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9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与此同时,专门研究“网络新闻”的著作也相继问世,如雷跃捷、辛欣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和金梦玉主编的《网络新闻实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杜骏飞的《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屠忠俊、吴廷俊的《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仲志远的《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董天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彭兰的《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和《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蒋晓丽的《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秦州的《网络新闻编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以及张咏华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等等。

各书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论架构和侧重点,笔者认为董天策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相对来说比较全面而且实用。首先,该书着重研究的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而不包括网络新闻经营、网络新闻组织机构的设置等,以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为研究对象,这样有利于各个章节的纵深挖掘。其次,该书沿用了传统新闻学的架构,即新闻历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理论架构;同时,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观点也正是借力于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和理论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再次,该书还提供了新鲜、贴切、生动而丰富的实践例证,如新浪的北航空难新闻,社会、娱乐新闻的列排展示等,它们在给了我们理性审视和概括的同时,也让我们可感、可触、可联想。

而国际上,波因特学院(Poynter Institute)的图书馆主任大卫·谢登(David Shedden)曾列出过一个“新媒体参考书目”,本书以此为参照。在1993年之前,有14本关于新媒体的书,其中大多是关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的;而自1993年至今,相关书籍的数目达到了78种,其中包括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New York:Alfred A.Knopf,1995),约翰·帕夫林克(John V.Pavlink)的《新闻业和新媒介》(Journalism and New Med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罗兰·德·沃尔克(Roland De Wolk)的《网络新闻导论》(Introduction to Online Journalism:Publishing News and Information,Boston:Allyn&;Bacon,2001),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草根媒体》(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ebastopol,CA:O’Reilly Media,2004),等等。

在尚未翻译过来的著作中,仅以“网络新闻”为名的就有七种,即凯思琳·维克汉姆(Kathleen Wickham)编著的《网络新闻面面观》(Perspectives:Online Journalism,Boulder,CO:Coursewise Publishing,1998),吉姆·霍尔(Jim Hall)的《网络新闻初级教程》(Online Journalism:A Critical Primer,Sterling,VA:Pluto Press,2001),麦克·沃德(Mike Ward)的《网络新闻》(Journalism Online,Woburn,MA:Focal Press,2002),凯文·卡瓦莫图(Kevin Kawamoto)的《数字新闻:新生的媒介与变换的新闻视野》(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2003),詹姆士·格兰·斯多维尔(James Glen Stovall)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实践与展望》(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4),理查德·克雷格(Richard Craig)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采访、写作与编辑》(Online Journalism:Reporting,Writing 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Belmont,CA:Thomson/Wadsworth,2005)以及詹姆士·佛斯特(James C.Foust)的《网络新闻:原理与实践》(Online Journal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for the Web,Scottsdale,AZ:Holcomb Hathaway,2005)。

