15克,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梅核气、奔豚气

黄芩射干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主治】咽喉似有物噎塞。

【组成】黄芩(去黑心)、射干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甘草(炙,锉)各23克,升麻45克,官桂(去粗皮)38克。

【用法】上7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清化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主治】肺有郁火,痰喘咳嗽,睡不安宁;梅核气,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燥痰黏结喉头者。

【组成】贝母30克,杏仁15克,青黛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砂糖,姜汁泡,蒸饼为丸,如弹子大。噙化。

清火豁痰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四。

【功用】清火化痰。

【主治】上焦郁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咽喉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鲠状。

【组成】大黄(酒蒸)90克,礞石(煅)15克,沉香6克,黄芩(酒炒)60克,黄连(酒炒)60克,栀子(炒)60克,连翘30克,天南星(制)60克,半夏(制)60克,白术(炒)60克,枳实(炒)60克,贝母(去心)45克,天花粉30克,陈皮30克,白茯苓30克,神曲(炒)30克,青黛15克,玄明粉21克,甘草15克,白芥子(炒)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姜汁、竹沥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姜汤送下40丸。

七疝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

【组成】元胡索、小茴香(酒炒)、川楝子、全蝎(炒)、人参、大附子、山栀子、木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

川楝丸

【来源】《医级》卷八。

【主治】奔豚小腹疼痛。

【组成】川楝子、茴香各60克,附子30克。

【用法】上三味,用酒300毫升,煮尽为度,焙,晒干,炒,研末。每药末30克,用延胡15克,全蝎18个,丁香18粒,别为末,与前末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送下;痛甚者,当归煎汤送下。

木香郁李仁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主治】奔豚气从少腹奔上冲心,昏乱呕吐,痛甚。

【组成】木香30克,郁李仁(去皮,生用)90克,沉香(锉)槟榔(锉)、官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焙)、附子(炮裂,去皮、脐)、茴香子(炒)各30克。

【用法】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茴香子或薄荷酒下20丸,一日3服。

苦楝丸

【来源】《医垒元戎》。

【主治】奔豚,小腹痛。

【组成】川苦楝、茴香、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

【用法】上三味,酒1.2升,煮尽为度,焙干,研细末,每称30克,入玄胡15克,全蝎18个,炒丁香18个,另为末,和匀,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用50丸,空腹时服。

【加减】痛甚,加当归,煎酒下。

水肿

郁李仁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

【主治】腹中停水,心腹胀满,连两肋满闷,气急冲心,不能坐。

【组成】郁李仁60克,牵牛子45克(熬),甘遂(熬)30克,防葵22克,子、桑白皮、槟榔各30克,橘皮、泽泻各15克,茯苓、泽漆叶(炙)、杏仁(去皮、尖)各22克。

【用法】上药十二味,捣末过筛,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日2次,服到10丸,微利为度。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酢物、生冷、油腻、热面、炙肉、蒜等。

清热渗湿汤

【来源】《赤水玄珠》卷二。

【主治】湿热浮肿,肢节疼痛,小便不利;夏月湿热伤脾,心烦口渴,泄泻溺赤。

【组成】黄连、茯苓、泽泻各3克,黄柏(盐水炒)6克,苍术、白术各4.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实脾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

【主治】脾阳不足,周身浮肿。

【组成】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草果子(去皮)、干姜(炮)各60克,甘草30克(炙),大腹(连皮)6个,木瓜1个(去瓤,切片)。

【用法】上药用水于砂器内煮至水一半,劈开干姜,心内不白为度,不得全令水干,恐近底焦,取出锉焙为末。每于空腹、日午用沸汤服。

治肿饮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

【主治】水肿。

【组成】灯芯草1把(先将水1升,煎至500毫升),萝卜子30克(微炒),砂仁30克(微炒)。

【用法】将二味研末,倾入灯芯草汤内,略滚即入茶壶内,慢慢吃下。吃尽不见效,如前再煎一服。俟腹响放屁,小便量多而肿即退。

香苏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四。

【主治】水气虚肿,小便亦涩。

【组成】陈皮(去白)30克,防己、木通、紫苏叶各15克。

【用法】上四味,共研为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同类推荐
  •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现代临床生物材料总论,介绍生物材料的特性、分类,生物材料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篇现代骨科生物材料,介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重组合异种骨以及骨折愈合等;第三篇现代口腔科生物材料,介绍印模材料、牙科用蜡、义齿基托材料等。
  •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在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未能成功怀孕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死胎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因男性原因导致配偶不孕者,称男性不孕症或男性不育症,习惯称男性不育。
  • 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本书从中风病因、临床表现、用药、运动与康复、生活起居、心理、护理、婚育、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保健基本知识。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为让每一个生命晚期的人都得到关爱和帮助,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临终关怀事业。本书通过人们对生命尊严的需求的揭示,提出具有指导性的临终关怀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从临终关怀的概念与观念、临终关怀运动与发展、临终关怀模式与机构类型、临终关怀服务特点和内容、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评价、临终关怀护理实践、症状控制、临终患者心理关怀及其家属的忧伤辅导、死亡教育等全面系统阐述了临终关怀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热门推荐
  • 那双爱哭的眼睛

