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0600000007

第7章 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3)

从哲学上看,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属于“思维”范畴,客观政治生活现实属于“存在”范畴,而“哲学认识论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换言之,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基本范畴是思维与存在。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领域始终享有‘优先地位’”侯才:《哲学认识论基本问题不等同于哲学基本问题辨析》,《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因此,把参政党的政治思想与客观政治生活现实的关系视为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主张的。

二、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与客观政治生活现实的关系

正确理解参政党政治思想认识与客观政治生活现实尤其是参政党的政治实践的关系,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内容与方法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我们认为参政党的政治实践是其政治理性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时,我们会把思想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参政党政治实践的深化与丰富上;当我们认为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决定参政党的政治实践时,我们会把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对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灌输上,后者作为对参政党思想建设基本问题的错误理解,如果以此为基点构建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理论体系注定是失败的,而以此来指导参政党思想状况的改善则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基本问题的回答,影响着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建构方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涉及的是“在对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问题具有某种看法的前提下,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及如何认识客观现实的问题”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因而能为我们正确理解参政党的政治思想与客观政治生活现实的关系提供指南,也因此而成为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基本问题的回答,也要立足于这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参政党的政治思想认识与客观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决定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社会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创造性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参政党成员的政治思想认识,无论正确与否,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从根本上讲,它是以参政党的政治实践为桥梁,对参政党所在的政治生活、政治现象等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参政党的思想建设中,广大参政党成员是认识的主体,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客观现实是认识的客体,在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下,形成了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这种认识,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成为参政党成员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上升为参政党的理论与意识形态,反过来又指导参政党的政治实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会形成不同性质的意识,即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那种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而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则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培养广大参政党成员正确的思想意识,正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

参政党成员政治理性认识与客观现实的经济政治生活之间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是参政党思想建设基本问题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理性认识是来源于参政党的政治实践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理性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反映正确与否,一方面与认识主体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法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认识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尤其是与其参与的政治实践相关。对参政党而言,其主要政治实践是多党合作框架下的政治参与。因此,参政党成员政治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多党合作政治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与其密切相关。参政党成员只有深入而广泛地参与到多党合作的政治实践中,才能够获得正确的政治认识和思维方法,才能对参政党所处的客观政治现实有更全面和深入的接触与了解,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参政党成员如果只是处于中国政治生活的边缘,多党合作流于形式与表面,那么参政党成员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生活的接触就会非常有限,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观察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多党合作的政治实践在全国存在着不平衡性,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上热,中温,下凉”的局面,即在中央一级多党合作的政治实践有声有色,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到了基层,多党合作的政治实践则面临着困境,作用发挥不明显。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差异。如果进一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参政党成员的政治思想状况,与多党合作的政治实践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多党合作发挥作用越充分,参政党发挥作用越大的地区,那里的参政党成员对多党合作会有着更加乐观更加积极的看法,对参政党的参政党地位更加自信。相反,在多党合作面临困境的地区,那里的参政党成员更倾向于认为参政党只是一个政治花瓶,对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积极肯定的看法,对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多党合作政治实践与参政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相关性,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政治理性认识是来源于政治实践的。

其次,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虽然是来源于客观政治生活,由客观政治生活所决定,但是,它是能动的,对客观政治生活有促进和阻碍两种不同性质的反作用。一种政治理性认识到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是由这种政治理性认识的性质决定的,正确的政治理性认识能够推动参政党的各种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政治生活的完善与进步,而错误的政治理性认识则能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参政党的政治实践。对参政党而言,其主要的政治生活是多党合作的参政实践。从多党合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参政党参政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状况的同时,参政党的思想认识水平与价值观又反过来影响参政党参政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参政党参政的水平与质量。

某种政治理性认识的性质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虽然受客观条件影响很大,但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与人生观、思维方法与知识构成等主观因素也起到很大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的政治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因此,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一方面被参政党的参政实践所决定,另一方面,又受参政党既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影响。这正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必要性所在,也是参政党要加强思想建设的哲学依据。参政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广大参政党成员的意识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形成正确的政治理性认识,进而为参政党实现政治抱负、促进政治发展提供思想支援和理论武器。

三、明确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基本问题的意义

明确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一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奠定了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础,决定着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首先,从内容构建上看,既然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矛盾是应然和实然的冲突,那么,我们首先要回答“应然”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理论上探讨,什么是参政党、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参政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政治价值观、参政伦理观,参政党应该坚守何种核心价值?这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现状有着科学合理的评估,并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这样,我们才能使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真正能够继承优良传统,迎接现实挑战,克服现有弊端。

其次,既然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参政党的政治理性认识与客观政治生活的关系,那么,我们的理论研究,要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参政党确立正确的政治理性认识上,这样,我们能够合乎逻辑地得出要重视实践的结论。我们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方法论研究,一定要把实践的观点当作首要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参政党思想建设方法创新的首要原则。