而最近两年又有一些新作问世,包括阿兰·斯图亚特(Allan Stuart)的《网上新闻:新闻业与互联网》(Online News:Journalism and the Internet,New York:Open University Press,2006),斯蒂芬·库柏(Stephen D.Cooper)与吉姆·库伊珀斯(Jim A.Kuypers)的《监视看门狗:博客作为第五阶层》(Watching the Watchdog:Bloggers as the Fifth Estate,Spokane,WA:Marquette Books,2006),马克·特里梅因(Tremayne Mark)的《博客、公民身份与媒体的未来》(Blogging,Citizenship,and the Future of Media,London:Routledge,2007),斯蒂芬·奎因(Quinn Stephen)和斯蒂芬·兰勃(Stephen Lamble)的《网上搜集新闻:研究与采访》(Online News gathering:Research and Reporting for Journalism,Burlington,MA:Focal Press,2008),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的詹姆士·格兰·斯多维尔(James Glen Stovall)教授所著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实践与展望》一书,它被誉为美国网络新闻学的定型之作。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使用“Web Journalism”一词取代“Online Journalism”,“Internet Journalism”和“Digital Journalism”,标志着美国网络新闻学研究的成熟。(2)结构完整,全书分为14章。第1、2章分别对因特网、新闻网站进行定义与现状描述;第3章先对网络新闻进行定义,随后研讨网络新闻的特征,重点研究网络新闻的三大特征,即非线性、受众发布新闻、新闻的个性化,并以克林顿与实习生绯闻案作为案例研究;第4章阐述从因特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重点研究网络新闻报道的迅速性与灵活性;第5章论述网络新闻写作,特别强调网络新闻写作的简洁性;第6章阐述网络新闻编辑,论述了网络新闻编辑的语言、原则与标准;第7章论述网络中的摄影新闻学,概述数码摄影的技术、相关伦理问题,并列举了著名的摄影新闻网站作为案例;第8章研讨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第9章研究网络新闻报道中声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第10章简要概括了新闻网站的设计、布局原则,但是没有去触及HTML等纯技术问题;第11章是对网络新闻受众的分析;第12章由Amelia Parker教授对网络新闻法规进行了重点研究,构成了该书的精华之一,研究了网络著作权保护、网络诽谤、色情等问题;第13章是以MSNBC新闻网站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一章则是全书的总结。(3)简明扼要,该书虽然涉及面广,从各方面、多角度研讨了网络新闻实务,并进行案例分析,但是全书仅240页,语言十分流畅、简洁。同时,作者在每一章后面均列有不少精选的参考书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究之用。此书为笔者进行网络国际新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研究视角

目前对网络新闻所做的研究,多是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而对网络上国际新闻的研究偶尔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范畴。本书在对网络国际新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网络本性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及从人学的理论出发的视角,即紧紧围绕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质,审视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冲击,从而传达出新条件下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人的无限尊重。因为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为本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而在对外传播时,因可能出现新闻被误读的现象,所以还会用到解释学的有关概念。对于国际新闻学这样的学科而言,跨学科的研究是必然要采取的一种进路,也许这种研究进路不需要直接的话语表述,但已经蕴含在整个文本的叙述之中。

1.探索事物本性的研究视角

关于事物的本性的思考是一种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但它未必就是客观主义,因为客观主义是一种本质论的思维方式,而对事物本性的研究则是一种实践论的研究路径,也就是说坚持从事物本性出发的研究思路就是要坚持事物在动态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性。本书所要研究的是网络国际新闻报道,而这里最关键的事物本性就是网络的本性,如果不对网络有一个合乎本性的把握,那就很难真正理解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质。

网络是一种媒介,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特质。这话听起来很简单,但的确是一种最本质的概括。网络作为媒介所依赖的是电脑,但在人类最初发明电脑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电脑会成为一种传播工具,而无非是企图以电脑为基础克服人脑的有限性。但当电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时,人们对电脑的态度就从敬重变为了亲切——对电脑的敬重是因为电脑在最初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而对电脑的亲切是因为电脑成为千家万户传递信息的媒介。网络作为媒介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与以往媒介的根本区别,虽然同为媒介,但媒介的形态以及媒介的属性乃至媒介的精神都是有区别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媒介上获得信息,但获得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并且发布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当然媒介所表达的精神也是有区别的。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歧路灯称谓研究

    歧路灯称谓研究

    本书共三部分,对《歧路灯》中的称谓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将称谓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热门推荐
  • 冷渡

