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1100000050

第50章 为爱痴狂的情爱天子——顺治(10)

3 重用汉臣——任用贤才

顺治皇帝聪明过人,他对汉臣的笼络和优待,是那样识大局知大体。他还多方鼓励汉官大胆直言,揭露时弊,确实,顺治皇帝有一颗超越了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心,或可说是顺治帝的自我超越,朝中汉官们放心直谏,言路广开,无不称顺治帝是圣明君主。他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亲政之初的福临,只是个孩子,年龄还不到13岁。在行政用人的时候,也会流露出几分童心,耍一点孩子气的小手段。

例如,后来成为康熙朝重臣的图海,在福临亲政的时候是个管理御宝的中书舍人,经常跟从福临到南苑游猎骑射,只是给他背负皇帝金印。然而福临认定此人不同凡响,很想破格提拔重用,又怕众人不服,就使了个绝妙而又简单可行的计谋。

在一次朝会上,福临突然当着议政王贝勒大臣及大学士们厉声说道:“中书图海举止异于常人,当置于法,立斩。”

众人大惊,纷纷以其无罪为图海请命。当大家的情绪激昂到顶点时,福临才绷着脸说:“如果不杀,就得立刻置于卿相高位,方可与其才干相称,以不生他变。”

于是,图海当殿立授内院学士,后又拜内弘文院大学士、授议政大臣,不到几年工夫又加太子太保,兼刑部尚书,成为满洲新人中晋升最快的一名干练大臣。

又如,当时有一位孙自式,是内翰林秘书院检讨,所谓词臣是也。他认为地方官须回避本籍的规定不合理,自请为本籍县令,要单骑就道,解东南之民困。奏折中有不少鲁钝荒唐、大言不惭的地方。福临阅此奏本,童心陡发,竟朱批一行曰:“赐牛黄丸,令其归里养疾。”福临此批不过是他难得地童真外现,殊不料断送了孙自式这位顺治四年进士的前程。孙自式回归故里养病,人们呼之为“狂翰林”,他从此大门不出,终身不与外事了。

再如顺治十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亲自组织了一场赛跑。他在午门等着,做裁判长,命两翼的值班侍卫以紫禁城西华门为起跑点,一声令下,侍卫们朝着午门飞奔。先跑到午门的十名侍卫获奖,第一名赏给七匹缎子,其余的以次递降,各有赏赐。福临男孩子的好动天性被帝王身份束缚着不能舒展,只能借侍卫赛跑,来满足一下自己的童心,说起来,也真够叫人感慨的了。

然而,就是这样很不畅意的童心流露,也只能是偶尔一发,尽管他又是多么渴望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福临必须要维持帝王的威严气度。出于国家和朝廷的尊严,他得这样做;出于福临的极强的自尊心,他越是意识到自己是幼主,容易被人轻视,就越是要装得煞有介事、一副严肃多谋、深不可测的面孔,尽管这些与他稚气未脱的男孩子轮廓是那样的不相称。

作为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清朝皇帝,顺治知道民族情绪是潜藏在汉族人心里的大敌。他初登金鉴殿时不过是一孩童,其母亲皇太后深明此中道理,多方告诫儿子要善待前明皇室成员,以争取人心。尽管,在清入关之初即厚葬崇祯皇帝,修缮明朝皇陵,并为崇祯帝哭丧三天。

自努尔哈赤执政时起,内廷就有一种奇特的供祀,即供奉“万历妈妈”。传说这是奉祀明万历皇帝的母亲孝定庄皇后。据说早在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抚宁时,曾因兵败被囚,后金政权遂买通内监,向万历帝的母亲说项求情,释放了努尔哈赤,自此朝廷内设案祀奉之,历久不衰。入关之后,这位“万厉妈妈”更是身价腾贵,香火供品不绝,“每年三百六十日,每日猪两口,使一老巫主其事。紫禁城东北隅有小屋三椽,供万历太后神牌”。此俗很快流传到民间,人们多不知其中典故,惧怕清廷加罪,“万历妈妈”被改为“完立妈妈”,时间一久,世间百姓虽供奉这位“完立妈妈”,却多不知此神来自何方。清王朝的这些开明措施,无疑有力地缓解了入关时因战争杀戮而引起的民族仇恨。

