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4800000029

第29章 新闻(20)

心情纷乱的本特里,在外界的压力下,在工作纪要中承认“犯了一个,重的编辑判断错误,我们常常出错——而这显然是一个大错。”他总结说,们最重要的教训是:“如那些读者——过去的读者——不仅仅是当地的,包括全国读者所严厉批评的,新闻媒介严重脱离了他们的受众群体。”

对于摄影师约翰·哈特,本特里表示遗憾,“这令我失望,也令我们许同事失望。”《walla Walla沃拉沃拉(华盛顿)联合通讯》的社论版编辑艾迪克兰丹尼尔也没有为在他的报上刊登照片而道歉,尽管没有背景文字说明。

“首先,任何报纸的首要职责是报道新闻,”他争辩说,“生活中严酷的事实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幸福时刻,也充满了悲伤的时刻。第二,我们相信一张照片比10,000字的文字更有助于人们注意水中安全。”

后来,本特里将哈特的照片送去参加普利策奖的比赛,“我真的看不出这有什么矛盾之处,”他解释,“我认为照片不应当被发表,但普利策奖授予新闻工作和技术优秀的人,而不是让读者满意。”

《天意新闻公报》的总编迈克尔·J·奥登,谴责那幅照片利用了人们的怜悯之心:

对于将交通事故的照片发表出来,用作实物教育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刊发那些哭泣的妻子、母亲和孩子们的照片……展示一个母亲在大火中丢失了她的孩子,这有什么价值?难道这可以对一个纵火犯起到约束的作用?我相信那些毫不迟疑地刊登了这些照片的人会用虔诚的伪装,引用查尔斯达纳的名言:“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是事实,我就会很自豪地将它报道出来。”这是我能想象的最动听的、最常被人引用的陈词滥调。

但奥登是一个少见的编辑。尽管哈特的照片没有赢得普利策奖,每天报上、电视上、照片上、电影胶片都在强调悲伤与悲剧。事实上,专业奖项通常颁给那些可怕的图片,而不顾他们是否会助长病态的欣赏口味。

选取这些照片的理由通常集中在新闻价值上,因自己的孩子被车辗过而心碎的父亲;一个男孩震惊地看到自己十几岁的哥哥被警察开枪打死;一个在大桥上将要自杀的人——所有这些令人怜悯的情景都在传递着人类悲剧的信息,所以被认作是新闻。摄影记者于瞬间捕捉一个新闻事件,捕捉“充满含义的画面,因为这会引发各种情感的想象”。从摄影者的角度来看,捕捉有新闻价值的瞬间也是一项重要的自我训练。摄影记者所接受的训练是要他们遇事不惊慌,如实地拍摄下事件真相,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视觉历史学家,而不要成为个体急救员或家庭法律顾问。

然而,在什么条件下,摄影师在巴卡菲尔德淹死事件中的行为才能得到宽恕?在场的官员努力阻止他的闯入,然而,应该承认当局的判断并不总是正确的。赞成使用照片的人坚持认为,照片可以起警示作用使其他父母更注意增强安全意识,然而这种愿望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并没有事实根据。

巴卡菲尔德溺水事件中的摄影记者也许在报道新闻时,正好碰上了这些专业价值的题材,所谓专业价值就是利用人们病态的喜好来提高发行量。

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改变对人们隐私权的直接侵犯和对这些志剧中无辜牺牲品的感情麻木,在司法界,媒介报道大众关心的事件并不牵涉到侵犯隐私的争议,但在这里,摄影记者应当考虑道德导向:那些受伤害的个人有自尊或被人尊重的权力,尽管事实上那一事件可能使他们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新闻摄影是展示人权与非人权的极为重要的窗口,在追求它的使命时,伦理上的争论典型地围绕着展示诚实图像信息的需要和尊重个人隐私权的需要。《芝加哥论坛》的鲍伯·格林有点夸张地将哈特的照片叫作“色情作品”,“因为新闻事实他们无法控制”,他写道,“在他们生活中最糟糕的时候”,罗曼罗曾被暴露于整个社会。那个年长男孩由于弟弟没有紧随其后而歇斯底里的情景被人毫无同情地展示在了观众面前,而这些观众是无权在一个家庭的这一令人受精神创伤的事件中出现的。即使那些认为照片可以接受的人也会被内容所困扰,因为《加利福尼亚》刊登的照片紧接着一个标题——被魔鬼夺去生命的青少年。

【注释】

1.Olmstead V.United States,277 U.S.438,478(1928),Brandeis不同意。

2.Briscoe V.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4 Cal.3d 529,93 Cal Reptr 866,869(1971)。

3.Thomas I Emerson:The System ofFree Expression(New York:Vintage Books,1970),p545。

4.这一时期的充分叙述见New York Times,1976年3月1,2,5,13,31日和DallasTimes-Herald,1976年2月29日;同样的故事,参见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1989,1/2)27期:31—33中Leslie Brown的“Seattle’s Press and the Case of the JudgeWho KilledHimself”,在这种情况下,DuffWilson在他关于Judge Little与少年犯的性行为的调查中去面对他明确表明的自杀威胁。

5.“Spy Said He’d Kill Himself If Exposed,Then Did SO”,New York Times,1976年3月2日。P.1。

6.给编辑的信“Of News and Death”,New York Times,1976年3月13日,P.24。

7.“Espionage’S Price”,同上1976年3月31日,p.40。

8.Deni Elliot:“How to Handle Suicide Threats”,Fineline,1:7(1989.10):1。

9.出处同上,P.4。

10.出处同上,P.1。

11.Quill,67期(1979.5):19—24中Jack Hart和Janis Johnson:“Fire Storm in Missoula”

中的详情。

12.个人道德的未来背景,见Social Respor~ibility:Journalism,Law,and MedicineV01.9(Lexington,VA:Washington and Lee Monogragh,1983),PP.5—19中LouisHodges的“The Journalist and Prigacv”。

13.Geoffrey Ooley:“Glory Days:Former Major-Leaguer Played in the Good Old Days.”

