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900000027

第27章 构建“公共舆论空间”——试析和谐社会建设下传媒舆论引导实践创新(4)

《长江日报》“圆桌”专版(2006年11月17日)话题:住房公积金何去何从话题背景:新闻背景、争议焦点、探讨视角官方观点:充分发掘公积金在社会保障中的潜力(作者李楚星系武汉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正方观点:让更多人受益(江岸区徐州新村徐二社区彭莉)我想加入参缴行列(江汉区江汉路45号叶枫)反方观点改工资发放算了(江岸区解放公园路张吉荣)公积金拉大了贫富差距(武钢修建公司史杰)改革改进:保障农民工的权利(江夏区庙山小区黄俊)调低无房户贷款利率(江岸车辆段李进)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武钢二炼钢厂韩宪法)工作建议:渠道应该畅通无阻(湖北省琴断口监狱郑书燕)让钱良性循环起来(武昌区堤东街454号熊飞)

“热门话题”是中国新闻名专栏。从上表可看出,该栏目主要就某一具有广泛公共性的特定话题进行探讨,参与探讨的均为该领域专家、学者。《长江日报》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作为话题性专版,“圆桌”同样是就某一具有广泛公共性话题展开讨论,参与者既有相关官员也有普通劳动者,观点既有正方、反方,也有各种改进建议。

“热点话题”专栏与“圆桌”专版都鲜明体现出了“议题设置”的编辑思想。由于某一特定话题产生的集束效应,因而能在版面形成较大话语强势。但它们在构建公民话语平台方面也存在明显问题:“热点话题”专栏参与发言的均为专家、学者,而鼓励普通人直接发言才是公民意见平台建构的真正精髓(专家在广义上也属于普通受众,但由于在掌握和阐释信息的能力上高于一般普通受众,因而有容易“异化”的可能)。“新闻传播学界有研究表明,那些在传媒中阐发意见的专家,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传媒当做一个空洞的符号在使用的。他们本身的意见并不重要,传媒只是在要表达自己意见时借用专家的名义。更有甚者,传媒甚至不惜歪曲专家意见以迎合自己既定的报道方针。”[孙玮:《新闻传媒怎样生产民意——新闻传媒与公共舆论的现实关系解读》,《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9期。]“圆桌”专版较好地体现了普通公民的公共参与性,但其在建构环节上的不完整反映出其“议题设置”目的在舆论引导上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它只是搭建了一个公共交流的初级平台,由于意见并没有经过充分的争鸣从而达成某种一致,因此于某一舆论问题实际状况的改变助益并不大。由于仅仅发挥了公共舆论平台舆论引导的部分功能(即公共权力部门从中吸纳受众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主动改变舆论问题),而对通过公共舆论的压力来迫使舆论客体得到转化这一主要功能方面,既无自觉意识亦无实际体现,因而该专版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舆论平台尚有相当差距。

综合上述相关版面、栏目分析,相对而言,尽管“圆桌”类专版在舆论引导上还只是初步的,但它将议题设置与普通受众直接发言结合起来,既凸显了较强的话题公共性,又体现出话语集中的某种力度。由于议题设置具有潜在的强大功能,笔者下文将其引入公共舆论空间的建构,充分利用其舆论影响作用,实现对具体舆论的引导。

公共议题的主要分类

具体而言,公共议题在形式上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公共事件

公共事件是指攸关公共利益,能够被人们所直接感知或体验的客观发生的单项社会事实。比如某化妆品牌被查含有害物质、一项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出台、饮用水源受污染、某地社保基金被挪用,等等。公共事件是议题设置的最常见形式。下面来看一起公共事件实例。

200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期房销售。报告公布四天后,建设部召集央行、部分开发商、地产咨询公司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有关负责人召开临时会议,就期房是否应该取消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目前取消期房是不现实的。24日建设部作出明确回应:近期暂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这是一起典型的公共事件。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这一过程,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中,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政策是代表了某些利益群体的利益,还是代表了公共的利益,其中是否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有普通民众的声音表达,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没有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相当可疑的。在关于期房销售到底应不应该取消的问题中,人们看到建设部请来商议的人员主要以地产商人(开发商、地产咨询公司)、官员为主,不见普通公民的影子。

