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19

第19章 内科(13)

九制大黄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功用】清滞通便。

【主治】积淤停滞,宿食,积痰,大便燥结。

【组成】大黄不拘多少。

【用法】将大黄捣碎,用黄酒拌,于铜罐中密闭,隔水加热,9蒸9晒,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小丸。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禁忌】孕妇忌服。

柏子仁膏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

【主治】小儿大便秘涩艰难。

【组成】柏子仁、松子仁、胡桃肉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膏。每服如弹子大,热汤化下。未通再服。

三仁粥

【来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四。

【主治】老人虚人大便秘结者。

【组成】桃仁、海松子仁各9克,郁李仁3克。

【用法】上药同捣烂,和水滤取汁,入碎粳米少许,煮粥,空腹时服。

驱风丸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六。

【主治】大便不通,或年高风秘。

【组成】皂角7锭(炮,水500毫升),巴豆49粒(去壳、心、膜),枳壳30克。

【用法】上药以皂角水煮干为度,去巴豆不用,炒枳壳为细末,入木香15克,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3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搜风润肠丸

【来源】《袖珍方》卷一引《太平圣惠方》

【功用】理气润肠。

【主治】三焦不和,胸中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

【组成】沉香、槟榔、木香、青皮(去白)、萝卜子(炒)、槐角(炒)、陈皮(去瓤)、枳壳(炒,去瓤)、枳实(麸炒,去瓤)、三棱(煨)、木通各15克,郁李仁(去皮)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用木瓜汤送服。

散火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功用】泻火行气。

【主治】热郁气滞,肚腹胀满,痛久不止,大便秘结者。

【组成】黄连(炒)、白芍(炒)、栀子(炒)、枳壳(去瓤)、厚朴(去皮)、香附、川芎各3克,木香、砂仁、茴香各1.5克,甘草1克。

【用法】上药锉一剂。加生姜1片,以水煎,温服。

【加减】痛甚不止,加延胡索。

枳杏丸

【来源】《女科百问》卷上。

【主治】大便不通。

【组成】杏仁30克(汤泡、去皮、尖,别研)枳壳60克(先研为末)。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神曲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食前用米饮或生姜汤送下。

对姜丸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功用】温化痰饮。

【主治】嗝有寒痰,呕逆眩晕。

【组成】半夏、天南星各250克,干姜5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姜汁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米汤饮下30~50丸,不拘时候。

厚朴三物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组成】厚朴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扑、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痢为度。

【附注】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症自解。

润肠丸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苁蓉润肠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三)、苁沉丸(《医学入门》卷七)。

【功用】补精养血,润肠通便。

【主治】精亏血虚,津液耗伤,大便秘结者。

【组成】肉苁蓉(酒浸,焙)60克,沉香(别研)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汤饮下。

脱肛

补中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者。

【组成】黄芪、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0.6克(酒焙于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赤石脂散

【来源】《太干圣惠方》卷九十二。

【功用】收敛固脱。

【主治】小儿痢后,脱肛不收。

【组成】赤石脂7.5克,伏龙肝7.5克。

【用法】上药细研为散。每以1.5克敷肠头,一日3次。

纯阳真人养脏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异名】真人养脏汤(《普济方》卷二一一)、养脏汤(《杏苑生春》卷四)。

【功用】涩肠止泻,温补脾肾。

【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日夜无度,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及脱肛坠下。

【组成】人参、当归(去芦)、白术(焙)各18克,肉豆蔻(面裹,煨)15克,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24克,白芍药48克,木香(不见火)42克,诃子(去核)36克,罂粟壳(去蒂、盖,蜜炙)108克。

【用法】上药锉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加减】如脏腑滑泄夜起,久不愈者,可加炮附子3~4片。

【附注】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肉桂温肾暖脾,并为君药;肉豆蔻助肉桂温补脾肾,诃子助粟壳涩肠止泻,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共为臣药;久痢阴血耗伤,故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木香理气导滞,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合白芍又能缓急止痛,是为使药。合用具有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之功。

香术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主治】肠风烂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