顺治十年二月里,少詹事李呈祥上奏,请朝廷在部院各衙门裁去满官、专任汉人。当时的满人多因军功而得官,恃功而骄,虽然大多数不懂汉语汉文,缺乏理事才干和经验,却掌握着部院各衙门的大印,实际上已经影响了国家机构的效率。福临看了李呈祥的条陈,很生气地对内院大学士们说:

“李呈祥此疏大不合理!入关之前,都是满臣赞理政务,并且多有进军行阵之劳,所以能得天宠,成就大业。那时候为政可曾咨询你们汉盗?如今,朕不分满汉,一体眷遇,你们汉臣为什么反生异志?想必是因为你们多为前朝旧臣,故而有此妄言。”

一番斥责,汉臣们谁还敢出声?

福临还觉得不解气,八天之后,又将李呈祥流放盛京,还在流放李呈祥的次日,亲自出马,面试学习满文的汉官。通过考试的仅有三人,全都升用,十多个不及格者,责令其继续学习等候再试,大多数全未通晓的一概降格,大有向李呈祥们报复示威的意味。任性的少年皇帝心性可见一斑。但是福临明白李呈祥的奏疏内有合理成分,因为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也是他的奋斗目标之一。所以,在李呈祥遭流放四天后,顺治帝又谕命六部:凡一部中有两名满尚书者,裁去一员,以免推诿误事。到了这年的六月,福临自己又提出:内三院是机密重地,事务繁杂,应当挑选贤能,所以每院增设汉官大学士二员。而且除了图海等两名满人之外,都是具有丰富统治经验和行政能力的汉人和汉军旗人。这是作为少数民族民族统治者的福临内心矛盾的深刻反映。

顺治皇帝聪明过人,最终不仅成功地继承了父祖辈的这些调和满汉民族关系的有效方法,而且在亲政之后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思想。如果说多尔衮的刀剑杀戮只是暂时征服了汉人的武装反抗,那么顺治帝的一些措施,则以比刀剑更大的征服力量抚顺了汉族士民的人心。对于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来说,后者的实际作用远远超过了前者。

通过深入学习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同时辅佐福临完成这次观念转变和进行政治经济建设的智囊团成员,主要是汉大臣。那些在福临亲政初期纵横天下的大将军们、王爷贝勒们,大多数还不会说汉话、更不认识汉字,对儒家一整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别说信奉,恐怕知道的都不多,满洲亲贵们在治国行政的大事上,与顺治帝的共同语言显然就越来越少了。他这才领悟到自己不得不妥协的无奈,陆续重用有知识有经验的汉族大臣。比如跟随清朝入关的范文程、洪承畴和吴三桂等,以及他亲政后的一干汉族文臣武将。

福临重用的汉大臣,首推范文程这位身历太祖、太宗和顺治及后来的康熙四朝大学士。

在多尔衮专擅朝政、势焰熏天之际,范文程明智地后退,与这位摄政王保持相当的距离。

顺治帝亲政,范文程才又一次焕发了他的政治光彩,被少年皇帝倚重为股肱之臣,言听计从,授议政大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又进太傅兼太子太师,礼遇极厚。

顺治帝曾亲自调制药饵赐给生病的范文程;顺治帝又特遣画工到范文程府第为他画像,并将画像收藏在宫内,顺治帝赐给范文程的御用衣物食品,更是多不胜数;最令范文程感泣不尽的是,顺治帝竟考虑到他的体形特征,下令为他特制衣冠,以求合身称体。老臣与少主之间的感情,已超越了一般的知遇之恩了。而洪承畴和吴三桂,一文一武,都是当年从明朝降过来的大臣大将。

顺治亲政后,洪承畴作为内院大学士,参赞国务,很得福临信赖,在军事最棘手的顺治十年,福临任命洪承畴为五省经略,给他很大权力,放手让他全权处理对南明永历朝廷的战守剿抚等重要事项。

