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7900000037

第37章 公文标准范例讲析(5)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决议》在叙述说明刘、张的罪恶事实之后,于第六段采用“一针见血”的议论手法,揭示了“刘青山、张子善事件”的严重性——“他们要把天津地区的党委变成贪污罪犯的驯服工具”。随即又运用了三个“正是……”作排比句,一下子把人们阅读《决议》的思绪引向高潮,从而与开头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出对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腐败分子必须清除出党并交政府依法制裁的结论。这段明白畅晓的说明性文字,就是对前述大量事实的进一步提炼与升华,因而显得非常有力。

【例文14】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1954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一致通过的决议)一、党的团结,工人阶级的团结,劳动人民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是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基本原理之一。……鉴于我们现在还采取着和资产阶级联合的政策,而小资产阶级还像汪洋大海包围着我们;鉴于我们的党很大,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还很不够,一部分干部中的思想政治情况还相当复杂;鉴于一部分干部甚至某些高级干部对于党的团结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于集体领导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于巩固和提高中央威信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特别是鉴于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着一种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他们因为工作中的若干成绩就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自以为天下第一,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甚至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鉴于这一切情况,中央认为,当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要历史关头,有极大地必要来唤起全党同志更加注意提高革命警惕性,更加增强党的团结。……列宁和斯大林曾要求苏联共产党“保护我们党的一致,如同保护眼珠一样”,这同样应成为我们的格言。

二、为着增强党的团结,全党同志……都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共六条,略)

三、党的团结必须是也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在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正确的组织原则的基础上的团结。为了……。

四、……全党干部都应当以身作则,同心同德,“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如同一个和睦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便团结整个工人阶级,团结全体劳动人民和全国人民,为战胜内外敌人的任何破坏阴谋,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事业的胜利而奋斗。

(选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辑)

【讲析】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在党内少数同志中出现的不注意党的团结的错误倾向而作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决议。全文以“增强党的团结”为主旨,按照以“虚”带“实”的逻辑要求,层层递进地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务“虚”,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理论与当时所面临的客观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增强团结的重大意义——“党的团结、工人阶级的团结、劳动人民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是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在陈述增强党的团结的必要性时,先后讲了五个“鉴于……”,前四个“鉴于……”是并排句式,从社会讲到党内又讲到干部;第四个“鉴于……”对前三个又有特别强调的意思,即“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着一种极端危险的骄傲情绪……独立王国”;第五个“鉴于……”是对前四个“鉴于”进行兜底,起总括作用。这五个“鉴于……”表现为先并列、后递进、再总括的写作手法,不仅显得很有气势,而且简明概括。

第一个问题与第二、第三、第四个问题的关系是以“虚”带“实”。第二个问题,就如何增强党的团结问题作出了六条规定,这六条是并列的关系;第三个问题阐述了党的团结原则与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本决议的贯彻要求,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并与开头遥相呼应。总之,全文以“虚”带“实”,先从原因、背景、意义讲到六条规定,再从具体规定讲到方针、政策,最后落脚到决议本身的贯彻,层次清晰严密,事理融会贯通,头尾呼应,浑然一体,是这篇决议写作的突出特色。

【例文1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

(1)~(5)……略

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6)~(8)……(略)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9)~(15)……(略)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6)~(18)……略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24)……略

历史的伟大转折

(25)~(26)……略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27)~(31)……略

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2)~(38)……略

……全会号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文载于《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讲析】

上面这份决议长达35000字,由八个部分及一个结尾段组成,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揭示中心内容的小标题置于上面正中位置,这种外形外貌的结构形式,一般称作“分列小标题”的写法。

从这篇例文中可以看出,要写好这种历史跨度较长、内容浩瀚的具有重大思想理论建设意义的方针政策性决议,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内在结构处理要灵活。该文一至六部分,表现为按时间顺序层层递进的纵式结构,七、八两个部分又表现为并列的横式结构,从而全篇文章体现为“先纵后横”式的纵横结合。在每一个部分里,有时是横向的表达,如(1)~(5)、(6)~(8)、(16)~(18)、(19)~(20)、(27)~(31)、(32)~(38),有时又是纵向的说明,如(9)~(15)、(25)~(26)。全文在层次结构的运用上,需纵则纵,需横则横,运用自如,浑然一体。

