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15

第15章 内科(9)

法制竹沥丸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三。

【功用】清热降火,化痰止嗽。

【主治】痰火劳嗽,呕恶不欲食。

【组成】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炙甘草、半夏曲、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香附子(制)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以竹沥250毫升,入姜汁、酒各80毫升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7次为度;磨罗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食后或临卧时白汤送下80丸,3日便见效验。久病者7日效,疲者1月痊愈。

油滚丸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

【主治】小儿痰盛咳嗽。

【组成】五灵脂末3克,雷丸末3克,巴豆30个(去皮、膜,取霜)。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每服3~5丸,以水送下,临卧时服。

知母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引《延年秘录》。

【主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

【组成】知母6克,贝母9克,干葛9克,芍药9克,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

【用法】上药八味,切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3服。约过1小时服1次。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蒜、面7日。

和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

【组成】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120克,藁本桔梗、甘草各250克,苍术(去皮)5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160毫升,不拘时热服。

金水六君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养阴化痰。

【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组成】当归6克,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280或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加减】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加山药;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2.1~2.8克;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1.5~2.1克;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3~6克。

滴油散

【来源】《医说》卷四引《类编》。

【异名】黛蛤散(《中药成方配本》)。

【主治】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

【组成】真蚌粉,青黛各等分。

【用法】将蚌粉于新瓦上炒令通红,放地上去火毒,拌青黛少许,以淡齑水搅匀,滴麻油数点服。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世医得效方》卷五补。

蜜酥煎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

【功用】降气止咳,润肺补虚。

【主治】咳嗽上气,胸痛。

【组成】杏仁420克,白蜜200毫升,牛酥400毫升。

【用法】上三味,先将杏仁放瓷盆中捣碎,研取汁1升;放净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牛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贮。每以暖酒服10~15毫升,每日3次;不能饮酒者,和粥服亦可。

清肺滋阴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功用】清肺滋阴。

【主治】酒色太过,真阴耗损,虚火灼肺,咳嗽咽疮,咽喉溃烂肿痛。

【组成】川芎(酒洗)3克,白芍(炒)4.5克,生地黄6克,白术(炒)3克,陈皮3克,白茯苓2.4克,黄柏(蜜炒)3克,知母3克,贝母(去心)3克,紫菀2.4克,五味子1.8克,款冬花2.4克,麦门冬3克,地骨皮3克,黄连(炒)1.5克,远志(甘草汤泡)2.4克,酸枣仁(炒)1.8克,甘草1.2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1片,竹沥15毫升,以水煎服。

【加减】心下怔忡,夜卧不寐,加人参2.4克;心烦躁乱,加枳实1.8克,竹茹1.8克;如痰涎壅盛,加瓜蒌仁1.8克,天花粉3克;咽喉有疮,用通隘散吹之。

润燥泻肺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二。

【功用】养阴清肺。

【主治】肺火伤阴,咳而微喘,烦渴欲饮,鼻端微红,肌肤作痒。

【组成】玉竹12克,瓜蒌皮9克,桑皮9克,沙参12克,麦冬6克,黄芩3克,贝母6克,杏仁9克,薏苡仁12克。

【用法】以水煎服,梨汁100毫升冲服。

清宁膏

【来源】《医级》卷八。

【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

【组成】天冬240克,麦冬、杏仁、半夏(制)、贝母各120克,桔梗、甘草、诃子、北沙参各120克,桑皮、牛蒡子各60克。

【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克,白蜜500克搅匀,煮1日成膏。频服20~30毫升。

润肺丸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医学统旨》。

【功用】生津润肺,化痰止嗽。

【主治】嗽而失声。

【组成】诃子、五味子、五倍子、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噙化。

【加减】久嗽,加罂粟壳。

【附注】《医学入门》卷七载本方有黄芩。症同。

栝楼煎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主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烦闷。

【组成】栝楼1颗(熟者,去仁,以童便200毫升相和,研,绞取汁)、牛酥30毫升,甘草7.5克(生,研为末),蜂蜜90毫升。

【用法】上药入银锅子中,慢火煎如稀饧。每服以清粥饮调下5克。每日5服。视小儿年龄以行药量加减。

桂苓白术丸

【来源】《宣明论方》卷九。

【功用】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

【主治】痰饮咳嗽,胸腹痞满,水肿腹胀,呕吐泄泻。

【组成】拣桂、干生姜各30克,茯苓(去皮)、半夏各30克,白术、橘红皮(去白)、泽泻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面糊调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0~30丸,用生姜煎汤送下,每日3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拘时候。

香朴丸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主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动作咳喘,痰液清稀,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寒,鼻中清涕。

【组成】厚朴、生姜各500克,大枣100个,半夏250克,陈皮60克,人参、白术、白茯苓各60克。

【用法】上药,先以前五味,用水4升,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后三味,共研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烂,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5丸,米饮送下。