    冷渡

    一个凌风生色的男孩,因为爱而牵涉出一系列的或被命运悭吝的爱,或生死种种的爱。其间夹杂的恩怨情仇,让活着的人不能抵受,却也让正在死去的人难以安眠。是爱,是恨,是时光,是往复的命运的捉弄让人哭,让人笑,让人觉得有前世无来生。男孩热恋自己的高中老师,却发现自己深陷一场悲剧的泥淖。当身处枯井的少年获得希望,却被现世的世界又重重打压,他何以顶着必死的决心却艰涩的活着?浑身散发红豆气息的美丽女子,在任何人的眼中都可谓是绝世名伶,却为何有着如此惨痛的过去以及走向灭亡的现在。命运是否专为破碎人世的幸福而不公允的存在?成长与爱情的点滴总参杂着阴谋,无限无底的阴谋!是恨支撑着父亲对自己儿子的冷漠,还是爱计划着这一场场的纠葛破碎。如果,你愿直面人性的凄惨和时光的无情,如果抛开爱恨作情感的上帝,你会怎么看待这一段漫长的不羁之恋?
  •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我告诉你!你从此不再是我们程家的大小姐!”说着,程父就一巴掌打到程欣悦的脸上,"爸,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一再原谅妹妹,你总是把妹妹捧在手心里,而我,好像就不是您亲生的一样,你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我,还居然跟别人说我是您的克星,你别以为我不知道!”程欣悦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红巴掌,眼神里全是痛心。“没错,我是讨厌你,还讨厌的不得了,你知道吗,你的妈死了,我高兴极了,我从来都不爱你妈,可是,你妈总是用地位来让我她在一起,她死了,我才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还有,你妈是被你给害死的,还不是因为你,你妈难产,结果……哈哈哈,我高兴极了!”……
  • 巫之雷帝崛起

    巫之雷帝崛起

    这是一个关于巫的世界,由启祖开创巫力以来,不断进步,创新形成的修法大道。修炼层次由启巫(蕴种,开灵,纳灵,育灵),到大巫(融灵(一灵大巫),二灵大巫,三灵大巫),天巫(丹灵(一灵天巫),二灵天巫,三灵天巫),帝巫(化灵(一灵帝巫),二灵帝巫,三灵帝巫)。启祖在传授世人巫力后,就消失了。有人传说他是去异世界游历,寻找能够令死去的人复生的力量了,不过是真是假谁知道呢。
  • 夏木桥像

    夏木桥像

    (改文/【喜欢作者的宝贝们从第一章重新看内容改了,谢谢】用最初的真心陪你们走以后的路)我叫温平夏,那年夏天,我的双胞胎姐姐离奇死亡,逼于无奈的我代替她的身份成为了圣际思高校的德育老师。我本性贪玩,顽劣,成为了德育老师之后,自己的私生活都隐隐怕曝光。然而,知道这一切的那个冷酷如冰的男生,是会揭秘这件可笑的事情,还是会帮我……保密?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

    阿瑟·柯南道尔作品经典的探案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其中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鬼镇风俗

    鬼镇风俗

    第一次写文可能并不是很优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婚婚相报,就要赖上大总裁

    婚婚相报,就要赖上大总裁

    龙沫儿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被迫相亲,什么?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光头大卤蛋!龙沫儿决定了,她要逃!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土豪总裁是怎么一回事?她当快递员,他买快递公司;她去咖啡厅打工,他买下整个咖啡厅…龙沫儿火了,腆着脸托关系进企业干活,她就不信他还能把整个企业都收了。结果尼玛!企业的大boss还是他!谁来告诉她,霸道总裁适合当老公吗?
  • 契丹红颜乱

    契丹红颜乱

    第一个故事《小良人》篇:恶女萧于弋在燕京邂逅了被称为“小野狐”的峻气纯良少年耶律世良,要他亲口承诺,要建立功业,娶她做王妃。可在这动荡的年代,当身世迷离秉性耿介的燕京少年和野心妄为的后族女子被卷入朝政斗争洪流后,他们早已无路可退。百年之后,史书记载,她貌丑凶狠,却一夕间脱胎换骨为美人,成为掌控天下的传奇太后,而他被封存在故纸堆中,未筹的抱负冰冷如霜。
  • 校花的绝世道尊

    校花的绝世道尊

    诸天万界,无所不有。我季云,唯有一念,可移山倒海,镇魔敕神,摘星换月,破城断江,灭世开天,化羽飞仙!
  • 昇樱纪念录

    昇樱纪念录

    大学就好像是一个调色盘,不管你以前是什么颜色,到了这个里面,不是你融入了它的颜色,就是你被他融入了,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有这样的一群少年,他们阳光,快乐,充满了幸福的味道,看,他们这不是来了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