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6800000018

第18章 五十年后(1)

如今宁许天雷坠到我的头上,

我的这一段友情永不许让人夺占。

像狂风暴雨中水手紧攀断樯,

我紧攀这友情……

中美两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下的一段友情,是患难中凝着血的友情。47年后,这段友情终于喷射出来。它像暴风骤雨,不可遏制;如银河坠地,飞流直下;似大海的怒潮,从东半球涌向西半球,又从西半球回卷东半球,在两大洋上奔腾不已。

宇宙无尽,人生易老。

1981年的曾健培,仍然精神矍铄,每天孜孜不倦地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在子女们不断劝说下,他从明光市邮电局业务科长的职位上退下来,离职休养。这时,他已经72岁了。

曾健培住的新村,离南湖公园不远。离休后,他每天清早都要沿湖滨清秀的林阴小道散步,锻炼身体,尔后回到家,在阳台上修花剪枝、施肥、喷水。待吃过饭,他不是读书,就是看报。

头发斑白的曾健培,思想仍进发着青春的火花。离开了繁忙的工作,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回忆往事。

他首先找到抒发这种豪情的方法,就是给老同学、老同事写信。

经曾健培多方打听,与他青年时期一同考取高级邮务班的同事,健在的还有7人。他给这7个老同事一个一个地写了信,叙别后的沧桑,话当年的友情。

1984年5月1日,曾健培在上海《解放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上海时,在上海复旦大学,以“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题,作专题演讲,提到1942年4月,中国人民营救美军飞行员的往事。美国总统热情洋溢的讲话,勾起了曾健培对这段往事的深深怀念。

又过了5年,1989年7月16日,曾健培在新华社办的《参考消息》上看到了美联社的一条消息:“布什总统昨日把美国最高文职奖——总统自由奖章,授给杜利特尔将军等5人。赞扬他们是美国的英雄。”

杜利特尔这个名字,曾健培是多么熟悉呵。40多年前,被歙县农民营救送往歙县城的5名飞行员就是杜利特尔领导下的飞行队成员。

曾健培油然想起那5名飞行员来,关心他们近况,想与他们通信。但他们住在美国的何地呢?是否还在人世呢?信向何处寄呢?考虑再三,曾健培给杜利特尔写了一封信,询问被歙县农民营救的飞虎队第11号机组的机长格兰宁、副机长莱德等5名飞行员的情况。

身为高级邮务员的曾健培,又长时期从事邮政工作,是知道写信的规格,信封上要注明收信人的详细地址,何况这封信是寄往美国的呢?但他却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聪明的曾健培,在信封上是这样写的:

美国 华盛顿 邮政总局转

杜利特尔将军收

杜利特尔自率领飞虎队轰炸日本东京成功,在中国遇险,被皖浙人民营救回到美国后,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见,被授予上将。此后,美国的历任总统都接见过他。杜利特尔在美国已是妇孺皆知,曾健培写的信怎能转不到他手里呢?

1个多月后,曾健培收到了杜利特尔的回信。信中充满了激情和友谊。

杜利特尔的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曾健培:

谢谢你7月24日给我写的周到的来信。更谢谢你对“哈锐卡锐尔”号航空员的热情帮助。你所提到的两个人都已去世。机长格兰宁1957年去世,副机长莱德、机枪手噶登纳于1942年在战争中阵亡。其他两位航空员是:波尔茨(投弹手)、凯柏勒中校(驾驶员)。

对于你们的努力,谢谢你已经为时过晚。在1942年4月间,由于中国人民的勇敢,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的性命才能保存下来。

祝你快乐健康!

愿中国人民能成功地达到他们的奋斗目标!

你的忠诚的

杜利特尔(签名)

1989年9月12日

接到杜利特尔的回信,曾健培兴奋不已。

这段中美两国人民的情谊,就像一首写在曾健培记忆里的回旋乐章。现在,这首乐章的琴弦已被拨动,似演奏出高山流水的强音,是那么合拍而富有节奏,同时也在蕴藏一种潜在的交响。

曾健培兴奋得夜不能入眠,他又拿起颤动的笔,满怀激情地给凯柏勒和波尔茨两人写信。

一个多月后,曾健培收到凯柏勒的回信。

凯柏勒的回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曾健培:

接到你的信,我既意外又高兴。在过去几天里,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尽量回忆47年前在中国遇到的事情。