【组成】白术500克(糯米泔浸3日)。

【用法】上一味,细锉,以慢火炒焦,为末,取干地黄250克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入白术末,和捣一二千杵,如太硬,滴好酒少许,相和再捣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每服15~20丸,空腹粥饮送下。

蟠龙散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主治】脱肛。

【组成】干地龙(蟠如钱样者佳,略去土)30克,风化朴硝6克。

【用法】前药锉,焙,研为细末,与朴硝和匀。每用6~9克,肛门湿润者干掺;如干燥,用清油调涂。先以见毒消、荆芥、生葱煮水候温浴洗,轻轻拭干,然后敷药。

食物中毒

解毒丸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恶心者。

【组成】板蓝根120克(干者,净洗晒干),贯众30克(锉,去土),青黛(研)、甘草(生)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误中诸毒后,急取药15克,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4丸。

胃热

泄热芦根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

【主治】胃实热,常渴饮水。

【组成】芦根30克(锉),赤茯苓7.5克,栝楼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知母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小麦50粒,竹叶14片,生地黄7.5克,生姜3.5克,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放温服之。

脾胃虚弱

进食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功用】温中祛寒。

【主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及久病脾虚全不食。

【组成】青橘皮(去瓤)、陈皮(去白)、高良姜(薄切。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7.5克,草果肉、川乌头(炮)各3个,诃子(煨,去核)5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10毫升,空腹时服。

养胃进食丸

【来源】《御药院方》卷三。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全不思食。

【组成】人参(去芦头)、甘草(锉)各30克,白术、白茯苓(上皮)各60克,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90克,陈皮(去白)45克,神曲(炒)75克,大麦芽(炒黄)45克,苍术150克(去粗皮)。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水面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生姜汤送下;或粥汤亦可。

养脾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功用】养胃进食。

【主治】脾胃虚冷,心腹绞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吐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组成】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0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75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养元粉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实脾养胃。

【主治】脾胃虚弱。

【组成】糯米700克(水浸一夜,沥干,慢火炒熟)、山药(炒)、芡实(炒)、莲肉各90克,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细末)6~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日饥时以滚水250毫升,入白糖3匙化开,再入药末30~60克调服之。

【加减】如酌加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楂肉各30~60克更妙。

五、肾系疾病

腰腿痛

七宣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主治】气滞郁结,宿食不消,胸膈闭塞,心腹胀满;或积年腰脚疼痛,冷如冰石;或脚气冲心,烦愦闷乱,头旋昏倒。肩背重痛;或风毒脚气,连及头面,大便或秘,小便时涩;或脚气转筋,掣痛挛急,心神恍惚,眠卧不安。

【组成】柴胡(去苗,洗)、枳实()、木香、诃子皮各150克,桃仁(去皮、尖,)、甘草()各180克,大黄(面裹,煨)45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渐增至40~50丸,食后,临卧米饮送下。取宣利为度。

调荣汤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六。

【功用】化淤止痛。

【主治】淤血不消,脐腹引腰背俱痛。

【组成】川芎、当归、芍药、生干地黄、三棱、莪术、白芷、延胡索、蒲黄、香附子、泽兰、细辛、川白姜、厚朴(制)、桃仁(浸,去皮,焙)各15克,辣桂、半夏(制)、甘草(炙)各23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

牛膝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

【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筋骨疼痛,行立艰难。

【组成】牛膝60克(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海桐皮27.5克,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芎22克,薏苡仁22.5克,防风22.5克(去芦头),桂心22.5克,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30克,酸枣仁22.5克(微炒),肉苁蓉30克(酒浸一夜。刮去皱皮,焙干),仙灵脾22.5克,补骨脂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天麻22.5克,木香22.5克,槟榔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

调肝散

【来源】《仁斋直指》卷十八。

【主治】郁怒伤肝,发为腰痛。

【组成】半夏(制)0.9克,辣桂、宣木瓜、当归、川芎、牛膝、细辛各0.6克,石菖蒲、酸枣仁(汤浸,去皮,微炒)、甘草(炙)各0.3克。

【用法】上药锉细,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服。

十补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异名】大补丸(《普济方》卷二一七)。

【功用】温阳补肾,益精髓,进饮食。

【主治】肾阳亏损,下焦虚寒,脐腹强急,腰脚疼痛,遗泄白浊,大便滑泻,小便频数;或三消渴疾,饮食倍常,肌肉消瘦,阳事不举。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巴戟(去心)破故纸(炒)、干姜(炮)、远志(去心,姜汁浸,炒)、菟丝子(酒浸,别研)、赤石脂(煅)、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30克,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酒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熟大黄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主治】坠堕闪挫,腰痛不能屈伸。

