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300000011

第11章 喜仙篇(3)

新桃换旧符到了新一年时刻,百姓总爱说:“新桃换旧符”。其实,新桃换旧符是老百姓过年的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家家户户新贴门联。换符就是换一个新的门神。关于门神由来,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

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梦中听见鬼魂狂叫。次日上朝告诉众位文武群臣后,手下两位武将秦琼和尉迟恭便全副武装,仗剑执锏守在门口保护。结果,唐太宗再也梦不到鬼神嚎叫了。唐太宗爱惜自己的大将,就叫入画下他们的像贴在门上,后来就流传到民间成为门神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说桃木是可以避邪的木质。所谓的“户悬桃符”就是桃板。把红色咒语写在新桃板上,春节之前挂在当户门上,用以避邪求吉。唐诗人刘禹锡有:“燎火委虚尽。

儿童炫彩衣”,也讲了一出印象派的新桃换旧符道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作《元日》当中,有这样的诵颂新年的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据称,王安石的这一首《元日》可能属于中国第一首贺年的祝颂之诗。诗中,王安石连用了几格典事。比如爆竹,比如一岁,比如屠苏,比如旧符,又比如新桃。一首《元日》的确可以称得上国民愉悦春节的良品佳文了。关于元日,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元旦》里面指出:“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五月五插家艾

在民间,每年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时,一大早,人们便到野外采集艾蒿,回来后用艾叶擦抹家人,特别是孩子的耳鼻等“七窍”,以避免生病。然后,再把采来的艾蒿捆成小捆,放到门头上避邪除瘟。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据说很久以前,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粮食满仓。有一天,天上的一位老神仙下凡来,想看看天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便来到一个村边,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老头儿,一手提着打狗棍,一手端着讨饭瓢。他走进一户人家,就看见一位妇人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而是白面汤,还有烙饼和馒头,屋里也到处扔得全是饭。老人上前说,“大嫂行行好,给我点饭吃罢,我已经两天没吃一口饭了。”妇人见老头儿的样子,便说:“快滚,饭给猪吃了可以杀肉,给你吃有什么用?”老头儿十分生气但仍然说:“我已经三天没喝水了,那就给我一碗凉水喝吧。”恶妇人从墙上摘下一个小篱网戏说:“你如果有本事,就用这个小篱网喝水吧。”

老神仙见妇人捉弄他,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不见了。妇人大惊,再看墙上,只见墙上写了十个大字:“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这妇人知道闯了祸心里非常害怕。第二天清早,老神仙拿着瘟瓶来到这个村子上空,刚想往下撒瘟药,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位妇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趟水往对岸走。老神仙很奇怪,又变成个小老头儿来到河边,对妇人说:“我从没见过妇人过河时,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妇人说:“老人家,这个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是我的亲生儿子。昨天我们村一个不知事儿的妇人惹怒了一个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病,让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了。趟水着凉容易生病,我怎能让先头的儿子趟水呢?”老神仙心想,同是一村人,心眼就是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一样对待。于是老神仙就从地上拔了一棵艾子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棵艾子插在你家门框或窗框上,瘟病就不会染你家。”那妇人接过艾子,谢过老人就回去了。她带着两个儿子拔了一大捆艾子赶回村里。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插了艾子,连那个心眼不好的妇人家也给插上了。老神仙撒下的瘟药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

后来人们为感谢这位好心的大嫂,同时也为了消灾避祸,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插艾子了。事实上,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病毒病菌等各种微生物开始繁衍,是夏季常见病、多发病的季节,因而,民间把五月看成是“毒月”,到处流传着“驱五毒”的习俗。五毒是蜈蚣、蝎子、壁虎、蛇、蜘蛛或蟾蜍。

人们用种种办法避邪除瘟,找出一些物品作为护身符,以维护生活的安定。

插艾子就是其中之一。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内服有和血、祛痰及消炎的作用,艾禳毒气的习俗正是建立在一定的医疗知识基础上的。除插艾外。还有用艾叶或加艾剪扎成的人形。用图符作为护身符来驱邪避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避邪的符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它的形式与当时年节辟恶的桃印相近。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素五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代以后又广泛流行以“天师符”(道家把自己的符号都归在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的名下,民俗叫天师符),或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供民间在端午时贴在门楣上辟邪。这种符多用朱砂笔写上“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的句子。除了家符外,端午节驱邪的材料中还有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日端午索。”人们在端午时节把它悬在门楣或戴在小孩的脖子上,或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风俗通俗佚文》记载道:“午日,以五彩丝系臂,令人不瘟病。”这一个习俗延续至今。