    那双爱哭的眼睛

    这男人狂什么?不就是张了一双像韩国明星的眼睛吗?想追她,也要看看姑娘乐意他追不?吼!居然背着她找别的女人!简直不知死活,哪远滚哪!
  • 夜千寂

    夜千寂

    三千年前,大陆开始出现魔兽的身影,无数人惨死于魔兽爪牙之下。血月,预示着兽潮,人们最可怕的噩梦,往日繁华的城市一片狼藉,人们承受着丧失亲人的痛苦开始寻找能够对抗魔兽的力量。直到人们走到最北境的日月森林,一场红雨落下,带给了人们力量-魔法!魔法师是由人类所承受的痛苦堆积而来,是人类最崇尚的职业。随着人类对魔法的运用,分支出炼器师,药剂师,召唤师……人类也因为千万年的蜕变,分支出许多种族,高傲的精灵,暴躁的矮人,美丽的鲛人,尊贵的龙族和拥有魔兽血脉的半人类……
  • 理想de国

    理想de国

    这本小说和韩寒的《三重门》都是写关于成长的困惑和青年人对生活的思考,但我加入了一些科幻和一些小美好。与韩寒的相比,绝不会输在思想和论点上,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杂乱无章的,我们只能被生命的车轮推着前进,而来不及自己选择。在青春季节,面对着父母、学业、友情的压力,我们又不得不做出选择,就好像上的每一节课。我不想写一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所以写了一些幽默诙谐的东西。正如韩寒所说,把小说当杂文写。我加入了科幻元素。只想告诉别人希望无处不在,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并且生活在一个祥和的世界里,我把这个世界称之为理想的国,这也是书名的来历。如果某一两句话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我便知足了。
  • 学院傲女谁敢追

    学院傲女谁敢追

    曾经的宠儿,现在被厌恶的恶魔,被视为弃子的少女又背负了多少伤痛。她懂什么是爱吗!他的爱又算是什么,面对迟钝空白的她,他又会如何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火苗是越烧越旺,还是让他就此熄灭!爱她就等于接受一切?是逃离还是选择承受。万众瞩目的女神,她想要的很简单,但这是简单的爱情又是谁能给的!他对她的喜爱,她一直知道,但是理智的永远占上风的人却不知道这场来得突然的爱,究竟是阴谋还是那简单的爱。对她说只是在意她不在乎其他,她会相信吗?青梅又竹马,遥远的爱、一见钟情,只是对你。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兄妹。两对情侣交织成的主线。
  • 正邪念

    正邪念

    天纵奇才,身负血海深仇。遁入空门,本应一心向善。辗转反侧,游离正邪两道。仇人俯首,奈何心已无争。作为一名应普度众生的僧人,衍之如何去面对心中的仇恨,正邪之间真到底是水火不容还是只在一念之间?
  •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本书围绕抑郁症认知理论、研究及治疗三条主线,对国内外有关抑郁症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七章,包括概述、抑郁的认知理论述评、抑郁的认知易感性、抑郁症的情绪认知加工偏差、抑郁症的抑制损害和神经机制、复发性抑郁个体的认知损害及抑郁症的认知治疗。
  • Half a Life-Time Ago

    Half a Life-Time A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泥鳅化龙诀

    泥鳅化龙诀

    在负级宇宙的天龙星系馨星球,龙神与冥王万年大战,遗迹遍布,既而万宗林立,修仙者遮天蔽日!绝代高手如青鳞泛波,层出不穷。人妖兽三者千年大战,玄之又玄!传说之首铭刻化龙诀的龙鳞在绝顶高手拼死争夺中遗落沼泽,看低贱命硬的小小泥鳅如何登顶化龙!
  • 幻世爱恋

    幻世爱恋

    (男主女主身心健康,绝对的生生世世一双人)她,唐凌馨,一个好奇心很强,有时会做一些偏激事的女子,因为那一颗毒药遇到了炫目的他;从此闯荡三界,游历人间。片段一:“馨儿,我等待你那么多年年一直守身如玉,你是不是应该补偿为夫?”某男一脸邪笑的向某女靠近。“那你找了那么年才找到我,是不是应该补偿我?”“放心,为夫会'补偿'你的。”某男继续一脸邪笑的向某女靠近。看着某男的一脸邪笑某女欲哭无泪,她不是这个意思……片段二:并肩站在轩辕之巅看了看如同被鲜血染过的半边天空,又看了看彼此,相视而笑——只要有你相伴,面对生灵涂炭的三界又何妨?
  • 重生之盲妃将军

    重生之盲妃将军

    她是瞎子杀手,代号盲杀,清冷傲然,嗜血孤寂,却死于一场唯美的樱花丧,结束了一个世纪的传奇。今生,她是炎朝不得宠的三王妃,本性纯良,胆小懦弱。当她成为她,看她如何巧妙休夫,一朝王爷被休了?全朝哗然!一身男装奔赴沙场,再创当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