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8400000040

第40章 李白诗选(2)

唐代诗歌之所以气象万千,在于唐代政治的开明与开放。一旦政治对思想的禁锢和束缚减弱,社会环境宽松,那么人的思想就会自由起来。不但是个人的思想没有了箍箍,各种流派的思想的交流也更加自由与深入,最后互相渗透同化,这种情况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就是丰富多彩,表现在人的个性方面就是博大精深。在李白的身上,就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交锋,有的被杀死,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各种思想流派的分别,他们本来就是构成人的整个思想的各个零件,就像万物组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谐。人为的硬生生的割裂并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所以说,李白的思想不胜在多样而胜在健全,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不胜在丰富而胜在完整。

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拥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寻李白》作为这次对唐代与李白的激情巡礼的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佚名)

诗仙风流

李白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甚至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独具个性的一位。在盛唐的开元、天宝时代,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出世掩饰着自己急于入世的心理的时候,李白却既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垃圾。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表示轻蔑,哪怕对方是能定人生死的权贵。这种已被现实的牢笼牢牢地束缚,却不愿意接受这种束缚,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代中国人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李白的独特的文化性格,和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李白最迷人的是他面对权贵表现出来的骄傲。在李白,骄傲是一种最强烈的自信,来自于盛唐这个最让中国人自豪的时代。那种充满生机的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渗透到了李白的血液里,表现在李白的诗作中。他从不怀疑自我,所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把孔子以来以内向为主的人文精神,转向了对外开放。通过他的诗,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他身上最能体现的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自我感情的无拘无束的释放,《李白诗选》所收录的作品从内容到表现形式,无拘无束,活泼、自然而生动,表现出一种独有的美感。这种独特的美感究竟是李白的诗歌怎样的特殊风格引发的呢?

一是平易近人。李白的诗歌,少用生僻字,所用的典故绝大部分是人们熟知的,诗句口语化,思路很清晰,读者容易理解。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正明白如话。甚至于自比为李白的苏轼竟说这样的作品“伤于易”,换句话就是太平易了,成了毛病。

二是自然淳朴。李白的诗,淳朴自然,不事雕饰;抒内心之情,不肯扭曲,真正是情真意切,文从字顺。读李白诗,就好像和一个胸怀坦荡、率真质朴又远见卓识、文采飞扬的老朋友谈天,无拘无束,飘飘欲仙。

三是孤独高洁的形象。李白的诗,塑造了许多动人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高洁,热情饱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壮志难酬,愤懑可知。但李白却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能够靠自信来排解。李白后来更看穿了世情和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干脆去寻仙访道。这就是在他的诗中,许多以月亮为歌咏对象的作品的来由。《把酒问月》就是其中的一首:“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歌塑造了一个永恒、美好、神秘的月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孤独高洁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四是想象奇特、新颖,处处使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使人读他的诗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蜀道难》一诗,抒写蜀地山川的雄奇壮丽,以及对它的倾慕和热爱。从秦到蜀,从京城长安到锦城成都,上至连天的高峰,下临万丈的深渊;时代不同,有远古的开国君主,近到现任地方的守令;仙凡远隔,五位开山的勇士,太阳神与它的坐骑,李白都能精诚所至,招之而来。他用强烈的对比和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创造出雄奇的意境,寄托着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对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挑战黑暗腐朽的势力,做无所畏惧的强者,是诗人的自信和追求。

李白是中国传统文化哺育出来的骄子。千百年来,李白的诗歌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佚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25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10年内,他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后徙居任城(今山东济宁)。李白不愿像当时一般士人那样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得到擢用。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到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等人的推荐,李白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秉性耿直的李白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代表作有《长干行》、《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等。

李白此后11年内,心情苦闷的李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相识,结成好友,同游鲁豫,携手探胜,把酒论文,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永王违抗圣命,想乘机扩张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诗人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他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安史之乱以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远别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安史之乱以后有《古风·西上莲花山》、《永王东巡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

《谢宣城集》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传世诗集。谢朓字玄晖,祖籍太康,与谢灵运同族。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歌的创始人,谢朓则集其大成。谢朓的诗歌一向以清新雅致见长,对唐代诗风产生了莫大影响。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诵玄晖诗,即觉口臭。”太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历来评论家大都认为谢朓的诗已有唐人气息,在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地位。

《鲍参军集》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集,其中收录的诗作有200余首。诗圣杜甫曾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诗句来称颂李白诗的风清骨俊。鲍照字明远,原籍上党。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不幸的身世促成了他的文学成就,其诗歌造诣远超过以颜延之为代表的“错彩镂金”式的“士大夫之雅致”。他的诗以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独特魅力,不仅征服了同时代的许多读者、诗人,而且深得后代诗人与诗论家的赞许。

同类推荐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tfboys遇上她们

    tfboys遇上她们

    三个朝气蓬勃的小正太,遇到了终身难忘的爱人。三个女孩更因为他们而此生无憾。
  • 超级购物车

    超级购物车

    秦昊一个三无小潘浚因在某京汪给女友买了个爱疯7手机被甩。殊不知一条开启人生逆袭的大门已经打开,从此获得超级购物车。仙女成客服,仙器灵丹靠积分就能换?摸着下巴,秦昊最终将貂蝉放进了购物车。本书不追求文学快餐,过度装逼打脸,只求踏踏实实让猪脚在各种打击中成长,最后成就非凡人生。
  • 无限之逍遥成神

    无限之逍遥成神

    九大维度,千万位面,谁主沉浮?寻仙问道,但求长生,终得逍遥!青莲书友群456897547……欢迎加群聊天!!!
  • 祝铁心传奇2

    祝铁心传奇2

    天鉴宝剑重出江湖?聚贤庄一战之后究竟如何?此番的天鉴宝剑又该引起什么杀戮?还有没有一文宝刀能够将其克制?更多精彩,尽在祝铁心传奇2.
  • 腹黑娘亲:带着儿子玩穿越

    腹黑娘亲:带着儿子玩穿越

    带着穿越后的儿子一起来到异世空间,在这个异世发现了灵,可爱的没有实体的灵就象天使,在了解所有关于灵的事件后,她知道通过努力可以为灵创造实体,在创灵实体的道路上,她那颗受伤心终于找到了归宿,与她一起穿越的儿子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与生命的另一伴。
  • 吾羽倾天

    吾羽倾天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锋若倾天,谁判生死。吾笑群雄,谁人欺我。我名倾天,便若倾动天下!镇天下枭雄,灭天地万物。斩日月星辰,毁星月夜晨。倾天,便要屠!斩!杀!不欺何人也,如若犯我者。当斩杀无赦!看此书的朋友,加Q群:233464342
  • 穿越之请一直在我身边

    穿越之请一直在我身边

    被自己的妹妹害死,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就在刚刚过来的时候就被当做挡箭牌嫁给了一个傻子王爷,但是就在新婚当天却发现,这个王爷身上有着自己所向往的,所以放下了出逃的心理,安心的在这里住下。
  • 七转天星变

    七转天星变

    前世,他为奴役大帝,奴化世人,奴役万族!今朝重生,天才成为他的踏脚石,美女成为他的囊中之物!“我师父武功盖世,无人能敌,一根手指就能捏死你!”某个天才如是说。“咦?你师父不是我的奴隶吗?”
  • 快穿之祈愿楼

    快穿之祈愿楼

    小时候的不告而别,高中时期的不能早恋,长大后的误会。这种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牵绊吗?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