六月六天贶节

所谓的贶也就是赐与,而天贶就是上天赐与的意思。过去的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地都有过天贶节的民风习俗。关于天贶节的神话传说。最早始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那个时候,秦始皇曾经到了山东泰安封禅祭天。祭天场所设在泰山岱庙的正殿,以后就叫做贶殿。从此以后历代皇帝亦步亦趋,也都按时登泰山,到岱庙去朝拜封禅,自诩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年复一年,天贶殿也就越修越好,每年六月初六也就成为一个节目了。宋代真宗皇帝曾谎称某年六月初六,有一部天书自天而降,只要得着这部天书,“圣主明君”照着天意去治理天下,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国富民强。对于天贶节,佛教有另外一种解释:说唐初高僧玄奘自西天取经回来路经大海时,有的经书不慎被海水淹湿了,后来经过晾晒才传诵至今。浙江的佛教徒有晒经的习俗。后来从晒经衍变为诵经。

民间在六月初五之夜,有些善男信女会聚在佛教寺庙当中喃喃诵经。山东一些地方在这一天,民间还有吃炒面的习惯。炒面就是把面粉放在锅里炒熟,然后再冲入开水,加入糖或者盐和着吃的食物。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吃了六月六的炒面,可以治疗腹泻。河北等地,有在这一天贮备水源的风俗习惯,说是用了六月初六的水,酿造的酒,都会分外醇香。农历六月六日正是艳阳高照的夏季。很多地方要利用这天烈日,晾晒衣服被褥书籍等物。过去有一种说法,这一天晒衣服是晒龙袍。湖南等地,除了晒衣服晾书籍之外,还要把这一天的清水亮在太阳底下晒热。再给孩子们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老百姓说这样做了,身上便可以不生疮疖了。也有的人,会在这一天将牛马牵到水中仔细洗刷一遍,认为可以避瘟疫。其实人们晾晒衣物及用阳光晒热的水洗澡,都是利用了太阳能杀菌消毒,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从这一个意思上面说是天贶呢,也未尝不可。

同类推荐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热门推荐
  • 西风来迟

    西风来迟

    大学生搞活动拉赞助直接找到大boss,小妞胆挺肥啊!想要赞助很简单,拿一样东西来交换,什么东西,你啊,小妖精!“老公他们说我帮大款!”,,,,“谁说的?让他消失!”“老公他们说有钱的男人都花心!”,,,,“不是花心,是对你有色心!”“老公有人欺负我!”,,,“谁?敢碰我的女人,不想活了吗?”
  •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类的烦恼。这些烦恼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和生活。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大可不必惧怕这些烦恼,当它们还在萌动期时,你完全可以扑灭它们生长的势头。《抛弃萌动的大烦恼》主要有以下精彩看点:人为什么会做恶梦、剖析嫉妒心理、怎样保持心理健康、恋爱与心理健康、增进心理耐力……
  • 武域帝君

    武域帝君

    《封魔天书》封印着三十六个天罡、七十二个地煞,一共一百零八个妖魔,拥有一百零八种武魂,被称为武道至宝。获得《封魔天书》重生之后的石正峰成了杞国武道团的一个学徒,为了我爱的人和我恨的人,二世为人的石正峰开始了一场逆袭之旅,迈上了通往王者巅峰的道路......
  • 仁者至尊

    仁者至尊

    家园被毁,他身无分文闯都市,却不想人人得而欺之!万念俱灰时,他巧遇大老板提携,更捡到一本《魁化宝典》激活异能体质!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侮辱我的人,今后都给我跪下!看魁化狂人如何搅动都市乾坤,君临至尊之位……
  • 重生之不为凡人

    重生之不为凡人

    顾若邪,21世纪佣兵之王,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手医术出神入化,不料混穿为花痴小太妹一枚,顾若邪叹息....看她如何在修真界拼出一番天地,如何“阎王要你三更死,鬼医留你到五更!”
  • 无限魔道

    无限魔道

    刘凡在开发双倍金币修改器的时候却被主神空间选中了。双倍金币修改器对主神游戏有没有效果呢?刘凡又会泛起怎样的波浪呢。第一个世界就是僵尸先生。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孙子兵法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孙子兵法

    不仅是一部兵书,还是一部讲智慧的书,更是一部讲生存的书。人人都在读,在中外的军界、政界、商界、体育界,以及职场中广为流传,是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必不可这的制胜法定。
  • 重生娱乐圈之再创传奇

    重生娱乐圈之再创传奇

    娱乐圈一代传奇最后却身死山崖,斗转星移,时空转变,换了一个身体她是否还会创造传奇?且看她在异世混得风起云涌,成就一代传奇
  • 上古世纪之神王的使徒

    上古世纪之神王的使徒

    破坏神与伊诺的回归,东西大陆仇恨与爱情的交织。我爱你,使徒之刃刺穿了你的胸口……女神在上,我如何去洗刷我的无边罪孽。灵魂穿梭轮回,今生今世,我终于又找到了你……十二名使徒寻找着回家的路,一望无际的血海深渊……赎罪的道路,只有一片的黑暗,我的爱人,你在哪里……我为何看不到边际。
  • 人民大澡堂

    人民大澡堂

    本书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以一种弦外有音、话外有意的讽刺调侃风格,绘声绘色地奉献给大家一道回味无穷的资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