洪承畴上任后,将近五年的时间没有什么军事进展,而在招抚方面下很大功夫。朝廷内外,尤其是满洲亲贵对此十分不满,不断有怀疑、攻讦、诬蔑之词奏上福临。少年福临竟能不为所动,对洪承畴信赖始终。

洪承畴的蚕食和不断的策反工作终于奏效,南明永历朝内部发生分裂和内战,使清朝终于得到了进军云贵、统一全国的大好机会。吴三桂开山海关请兵以来,一直受到清朝统治者的优待,封为平西王,为四汉王之首。在追击、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的战争中,他确实功勋卓著,顺治亲政后,在与南明永历朝的战争中,吴三桂在最困难的四川战线作战。南明方面施反间计、假传吴三桂有复明之意,被清川湖总督上报。14岁的福临竟能一眼看穿,派专人转告吴三桂说:“朕与王谊属君臣,情同父子,区区反间计岂能间离!”吴三桂自然深受感动,更加卖力地为清朝打天下。比之崇祯皇帝被最简单拙劣的反间计所惑、自毁长城、冤杀大帅袁崇焕,福临实在是高出一截。

小皇帝福临对汉臣的笼络和优待,是那样识大局知大体,是那样有政治头脑,除了他自己的素质高、学习努力之外,也能看到他的母亲皇太后的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此前皇家公主、郡主,从来只嫁给满、蒙贵族世家,如今也下嫁到汉王家了:顺治十年,太宗的皇十二女和硕公主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二年,肃亲王之女赐和硕公主号,下嫁靖南王耿继茂长子耿精忠;固山贝子苏布图之女赐号固山公主,下嫁耿继茂次子耿昭忠;顺治十七年,封承泽亲王之女为和硕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若不是皇太后的意愿,这样的朕姻是根本不可能的。

顺治帝还多方鼓励汉官大胆直言,揭露时弊,因此当时出现了许多正直的汉族臣僚,林起龙就是其中的出名人物。

林起龙是福建福清人,也是清初开科取士被首批承用的汉官之一。他为官伊始,即大声疾呼:“今贪官污吏遍天下,虽有参勃不过十分之一,其他积弊较之前明更甚。其善者不过急赋敛、听讼狱、谨簿书而己。至于贪酷暴虐,胶膏血以肥己;昏庸罢软,纵虎狼而噬人。守令如此,百姓安所得生乎?”这些激烈异常的言论,引起了顺治帝高度的重视,言听计从,下令严厉整治官吏,健全管理制度,并大加褒奖林起龙。此后,林起龙的胆子越发大了,连连揭露各种社会黑暗现象,甚至对清王朝赖以打天下的八旗劲旅,也攻之不留情面。他认为八旗制度是满族入关前的体制,进入农耕为主的汉族地区之后,已远不能适应情况,应依照《明会典》中的汉族军制进行某些必要的改革。

林起龙的这些极为大胆的意见,不仅满人为之震惊,汉官们更是不敢想像其下场如何。大家把目光都对准顺治皇帝,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很快,顺治帝的御批发了下来,其旨文称:“满洲兵建功最多,资生无策,一年来未有言及此者。林起龙所陈,条画有绪,实心为国,嗣后有关政治、民生利害兴革者,言官均宜直陈无隐,以起龙为法。”并且当即谕吏部,给林起龙升职,留京任官。此事犹如以石击水,引起京官们的一片喝彩声,从此敢言之士日益增多。顺治帝在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很快稳定政局,除旧布新,与他这些过人的见识是密不可分的。

顺治皇帝不仅对犯罪的满汉官员的惩治同出一律,而且对满族的八旗兵与汉族的绿营兵同样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下令让林起龙调查绿营兵制,发现号称60万众的绿营兵多是白吃国家俸禄的酒鬼无赖,这些前明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各级将官虚报人数,大吃空额,“徒耗国币,竭民脂膏”。因此,顺治帝果断下令将绿营兵员裁减至20万人,并且养以40万人之炯,晌厚兵精,战守有力。这在当时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因为大批裁掉的兵员失掉生活依靠,在混乱不堪、兵连祸结的当时很可能形成大批与朝廷对抗的武装力量。然而,只要汉官的建议合理,顺治帝在实行时从不手软,从而有力地缓和了朝中的满汉矛盾。

