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8600000075

第75章 与小小说地老天荒(1)

——创作札记六题

赵文辉

海枯石烂之后

一次,一个农民作者来找我交流。自始至终,他一直在沙发旁和我交谈,我们当地农民都习惯“有衣不穿披着,有座不坐蹲着”,当时我也没在意。后来几次,他仍然这样,我还没在意。有一回,我俩正谈着,市报副刊编辑进来找我,我赶紧示意这位文友坐到沙发上,他却不动,过后我问他为啥?他回答:“我还没有资格坐着谈文学。”一句话,我的灵魂被震撼了!

想当初,自己不也如此虔诚吗?十七岁迷恋上小小说,一直到二十岁才在地方报纸上发了第一篇。后来四年里,只发了五篇,还没有走出地方报纸。那么长的时间,支撑我的,就两封短信。一封是百花园杂志社的“征文”退稿笺,一封是《青年作家》编辑部竺可老师的亲笔退稿信。我用红布包着,放在抽屉里,一个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不知看了多少遍……对于一个文学初学者来说,编辑的一封短信、一个电话,甚至没有退稿笺的退稿信封,都是莫大的激励呀!十几年来,我把编辑老师的退稿信、采用通知、约稿信都一封不落地保存下来,还买了会计用的硬皮账本,账面去掉,用封皮把这些书信装订得整整齐齐,已经三大本了。

好多个夜晚,为了找灵感,枯坐到深夜,有时急了就学作家刘恒用头碰墙,激发灵感。我甚至还用烟头烙过自己的手臂……对小小说,一如生死相许的恋人,除了海枯石烂,除了地老天荒,还是海枯石烂,还是地老天荒。

但是文坛也不是一方净土,编辑与编辑之间的“换亲”现象,强势文化的存在,都给我们这些普通作者带来了不利,影响发稿,影响情绪。该怎么办?只有依靠稿子的质量,去赢得那些正直无私的编辑老师的支持。

为了聆听自己进步的快乐,只有拿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功夫,不惜“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须”,在小小说的构思、立意、语言和素材收集方面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

海枯石烂之后,要做的真是太多了……

准备

确切地说,我是1993年盯上小小说的。中专毕业的我腹中并无多少墨水,又不知道读书,只是凭借热情一味地趴在桌子上吭吭哧哧地写。硬写是不容易的,光一个开头就写七八遍,稿纸撕了一张又一张。结果可想而知,到1996年为止,一年只是发表个四五篇,门可罗雀。再这样下去,自己就把自己写倒了。好多编辑老师嘱我多读书,耳朵终于听进去了。我开始大范围阅读中外名著。听说鲁迅文学院的新生一入学,就会得到一份“必读”与“参考”书目,自然都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经典著作,我通过朋友求到一份,照此索取书目开始“补钙”。同时也精心研读中外小小说名作,有一段时间我一天精读一篇,反复揣摩它的的语言、构思、立意和情节,从中领悟小小说创作的技法和要领。《小小说选刊》更成了我的必读课本,一期都不放过,里面不仅有每个阶段的扛鼎之作,从中更能了解到同行们在写什么和读者的阅读期待。了解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我开始写观察日记,听到有意思的事,就赶紧记下来,有时看电视还握一支笔。片片断断,如秋风吹落的枫叶,看着没啥用了,入土发酵却能让第二年的枫树催生新芽更加茁壮。作家张宇说过:“一个青年作家到优秀作家的基本过程就是读两本书,一本有字的,一本无字的。”社会与人生即是一本大书,那么深奥、酣畅。

曾经听过一个酿酒的故事,说须选端午那天收割的稻米,与冰雪初融时的高山流水调和了,注入千年紫砂陶器,才能酿出绝顶的美酒。小小说创作,不也是这样吗?于是我常常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从故事出发

我写小说,是从故事开始的。脑子里先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这样做,有点像彩绘上的舞龙制作,总要由篾工用竹片先扎一个首尾相连的龙身,然后才给它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安上龙头,才能像个真龙一样上下翻飞。那龙身扎得非常结实,要不,是经不起折腾的。

有了故事,我却并不急于动笔。小说是写人的,我不能忘了这个宗旨。单凭一波三折和欧·亨利式的结尾,是拴不住读者的。我又开始酝酿,在这个故事里将要出现的人物,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和性格。故事是提高阅读兴趣的催化剂,真正留给读者的却是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出来了,有些情节又得重新安排。人物出不来,我就让这个故事一直闷在肚子里。

人物和故事有了,我还不急于动笔。我在寻找叙述的角度,从何处下手,如何把自己从故事里成功地撤出来,准备工作很多。开头一句话,往往就决定了整篇小说的叙述风格和气味。小说的味道,尽管很模糊,但很重要。这与叙述有关。

我用尽气力,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一个新鲜的有意思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也在尽力掩饰自己小说的故事性,就像厨子熬高汤一样,放了那么多佐料,最后都捞出来扔了,端上饭桌的只是一碗清汤。

从故事出发,留恋传统,并非是排斥现代。相反,我很喜欢阅读一些手法独特故事淡化的先锋之作,从头到尾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吸引了自己。就像嚼槟榔一样,尽管不能充饥,唇齿之间却留下别样的味道。我也尝试写过几个先锋小说,却没成功,只好回到传统。我们老家的泥水匠砌墙,有的不用吊线垒得上下笔直:,那是个本事。学不了,就规规矩矩用砖头扯一根白线作标尺,这样才不至于把墙垒凹了或鼓了。