二是从全篇到每一部分至每一段落,都有鲜明的篇旨,段旨,尽力做到头尾呼应,这样有利于帮助阅者掌握要领,并使全文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紧密连贯。这是写作此类决议必须注意的。例文第一部分的(1),是(2)~(5)题的要旨,说明为什么要对新中国成立前28年的历史进行回顾;第二部分的第(6)题,是这个部分的基本观点所在,而(8)又与(6)题形成头尾呼应,从而与第(7)题所叙述的新中国成立32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紧密组合成一体,显得观点鲜明、事实有力。又如例文的结尾,与全文开头的(1)、(2)两题相呼应,纵观我党成立以来的60年光辉战斗历程,告诉我们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一定能够把我们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强国。

三是充分运用夹议夹议的表达方式。例文以议论为主,结合叙述,摆事实、讲道理,以观点统帅材料,又以事实为本证明所论之理,主旨突出,事实有力,对人们所关心的一些重大的方针、政策及路线问题逐一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决定

【例文16】

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一九四一年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甲)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年的革命锻炼,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决定的因素,然而放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伟大而艰辛的革命事业。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党更进一步的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要求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没有这样坚强的统一的集中的党,便不能应付革命过程中长期残酷的复杂斗争,便不能实现我们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今天巩固党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乙)我们的党,虽然已有二十年的英勇奋斗的历史,虽然已经是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布什尔维克化的党,但是必须指出:我们的环境,是广大农村的环境,是长期分散的独立活动的游击战争的环境,党内小生产者及知识分子的成分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容易产生某些党员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无组织的状态”、“独立主义”与“反集中的分散主义”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这些倾向,假如听其发展,便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可能发展到小组织活动与派别斗争,一直到公开反党,使党与革命受到极大损害。而有这些倾向的个人如不改正,亦会身败名裂。叛徒张国焘的结局,便是明显的历史教训。这些缺乏党性的倾向,今天在党内虽然还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某些个别部分中,在某些同志中是确实存在着的。上述的这些倾向,具体表现在下列各方面:

(1)在政治上自由行动,不请示中央或上级意见,不尊重中央及上级的决定,随便发言,标新立异,以感想代替政策,独断专行,或借故推脱,两面态度,阳奉阴违,对党隐瞒。

(2)在组织上自成系统,自成局面,强调独立活动,反对集中领导,本位主义,调不动人,目无组织,只有个人实行家长统制,只要下面服从纪律,而自己可以不遵守,反抗中央,轻视上级,超越直接领导机关去解决问题,多数决议可以不服从,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在干部政策上毫无原则,随便提拔,随便打击,感情拉拢,互相包庇,秘密勾搭,派别活动。

(3)在思想意识上,是发展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来反对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都表现个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自高自大,自命不凡,个人突出,提高自己,喜人奉承,吹牛夸大,风头主义,不实事求是的了解具体情况,不严肃慎重的对待问题,铺张求表面,不肯埋头苦干,不与群众真正密切联系。

(丙)为了纠正上述违反党性的倾向,必须采取以下办法:

(1)应当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

(2)更严格的检查一切决议决定之执行,坚持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性的现象。

(3)即时发现,即时纠正,不纵容错误继续发展,才更能挽救干部,和不使工作受到损失,……

(4)要在全党加强纪律教育,……

(5)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

(6)最后,决定从中央委员以至每个党部的负责领导者,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过一定的党性的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于自己的批评,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

【讲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到1941年,全国已有80多万党员,其中70余万是新党员。这些党员大多来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其中不少人还存在着“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独立主义”、“分散主义”等违反党性原则的现象,这就影响着党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妨碍着党组织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伟大使命。为此,在党成立20周年纪念日即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制定,促进了全党在马列主义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今天,重新学习党的历史上的这篇《决定》,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而且可以切实体会到其在写作上的特色,令人受益颇多。

(一)以“虚”带实,“虚”实结合

这篇约1700字的《决定》,是一篇“部署指挥性决定”。此类决定在写作上通常于开头处,或用一个独立的段落,或用一个专门问题,或占用一个部分,使用议论性的文字,来阐述制定决定的指导思想和中心观点,这就是“虚”。《决定》在这一写作技法上表现得极其充分。例文由(甲)、(乙)、(丙)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约占全文1/6的文字,是用来说明制发《决定》的依据和背景的。它先是分析了当前党所处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伟大而又艰巨的革命任务,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进而提出共产党人必须增强党性。这就使我们在未读《决定》的具体内容之前,首先领略了《决定》的中心思想和重大意义,为坚决贯彻《决定》精神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热门推荐
  • 重演星辰