确实,顺治皇帝有一颗超越了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心,或可说是顺治帝的自我超越,后者似乎更为确切一些,但这并不是大多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称孤道寡者们所能做到的。经此一事,朝中汉官们更是放心直谏,言路广开,无不称顺治帝是圣明君主。

为了提高汉官在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和地位,福临又突破了许多祖制旧规;同级的满汉官相见,汉官必须长跪,满官不叫起不得起;顺治帝命改为见面时一跪见礼而起。改变了汉官不得掌印的祖制,下令说:“以后各部尚书、侍郎及院寺堂官,受事在先者即着掌印,不必分别满汉。”改变了同级满臣高于汉臣、武臣高于文臣的薪俸制度,在顺治十三四年间,实现了文武俸禄不论满汉,照品级支给的新制度。改变了同官满臣高于汉臣的品级制度,如原来同是六部尚书,满官为一品、汉官为二品,顺治十五年满汉官员品级划一,如六部满汉尚书俱为正二品。

4 明修法度——速治天下

处在汉大臣和满大臣之间、处在汉文化和满文化之间,福临怎样才能维系双方,力求平衡呢?这实在是比走钢丝还要困难许多许多倍的事,足以令最老练的政治家头痛,少年皇帝能够应付得了吗?

顺治通过苦读经史、弄清行王道施仁政的道理和屡幸内院、屡与内院诸臣探讨治国平天下的大计,终于有了结果。

顺治十年一月底,福临在大学士范文程的陪同下,到御马厂检阅马匹甲胄,面对着威武雄壮的铁马银甲,顺治帝竟说出这样一番话:

“兵器固然不可不备,但戈甲虽备,也不可徒恃军威,军威虽盛,若德政不足以合天心顺民望,也不行的。”自幼受着“徒恃军威”影响的顺治帝,突然把德政、把合天心顺民望放在更高的位置上,不但令人震惊,不但会在朝廷上下引起极大的震动,也确实表现了福临自己的观念正在转向。

同类推荐
  •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易经密码2:万灵之源

    一份外国考古学家的秘密笔记,竟意外揭示了大漠魔城的所在之地!按照秘密笔记的提示,金坤等成功进人了大漠魔城,岂知却遭遇九宫八卦悬棺阵、“地下血湖”、四维空间、剧毒蜈:蚣群……他们在青铜门后发现的巨大浮雕会暗藏着《易经》的终极,秘密吗?相传四千年前,“神龟负书”于大禹,助其制服水患,事实果真如此吗?凑齐三件古玉尸衣,得到的上古地图指向了一个叫冰河圣城的地方,它在哪里?那里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万灵之源?走进大漠深处的魔鬼之城,探寻尘封千年的远古世界,揭开“万灵之源”的神秘面纱。
  • 红色棺材之谜

    红色棺材之谜

    战争阴云笼罩的莫斯科,人心惶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暗流涌动之下苏联形势一片紧张,秘密武器巨型坦克“红色棺材”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然而研究资料泄露,负责人离奇身死,周围相关人员纷纷卷入其中。究竟是谁泄露了秘密,又是谁杀了负责人?未完成的巨型坦克“红色棺材”又将何去何从?调查员“翡翠之眼”佩卡拉将如何顶住压力,拨开重重迷雾寻找真相。
  • 跟我说爱我

    跟我说爱我

    在异乡的城市街头,一对多年不见的师生意外重逢,岁月把一切固有的秩序打乱,甚至颠覆了师生关系。《跟我说爱我》交叉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途。一个务虚的诗人。一个务实的商人。他们一同成长,彼此有个约定,一个求学,一个求财,看谁跑得更快。这注定是一场无法等值换算的比赛,而三位女性的出现,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命途不断博弈,两败俱伤,三位女性也先后沦为牺牲品。而新的背叛与救赎还在上演,直至殊途同归。
  • 小锅饭