【组成】大黄(切如豆大)、生姜(切)各15克。

【用法】上药同炒令焦黄,以水300毫升浸一夜,五更去滓,顿服。天明泻下恶物。

寄生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主治】腰痛。

【组成】桑寄生12克,附子9克(炮),独活12克,狗脊15克(黑者),桂心12克,杜仲15克,芎3克,甘草6克(炙),芍药9克,石斛9克,牛膝9克,白术9克,人参6克。

【用法】上十三味,切碎。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2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同类推荐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实用妇科医学

    实用妇科医学

    科疾病长期困扰广大妇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妇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帮助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对妇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妇科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实用妇科医学》。全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炎症、妇科胂癌、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急症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妇科介入和妇科微创等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可作为妇科临床工作者日常的参考书,可供各级妇科医师、临床研究生、进修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参考。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热门推荐
  • 毁灭王神

    毁灭王神

    这里有肉身强大的武者,魔力恐怖的魔师,兼修魔武的毁灭者。邪魔入侵,人类之间又互相倾轧,大地之上到处都是战火与尸骸。就在人类大地将要覆灭时,一个天才少年与消失了无数年的王神剑相继出世,震惊十方。他们能否拯救世道于将倾之间?重现那个无敌传说?一切尽在毁灭王神。
  • 永恒之阱

    永恒之阱

    是太阳带给这世界长存,使得寒冷与黑暗不再肆虐。然而太阳的永恒却将自己深陷在一个永远无法逃离的孤寂之中,如同一只巨大的陷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燃烧的,是光明的救赎,是孤独的希望。谨以《永恒之阱》献给所有生存于此分此秒的孩子,及所有人类的朋友。
  • 区域拒止之对战月球

    区域拒止之对战月球

    二十三世纪中叶,随着地球资源的日渐枯竭,我们所需已寥寥无几,只有外出寻找能源,就在我们开启寻找之旅的途中,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经历,我们的智慧能否战胜天外的不速之客?新的能源真的可以找到吗?敬请期待……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 上蔡语录

    上蔡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断天下

    武断天下

    天下苍生云云。谁又能主宰浮沉。看向氏家族向宇武破虚空,战尽苍生,重振家族。在天下至尊之路上演绎不一样的传奇。
  • 战王霸宠:庶女有毒

    战王霸宠:庶女有毒

    她顾锦念,本是怀国公府的嫡七小姐,却因上一世大脑进水、小脑养鱼而错信姨娘庶姐,错爱渣男。真心错付,换来的是被羞辱致死。重活一世,她定要斗死姨娘,让她折磨致死,人人诛之。重活一世,她定要玩死庶姐,让她容貌尽失,声名狼藉。哦,还有小渣男,呵,那就成全小渣男和小渣女这对野鸳鸯,祝他们长命百岁、孤独终老,生不如死,断子绝孙。至于这位混不吝的傲娇小王爷……这,艾玛,快放本小姐的手,本小姐才不愿意和去你王府做别的事儿……
  •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3]?,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好一朵奇葩花

    好一朵奇葩花

    谁说混娱乐圈就需要演技爆棚?想她lais从欧美时尚圈重生到国内娱乐圈,最后不也走得宽敞舒适……
  •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拍墓园广告时,我被一个酷帅男鬼强穿嫁衣盖章为妻。坑爹啊!我家冥夫俊美妖孽腹黑无边,擅长恶意卖萌鬼话连篇坑死你不赔命,可怜本姑娘天天跟他斗智斗勇又斗爱,一路PK演技飚升终于从十八线打拼到国际巨星,然而有一天他咬住我的喉咙甜蜜诱惑:爱妻,随我去……呜,人家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