Blade-Citzen,1989年7月4日,P.1C。

14.Gary Hyvonen:“A Bizarre Twist to Burns’Tale”,Blade-Gitizen,1989年7月23日,P.5C。

15.出处同上,p-5C。

16.“Graphic Excess”,Washington Journalism Review,8:1(1986年1月):10—11。

17.此事件详细材料,见“Grief Photo Reatction Stuns Paper”,News Photographer(198《年3月):16—22。

18.H.Eugene Goodwin和Ron F.Smith合著的Gropingfor Ethics in Journal~m,3d el(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PP.211—213。

19.John Hohenberg:The News Media:A Journal~t Looks at His Profession(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m,1968)p.212。

20.Harold Evans:Pictures on a Page(Belmont,CA:Wadsworth,1978),P.5。

21.有时仁慈的结果明显的紧随其后。在Stanley Foreman的“Boston HarM&American的照片中,一个妇女和婴儿从大火中逃出,更好的安全标准和更严密的检查可能女f于悲剧以后。

22.Bob Greene:“NeWs Business and Right to Privacv Can Be at Odds”,1985—86度SPJSDX道德委员会的报告,P.15。

同类推荐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相爱穿梭千年

    TFBOYS之相爱穿梭千年

    一个女孩原本要嫁给一个富家公子,可是,在一个呼喊声中,女孩无意间穿越到了现代,冥冥之中她认识了许多人也认识了一身中的人。可是,老天总是不可怜她,女孩会怎样和她的幸福在一起?
  • 梦荒纪

    梦荒纪

    在梦里可以得到你在现实世界都得不到的享受,你想要做一下梦吗
  • 召唤神座

    召唤神座

    在一个召唤师为尊的世界里,杜磊思穿越过来之后,发现自己无法使用召唤术。直到有一天,一个自称“雷公”的小胖子来到他的房间里……从此,杜磊思彪悍起来了。连死人都能够医活、没事把灵丹妙药当饭吃的灵山十巫,只吃金属和晶石却能够生产神兵利器的雷神,易容术天下无双的青丘国主晏紫苏,扛着大刀满天下找人单挑的蚩尤大大。“召唤谁好呢?”杜磊思同学认真地考虑了一阵:“听说雨师妾姐姐刚养了两百条角龙,弄几条来烧烤应该不打紧吧!”人家是金银铜铁,咱是帝级、真神、真仙,这仗可怎么打哦。选择多了,杜磊思少爷也觉得很是烦恼!
  • 符道

    符道

    浩瀚的宇宙,灿烂的星空,神秘的修士,黑暗的世界,千般法术,千般大道。轮回已经开始,黑暗已经降临,太阳的光芒还可以照到何处?当命运降临到你的头上,是反抗还是顺从或者是随波逐流。继承奇特的修炼方式,运用古老的道符,从地球出发,来到广袤无垠的修真世界。为了心中那份光明,反抗一切黑暗,打破一切心中的枷锁,还自己一个清明,还世界一个光明。
  • 成长苦涩相府嫡女的多彩人生

    成长苦涩相府嫡女的多彩人生

    一朝穿越,人生百态,无论多难,多苦,多累,勿忘初心,且看女主如何成长,在成长中她获得了什么,,又懂得了什么,他暗中陪着她一点点的成长,陪着她,看着她每一次的蜕变,心满满的,都是幸福!
  • 温暖的家园(乡土新故事)

    温暖的家园(乡土新故事)

    当城市开始一点一点蚕食乡村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残留着关于乡村的记忆?城市的钢筋水泥支撑不起你我脆弱的灵魂,于是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放逐广袤的大地:感受大地的心跳,大口呼吸散发着草香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倾听来自乡野的鸡鸣狗叫……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tfboys等你十年

    tfboys等你十年

    女主角是三位千金,男主角就是我们的三只了,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是第一次写,如果写的不好或有什么建议就加我的QQ;2380143908!如果写的好那就请大家给我票票哟!
  • 人兽封魔

    人兽封魔

    一人一兽齐穿越,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人一兽斩尽妖魔。
  • 废材变天才:师兄请吃药

    废材变天才:师兄请吃药

    夜千寻经历一场车祸穿越成废材小姐,一朝崛起拥有上古召唤书。顺带了两只可爱的小召唤兽,居然还是凤凰后代。上了一趟圣灵阁,硬是被阁主收为徒弟,身后跟着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师兄。“小师兄,你一定要跟我打一场吗?”夜千寻严肃地看着面前这个笑得灿烂的玉雕小宝宝。“对滴,师妹。”话毕,夜千寻就已经倒在地上然后被蹂躏。“真不要脸,欺负小师妹。”二师兄狡猾地笑着说道。小师兄眉毛一扬,嚣张道:“就欺负,怎么样,有本事来和我打啊!”二师兄灰溜溜地逃走。靠!她一定要回现代,不带这样的。一朝变化,比自己小四岁小师兄变回真实身份,不仅比自己大了六岁而且还是自己师傅的师弟,之前隐姓埋名成为自己师兄,被哄骗着上了师兄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