    小锅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镇魂指环

    镇魂指环

    古剑派弟子林晨,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争夺先天至宝的争斗,被各路高手轰杀至渣,然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却在林晨灰飞烟灭前进入了他的身体,本以为已经身死的林晨却发现自己借尸还魂,灵魂穿越附身在一个纨绔少爷的身上,而先天至宝镇魂指环亦进入了他的身体,拥有先天至宝的他将会在异世掀起怎样的狂风暴雨,兄弟,红颜,一个都不能少。
  •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时那年

    那时那年

    若不是那时那年的她陶醉在自我的高傲中无法自拔;若不是那时那年的他未曾果敢表达;若不是那时那年的他们无法割舍各自的矜持与任性,或许,她便无需面对身边这个任由她差遣却深藏着无数秘密与哀伤的他。她的人生轨迹也许会划出另一道弧线......但,人生,即如此错过再重来,却早已物是人非
  • 大叔来了,心慌慌

    大叔来了,心慌慌

    “嫁给我,你愿不愿?”闺蜜的婚礼现场,她被准新郎求婚,别人参加婚礼捡红包,她却捡了个男人。三十六岁的司御行身价不次于比乔布斯,嫁给他自己是一朝麻雀变凤凰,关键是是离婚了还能分一大笔财产,傻子才不嫁呢!就在她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时,却意外得知自己嫁的老公居然有隐疾不能人道,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男人居然是个二手货,女儿还和她差不多大,她后悔了,她叫嚣,“我要离婚!”男人淡淡一笑,“老婆,你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上船容易下船难!”他费尽心机娶了她,岂能让到手的鸭子飞了?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 狼王的杀神王妃

    狼王的杀神王妃

    他是篡夺戾焰国江山的叛贼王爷端木靖轩,是在沧州屠戮,斩杀二十万无辜百姓的端木屠夫,那日,城内血流成河,吞云嗜日。战场上相见,他并不知她的女儿身!以一千悍卒死战他五万大军,她放开手脚,显现出恐怖的实力,背上的听风剑险些贯穿他的咽喉。
  • 豪门拽千金pk妖孽腹黑男

    豪门拽千金pk妖孽腹黑男

    一个豪门千金,她,完美容貌,绝世身材,拽拽的,丢失了6岁前的记忆,背负着复仇的使命;一个豪门少爷,他俊朗容貌,完美身材,很腹黑。他们不寻常的命运,都是特工,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看后不会后悔
  • 兽决

    兽决

    定眼向前看去,阿公好似离地而起,踏空而行。“阿公,你东西掉啦!”闻言,阿公反而更是加快了速度,“哼,臭小子,想骗我?未修炼兽体,却是速度不减,可教,可教。”
  • 重生公主有毒

    重生公主有毒

    他是麟栩国高高在上的皇帝。她是凤颜国身份显赫的心若公主。他,黑发俊颜,棱角分明。俊逸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毅果敢的心。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风情的外表下,埋着一颗复仇的种子。后宫很多女子,都拜倒在他的黄袍下。可是,他似乎处处留情,却又丝毫不轻易动情。她的美貌,凤颜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确实见过她真正面目的人没有几个。究竟是什么样的姿容,引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为之动容。前世造的孽,要拿此后的生生世世来偿还。他注定要一辈子和她纠缠。前世,他是个玩世不恭的浪子。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留恋花丛,迷途不知归路。豪门世家,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家庭出身的他,想要拥有什么,就能拥有什么。前世,她,清纯可人,骄傲独立。是一个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平凡女子。因为一次偶然,邂逅了他,生命里的一笔债。
  • 炼仙尘

    炼仙尘

    低劣的灵根,注定仙道无缘,一颗诡异的传承珠,带来无尽的希望。神秘的傀儡,掀起一场旷古大战。身怀异宝,面对无尽的追杀,洒然一笑面对。宝物不行,我炼……丹药不好,我炼……什么?仙道……哼……我照炼不误……在我玉珠之下,还有什么不能放入一炼的……满天星辰都不在话下……一珠在手,天下我有,珠炼天下,炼尽红尘,炼尽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