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4900000015

第15章 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成才规律的探讨(3)

正是有了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才提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不怨天尤人,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上天总会了解我的。墨子也说:“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一个志向坚定的人,在顺利进取之时不会心满意足,停步不前;身处困境则内省不疚。虽然处于平民之中,也没有怨恨之心,因为他对自己的志向充满了自信。荀子则认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人处逆境,应作出主观努力,自己不能成才反而怨天尤人,这正说明他们缺乏见识,未免太迂腐了。在《荣辱》篇中,荀子又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他认为“节遇谓之命”,即偶然碰上的叫做命。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不会抱怨别人;能正确认识不幸遭遇的人则不会怨天。抱怨别人只能说明自己没有办法,走到了穷途末路;埋怨上天则说明他没有志气。这都是强调身处逆境的人应坚持自己的志向,在逆境中求发展,不要总是强调客观原因,因此他认为,君子处逆境的总原则应该是“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究竟什么是儒家所说的“道”呢?有人解释说:得道、正行就是忠君。也就是说,只有忠君才符合“道”。于是提出一个问题,在乱世,国君不行仁义,如果忠君就会失民,但不忠君又会废道,这时又如何安贫乐道呢?孟子和晏子对此作出了解释。

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不行仁义,等于是独夫民贼,人们起来推翻他是诛一独夫,这是完全符合“道”的。

晏子则说: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荀持民矣,安有遗道!荀遗民矣,安有正行焉!

所谓尊君、正行、得道都应以民为本。得到人民才是正行,失去人民就是失道。在君主有利人民时,可以拥护他、尊重他;在君主危害人民时,必须反对他、背叛他。忠君不是“得道”的标准,忠于人民才是万世不变的公理,因此晏子主张:“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禄位的高低并不标志着一个人是否成才,在暴君手下做官等于是助纣为虐,充其量只能是歪才、奸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才能真正做到安贫乐道,善处逆境。

真正的人才都具有社会性、人民性,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不是君主或某个上级的奴仆,不能只对君主和少数人负责。

为人民的利益而学习,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成才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也绝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才是如何对待逆境的最高原则。

3.逆境人才的几个主要特点——实践性、独创性、坚定性和远见卓识

逆境使一个人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学校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如舜发于畎亩之中,了解社会生产情况;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知道奴隶的生活和工作状况;胶鬲、孙叔敖、百里奚也都熟悉社会,看到了社会的弊端。因此他们一旦执政,就能制定一些符合实际的政策,或实行一些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屈原被流放民间,学到了许多他当贵族时没有学到的东西,熟悉了人民的思想和语言,这才有可能写出《离骚》那样高水平的作品。这正是逆境人才的实践性。它说明人才产生于人民之中,社会实践才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唯一源泉。

逆境还可以丰富人们的学识,使人们增长才干,培养出一些多才多艺、有创造性的人才。管仲、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等都是这样的人。有人曾问子贡: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是上天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反驳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我年轻时生活贫贱,所以许多平常人干的事我都会干。后来又不被国家任用,正好有机会认真钻研,所以才具备了这些才能。他们变不利为有利,有意识地在逆境中吸取营养,增长才干,逆境反而成了他们学习和成才的大学校。

不经盘错不成才,功业都从患难来。自古雄才多磨难。经过逆境磨难的人才一般都具有坚毅的性格,百折不回的精神,勇于斗争、不怕失败的品质,这就是人才的坚定性。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又说:经过磨炼的人才“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也磨不薄,染也染不黑,具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墨子也主张人才要多经磨难,他举例说: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晋文公曾被迫流亡十九年,齐桓公也曾避难外国,越王勾践则投降了吴王,备受屈辱,但他们却从此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激发了自强的意志,了解了社会的弊病,找到了成功的办法,终于作出了称霸天下的成绩。

孟子在列举了舜、傅说、管仲等人的例子后曾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在逆境中,身体、思想、能力将受到全面的锻炼考验,增益许多原来没有的本领;可以认真总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有机会进行反思,将失败的教训变成成功的借鉴;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这样才能担负历史的重任。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批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臣子,外面又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逆境正是一个大熔炉,它可以锻炼出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铜头铁臂的真正人才。

逆境人才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而且见多识广,因此一般具有远见卓识。孟子说: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痰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人们的德慧术智都存在于患难之中,尤其是那些孤臣孽子,即处于逆境当中的人才,由于经常为其不安的处境而操心,因此对患害的考虑也比别人深刻,而成为深思远虑、通达事理的人。

荀子甚至认为,逆境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必修课。

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隐者”指居住在山林岩穴、社会下层的人;“佚”同“逸”,指经历过流亡生活的人。生活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过社会实际的人,不可能有深谋远虑;没有经过艰苦磨难的人不可能有广阔的志向。

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中也包含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之意。《韩非子·解老》篇就从这个角度解释了老子的这句话: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日:“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逆境人才“思虑熟则得事理”,这正是他们在祸患中锻炼出来的远见卓识。

社会是复杂的,只有经过实际生活锻炼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局面;历史任务是艰巨的,只有经过艰苦磨难的人,才能担负历史的使命。“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正确地认识逆境成才的规律,有意识地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去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和艰险,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成为有抱负、有造就的杰出人才。