1942年4月18日,大概就是半夜,我们跳出了飞机,地点约在衢县东30公里,我们离开飞机时一个一个地跳。这样,着陆时不会聚集在一起,我在一座陡峭的山边上着陆。

黎明时,我朝着山路走下来。不久,被两个中国农民发现。

他们护送我顺着山路走去。之后我看到噶登纳和波尔茨,在另一群中国人护送下走来。我们汇聚在一起,继续前进。那天晚上,我们3个人都住在一家小旅社里,还有中国部队的一位长官进来与我们谈话。

次日清晨,机长格兰宁和副机长莱德与我们会合。我们在衢县停留10天后,与其他机组人员一起搭一架美国空军飞机直飞重庆。

1966年,我从空军退役,当时是空军中校。退役后,我经营房地产业务,去年停业,现经营我们的花园和菜园。

忠诚的凯柏勒(签名)

1989年11月6日

6个月后,曾健培又收到了波尔茨的回信。

波尔茨的回信全文如下:

曾健培:

老朋友,你好!

相隔几乎半个世纪之后,接到了你的来信,使我又快活又惊奇!请你原谅我答谢得太迟了。

你的信使我陷入了久久的回忆之中。我记得,噶登纳和我被你们的农民从深渡护送到徽州(歙县原是徽州府的府城)后,我们向一位将军谈了轰炸东京的情况,你任翻译。你还问我们:“需要些什么?”我说,最好能够有一杯啤酒。使我惊奇的是,没有多少时间,你果然让人搞到了一瓶“上海”

啤酒。老朋友,48年以后,我还想到那瓶啤酒,那是我一生中喝到最可口的一杯啤酒。这种回忆使我经常地珍爱不已……

祝你和你的家庭成员幸福健康!

友好的

波尔茨(签名)

1990年3月25日

使曾健培意想不到的是,格兰宁的遗孀菲斯波纳,也写来了信。

信文说:

亲爱的曾健培:

我叫菲斯波纳,是格兰宁的遗孀,他是一架飞机的机长,这架飞机1942年4月18日在中国坠毁。

我翻查了我所有的——格兰宁在对日本空战之后所写的日记。现抄送给您,也许对您有所帮助。

凯柏勒曾经告诉我,有人要到中国来寻找飞机坠毁地点,寻找中国恩人,您可能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您的忠诚的

菲斯波纳

1990年3月9日

曾健培从菲斯波纳的信中得知,美国有人要到中国来,寻找飞机坠毁的地点,寻找中国恩人,心情更加激荡起来。他猜想,来的人员中会有被他们营救的飞行员,那将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呵1 48年前,一批美国朋友因为一个特殊的境遇,在大深山里和中国人民相遇,半个世纪后,他们又在那个地方相逢,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遇。

是的,这是宇宙间的奇遇,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在杜利特尔将军和美国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杜利特尔飞虎队1990年赴中国考察团于1990年7月28日成立。

考察团成员包括:参加过1942年4月空袭日本本土的飞虎队飞行员波特和凯柏勒,二二战时期空军飞行员、现任美国一家广播公司的董事长杰伯明,美国海雷出版公司副总裁奥姬夫人,艺术家穆恩,摄影师马斯·威尔等。随行的还有新闻工作者。

临行前,穆恩把一份标志着1942年4月美国飞虎队16架飞机坠毁的大概地理方位航空地图,电传给中国皖浙两省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寻找飞机坠毁的地点、营救过飞行员的中国公民,以及坠毁飞机的残骸。

9月初,杜利特尔飞虎队1990年赴中国考察团起程,到达浙西和皖南。

到皖南的考察团成员,就有当年被歙县人民营救的飞虎队队员凯柏勒,因此随行的不仅有有关的友好人士,还有新闻工作者、探险家,他们要亲眼看看这次神奇事件发生的地方和情景。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这是一次被称做“救命恩人的相会”。

凯柏勒清楚地记得,在他被大山里的两位农民营救并护送到歙县县城后,是曾健培周到地接待,尔后又将他们送到了衢县。

凯柏勒和曾健培,分别已经48年了。起初,他们是互相对视着,审视记忆中的对方的一切,当从一点模糊的、值得记忆的地方中准确地捕捉到那记忆中的一点影子时,便张开双臂,猛烈地拥抱在一起。

“老朋友,凯柏勒!”

“亲爱的,曾健培!”

