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18

第18章 内科(12)

清气散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

【主治】脾胃虚弱,脏腑挟寒,中气不和,清浊不分,停痰积冷,腹内膨胀,肠鸣飧泄,手足厥冷,脐腹疼痛,呕吐恶心,胸膈不快,困倦少力,肢节怠堕。

【组成】缩砂仁、白豆蔻仁、白茯苓(去皮)、诃子(炮,取肉用)各7.5克,人参(去芦)、京三棱、胡椒、良姜(炒)各15克,檀香,丁香(不见火)30克,木香7.5克(不见火),干姜(炮、洗)、橘红各45克,甘松香60克(灸),青皮(汤泡,去瓤)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入盐少许,煎大枣汤调下,或用盐开水冲服亦可,不拘时候。

吴茱萸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次服。

一服饮

【来源】《医说》卷三引《类编》。

【异名】二妙香良散(《医学入门》卷六)。

【主治】心脾疼痛,数年不能得愈。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陈米饮下。

强中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功用】健脾益气,和中消痞。

【主治】脾胃不和,食啖生冷,过饮寒浆,以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者。

【组成】干姜(炮,去土)、白术各30克,青皮(去白)、橘红、人参、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炒)、甘草(灸)各15克,草果仁、丁香各90克。

【用法】上药咀。每次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加减】呕者,加半夏15克;食面致胀满,加萝卜子15克。

撞关饮子

【来源】《奇效良方》卷四十一。

【主治】关格不通,气不升降,胀满。

【组成】丁香(不见火)、沉香(不见火)、砂仁(去壳)、白豆蔻(去壳)、三棱(去毛,炮)、香附(去毛)、乌药各4.5克,甘草(灸)1.5克。

【用法】上药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塌气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功用】温中行气。

【主治】寒气郁结,虚胀腹大,手足冷厥,面青气急。

【组成】胡椒30克,蝎尾(去毒)15克,(一方有木香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未,面丸如粟米大。每服5~20丸,陈米饮下,不拘时候。

【附注】本方加萝卜子,名褐丸子。

降气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功用】行滞气,消胀满。

【主治】腹胁气滞,胀满疼痛。

【组成】茴香子(微炒)、木香、桂枝(去粗皮)、槟榔(锉)、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各30克,莱菔子、京三棱(煨、锉)、青橘皮(汤,去白,焙)各2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30克。

【用法】上药九味,捣罗为末,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服。

栀子厚朴汤

【来源】《伤寒论》。

【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组成】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上药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2次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橘叶青盐汤

【来源】《医学从众录》卷六。

【主治】肝气胀。

【组成】乌梅3个,鲜橘叶9克,青盐1克,川椒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空腹时服。

吴茱萸汤

【来源】《宣明论方》卷一。

【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木香化滞散

【来源】《奇效良方》卷四十一。

【主治】气滞不行,心腹满闷。

【组成】木香、姜黄、青皮(去皮)、砂仁(去壳)、人参、槟榔、白术各6克,白茯苓(去皮),白檀香各6克,白豆蔻、藿香、橘皮、大腹子、桔梗各1.5克,炙甘草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空腹时稍热服;或食前沸汤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

异香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主治】胃气不和,腹胁膨胀,痞闷噎塞,喘满不快,饮食难化,噫气吞酸,一切气痞,腹中刺痛。

【组成】石莲肉(去皮)30克,蓬莪术(煨)、京三棱(炮)、益智仁(炮)、甘草()各180克,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9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炙)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盐少许,煎至100毫升,通口服,不拘时候,盐汤或盐酒调均可。

大正气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脾胃祛弱,风寒湿邪内侵,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组成】厚朴(姜制,炒)、藿香叶、半夏(汤泡7次)、橘红、白术各30克,甘草(炙)、槟榔、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各1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川连戌己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主治】脾实腹胀,肚腹时热。

【组成】白芍药、甘草、川黄连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呃逆嗳气

顺气消滞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功用】顺气消滞,降逆和胃。

【主治】食后气滞呃逆,连声不止者。

【组成】陈皮6克,半夏(姜炒)6克,白茯苓(去皮)9克,丁香0.9克,柿蒂2个,黄连(姜炒)0.6克,神曲(炒)6克,香附6克,白术4.5克,竹茹12克,甘草2.4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5片,以水煎服。

南极丸

【来源】《鲁府禁方》卷一。

【主治】胃中痰火气郁所致之嗳气。

【组成】南星(汤泡透,切片,姜汁炒)、半夏(制同上)、软石膏、香附(童便浸,炒)、栀子(炒)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临卧时用生姜汤下。

人参复脉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主治】呃逆而无脉者。

【组成】人参6克,白术4.5克(去芦),麦门冬(去心)6克,白茯苓(去皮)9克,五味子1.2克,陈皮6克,半夏(姜炒)6克,竹茹12克,甘草2.4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5片,以水煎服。