三、当代人才学者谈人才成长规律

近年来,不少人才学者对人才的成长规律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先后发表过一些论文与专著,如王通讯先生的《试论人才成长的几个规律》、《人才学通论》中的有关章节,钟祖荣先生在《现代人才学》中对“人才成长与出现的规律”的论述,以及叶忠海先生在《人才教育学》一书中所谈到的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成才规律等。

1.王氏成才规律

1994年,王通讯先生为我们编写的《大学生成才导论》写了一篇序言,其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对成才规律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种成才现象,必定有一些规律蕴含其中。那种认为人才成长无规律可言的认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随后阐明了他对成才规律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成才规律是人才学规律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规律。

要而言之,人才学规律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的规律,它们是:人成其才规律、人尽其才规律与人才辈出规律。

(二)凡规律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顺应它的时候,可以办成事情,实现愿望;当人们违背它的时候,就会受到阻碍或惩罚。

(三)凡规律都是简单的。大自然喜欢简单。有人称,他发现了人才成功的规律,一共20条,四六对句排了一大串。这里面注定有不是规律的“规律”。应该精心研究,加以综合分析,剔除滥竽充数者,保留应该保留的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热门推荐
  • 娱乐全球

    娱乐全球

    这是一个重生者混迹娱乐圈的YY故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华语娱乐,你也可以看到亚洲娱乐,你同样可以看到欧美娱乐,重生了,我们的口号是:YY无极限,节操无下限!于是林明重生了,然后……(重回都市题材,幼苗期,各位多多支持,有兴趣也可以看拙作《重生香港做大亨》,百万字完本,都市题材人品保证!)
  • 穿越之,别说爱我

    穿越之,别说爱我

    爱过,舍得,值得或不值得!我苏紫沐要好好活着,
  • 妖主降临之夫人请小心

    妖主降临之夫人请小心

    叶曦看着不远处顶着一副好皮囊到处招蜂引蝶的某人,很无语的朝天翻了个大白眼。自从解开那个自称为妖主的男人的封印之后,不知为何,各路妖魔鬼怪都开始缠上了她,身边灵异诡异的事接连不断的发生,千年血藤,梦中梦的无限循环,暗婴,古墓里千年不老不死的女人,还有突然冒出来的自称为天师的胡小花…简直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本以为只是恶鬼缠身,但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镇魂石是什么?法则又是什么?那些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所有人都要找上她?
  • 冬暖夏情

    冬暖夏情

    有一个人在寒冬,有一个人在盛夏。感动或是心动。再见或者不见,我都感谢青春有你,毕竟那些真心不是假意。
  • 重生大天尊

    重生大天尊

    巧合之下,意外穿越。“这个混沌怎么跟小说中的不一样啊……”“哥,你开你的天,剩下的事我帮你!”……“青琴,等我!终有一日,我会把你带回来!”“吴迪,把你那张欠扁的脸从我的法宝上移过去,哈喇子都快滴上去了!”“说多少遍了!老子叫无敌!还有我这么帅的,会流哈喇子!?”……这是一个热血、兄弟、情离又充满着不屈的传奇!
  • 鸟与昆虫

    鸟与昆虫

    本书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鸟与昆虫。主要内容包括:留住大雁;天鹅仙女;“爱情的象征”;导航鸟;神秘的鹤;稀世珍鸟;亚洲“鸵鸟”等。
  • 心境如何决定处境: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心境如何决定处境: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心境,是我们的心理环境,它决定我们的心情,决定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人生;处境,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周边的环境。心境决定处境。人生遭遇不顺时,要想改变自身当下的处境,唯有改变自己的内心: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要懂得坚持;成功时,不要忘记经历的困苦;失败时,不要忘记还有未来……唯有拥有禅心人怀,持一份淡然、淡泊、淡定的心境,笑赏夏花冬雪,闲看云卷云舒,这样你才能过得更好。
  • 百炼成皇

    百炼成皇

    这一个黄金大世,多少天骄辈出!巫妖共伐人间之战,九天十地,谁主臣服!且看一代人皇萧尘,赫赫神威,俯视天道,手压九天,脚震十方!让漫天的神佛哭泣,让天道为此匍匐,让人族为此骄傲,让巫妖两族称臣!
  • 网游之侠风天下

    网游之侠风天下

    一个高大威猛壮汉,一个各个时代武侠背景网络游戏,高大威猛而不失猥琐,猥琐搞笑而不失侠义心肠。
  • 国民女神的逗逼偶像

    国民女神的逗逼偶像

    李蔚蓝在微博简介里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一生我只爱一个叫薛岑的人。”薛岑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句话,“这辈子我只爱一处风景,蔚蓝色的天空。只爱一个人,李蔚蓝。”对他。不是一见钟情,却是二见倾心。至此,一眼万年。至此,终生难忘。对她。第一次相见,觉得她谦逊有礼。第二次相见,觉得她活泼可爱。第三次相见,额……情人节某男收到一束玫瑰花,满脸黑线。某女打电话询问,“收到花了吗?”某男,“你为什么送我玫瑰花。”某女,“正常情况下情人节都是男人送女人玫瑰花,我想不正常一下。”某男,“……”无言以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