近半个世纪了,他们都没有忘记这个友谊,一直埋藏在心底。今天,这朵孕育半个世纪的友谊之花,终于怒放开来,多么鲜艳,多么夺目,多么光彩照人。

人世间,只有友谊之花最美丽。

波特和“救命恩人的相会”,也充满了悲欢离合感人肺腑的色彩。

参加营救波特仍然健在的这人名叫朱学三,他是一名小学教师,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在营救中,排除了营救的农民与被营救的飞行员之间发生的许多误会,给波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朱学三才18岁,是位年轻俊俏的小伙子,今天已是66岁高龄,头发花白了。但波特很快就认出是朱学三,他紧紧抓住朱学三的手,重逢的喜悦和幸福的泪水从眼角上流了出来。

波特还记得,1942年4月20日,朱学三同几位农民将他救出深山后,又将他护送到浙西行署所在地——天目山潘庄。在潘庄,波特与朱学三同室共寝过。分别时,波特还将一枚即使飞机烧毁也不会熔化的铂质宛章,赠给了朱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波特写了一封信,打算寄给朱学三,由于中美还没有建立正常的关系,这封信一直没有寄出。

有心的波特,今天把这封信也带来了。过去不能寄出的信,今天已能亲手交给收信人了。他从衣袋里掏出来,用颤抖的手,交给朱学三。

朱学三的手也颤抖起来,拆开一看,信纸已经发黄了。

信上写道:

亲爱的学三:

跟你分手以后,我们到达了重庆,到后不久,我们就返回祖国了……

朱学三双手捧着信,读了几句,心头一热,老泪纵横,就读不下去了。

接着,朱学三也掏出一枚铸有波特姓名的铂质宛章。

朱学三饱含热泪说:

“这是分手时您送给我的,作为历史的见证,我一直保存着。”

波特睹物生情,激动万分,双方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9月11日下午,秋雨纷纷,美国访问团中的一行6人,冒着蒙蒙细雨,来到歙县五指山下的小洲乡。这是“哈锐卡锐尔”号(即第ll号)飞机坠毁的地点。

进入巍峨的五指山区,汽车已不能通行了,访问团下了汽车,冒雨徒步而行。高山、峡谷、深涧,五指山在雨雾里显出一个迷蒙的影子,考察团员们亲身感受到当年飞机坠毁时的气氛了。人人心情都非常不平静,更加体会到山乡人民营救飞机员的艰难、可贵。

山乡人民听说美国朋友到来,许多人打着雨伞,站在道路旁边,热情欢迎。

访问团十分感动,纷纷举起照相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团长拜仁门,脱下雨衣帽,让大雨淋着头,与村民握手、问好!

一声声带着美国音的中国话:“您好!”

村民们一声声回应:“美国朋友好!”

一路欢歌,一路友情。

在欢迎声中,访问团来到了张建华的家。当年,营救美国飞行员格兰宁和莱德的张建华、张观德、张立功3人均已去世。张建华的儿子张根善,当年只有18岁,现已年过花甲,他当年也参加了营救格兰宁和莱德的行动,今天由他来接待访问团。

还是那几间老瓦房,还是那个四周装着木板的厅堂,但情景已大不相同了。当年,飞行员到来,山区农民只能用粗粮苞芦果招待美国朋友。

今天,厅堂里摆放着两张八仙桌,细瓷盘里放有花生果、五香茶叶蛋等食品,茶是上等毛峰茶。山乡人民以招待贵客的规格,招待美国朋友。

波特与张根善并肩坐着,促膝交谈。

波特告诉张根善,他来这里,是应在这跳伞遇险被这里乡民营救的两名飞行员格兰宁、莱德和他们家属的嘱托,来感谢营救他们的乡民的。

波特还告诉张根善他当年与杜利特尔共同跳伞的经过。尔后向张根善询问这里人民营救飞行员的情况。

张根善回忆了从发现两名飞行员到营救来村里,尔后到小学校,最后护送到歙县城的经过。

波特被村民们的勇敢、无私的救援精神深深打动。

波特还提出了许多疑问,张根善尽自己所知,一一作了回答。

谈话结束后,波特握住了张根善的手,久久不放,脸上挂着激动的泪花说:

“如果不是你们的营救和帮助,我和我的同事,今天不可能再踏上中国国土。”

在一片友好气氛中,考察团离开了小洲乡。

9月12日上午,访问团又驱车来到坑口。皖南山区的“坑”就是峡谷,“坑口”就是五指山南麓的峡口。考察团翻山越岭,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来到漳潭乡铁斧垱。当年营救美国飞行员波尔茨和噶登纳的几个主要人员都不在世了,只找到方金寿,他是一位目睹者,由他带着考察团,来到铁斧岭山下。

考察团成员,远远看着高山绝壁,不要说营救,攀登都非常艰难。

一位考察团团员说:

“在看过飞行员跳伞的山区以后,我对于我们当时没有更多的伤亡感到惊奇。这些山既高又陡,岩石峻峭,如果没有当地人民提供食物并护送我们。我相信我们中间许多人是到不了衢州的。”

考察团拉着方金寿在壁岩下照了一张像。

客人们下山时,已是午后了。村民们成群结队,不约而同,都跑来送客人,他们同美国朋友一起步行,有的手拉手,有的肩并肩,笑着,谈着,翻译忙个不停。许多村民步行20多华里,将客人一直送到坑口。

同类推荐
  • 杀出个爱人来

    杀出个爱人来

    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惹谁不好,偏偏要来惹何代江,他可只是一个贪生怕死手无缚鸡之力的猥琐流业余网络小说作家而已。还顺便绑架了大富豪周福尧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娇蛮女儿周若兰,那是何代江初中时暗恋的同桌好不好?何代江在周若兰的激励下,克服恐惧力战恐怖分子。不曾想,这整场风波,都是周福尧策划的一个惊天阴谋,周福尧也惨死在自己的阴谋里。一边是生死,一边是爱情,何代江该如何抉择?
  • 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在人类战争史上, 战功显赫的将帅们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经典传奇的战争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见证着他们的智慧和传奇,镌刻着他们的丰碑与耻辱。战争是一把双刃剑,以鲜血和生命创造着正义与和平, 塑造着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但也寄生出战争狂人和赌徒,给爱好和平的人民以血的警示。
  • 特战揭秘:代号花刺

    特战揭秘:代号花刺

    他,代号花刺,从五岁开始就被送进绝密基地接受魔鬼特训,长大后,却成为叱咤国际联运货代界的精英金领。她,跟他一样,从小就接受秘密特训,两小无猜,生死与共。长大后,她与他却天各一方,各自蛰伏。直到有一天,国家面临恐怖袭击的危险,绝密使命降临,沉醉十里洋场的花刺被紧急唤醒……娇艳的花蕾含苞待放,暗藏的军刺绝情夺命,鲜花与军刺的完美组合,这就是花刺!
  • 远征之回家

    远征之回家

    一群昔日的战士为了抗争国民军里的种种丑恶和不公,愤然躲避到西南边陲当了土匪。然而当国家为了保卫生命线而需要他们时,毅然重出江湖远征缅甸。经历了重重磨难,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他们发出了怒吼:回家!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天兵南下横扫入侵南海的劲敌,政变后的军政府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新的统一战争,顽敌倒在天兵脚下,胜利之师兵困敌国首都。(本故事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绝路

    绝路

    请相信,在爱情的世界里,天无绝人之路。
  • 凯源玺唯美爱恋

    凯源玺唯美爱恋

    当红组合TFBOYS碰上star-girls,一见钟情,意料之中,会有纷争,抢夺,肮脏卑鄙的手段。但是经过六个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在一起。可是,她们经历的痛苦没有人知道,先是欢乐,之后伤感,受到伤害是痛苦,最后终于结束了,平平淡淡最好吧…………
  • Off on a Comet

    Off on a Com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一季,荼麋花开

    这一季,荼麋花开

    半夜十二点正是好眠的时候,夜生活还刚刚开始,为了庆祝大学毕业,他们在夜店相聚,正因这次的相约,使他与他产生不一样的感情摩擦。而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感情交织在了一起,剪不乱理还乱,一场感情的纠葛才刚刚开始,一切从未改变,只是我们的心变了而已。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阴神婆

    阴神婆

    很多人说,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鬼魂、也没有什么轮回刚开始我也是不相信的,只是后来发生的一些列事,让我不得不去相信了本故事改名为《阴神婆》本故事写的“我成为阴神婆的故事”,风铃很懒,夏季到了,懒癌也发了,可能不会天天更新,但绝对不会弃坑的,希望大家喜欢的话就收藏吧,写恐怖故事其实很恐怖的,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想身临其境似的,我会被突入起来的声音给吓一跳,
  • 发个微信到地府

    发个微信到地府

    摇了摇附近的人,竟然无意间加上了地府的阎王爷!他本领通天,还收了我做小弟!从此以后谁TM也别惹我,我‘下’面有人!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鬼谷四友志

    鬼谷四友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继女生存法则

    继女生存法则

    她的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她的弟弟,被人视为野种。她是这个家里最尴尬的存在。顶着嫡女的身份,却过着连庶女都不如的日子。这趟穿越,她好像抽到了一支烂签。且看穿越风起云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