第三,既然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状况与社会发展对参政党的要求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根本矛盾,贯穿于参政党思想始终,那么,对参政党而言,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参政党应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此外,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与思想斗争也显得尤为重要。党内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敌我矛盾;思想分歧和对立也不全部都是政治上的分歧和对抗,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要为此提供必要的理论说明、评价标准和处理原则。

四、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具体问题与基本框架

由参政党的思想认识与政治实践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出发,会派生出许多具体问题,如参政党的身份地位、政治实践对参政党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哪些要求?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参政党应有的社会发展观和政治伦理观是什么?参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参政党应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如何为广大参政党成员所共享,参政党中每一个具体的成员如何获得这些思想观念,并成为成员思想意识的一部分,自觉地指导自身的参政实践?参政党的思想观念与参政党的身份地位是否匹配,如何匹配?参政党的思想状况与每一个具体的参政党成员的思想素质是什么关系?等等,对这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提炼出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般规律,探讨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般方法,就构成了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理论。

本研究正是从“参政党”概念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在分析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的。在以下的分析中,本研究首先从“参政党”这个概念开始,探讨参政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参政党的功能与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社会发展和参政党的自身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进而从“应然”的角度讨论了参政党应该具有的政治理性认识,包括社会历史观、政治伦理观、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确立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内容。要实现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目标与任务,需要科学利用思想建设的实践形式。本研究接下来探讨了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意义、方法与原则,分析了参政党现有的思想状况,参政党面临的挑战,当前改善参政党思想状况的实践取得的成就与缺陷。最后,本研究基于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提高思想建设有效性的途径。

同类推荐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 2050超级大国

    2050超级大国

    一百年前,没人可以预言美国会成为威震地球的超级强国;五十年前,没人敢去预言横行霸道的苏联会突然崩溃;三十年前,没人能够预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那么,展望四十年后,谁将主宰地球?谁将成为2050超级大国的种子选手呢?本书为你分析2050超级大国。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热门推荐
  • 都市极品仙尊

    都市极品仙尊

    一个走上绝路却意外拥有了超能力的屌丝,被千金大小姐收为了贴身男友,从此他开始步步往上攀登,为伊人,为朋友,一步步成长。既然我拥有了这一切,就绝不会让它从我手里溜走!
  •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上亿万总裁

    爱上亿万总裁

    “我有千亿资产”对方说“嗯嗯”跟我没一毛钱关系“都给你”对方继续说“不管你原谅我不,都给你”这么好?白给钱?“反正我只要你,就够了”
  • 晶师

    晶师

    “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所有人的上面,成为最最厉害的那个晶师!”叶凡一本正经地对着雨轩说道。“那时你就娶我?”“妹妹,别闹。”
  • 赎凡尘

    赎凡尘

    作品的女主人公西弟小漾因童年和少女时特殊的经历,决定成为一个能抚平人的心灵创伤、给人精神指引的人。她与自己从小有着非常珍贵感情的欧阳建辉灵肉结合、相爱四天后,毅然决然前往西部一所厂矿子弟学校任教。此后,又告别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顾怀桦,前往更西部的山区。她走进一个叫齐为学男人的家庭,深刻体验到没有爱情、理解、尊重、信任家庭生活的悲剧,以及社会上你争我夺财富地位就业机会的不均。她终于凤凰涅槃能实现自己小时候的心愿,成为一名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帮助那些和她小时候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 重生异世之超级系统

    重生异世之超级系统

    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叶枫,偶然得到一枚神奇玉佩。穿越异世界,抽奖系统,经验系统两大超级系统。异能,丹药,升级,只要有钱都可以办到!于是乎,叶枫开启了在异世界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生活!
  • 野秧子

    野秧子

    金钱、美色、权力、良心、正义?同样在农村中浸泡着男人、女人的生活,奇事、嘎事、怪事、趣事也成筐成箩,所不同的是,乡间的那些事比城市的柔媚、嗲气,少了些羞赧和虚伪,更多的是率真和粗犷,甚至是野性,那“一亩三分地儿”里的故事让你想也想不到……
  • 重生之晚晚

    重生之晚晚

    重生回十五岁那一年,林晚握拳:这一世,我要斗恶女打小三,维护咱家的土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向何处去?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样寻求课堂教学设计改进的突破点?班主任德育、美育工作怎样更好地开展?史勤是上海市黄浦区优秀的语文教师。她潜心耕耘,静待花开,课堂“以情动情、诗意优雅”,班主任工作也风生水起。她立足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企业的用人问题最重要的是对职员做出公正、合理的考核,并通过薪酬来激励职员的工作热情。本书系统介绍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的介绍,并在各章都附了一定的案例。理论介绍的同时,注重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各种常用的考核与激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