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800000017

第17章 有史可鉴:18世纪以来德国和美国如何崛起和文化建设(6)

如今,美国“快乐男孩式”的道德优越和自信通过“9·11”事件根本性地动摇了这个雅各宾主义在普通民众中的基础,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精英的信心。此时,美国似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世界的支持,尤其需要来自欧洲主要国家的支持。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也再一次提醒了美国,单纯用“主义”或者神话不足以实现在特殊时期人心的凝聚,而相对于其他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美利坚民族”似乎永远是一个美丽但遥远的神话。既然大熔炉很难陶冶出一个相对恒定的、可信的内在民族性,则从外部为美国文化认祖归宗似乎可以是一个快捷的方法,于是,亨廷顿此时推出所谓盎格鲁-撒克逊人作为美国文化的根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为了将英国这个已经被反复批判,甚至被批倒的“欧洲中心主义”的中心国家形象重新树立起来,从话语上对德国18世纪以降的文化—文明的关系重新界定也就首当其冲了。

早在1993年,政治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1927—2008)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刊登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到世界政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导致人类巨大差异和决定国际冲突的因素是文明——“最高文化群体”之间因为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而彼此分隔。这些深层的鸿沟其重要性在不断增长。作为对福山(Francis Fukuyama)1992年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弗朗西斯·福山,2003)的回应,在1996年,亨廷顿拓展了他的观点,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新华出版社1999年即出版了中译本。他认为,“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塞缪尔·亨廷顿,1999,p.26)。

这一句意涵有多个层次。

首先,包含着对传统的英法奠定的“文明观”的传承和转化。从上文对文明概念的历史梳理看到,他对文明的理解一方面还固守着18世纪的概念,即与野蛮、粗鲁等欧洲殖民者界定非洲以及其他殖民地地区的术语相对称,将文明界定为一种优雅——西方的现代性高级文明;另一方面,他将文明的含义用上文提到的弗洛伊德的物种观进行了偷换,用弗洛伊德的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既有的“文明观”,进行了新的“文明观”知识的生产,迎合“后弗洛伊德”时代以来人们对文明的理解。

其次,“最高的文化归类”的表述,一方面本身隐含着文化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模仿斯宾格勒有关人类文化阶段(高级阶段)和文明阶段(低级阶段)的表述;另一方面,亨廷顿把“文明”界定为“最高文化归类”,其暗含的用意是从话语的层面根本性地破除斯宾格勒所谓“文明阶段是文化时代的木乃伊,是走向帝国和扩张的没落时代”消极概括的同时,把当前西方的“文明”话语性地提升为“最高文化”阶段,从而充当了维持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话语表述中崇高、最高地位的带头人角色。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赫尔德有关文化界定的思路(上文述及文化的空间性、主体性、时间性)转用到“文明”,认为,文明不仅有高下之分,还有你我之别。“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因为它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种他们’”(塞缪尔·亨廷顿,1999,pp.26-27)。这就不仅根本性地背离了去掉任何修饰语后的“文明”的一般意义——没有高下之分,更无你我之别。就像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最后看到,文明成果属于大家,属于世界,只会是在地域、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彼此有些本然性的差异;而且用“我们”和“各种他们”——即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UK)、法语文化圈(Francophone)等广义上的西方世界“我们”,和非西方的“各种他们”意识“篱笆”进行了文明“隔离”,这种隔离最直接的效果是不惜背离几百年来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源自西方现代性的西方文明“普适性”的打造,不惜充当这种逻辑的颠覆者。

亨廷顿在做了上述有关“文明”的解构和建构后,紧接着在《我们是谁?美国的国家特性面临挑战》(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n’s National Identity)(塞缪尔·亨廷顿,2005)一书中,迫不及待地抛出他根据这样的文明—文化逻辑得出的结论:将美国界定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国,美国的精神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精神,更具体说,暗含着当下美国的文明成果是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西方白人创造出来的——与亚洲人和拉美人关系不大(虽未明说,自然延伸),其中暗含的问题和危险,笔者已经在另文中进行了批判(阮西湖,姜飞,2005)。

亨廷顿的问题,似乎是从本质上“故意”重构了文化和文明。文明作为文化生成的基地,很难界定“我们”、“他们”的区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管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还是后来西方的现代科技传到东方,都是一种文明传播、文明交融互补发展的结果,是大家共同的成果;这样的文明的传播往往起自社会的最底层,是自发的和广大范围的;只是在一定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群体时,才似乎有了从利益角度区分的“我们”和“他们”,但这样的区分本质上是狭隘的、短暂的、文化上的。而文明的群体之间本来就是安适的,也恰恰是因为文化的群体,因为“我们”和“他们”的有意区分,壁垒森严,进而在各自利益基础上进行的跨文化传播而使得彼此愈加不安适,才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也才有了亨廷顿所要探讨的“文明的冲突”。但亨廷顿显然在最初的文化和文明的界定起点上出了问题(不排除故意),才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逻辑错误;同时,他看到了文化传播背后的文明因素,提出“文明的冲突”这样一个世纪命题,但从实质上还是将文化的冲突换了一个词而已,本质上是谈文化冲突,而不是“文明冲突”这样的伪命题。

