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2100000005

第5章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4)

我说这些稍微有点玄,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吃力,我说了这些以后,大家可能马上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反驳:你在开始说的梁启超说中国是法律与命令同为一物,你提到了这一点,可是你看这个怎么叫做同为一物呢?不是说命令能够简单解决问题吧,那么这个命题是不是还能够成立,会不会有些自相矛盾?我觉得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交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对观念的不同的层次进行一些区分,当我们讨论法律与命令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实际上着眼点是落在法律状态上,从命令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是指国家意志以上下级正向关系的方式来传达,具有直接的物质强制力,在命令者与被命令者之间缺乏公正程序、严格的概念解释以及独立的第三者审判,诸如此类的中间环节或者说客观化的机制,缺乏这样的一些媒介,虽然天理和民情也可以对国家权力的形式进行限制,但限制也好,不限制也好,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偶然性,缺乏制度性的条件的担保。特别是权利与民众的意愿、民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是权力而不是群众的意愿占绝对的优势,在这个时候法律的命令特征就会表现得非常露骨。因此,我在开头所说到的梁启超的命题仍然是能够成立的,只是不应该片面理解它的概念内涵,而忽视了中国法治还存在着强制与合意短路连接的这么一种形式,这个是我首先要进行的一个说明。

第二点我还要作一个说明的就是,需要指出这么一个特殊的悖论,正是由于中国的关系秩序无所不在,非常强有力,国家才特别有理由来维持法律作为。一般来说,民间的这个自发秩序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国家权利就会干预进来。一种是现实当中的交涉、讨价还价,人际关系网络使社会的力量对比失去均衡,像今天中国的社会略微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地方间的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了以强凌弱的局面,这时候国家要出来干预,所以中国过去讲国家的主要作用叫为民申冤,日本的东洋法制史的学者把这个叫做申冤的构图,就是说国家要起这个作用,就是先让你民间去交涉,但是如果你出现了纠纷的话,国家要来干预它,这是一个。第二个是,当社会的次级文化过分发达,达到了国家很难控制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国家不得不把权力集中起来,以便维持大一统的格局,这当然不等于是说国家集权性的决断和强制命令都可以正当化,都可以合法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社会的功能关联和含义关联没有整体性的改变,变革的各种措施没有配套,国家权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过去的或者现有的逻辑形式,所以我觉得中国不是说很简单,你照本宣科的模式就能起作用,这一点我也很同意很多学者提出来的看法,中国确实有它的特殊的一面,需要来认真地考虑。最后当然还作一点说明,就是对法律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我说到中国法律秩序的时候,实际上是以以礼入法之后的这个法律体系作为前提的,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梁启超在谈到法律的时候,显然是在礼法双行的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法律的含义的。由于这样的一个区别,它当然是比较狭义的理解,所以会有些不同。尽管有这些不同,我觉得前面所说的命题还是能够成立的,这个是我想说中国传统的法律秩序的第二个关键点,它的法制的拟态性造成了一些很复杂的格局。

第三点要说的是国家权力结构的性质,它叫作剧场国家。在剧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共鸣的效果。我刚才讲到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基本上是把法律作为命令来理解的,我还是承认这个命题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能找到很多相反的例子,儒家的理想恰恰是要否定强制和命令,实现礼乐教化的德治。这种东西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这一面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现实的法律运作确实不是这样,因为这样的话儒家的理念和中国现实的法律运行会发生很尖锐的矛盾,足以证明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这么大,矛盾这么激烈,才需要各种各样的修辞,有很多理性的形式只能停留在礼仪表演的层次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秩序原理确实造成了一种剧场国家。我们基本上可以这么来看,也许在座的同学当中有人读过吉尔兹的著作,剧场国家这个概念是他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按照政治和礼仪之间的分类来进行的话,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国家制度安排,一个是把强制力作为背景的,就是立法权、综述权,这样一些硬件构成了政治的本质,国家无视甚至否定礼仪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第二种制度安排虽然也承认利益的重要性,但实质是把软件部分看作是硬件部分的附属物;那么第三个部分呢,是把礼仪看作是政治的本质,他当然是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政治文化来提出这个模式的,他认为巴厘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了非常典型的剧场国家的特征。日本的法哲学家长野隆一,原来是东京大学的教授,非常著名的一个学者,他认为中国的传统秩序也是非常典型的剧场国家,比如他就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中的表述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我自己倒认为,把中国的法制简单地归列于第三种类型是成问题的,我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的权力的运作本身确实很接近剧场国家的特点,它既有软件的部分,也有硬件的部分,虽然力度很强,但是软件部分强调得很厉害。关于剧场国家的分析,由于时间关系我也不可能说得很具体,但是就从强制的这方面和从强调协调的这方面,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无论从古装戏还是现实中的公审大会,我们都可以看到,国家在行刑过程中,在实际意义上是很接近于中国作为剧场国家在强调权力强制性的这方面的表演性特点的。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说不像前面的那个场面那么富有戏剧性,也就是说存在着解决民事纠纷方面或者是形成民间秩序这个方面,存在着说理者、心服者、被说服者之间的角色分担和演出,关于这个法制史学家池田浩明曾经用过主唱、唱和这样的一个公式来说明。他的书王亚明教授已经翻译成中文了,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必多说了。