参姜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

【组成】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

【用法】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徐徐服之。

降气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咳嗽喘满,咽干不利,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风湿脚气。

【组成】前胡、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夜炒)、黄芪(去芦)、当归、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30克,干姜(炮)、人参、附子(炮,去尖)、羌活、桔梗(炒)各15克。

【用法】上药十五味,共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紫苏3叶,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泽漆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主治】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

【组成】半夏10克,紫参10克(一作紫菀),泽漆6克(以东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生姜6克,白前10克,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6克。

【用法】上药九味,咀。纳泽漆汁中,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服尽。

咳喘

神吸散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主治】新久咳嗽、哮吼、喘急。

【组成】鹅管石(火煅,好醋淬七次)3克,禹粮石(火煅,醋淬七次)3克,粉草0.9克,枯白矾1.5克,石膏(煅)1.5克,款冬花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1克,至夜静食后坐片时,将药放纸上,以16厘米长竹筒直插喉内,用力吸药,速亦不怕,吸药令尽为度。以细茶汤一口,漱而咽之。吸药后3~7日,惟食白煮猪肉、鸡子。宜用公猪肺1副,加肉250克,栀子1个,炒成炭,桑白皮不拘多少,同炒至熟烂,去药,将肺煨汤。至五更,病人不要开口言语,令人将肺汤喂之,余者过时再食。

【禁忌】忌食鸡、鱼、羊、鹅一切动风发物,并生冷诸物。

疏风止嗽丸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及久咳有痰,表邪未尽者。

【组成】苏梗(子)15克,防风9克,干葛9克,枳壳9克(炒),前胡9克,桔梗9克,桑皮9克,杏仁9克,半夏9克(炙),茯苓9克,陈皮6克,川贝6克(去心),羌活6克,黄芩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面,少对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9克,用白开水送下。

缓息汤

【主治】肺气不足,外感风邪,咳嗽气喘。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

【组成】桑白皮45克,白茯苓15克,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去白)。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至90毫升。去滓,时时温服。

家秘润肺饮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功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燥液干,肺气壅塞,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能睡卧,寸口脉细数者。

【组成】薏苡仁、百合、杏仁、人参、天门冬、麦门冬、知母、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姜糖煎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主治】老人咳嗽喘急,食即吐逆,腹中胀满。

【组成】生姜汁100毫升,砂糖120克。

【用法】上药相和,微火温之,一二十沸即止。每服5~10毫升,渐渐咽下。

神秘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主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组成】橘皮、桔梗紫苏、人参、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为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服。

紫菀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

【组成】紫菀(去黄、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赤小豆27克,甘草(炙,锉)、五味子各30克,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用法】上八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加减】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款冬花膏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一。

【功用】温补肺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虚咳嗽。

【组成】人参、白术、款冬花(去梗)、甘草(炙)、川姜(炮)、钟乳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哮喘

加减紫金丹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功用】健脾养血,化痰消淤。

【主治】受伤日久,脾气不足,营血亏损,痰淤内阻,胸骨高起,肌肉消瘦,痞气膨闷,睛蓝体倦,痰喘咳嗽者。

【组成】白茯苓、苍术(米泔浸,炒)各60克,当归、熟地黄、白芍药(炒)、陈皮各120克,肉苁蓉(酒洗,去鳞甲)30克,丁香3克,红花15克,瓜儿血竭9克,乳香(去油)9克,没药(去油)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用黄酒送服。

二母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主治】哮喘。

【组成】知母(去皮、毛)60克,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连皮姜汤送下。

五虎汤

【来源】《仁斋直指》卷八。

【主治】风热壅肺,身热,咳喘痰多者。

【组成】麻黄2.1克,杏仁(去皮、尖)3克,甘草1.2克,细茶(炒)2.4克,白石膏4.5克。

【用法】上药只作一剂。以水煎服。

一捻金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三。

【主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

【组成】大黄、槟榔、黑丑、白丑、人参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0.3~0.6克,以蜜水调服。

木香消胀丸

【来源】《袖珍方》卷二。

【主治】用于气恼,胸腹胀满,或痰嗽喘急者。

【组成】木香7.5克,槟榔15克,陈皮30克,大腹皮30克,萝卜子60克,枳壳30克(麸炒),桑白皮30克,紫苏子30克,香附子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面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以姜汤送服。

肺胀

人参平肺散

【来源】《医学发明》卷六。

【主治】心火刑肺,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组成】桑白皮30克,知母21克,炙甘草、地骨皮各15克,五味子300个,茯苓、青皮、人参各12克,陈皮15克(去白),天门冬(去心)12克。