以下是来自《北京晨报》[栗晓莉、于祥明:《建设部:近期暂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北京晨报》,2005年8月25日。]的报道:

《北京晨报》各方反应

北京:继续执行期房销售

建设部的表态,说明商品房预售制度有着存在的必要性。北京也将继续执行,并尽力健全这一制度。北京市建委房屋交易市场管理处处长沈洁告诉记者,房屋预售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有明确规定。制度如果要取消或改动,应该由全国人大通过法定程序操作,这一点与立法程序相似。

沈洁分析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房屋预售制度还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取消期房预售显然不合时宜。

专家:多数支持暂不取消

在央行报告公布四天后,建设部召集央行、部分开发商、地产咨询公司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有关负责人召开临时会议,会上就期房是否应该取消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大多数与会者认为目前取消期房是不现实的。

潘石屹:取消预售风险大

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取消期房销售不可能。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如果取消期房销售,市场上就会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没有供应量,或者供应量非常小,从而有引发房价暴涨的危险。有专家表示,央行的建议只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单独出台一项政策来取消期房。

在《北京晨报》关于各方反应的报道中,包括三方:北京市建委官员、专家、房产商,而这一公共政策面向的主体人群:房产的普通消费者却完全失声。在《中国建设报》2005年8月24日发表的《央行建议引起四方激辩现房销售行不行》一文中,除引用了一位网友的发言外,其余大部分意见阐述者为房产商及有关专家。

在笔者引用的这一案例中,期房销售到底应不应该取消不是本文讨论的目的,在这一政策博弈中,无论是行业类报纸还是都市类报纸,我们从中都没有听到普通消费者发出的声音,而他们才是期房销售市场的主体。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利益表达空间,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公共性。

二、公共问题

公共问题一般非指突发的单项社会事实,而是一系列事件背后潜在的因果关系,可能新近发生,也可能早已发生并仍在继续。问题与事件不是截然可分的,事件背后反映的仍然是问题。严格说,不蕴含问题的事件几乎是不存在的,尤其对于公共事件而言,正是事件背后反映的问题才使讨论成为必要。强调公共问题议题是为了突出这一类议题的非表面性、复杂性与普遍性。议程设定概念的解释权威D.L.肖明确区分了事件和问题这两个概念。他认为,“事件”是被空间和时间所限制的不连续的偶然发生的事情,而“问题”则是对可以放在一个主要类别中的多个事件的、一系列积累起来的新闻的报道。[转引自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8页。]事件是受众很容易就能感知的,而且因为其较为单一,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得到解决。而问题由于成因复杂或关系纠结,社会影响比单发事件更为深广,解决起来一般很难一蹴而就。

问题类议题往往反映着社会的激烈矛盾与冲突,是社会舆论产生的热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既因各不相同的矛盾,产生不同的舆论,又因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矛盾的转变交替导致不同舆论的兴衰起落。而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往往又是社会舆论的核心焦点所在。”[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149页。]问题类议题设置要紧跟当今社会矛盾与热点,比如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社保问题等等。

与事件性议题已经暴露于公众视野下不同,问题类议题由于其隐秘性,经常需要与记者一手的调查性报道相结合。调查性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样式,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有人侵犯公众利益,二是有人刻意隐瞒,三是记者经独立调查揭示事实真相。调查性报道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巅峰时期,此后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343页。]这是一种费时费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报道形式。比如199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中以“调查性报道所保持的高品质和挖掘精神”名列第三的《华尔街日报》,为追求新闻质量可谓不遗余力。日报头版上每天都有一篇几千字的长篇报道。据该报副总编辑介绍,这些长文章都是花费几个月做出来的。一般的专题报道需要一到三个月,有的需要半年时间,有的还需要几个人合作去做。初稿写成后,要几经改写才能最终定稿。[陈娜:《华尔街日报的办报理念》,《传媒》,2006年第5期。]

下面我们分析一例较为特殊的公共问题事件。

2006年夏,“富士康”事件引发了全国上下舆论的广泛关注:

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一文,成为内地率先报道富士康员工普遍存在超时加班现象的媒体。该文揭示了富士康工厂的内部员工超时加班及相关管理问题等。

7月10日,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鸿富锦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将记者王佑及编辑翁宝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两人赔偿3000万元,创下中国新闻记者被索赔史的新纪录。

同类推荐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秋获集

    秋获集

    本书分中国春节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年节两部分,介绍了春节的形成及演变、春节的习俗、古代宫廷的春节礼仪、港澳台地区的春节活动、中国春节在海外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反穿现代:刁蛮公主在现代

    反穿现代:刁蛮公主在现代

    本书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修改了一点,将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情节。一个倾国倾城,刁蛮任性的怡然公主,因不愿嫁与吐蕃而服毒自尽,却意外的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让她遇到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富家少爷,两人的浪漫如何上演?反穿时空,看刁蛮公主如何让我们为之心动,为之佩服。“我可是公主,敢得罪我,看我让我父皇怎么收拾你们,诛你们九族。”一个女人在喃喃自语的说着梦话。刁蛮公主在现代,为您讲述一段爱与相信的故事。
  • 修仙强者在校园

    修仙强者在校园

    这是一个,重生回校园时代修仙,装逼,泡妞,扮猪吃老虎的故事。美女,你想要学修仙吗?我教你。
  • 重回12岁

    重回12岁

    上一世,她被逼嫁给一个坐轮椅的男人,因为被人偷拍了与义兄的照片,被野蛮的婆婆一口咬定为红杏出墙,结果被严厉暴打后丢进海里喂鲨鱼。重活一世,她化身为满腹心计的蛇碣,发誓要让上一世所有害过她的人,不得好死……重生在12岁,她用小小的身体斗继母,虐渣妹,手撕渣爹,一个一个亲手把他们送下地狱。明明这一世她狠毒残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男人来撩她,还为她大打出手?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九霄神庭

    九霄神庭

    远古初,千万修者证长生,然,仙路茫茫何时期,一路遥辛踏天行!
  • 傲神天下

    傲神天下

    “这里是地狱,你相信吗?”小孩目光紧张,慌张的看着眼前的神秘人说道:“难道我身处在了地狱之中吗?”神秘人笑道:“虽然这里并不是地狱,但是和地狱也是有只差一步了。”小孩有些担心,暗暗的说道:“我会永远的沉睡下去吗?”“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神秘人语气一下子就是改变了,似乎在掂量着什么事情。小孩说道:“听你的语气,你是可以帮助我了。”“但是那需要你自己的造化。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传授你一种神奇的武学,你一旦学会了,你就有实力离开这里了。”
  • 天墟

    天墟

    天墟一角,无尽仙藏。一片苍凉的废墟,亘古长存,其中蕴含着多少未知的秘密?当王尘穿越时空,来到未知的世界,看他怎样一步步打开仙界之门。
  • 元粉的奋斗

    元粉的奋斗

    自称张弘范后代的张元觉得自己没生在好时代,元粉无用武之地,只能宅在家中上网。一边要解决生计找女友,一边要洗白蒙元斗皇汉。人生无聊且忙碌,兴奋点在哪里?且看讽刺喜剧小说,一个元粉的网上网下奋斗史。大哉钱元!大汗保佑元粉!
  • 至尊邪君

    至尊邪君

    罗云,身怀异宝却浑然不知的铁匠,因失手杀死修士,走进无形漩涡。然而,当异宝变成幕后黑手,当命运被陷入捉弄,作为一个好猎手要如何面对随时产生的危机?且看深处漩涡的罗云如何问鼎九天,成为一代邪君。
  •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红香遍染,翠浓欲滴,钗环珠佩枕悲欢,亦狐亦人,亦缘亦劫,尘世花开忆红颜,山中狐仙恋上人间烟火,牵扯出四段令无数尘世男女沉醉痴迷的,人狐情感纠葛。这些故纸堆里的爱恨情事跨越千年,依旧鲜活。历经岁月沉淀的首饰,件件都盛满千古风情。在这些首饰缝隙的尘埃里,仿佛还留着女子风华绝代的背影。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得失看似一念之间,其实还是因为人心底的那一点点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