第四个呢,我认为看中国秩序的基本特点,就是说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实际上每一个法律决定,特别是具体的法律纠纷基本上是一个寻找均衡点的博弈过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因为在剧场国家的运作之下,当然会强调观众的视角,强调共鸣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对法律的服从往往会变成一种所谓讨价还价的服从这样一种状况。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也就意味着,在法律秩序的运作过程中,讨价还价、交涉本身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讨价还价、交涉是以互惠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经济性的交换和社会性的交换。这个交涉结果到底怎么样,它会取决于社会力量的对比以及合法化的处理,因此可以说,交换过程既存在着市场化的契机,也存在着政治化的契机,当市场化达到了原则和规范都可以成为交换的对象的时候,当政治化达到了连广大民众都被卷进来的时候,这个时候有种特殊的当事人主义或者说过分的市场性就会渗透到法治中去。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国家强调令行禁止这一面,但是承认交涉,当这个交涉特别强有力的时候,中国就会反过来了,一种特殊的当事人主义就会出现了,一种过分的市场性就会出现了,渗透到中国的法制中,实际上是经常会出现解构现象的,所以难怪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往往会在中国的传统的法律秩序的深深结构中,会发现一些超现代的或者后现代的因素。这个是与这个博弈过程的存在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在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用法治现代化弥补中国秩序原理的重大缺陷

我讲的这些,仅仅从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秩序的原理,我认为是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对我们今天建构法制秩序最有意义的部分。现在我想简单地做一个小结。

我对中国的传统原理中的一些做法,包括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是采取一种同情态度的。就是说,大家也许读过社会变迁中的那个法,他说对权力的压抑性,其实它也是没有办法的,它是统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确定的这么一个状况。所以我是同情的,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同情不等于同意,我同情它我觉得在它是这么一个状况、只好这么办的地方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认为这是合理的,就应该这么办,因为我们完全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我要强调的只是这一点。

我把这个小结简单说一下。从这个采取复杂性的范式来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秩序,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有很多制度的安排是很巧妙的,特别是从统治战略的这个角度来说,有些方面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甚至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也都能得到比较妥帖的说明。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交涉这个媒介,很容易流于力量对比关系决定一切的事态,使原则和规范都名存实亡,失去意义。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本来法律是用来缩减和划约复杂性的,就是说社会很复杂,通过法律可以把它简单化,但是如果法律本身也复杂化了,对事实中的混沌采取一种任其自然的态度,在很多情形下公共选择就会变得很困难,做一个决定也会很困难。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当事人正是因为双方不能协商解决纠纷,才告到法院去的,找你法院来解决,这个时候法院还当断不断,断而不决,容许它的缠讼不已的那一方当事人不断提出交涉的要求的话,正义就无从体现,审判的程序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总而言之,在偶然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过度强化的条件下,社会就会缺乏透明度,一切都会变得不确定,这既不利于交易的成本的计算和交易安全,也很容易为权力的恣意行使提供机会。虽然社会的关系网络、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变己适用,这种价值取向也能使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防止它滥用,甚至导致在国家机关内部设置自警装置,如监察局啦、举报电话啦、整风运动啦,这些都是属于自警装置;但是仍然缺乏约束权力的制度性条件,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因为所有的监督机制基本上都是内部的,没有外部监督机制。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秩序原理存在着重大缺陷,这种缺陷随着产业社会的发展以及权力意识的增强而日益显露,只有通过对法制进行现代化才能够弥补、纠正,但是这一点不是简单的现代化,不是马克斯韦伯曾经讲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巫术之源,所以是解昧的这么一种现代化,我认为这是不公正的。中国当然有巫术的成分,但不是巫术之源,有很多现实合理的因素,所以我认为是超现代。超现代是什么呢,是过分。就是说,市场性需要一些条件,需要非市场性的一些条件来做支撑,市场性才是公正的,现在中国连这个部分也没有了,全部是市场性,全部是个人之间的讨价还价,没有客观标准了,这个就是过分了。过分在这个部分来讲就是超现代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解昧”,而是“去超”。这是我的基本看法。

最后我想谈一点,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民主法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想简单的回答一下,其实民主法制离中国人并不遥远,因为我们讲到了中国社会既然它的规范体系是多元化的,司法过程中也存在着选择空间,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当事人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交换性,交换性那么普遍,而且法律的适用过程也强调实体工作,还注意权力结构的弹性和反思化,同时把实践理性也嵌入到意识形态之中。意识形态不是绝对的,西方是一神教的,中国是多神教的,它都可以在这中间来调节的。从这一因素来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同程度上实际是可以与现代主义的精神融治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说的超现代指的是这个层面。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传统的选择、交换、说理、反思,都非常缺乏制度性条件的保障,很容易为一时一地事实上的力量关系所左右,那么公共决定的过程带有太大的任意性,对事实上的偶然因素不能进行有效的非随机化的处理,因此社会缺乏相对确定的行为预期,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比如说坐332路公共汽车到北大去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有时候星期天到外面去,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情况怎么样,那个时候就是排着长队,但是这个班车来了以后,你不知道下一班什么时候来,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没有了,特别是到了晚上,你不知道最终公共汽车是哪一班,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搭末班车的心态,无论你这个北大、清华的学生多么斯文,这时候都要斯文扫地,而且拼命去拥挤,因为这是末班车,你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同类推荐
  • 商贸法律实务