自己因为笨拙,才不敢与故事为敌。

小小说的硬度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我热爱小小说已十几个年头了。这种心相印,长相依,恐怕比我和我爱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现在,不用翻阅任何资料,对各个时期的小小说佳作我都能如数家珍,一如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熟悉她的每一个笑靥,熟悉她的背影和身姿,熟悉她的娇喘和吐气如兰。

同类推荐
  • 假面(下)

    假面(下)

    在段佑斯与优异成绩的保驾护航之下,雅子逐渐接近裙带关系复杂的学生会,但随着学生会核心成员接连“落马”,她的行为越来越超乎段佑斯的掌控。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欲望红颜

    欲望红颜

    这是一本讲述都市“五彩爱情”的纪实小说,五个不同身份的女主角,“白领”上官玉的职场搜爱之旅、“蓝领”龙嫂的励志式爱情传奇、“红领”梅梓婧在官场遭遇的阴谋与爱情、“金领”欧阳倩商海沉浮中的爱情历程、“灰领”关婉馨难以见光的小蜜式爱情……故事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目光切入,在情感的埋性与非理性挣扎中,呈现出都市五彩斑斓的爱情,五个故事虽独自成篇,但又主线暗合,于娓娓叙事中探寻出爱情的最终归途。
  • 不再有初恋

    不再有初恋

    也许,我们都应该向马达同志学习,和爱自己的人在一起,不要去追逐自己所谓的爱人。苦,有点苦,太苦了!可如果爱上一个人会轻易改变吗?如果可以改变,又是真的爱吗?我的妈妈没有了她50岁的生日礼物。
热门推荐
  • 独家盛宠之刁蛮娇妻不好宠

    独家盛宠之刁蛮娇妻不好宠

    16岁的慈希,只因年少无知,任性妄为,遭人陷害,然而被带着面具的他救下,他给了她重生,她只是一眼,便陷入他的眼眸,无可自拔,不知姓名身份,整整找寻他五年。而他却只是个无心之举,转眼便忘记。五年间,她一直追逐他的脚步,可当她要追上时,他却再次走远。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冷酷神秘白氏集团总裁,一次误会,与慈希相遇,他闯进她的世界,她闯进他的心,他想宠着她,爱着她,可她爱的另有其人?一次次错过,一次次伤害,到最后才发现,她爱的是是“他”还是他?
  •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者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学会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勇敢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本书通过通俗简短的历史故事,生动真实的历史人物,深刻明了的感悟,以及相关的名言俗语,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启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 男神计划

    男神计划

    什么是男神?帅气的脸庞!完美的身材!阳光的性格!这样就是男神?不,远远不够!身材、气质、性格、人品、成就,俱是巅峰!这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男神!当他激烈、炫酷的动作电影票房大卖之时;当他的歌曲深入人心之时;当他随着跑男团风靡天下之时;当他的转椅闪耀屏幕之时。。。。。。人们惊呼,一个真正的男神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一个两百五十斤的大胖子努力成为男神的故事。
  • 金庸传

    金庸传

    金庸的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义,金庸的现实世界写尽人生传奇,金庸迷倒了天下华人!有人说:有井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却不知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他经历过寻梦的困惑与执着,经历过打拼的挫败与辉煌,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与恬淡。最后,他如同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侠,看淡了时间的风云变幻,放下名利,成为一个传奇。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他有过他的青春梦想,有过他的美丽初恋 ,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不愿它成为一段被掩埋的故事。本书以金庸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结合他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人物,为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侠大师。
  • 我的女友是山贼

    我的女友是山贼

    她,林安安,莽撞直白无大脑;他,路序宁,冷血毒舌加腹黑;一个横冲直撞,一个冷静沉着;隔了上千年的代沟?暗号对不上?山贼女友来袭,金牌编剧接招吧!
  • 甜蜜蜜,狐仙花嫁

    甜蜜蜜,狐仙花嫁

    一个男孩救了一只雪白的狐狸,从此开始了一场甜蜜酸涩的爱情。仙仙以为救了自己的人是秦叶,于是跟他告白。不料他说他虽然喜欢她,但那只是对妹妹的喜欢。仙仙不屈不挠,坚持要留在秦家打动他,却在相处中慢慢对秦修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而秦修虽然也喜欢上了仙仙,但因为她要嫁的人是哥哥,他只好努力压抑自己的感情。到最后才发现,仙仙原来弄错了人,救她的其实是秦修。这真是一场命运的玩笑,一个天真的狐仙和与内心善良少年的故事,两个人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冥冥中自有的安排,仙仙的爱情最后开花结果,完美花嫁。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乡村隐士

    乡村隐士

    意外得到一个交易空间,可是为何它的交易空间会与他人不同呢?那一片新生可成长的天地中究竟隐藏着什么?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永劫仙帝

    永劫仙帝

    这是一个起源于玄空大陆的故事,这是一个苍穹之下修士如蝼蚁的世界,这是一个少年一步步踏破苍穹与天夺命的传说。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着仙的传说,不甘心自身命运受天掌控,以自身承载天命,求自身之念常在,欲轰开天地苍穹,得自由长生。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从小村落走出的平凡少年,手握天珠,踩着无数强者尸骨,屹立在巅峰,许下了一个在若干年后如梦似幻的大愿。我命由我不由天,轮回不灭,天地难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