【用法】上药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加减】如热甚,加黄芩12克,紫苏叶、半夏(洗)各15克。

同类推荐
  • 跨越百年的医院

    跨越百年的医院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座落在沅陵古镇辰州街的沅水河畔,与名胜风景区凤凰山隔河相望。是一所享誉湘西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政府非赢利性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指导医院、怀化医专临床教学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县医疗急救中心、县高危孕产妇抢球中心、医保定点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怀化市四方司法签定所挂牌医院。《跨越百年的医院》讲述该医院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建的宏恩医院经过历史的涤荡发展为现今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医院的艰苦历程,并介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医院管理理念,值得行业内人士借鉴、学习。
  • 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千百年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是每位研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是造就中医名家的奠基石。当前,“读经典,做临床”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实践证明,掌握经典的原理和要点,对于提高临床能力和疗效有很大的裨益。所以,学习好《金匮要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以此为动因,我们编写了《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一书,希望给学习者些许帮助。 本书的编写以“简要、实用”为宗旨。 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临床意义大、涉及主要考核点为标准,选取《金匮要略》原文200余条。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20讲,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病案,阐析了具体运用经络辨证方法的要领,平实地阐明经络辨证精义与理、法、方、药。
热门推荐
  • 阴阳眼:我奶奶会抓鬼

    阴阳眼:我奶奶会抓鬼

    我奶奶会抓鬼。欢迎观看~绝对不弃坑哦绝对好看
  • 废柴神妃莫轻狂

    废柴神妃莫轻狂

    人们都说,她是天煞孤星,克得母亲早亡,家庭支离破碎;人们还说,她是修炼废柴,十二岁仅仅只是魔法一级!她被人打死,含恨而终!异世之魂穿越而来,某女勾唇一笑,天煞孤星?哼,生来专门克你!废柴?你见过三天修炼五级的废柴吗?对了,你知道百万年前早就绝种的幻魔师吗?不好意思,她就是!她手握黄金神宠,脚踏沧海玄龙,打到你跪地求饶尚不罢休!打怪升级,一统大陆!只是,那位兼职自己师父的翩翩佳公子为何独独跟定了她?某男温柔道:“因为你是元伊啊,唯一的元伊。”某女脸红!男主女主一对一,宠爆天下!
  • 刀客帝国

    刀客帝国

    人机合一的虚拟世界,五千万玩家迷失面临灭顶之灾,幕后黑手迷雾重重。玩家啊啦鼎神橙,这个世界正面临灭顶之灾,我们需要一位孤胆英雄,而你就是我们唯一的人选...
  • 虚灵十三者

    虚灵十三者

    几百年前,人族、龙族、妖族、圣族与魔族对抗,诞生了家喻户晓的十三勇士!他们联手封印了魔王!但时至今日,人们把关于十三勇士的故事当成了传说,而魔族又准备开始行动!
  • 阴阳五决

    阴阳五决

    无神论者的我,无意开启阴阳眼,得知世上竟有鬼魂,从此踏上灵异世界,习得阴阳五决,手持斩妖利器,见证一件又一件惊悚秘闻。
  • 东京食尸鬼猎人雨过天晴

    东京食尸鬼猎人雨过天晴

    我曾以为当我抛弃了那“雨”后我就能得到“晴天”但我得到了“彩虹”它比晴天更绚丽但却更短暂…………食用注意:1.本文慢热,原创人物较多,女主严重兄控2.漫画向3.不定时更,绝对不弃坑,但不保证什么时候能填完坑那么,请用
  • 超级之进化

    超级之进化

    拥有生存轮盘,林浩可以在无数个位面转生穿越!异界,星际,未来,远古,蛮荒,深渊,地狱等等,不同的风光,不同的生灵,不同的世界规则,也蕴含着不同的进化之路。首先,从地球上一条异化蛇开始进化。第一层银翼,断骨,万毒,第二层银翼·银,万毒·毒,断骨·铜,第三层终极阴影蛇,银翼龙,金刚蟒,万毒莽,甚至异化魔!层层递进,完全不同的进化之路。这只是开始,还有无数的生物种类,无数的世界,等待探索进化。喜欢贝爷的,请进。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
  •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就算当上花后、神后又怎样?还不是被天帝骗得团团转,他为我做了那么多,没想到啊,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一个圈套,我们的命运早被他改了,就连结局都设定好了,他费尽心思做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她?一个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死去了,现在仅剩一丝残魂的女人?
  • 技术宅拯救世界

    技术宅拯救世界

    这是一个好心的技术宅在获得神格之后,通过拯救世间受苦受难的少女们,最终拯救世界的和谐友爱的故事。…………抱歉,本文已太监。诚实地说,大概是因为没有拿到签约,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繁忙,已经完全没了把这本书写下去的欲望。总之,伏地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