    商贸法律实务

    《商贸法律实务》是为解决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而编纂的一本新型项目化教材。其着重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思想。全书分为法律基础知识、市场行为法、市场主体法、公平竞争法、工业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商贸争议解决法七大模块。我们期冀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来考虑解决方案,并能将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业务工作中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立法的通知撰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参加本法立法的同志以促进就业发为蓝本,对本法的立法背景、立法主旨、实务中适用的规则进行了逐条的阐述。本书对就业管理方面的业内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指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的订立与效力,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本书对烟草行业涉及的各类知识产权的生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就行业知识产权的协作、转移、应用等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性建言。
热门推荐
  • 中华神兵

    中华神兵

    “你虽然有了绿卡,但你永远是中国人的代表,如果有困难,也要咬牙坚持下来,要学有所成。你明白我的话吗?”王聪深沉地点点头:“我明白!”一手拥着父亲,一手搂着母亲,眼望蓝天。作为一个华夏后裔,西点军校能向他发出第一张通行证——这本身就更令人终生难忘!而他的离奇身世,则改变了他的一切。华人兵王热血传奇由此开始……***纯属幻想。本书又名:《中国龙》!
  • 邪皇的魔妃

    邪皇的魔妃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若不好请见谅。组织的绝杀,苏泽枫的死,使夜魅心来到了苍穹大陆。同样的名字究竟是巧合还是注定。。。。。
  • 惊世孤者

    惊世孤者

    他有着自己的梦,他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痛过也伤过,他也会流泪,会流汗,会流血。孤独的乐章缓缓奏响,瞭望远处天边尽头,那一抹倾尽人世繁华的淡紫,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永远的进击,忍受住那无边的寂寥与世间的苍凉才能成为那令人高山仰指可望而不可及的谜一样的人,落日斜照,狄风将起,欲沐浴在迷失的余辉之中,带起一世倾城。秋叶凋零子落棋盘,连纵苍生,乾于天,坤于地,主万物之命,旨气运于世间!
  • 异世枫之旅

    异世枫之旅

    主角惨被神秘人追杀,是故意而为,还是无意之举?第一女剑圣总看没有封面的书,是武功秘籍,还是某些不为人知的内容?精灵继承人总喜欢粘着主角,到底是大叔骗萝莉,还是萝莉骗大叔?美女光明牧师内心世界为何如此纠结,是继续,还是放弃?强大的女魔法师房门夜夜被敲响,究竟是猥琐的盗贼,还是正义的骑士?武力爆表的老人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诸神的意志?让我们跟随小说走进主角的奇幻世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佛说尊上经

    佛说尊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夏天子

    华夏天子

    八百年前,周武王伐纣灭商,肉身成圣,破碎虚空而去。八百年后,周王朝气数已尽,国破家亡,群雄逐鹿中原。意外穿越战国时代的夏玄成为汉国三公子,激发神秘的天子系统,在天子系统的帮助下,许许多多遗憾终生的历史名将纷纷登上全新的历史舞台,随同夏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开创了一个真正万世不朽的无上天朝!(PS: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不点击就看书,不要说书好却不推荐,不要经常来而不收藏,不要有意见却不发书评……)
  • 薛定谔之猫3

    薛定谔之猫3

    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逃出战俘营之后遭遇的一系列诡异离奇的事情,书中首次还原了二战期间被刻意隐瞒的战争真相,揭开日本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是一本绝对值得阅读和珍藏的好书!1932年2月5日,日军侵占哈尔滨。随即,这座城市城郊的平房地区赫然出现了一座人间地狱,它就是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所在地。这个进行细菌研制、生产和细菌战的综合机构最初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建有占地300亩的大型细菌工厂,下设8个部、5个支队、3个野外试验厂和1个卫生所。曾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没有一个被试验者活着走出这座杀人工厂。
  • 贵族之恋:校草不在服务区

    贵族之恋:校草不在服务区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新女友。”她眼里闪耀着信誓旦旦的光芒,可谁都以为,这只是场游戏。“荣幸之至。”花瓣般的唇勾起一抹浅淡的笑,他那妖孽般美到极致的脸满满的趣味。“为什么?你昨天亲了我的,为什么……为什么还要做别人的女朋友?”澄澈的眼里浓浓的愤怒和受伤,精致的脸上却透露出一分苍白。“是吗?”依旧是那冷冽的声音,俊美的脸上也依旧冰冷一片,唯一例外的就是墨黑色的瞳仁里跳跃着的一层微光。“你是我的!”可爱却又邪魅的脸上压抑着熊熊怒火,仿佛一触即发……
  • 齐鲁飞将军

    齐鲁飞将军

    罗荣恒元帅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齐鲁,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演过了一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本书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所选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