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0600000006

第6章 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2)

什么是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由于参政党是政治组织,因此,参政党的思想建设之所要建设的思想,更多的偏重于政治思想,即对政治现象如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等的理性认识。参政党思想建设,就是引导、树立、培育、确立参政党应有的政治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一部分,是各民主党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等手段,提高成员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理论水平,树立参政党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政治习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成员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履行参政党职能服务。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研究,要在准确把握“参政党”这一概念的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思想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机制、方法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实践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既然是引导、树立、培育、确立参政党应有的政治理性认识的过程,参政党的思想建设关注的对象自然就应该包括参政党成员的思想认识状况和思想认识能力,尤其是参政党成员的政治思想状况。参政党成员的政治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其来源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的重要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构成了参政党思想建设实践的哲学基础,也构成了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建树的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参政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应有的政治理性认识的确立过程,也要遵循实践的观点。在确立参政党应有的政治理性认识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政治思想是人类理性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所有的人类理性认识形式一样,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来自于实践,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参政党政治理性认识的确立也遵循人类认识的一般的规律,它是在参政党的政治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言:“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正是在政治实践与政治认识的矛盾运动中,参政党的思想观念从实然走向应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这正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般规律。揭示这一规律,应用这一规律,使之具体的展开到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正是参政党思想建设学科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问题与具体问题

理论是围绕着问题产生的,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也都是由该学科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驱动的,对于参政党的思想建设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学科,更是如此。我们只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科学问题,才谈得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当然,每一项科学研究和学术门类,所要考察和研究的具体问题都非常纷繁复杂,但是在它所涉及的全部问题后面,必然有一个“基本问题”,其他问题都由这个“基本问题”所派生出来的,是“基本问题”在认识逻辑上的具体化。因此,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由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主要问题、重要问题、一般问题、个别问题、边缘问题和外围问题等等不同层次问题构成的“问题系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构成了学科的理论体系,而其中基本问题则是学科中最主要的、最基础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对学科起着奠基和支撑作用。

一、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

几乎每一个理论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等等。那么,什么是学科的基本问题,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基本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概念,它是在一个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庞杂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得到的更一般化的抽象的问题。所谓“基本”即主要的、根本的、基础的,所谓“问题”是指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答的矛盾或疑难,因此,“基本问题”就是指“主要的、根本的、核心的、带有基础性的、必须进行研究和解答的矛盾或疑难”,它是一门学科所要问答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认识问题。“基本问题”的逻辑表达形式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陈述句,但其内容一般都是对学科所要考察的特定事物、特定现象,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如“物质”和“意识”是哲学的认识对象即人类世界的最基本要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就构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正是从某种特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对特定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认识,就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学科,所以,学科的“基本问题”是一个学科建立、形成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学科的生命线。尤其是对处于形成阶段的新兴学科来说,只有找到和确立本学科的基本问题,才能找到这个学科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否则,在理论发展上是无以为继的。

既然学科的“基本问题”总是从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提出来,那么,我们寻找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就要从探讨它的研究领域的基本构成要素开始。如前所述,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一门应用性、交叉性学科,其逻辑起点是“参政党”概念,其研究对象是参政党的思想状况及其改善。既然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应用性科学,那么其知识体系主要围绕“做什么”或者“是什么”和“怎么做”两个问题而展开,“是什么”即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什么,其目标、任务、内容是什么,属于认识论问题;“怎么做”即参政党的思想状况如何改善,其机制、方法、原则是什么,属于方法论问题。在这样一个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一对矛盾就是应然和实然的冲突,即社会发展对参政党思想状况的要求与参政党客观的思想状况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参政党的思想状况不适应参政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这矛盾的双方正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影响和制约着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所有矛盾、问题和环节,贯穿在参政党思想建设过程的始终。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切措施和活动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使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参政党的政治立场、伦理观念、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能转化为参政党的基本素质。