    重演星辰

    他竟然穿越到了前世的小说世界里,知道了自己身处何地,他就想的更多了,回想起那个细小的不规则球体,以及晕过去前看到的满是灰色能量的画面,一瞬间,他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个细小的不规则球体竟然是鸿蒙空间。
  • 魔法纵横之冰火战神

    魔法纵横之冰火战神

    一份情感,让他陷入生死边缘。一份执念,让他巧遇机遇。一次机遇,让他再次感受爱恨情仇。机遇过后的他宛如重获新生,他能否为自己打开自己的人生道路呢?书友群:122101448新书求人气求推荐各种求,保证你们不会失望!
  • 阴阳3镜花水月

    阴阳3镜花水月

    蛊师后人,阴绝之体,降头师救助,一切的一切都显出他们异于常人,无意间的追寻竟得知三伯爷的下落。龙陨首,蛊祖,鬼聚墙,万蛇拱龙,李家祖屋步步杀机,赤睛鬼王现,谁想这鬼王竟是三伯爷。
  • 流年似水,静候花开

    流年似水,静候花开

    如果开始本来就是一场错,如果爱的本身就是一场错,我们又能将谁来指责,只是,一颗心会疼,想起你的时候会疼,你不在的时候会疼,夜里梦见你的时候会疼,回忆的眼泪是场雨,依旧的天空却看不见繁星,那过往的情景永远不会再现,那走过的路永远不能再回头,幸好,我们把一场爱演得如此真实。
  • 网游之疾风剑士

    网游之疾风剑士

    高攻高血的战士,拥有了永久增加速度的急速天赋,靠着极品的加速装备将速度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游戏中出手最快的近战职业。体验虚拟游戏争霸那酣畅淋漓的战斗快感,看一个原本平凡的人,变成纵横黑白两道,网游内外的超级霸主!
  •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飞花簌簌,她脸色绯红,如锦似霞。“你应该叫我大祭司。”“可你分明是个姑娘家。”赠她柔肠百转的丝罗发带,他指间青涩,绾起寸寸相思,情浓,她却几乎命丧他手中。——又可知旧时踏雪临风,温情玉意,另一段孽爱已悄然滋生,祸根深埋,“我会让你看我如何践踏这世间,让他看你如何在我卑劣龌龊的怀中死去!”她如连翘,随春开春尽,随风飘落安息,百结于心:“我不过想做个无名女子…”
  • 城市妖书

    城市妖书

    她,一个都市白领。他,一只三尾狐妖。明明八杆子打不着,却偏是不折不扣的发小。一颦一笑,当时只道是寻常。迷雾重重,散尽方知她和他。谁负了谁?谁骗了谁?谁爱了谁?谁恨了谁?要来的终要来,要去的终要去。一切,只为———赤水迢迢,往生燕林。善意提醒:这是清水故事。没有廉价血浆,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投胎转世,没有浴火重生,没有一女N男,没有一男N女。幽默嘛不是太幽默,甚至带点灰暗。灰暗嘛也不是太灰暗,女主有狐妖傍身,再衰能衰到哪里去。总之,喜欢女尊文的请左转,喜欢11文的请右转,留足空间供我大呼———此处乃灰姑娘发梦试验田。
  • 洛王的绝世侧王妃

    洛王的绝世侧王妃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嫡女,却被庶女踩在脚下。一朝为侧王妃,她尽力逆转,力挽狂澜,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新婚之夜,他让她跪地羞辱,新婚以后,他对他厌恶之极。只因,他爱的那个女子不是她。"秦唤楚,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狠狠捏住她的下巴:"容九裘,你这一生唯一的错误,就是爱上我。"前尘散尽,她卷土重来,他毁去她容貌,扬言是珍惜。她退缩,他紧逼,最后的最后,谁能与她地老天荒?
  • 静候锦年

    静候锦年

    S市苏氏集团总裁苏锦年,在2015年除夕之夜,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个自称是妹妹的女孩子从天而降,任凭他再三说明自己目前父母已过世,父亲更不可能有私生女这件事,女孩仍是闯入了他的生活。当女孩的身世之谜被解开,苏锦年又有着怎样难以忘怀的过去?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龙天修神记

    龙天修神记

    人走运的时候就是挡不住,喜欢看仙侠小说的王龙天,竟然被随机的选为了神的传人!从此之后,平凡的人生波澜兴起,他的人生开始转向,走向另一条凡人所无法企及的道路……修真、修神、纵横逍遥、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