橘皮干姜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主治】伤寒哕逆不止。

【组成】橘皮、通草、干姜(炮)、桂心各60克,人参30克,甘草(炙)60克。

【用法】上药锉如麻豆大。每服12克,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日进3服。

人参白术汤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主治】气虚呃逆。

【组成】人参、黄芩、柴胡、干葛、栀子仁、甘草(炙)各15克,白术、防风、半夏(泡7次)、五味各等分。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加生姜3片,以水煎服。

除湿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四。

【功用】燥湿健脾。

【主治】周身重着,多食生冷,吐痢俱作。

【组成】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噎嗝

王道无忧散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主治】噎嗝反胃。

【组成】当归、白芍(土炒)、川芎、生地黄各2.4克,赤芍1.5克,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各3.6克,赤茯苓、砂仁枳实(麸炒)、香附、乌药、陈皮、半夏(姜汁炒)、藿香、槟榔、猪苓、木通、天门冬(去心)、黄柏(人乳炒)、知母(人乳炒)、黄芩(炒)各2.4克,粉甘草0.9克。

【用法】上药锉一剂。以水煎温服。

磨脾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功用】温脾消食。

【主治】嗝气宿食不消。

【组成】木香、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甘草(炙)、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草豆蔻(去皮)、干姜(炮)各7.5克,陈曲(炒)、麦芽(炒)各30克。

【用法】上九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入盐点服,不拘时候。

橘皮麻仁丸

【来源】《李氏医鉴》卷四。

【主治】噎嗝血少,大便闭结。

【组成】橘皮、杏仁、麻仁各90克,郁李仁15克。

【用法】上药以橘皮为末,3仁俱捣,将枣煮取肉,同捣和丸。每服40~50丸,枳实汤下。

九物五嗝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八引《延年秘录》。

【主治】忧嗝、气嗝、食嗝、寒嗝、饮嗝等五嗝。

【组成】麦门冬(去心),蜀椒(汗)各90克,远志90克(去心),甘草150克(炙),附子30克(炮),干姜90克,人参120克,桂心90克,细辛90克(夏月可酌加麦门冬、甘草、人参的用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含化,日3~4次,夜1~2次。若不能贪者,可一大丸作二小丸,尽服之。

【禁忌】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九仙夺命丹

【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主治】反胃,痰涎壅盛。

【组成】南星(姜制)9克,半夏(姜制15克,枯明矾15克,枳壳(麸炒)30克,厚朴(姜制)15克,人参9克,木香12克,豆豉(洗)30克,甘草9克,阿魏9克,糖球子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老米打糊为饼,如钱大,瓦上焙干,晴夜露过。每服1饼,细嚼,以姜煎平胃散送下。

泄泻

人参豆蔻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主治】妇人久泄不止。

【组成】人参、肉豆蔻、干姜、厚朴、甘草、陈橘皮各30克,川芎、桂心、诃子、北茴香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服。

封脐丹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主治】痢疾,水泻;妇人白带。

【组成】丁香7个,肉果1个,牙皂60克(去筋),大倍子1个(炒),麝香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醋调和为丸,如绿豆大。用时放入脐内,外贴膏药。

珍宝三生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主治】半肢瘫痪,痖疯。

【组成】火麻仁、大黄、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枳壳(炒)、槟榔、牛膝各90克,郁李仁、车前子、独活各10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以茶、酒送服。

春泽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二。

【主治】伤暑泄泻,泻后仍渴,小便不利。

【组成】五苓散加人参。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二术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肝强脾弱,气泄,湿泄。

【组成】白术(炒)6~9克,苍术(米泔浸,炒)3~6克,芍药(炒黄)6克,陈皮(炒)4.5克,炙甘章3克,茯苓3~6克,厚朴(姜汤炒)3克,木香1.8~2.1克,干姜(炒黄)3~6克,泽泻(炒)4~5克。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210毫升,空腹时服。

二圣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主治】小儿脏腑不调,时或泄泻,日久不愈,羸瘦成疳。

【组成】川黄连(去须)、黄柏(去粗皮)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将药末入猪胆内,汤煮熟,丸如绿豆大。海服20~30丸,米饮送下。量儿大小加减,频服,不拘时候。

便秘

参仁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主治】气壅风盛,大便秘结后重,疼痛烦闷。

【组成】麻子仁、大黄各90克,当归身30克,人参2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蜜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丸,空腹时用熟水送下。

三仁粥

【来源】《医级》卷八。

【主治】脾肺燥涩,便难瘙痒。

【组成】柏子仁、松子仁、甜杏仁各等分。

【用法】上药加用糯米,煮粥食之。

【附注】本方原名“二仁粥”,现据其组成改。

当归丸

【来源】《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主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者。

【组成】当归15克,黄连4.5克(炒),大黄7.5克,甘草(炙)3克,紫草9克。

【用法】先以当归、紫草熬成膏,其余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3岁以下服10丸,8岁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下,以痢为度。

