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4500000032

第32章 参考文献(1)

一、参考论著

1.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栾轶玫著:《媒介形象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6年5月通过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论文答辩的题目是《媒介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3.龙永枢、杨伟光主编:《领导者媒介形象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叶子著:《现代电视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5.朱羽君著:《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管文虎著:《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胡智锋著:《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8.钱学森著:《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

9.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文焕等编著:《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11.刘继南等著:《国际广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2.壮春雨著:《形象与言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13.张海潮著:《眼球为王——中国电视的数字化、产业化生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4.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彬著:《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6.李彬著:《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9.刘彧彧著:《企业形象力》,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20.蔡骐、蔡雯著:《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凌昊莹著:《媒介经营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2.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3.于丹著:《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24.易中天著:《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杨慧等主编:《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6.许基南著:《品牌竞争力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27.陆小华著:《再造传媒》,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8.陆小华著:《整合传媒》,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9.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33.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喻国明著:《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35.雷跃捷著:《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6.刘建明著:《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刘明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

38.李正国著:《国家形象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李希光等著:《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40.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1.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6.祁林著:《电视文化的观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赵曙光、俞建强、张小争著:《中国著名经典案例剖析》,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8.林晖著:《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0.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1.颜雄主编:《百年新闻经典(上、下册)》,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郭本禹主编:《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王甦、汪安圣著:《认知心理学》(重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林之达著:《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全球传媒报告(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7.王岳川著:《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8.李树喜主编:《以人制胜——媒体变革与媒体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59.王春永编著:《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60.张菲洲等编著:《经济学大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1.张华、宋民毅编著:《长治实践——吕日周与舆论监督》,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内部图书2005年版。

62.〔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著,谢晓非、谢东梅、张怡玲、郭铁元等译:《社会心理学(第十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美〕乔治·莫里斯著,宋华勋等译:《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沈晓雷等译:《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5.〔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英〕斯图亚特·霍尔主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7.〔美〕保罗·梅萨里著,王波译:《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8.〔法〕罗兰·巴尔特、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美〕约翰·菲克斯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0.〔美〕约翰·菲克斯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1.〔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2.埃里克·M.艾森伯格、小H·L.古多尔著,白春生、王秀丽、张璟译:《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和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英〕A.布洛克等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译:《枫丹娜现代思潮词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78.〔美〕韦尔伯·施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79.〔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等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0.〔美〕伯格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张晓辉等译:《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选译:《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美〕史密斯著,郭本禹等译:《当代心理学体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85.〔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86.〔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7.〔法〕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8.〔英〕布赖恩·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89.〔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2.〔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思想无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美〕尼克·史蒂文森著,周宪、许钧主编:《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美〕尼格罗·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96.〔美〕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97.〔法〕吉尔·德勒兹著,杨凯麟译:《德勒兹论福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8.〔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美〕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德〕胡塞尔著,杨富斌译:《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0.〔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1.〔法〕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02.〔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3.〔法〕让·波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版。

104.〔法〕P.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5.〔法〕P.布尔迪厄著,邢克超译:《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6.〔法〕P.布尔迪厄等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7.〔法〕P.布尔迪厄著,刘成富、张艳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09.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0.〔美〕乔治·瑞泽尔著,谢中立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1.〔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著,张月等译:《权利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2.〔美〕特里·K.甘布尔等著,熊婷婷译:《有效传播》(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14.〔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著,刘燕南译:《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15.〔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16.〔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同类推荐
  •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大学竞争论

    大学竞争论

    本书分为理论篇、本体篇和谋略篇,共七章,内容包括大学竞争的发展论、大学竞争的环境论、大学竞争的理念和制度论、大学竞争的质量论等。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懒妃逍遥

    懒妃逍遥

    某女什么都好,就是太懒,姐姐在她门前打架,烧了她的房子,她说随便!哥哥要她勤加修炼,她说麻烦!顶着废材的头衔过了十几年,结果连她亲爹长啥样都不知道,要问为什么?因为她的院子偏僻,丫鬟要她晨昏定省,某女说了“太远!”某一日天上掉下个美男,他说:“丫头,本王看上你了,明日随本王回府!”又说:“从现在起,本王说一,你不准说二!”某女说:“好,那我可以说三!”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玩世盗名

    玩世盗名

    唬人有理,恐吓无罪,吹出一身虚名,战五渣也能横行四方!
  • 真魔

    真魔

    “我容缺体术无敌,天才之资,为何不让我练气?!”星陨大陆,练体修气者为尊。炼体可拳碎星辰,脚踏星空;修气可气吞星宇,力拔六界!容缺,颜家天才少爷,体术无敌,可家族却始终不敢让他练气,只因……
  • 一不小心嫁了总裁

    一不小心嫁了总裁

    “叶挽宁,我要你、谁敢护你?”他强迫着她直视那双阴鸷的利眸,像是要将她吞噬殆尽。她被母亲残忍设计,和陌生的他有一段情,殊不知这一切其实全然在他的掌握之中。“你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听着刺痛心扉的言语,她签下离婚协议书,带着腹中的宝宝佯装潇洒的离开……五年后,镁光灯下,他们再次相遇,他邪笑着轻吻她的唇,“叶挽宁,我有没有告诉你,其实我们没有离婚?”
  • 总裁的傲娇女友

    总裁的傲娇女友

    “做我的女人怎么样?”“你的女人?除非我瞎”一夜之间被夺走了身,他贪婪无厌的又想侵占她的心。“南宫墨,若有来生,我们一定要有一段羡煞旁人的恋情”优夏带球出逃,五年后的再一次相遇,却被他“囚禁”,“怎么,还以为我会让你有机会再次逃离我身边?”“禽兽!放开我妈妈!”“老子的话你敢不从?”“你才不是我爸爸!我爸爸是黎星辰!”“......女人,瞧你生的好儿子!”优夏:......怪我咯?我不要来生,只要你在身边,此生足矣。
  • 天气

    天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异世军火大王:皇神之书

    异世军火大王:皇神之书

    到底这个世界是个由非人统治的野蛮世界,还是像地球一样,由人类主宰的文明世界呢?在这个拥有地球所没有的魔法的世界里,他该如何在魔法的强大力量、各种神奇的技法与绝对的实力主义下生存下来呢?自小锻鍊身体,喜爱小说与军火的艾森,将会走上魔法与剑的道路,还是走上以军火为主,魔法为辅的「异世军火狂人」呢?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林趣事:二小姐你别逃

    武林趣事:二小姐你别逃

    云舒月是货真价实的穿越女,她的梦想就是能够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穿越,为此她的好友张欣彻底鄙视了一番。但是并没有影响云舒月的穿越梦想,于是,在机缘巧合下,云舒月穿越到古代,遇到了妖美男,冰山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