“文明冲突论”从形式上看升腾了一种强烈的究竟是否冲突、如何冲突以及何时冲突、如何避免冲突的讨论,但问题是这样的讨论是以“冲突”为关键词引发的,实质性地遮蔽了亨廷顿的真实目的——用“冲突”聚敛世界的眼球,用有主体性、有边界、处于“最高文化归类”的“文明”观颠覆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奠定的、为广泛的第三世界国家接受并用来批判西方文明普适观工具的“文化”概念与生俱来的批判气质——文化才是有边界、有个性的站立在“文明”之上的有着强大能动性的主体,是比当前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更高的阶段,是他们的灵魂的聚集创造出来的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亨廷顿将这股源自德国也传播到世界的批判颠覆气质“弧旋着”整合进他所设定的“文明话语”体系,把文化伪装成文明,进而把中国以及其他的文明编造成文化来消弭非西方文明的世界意义和贡献,用“文明冲突”概念彻底偷换“文化冲突”。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便于唤醒和恢复西方文明共同体对其文明根源的认同,所谓“认祖归宗”;其二,“冲突”以往聚焦于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宏大话语之中,亨廷顿将其分散化解为世界上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的问题,从而将美国从冲突的焦点位置摆脱出来,甚至还可以腾出手扮演冲突调解人角色;其三,破解18世纪德国所建构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用西方文明的话语方式重新替代文化话语;其四,将“文明”的西方根源予以固化,从而将西方文明建构为世界性、普适性的文化认同。

这是继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以来,文化观念对文明观念两个世纪审判后,在20世纪末期向21世纪跨越的时间段,一个世纪性的观念的“乾坤大挪移”:在消化吸收了20世纪对文明新认识手段和结论、不同文化思想此消彼长博弈的影响基础上,从逻辑、思想上对解构西方的文化批判进行再解构基础上建构西方文明话语,将其从话语上提升到“文化的最高阶段”,获致一种启蒙理性以来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学理合法性,在此逻辑基础上,进行“认祖归宗”、文明主体的重组,朝向一种将西方文化伪装为一般“文明”,进而获致西方文化的话语根本、长久合法性目标。

同类推荐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本书收录了六篇论文,研究主题分别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仪式和家族研究、经济人类学、法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以及族群研究等人类学学科中不同的研究话题。选题可谓具有代表性,有很大的学术意义,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热门推荐
  • 情缘一见:来生还有你在

    情缘一见:来生还有你在

    脚滑了一下,就穿越了,真的是没谁了,可是穿越了遇到一个大美男,觉得真的是来对地方了,“原来此生就为了和你在见一面。”“感谢你来到我的身边,让我变成不在从前那样。”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活下去的希望。”
  • 顽魅仙

    顽魅仙

    穿了也就穿了,居然穿到洪荒世界,还变成了一个大龄剩女?什么,她原来是因为成为了南风国的圣女所以才至今未婚。既然如此,她便可逍遥四海,独步天下了不是?不过,事实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顺利!
  • 美女靓汤菜谱

    美女靓汤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武逆九天

    武逆九天

    谁说穿越就要死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让你们看看主角是怎么睡过去的,然后他又是如何睡回来的!
  • 蝶带刺

    蝶带刺

    作为一个杀手,总是隐没在黑暗的角落伺机杀人。但是作为杀手的他确被杀手赶尽杀绝。隐姓埋名了十年之久,他自认为摆脱了曾经的一切,却因为背上那醒目而令人生畏的纹身再次卷入纷争中。。。蝴蝶双刺:唐绍。为了我命由我不由人的自由,他不在选择沉默和逃避。纵观杀手组织,亦只是他强大的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已。活着,就要强大自己去背负更多的责任!
  •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天地万物先有劫数,后有命数,最后才有神魔人三元。所谓人者,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本心。所谓魔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魔种。所谓神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神格。命神者,天命三元,本心归一,魔种深种,神格完整。赐予神格,赐予本心,赐予魔种,却只要命源。至此,神魔人皆为种,命源为果。赵阳,一个阔家大少,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自尽而死。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三元命界,依旧是碌碌无为的少年,还是掀翻天地神魔人三界的存在呢?到底是命神再次愚弄,还是去打造自己的命……
  • 女性吃什么才漂亮

    女性吃什么才漂亮

    大多数女性都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少女,对洋快餐、休闲食品、油炸食品、强化食品、罐头食品、各类饮料等非常喜欢,而这类食品极容易影响到女性的健康与美丽,因此,必须适当控制这类食品,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 天元记

    天元记

    大道长生,斩妖除魔。天仙一道,众说纷纭,便有求仙之诱,或求长生,或求天道。踏求仙之道,步履艰难,然终悟所求,一生无悔。
  • 穿越刁蛮公主

    穿越刁蛮公主

    穿越对于别人来说是件美差,可对莫漪漓来说就一点也不美好了。在家中备受宠爱的幺女,一朝穿越,成为身世离奇的护国公主;昔日悉心教养的学生,终将兵刃相向……一切的一切,是否只是镜花水月?别人都说她是刁蛮公主,可她只是凶悍一点好不好!再说,人都会长大,她不也是一样?!
  • 爱我为什么不娶我

    爱我为什么不娶我

    懵懂的花季,当她遇到了他,他的温柔是否沦陷了她的心。一场花季的爱恋后,她还能忘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