枳实导滞丸

【来源】《内外伤辨》卷下。

【主治】湿热积滞内阻,胸脘痞闷,下痢或泄泻,腹痛,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

【组成】大黄30克,枳实(麸炒,去瓤)、神曲(炒)各15克,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10克,泽泻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同类推荐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河北省沧州市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神医扁鹊、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等杏林巨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先驱张锡纯,其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至今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
  •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肥胖系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腰部和臀部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还会伴发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古人在40岁以后以“轻身”为美,这“轻身”包含现代所说的“减肥”。古代学者对轻身的食物研究十分重视,发现了许多食物具有轻身作用。这些食物减肥,不同于节食减肥,也不同于用其他药物减肥,不但不伤耗身体,而且使身体更加健美,更加充满活力。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治宜化痰利湿、消脂减肥。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 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CN42-1340/R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热门推荐
  • 天祸

    天祸

    楚逸然意外成为了集修真者和智脑为一体高高手,开始征战于苏醒的神魔间……一群科学狂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古代的道家法术,用钻石制造电脑芯片植入人脑,意图激起人所有的大脑潜力,楚逸然因诈骗被判死刑被选为这个实验的试验品,手术过程中,正好昆仑派修真者玉玄子大乘飞升,遭天劫肉身毁灭,元婴躲进补天炉里匆匆逃窜,补天炉带着他一起进入到楚逸然的身体里,由于电脑芯片与补天炉的双重刺激,楚逸然前世的记忆开始苏醒。玉玄子企图占居楚逸然的身体,却没想到补天炉不受他的控制,反而相助于楚逸然,楚逸然在兼并了玉玄子的所有意识后,在补天炉的帮助下,重新修补了破损的身体,带着另一个试验品逃出了实验事。
  • 萌妻爱出逃:老公,请息怒

    萌妻爱出逃:老公,请息怒

    她带着目的接近他,却一步步的走进他的圈套里。随之她无处可逃,连心也跟着一点迷失。她设计了一场没有新娘的婚礼,逃至大洋彼岸,他追随,强制纠缠,“老婆,不管你怎么逃,你都必须尽到你做妻子的义务……”婚后,他狂狷温柔,宠她上天入地。他说给她一个春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有一天,她视为挚友得女人,竟是他深爱的女人。她痛苦难产,他牵着她的手走进婚姻的殿堂。片段一:她华丽回归,一个恶魔宝贝从头而降,牵着她的裙摆到他的跟前:“爹地,这是我的新女朋友,怎么样?很漂亮吧!”某人暴走,儿子连老子的女人都敢抢,这是要逆天吗?
  • 黯转乾坤

    黯转乾坤

    邙鼎山下少年周泽与性格怪僻的奶奶相依为命,村里人视他如瘟神灾星,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他没有朋友,甚至一天到晚连饭都吃不饱,直到某一天,云游到村中的乞丐李瞎子鼓励他踏上寻找自己人生的旅程……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嗜血明帝

    嗜血明帝

    他是血杀灵龙一族唯一的后裔,数万个纪元唯一的天才,却被父亲以及其好友暗算,残忍被废,生命垂危。他流浪到了凤凰族,一个炼丹圣地,炼器地狱。他身怀绝世炼器术,以炼器为本,默默掳走了凤凰族女孩的芳心上到族长圣女,下到贫民百姓,无一不主动投怀送抱,可是,他要报仇!他要杀上龙族!父亲?去死吧!求情!一边去!爱他的,他一世守护!恨他的,他千刀万剐!
  •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本书是一部识人、用人、管人的思想和方法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围绕识人观念,阐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识别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书中中外管理思想熔于一炉,理论与案例相辅,原理和方法并重,既有操作原则又有操作方法,方便实用,易于掌握,适于各类管理者阅读。只要用心精研,灵活运用,必能突破管理瓶颈,让你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打开一扇全新的事业之门。
  • 不朽神瞳

    不朽神瞳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有最强的武道,最神秘的瞳术!八世历,九为尊!一代太古大能,历经八世磨砺而归,他想不明白,这一世为什么那么多法宝找他认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美女来给他暖床,但是他知道,他将拥美并踩着敌人的尸体,走上至尊之路!萧寻:"我想,这一世,这个世界终究会被我踩在脚下!"
  • 家中有鬼

    家中有鬼

    小成买回一幅绢画后,家里便不再平静,一幅绢画,到底埋葬了多少秘密?绢画的背后,是一个娇妻对战死疆场的丈夫数千年的执爱与等待!为了帮助她,小成远赴北地,他能否找到已被埋葬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想知道大汉不灭的军魂吗?想知道神秘的九转罗盘吗?此文将带你进入古老的国度……
  • 命运

    命运

    展示的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时间跨度较大,跨越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时间长河,这中间有很多大的历史背景,如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的外敌侵扰,鸦片流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冲击,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不断地奋斗和探索中,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主人公曾源是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贫穷人家的苦孩子,但他积极上进,从军大半生,有着丰富的经历与体验,其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跌宕起伏,激烈,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