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质与参政党现有水平的矛盾,是参政党思想建设必须进行的客观根据。正是因为有这个基本矛盾存在,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这个矛盾能否解决,关系到参政党的存在方式,关系到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关系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只有努力把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素质统一到社会发展对它所需要的水准和状况上来,参政党才能有效实现其政党功能,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思想建设基本矛盾在整个思想建设实践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贯穿在思想建设一切过程的始终。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参政党本身的思想状况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即使在某一特定时刻,参政党的思想素质达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实践总是发展的,思想总是滞后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又会对参政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样,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出来,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因此,这一矛盾是贯穿于参政党的存在始终的,也是参政党要积极加强思想建设的依据,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使社会所需要的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素质转化为现实。第二,它规定和影响思想建设的其他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参政党现有水平的矛盾,是参政党思想建设一切矛盾产生的总根源,它决定和影响思想建设过程的一切方面,包括思想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思想建设的本质、思想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目标和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检验思想建设效果的标准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思想建设的基本矛盾产生的,都受基本矛盾的制约和影响,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服务的。

既然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参政党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参政党现有水平的矛盾,而参政党政治思想素质所服务的“社会发展”具体落实到参政党就是它作为政党而存在的一切政治实践--它是为社会发展而生的--参政党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的所有参政行为都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归宿的,因此,从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矛盾出发,我们可以合乎逻辑的推论出参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其实就是参政党成员的政治思想认识和参政党的政治实践所作用的客观政治生活的关系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参政党的政治实践既是参政党成员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桥梁,同时也是参政党所处的政治现实的客观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参政党政治理性认识的认识对象具有一致性。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问题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说是参政党的思想认识与参政党的政治实践的关系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参政党的政治思想认识与客观政治生活现实的关系问题。

同类推荐
  •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针。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高素质国家干部队伍的需要,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本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政策的渊源等内容。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政务工作全书(下)

    政务工作全书(下)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热门推荐
  • 大学毕业以来的真实经历

    大学毕业以来的真实经历

    这本小说包含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珍贵经验和血泪教训。张三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因为专业能力不足,辗转多地,找工作,换工作,最终考上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下来。不甘于平庸的他,之后又谋划着下海经商、创办企业,走出一条坎坷曲折的传奇之路。这是一个从没有梦想,到热血沸腾,最终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
  • 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一般都是男生高冷女生追男生把……今天涵大大带大家改变一下……现在是男生追女生的时代(好像原本就是的)准确来说现在是高冷校草追高冷女神!!!高冷+高冷=逗比?高冷?
  • 少年特战队员

    少年特战队员

    特种兵,是很多少年们的梦想。由于一次少年特战队的实验,使一些有志气、有抱负的少男少女们来到了残酷的特种兵训练营。经过层层艰苦的训练和选拔,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有能力,成为真正优秀的特战队员。主角为女。
  • 薄暮熹微

    薄暮熹微

    女主角林熹微相貌平平,进入中学后分别遇到了两个不同的男生,一个大大咧咧,一个心思细腻。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事,最后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么呢,谁的青春不曾轰轰烈烈,注定他不是那个温暖了岁月的人……
  • 武道元神

    武道元神

    一次意外造就了一段传奇,再世为人的康林木不堪忍受欺辱毅然踏上追寻巅峰的道路。为寻元果,不幸坠崖,寻得玄功,英雄救美,却不幸惨遭陷害。不断探索元气的真谛,最终成就元神。我愿为你独战天下,无论这条路有多远。我愿意为你倾其所有,无论是否付出生命。
  • 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

    本书讲述了如何走向成功的各种途径,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启发作用。
  • 此女有毒:邪王别跑

    此女有毒:邪王别跑

    “娘子,从我进门开始就这般豺狼似火的看着为夫,可着实让为夫把持不住啊!”说着,离暮将萧习揽入怀中,准备一吻芳泽。却不料遭到萧习伸手痛打,“说!今日去见了谁?”“我……娘子……你听我解释啊!”萧习撇头,挣脱开了离暮的怀抱,不再理睬。“习儿,本王错了还不行吗?”“习儿,本王拿了你最爱吃的瘦肉粥。”离暮沉默,没有再开口。萧习一边摆弄着自己的手指一边漫不经心的等待着离暮再次开口,却迟迟不见离暮开口,萧习咬了咬嘴唇,一狠心开口道:“今夜罚你睡书房……”话还未说完,离暮看见自家娘子端起桌上的粥,细细的品着,每一个动作似是对离暮的挑衅。想着一把将萧习横抱,“为夫,今夜要和娘子一起罚睡书房!”
  • 艺文论苑(第一辑)

    艺文论苑(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论文集。
  • 紫色薰衣梦

    紫色薰衣梦

    那个飘雪的午后一个满眼忧伤的少女他的梦会是温暖,还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