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800000016

第16章 有史可鉴:18世纪以来德国和美国如何崛起和文化建设(5)

四、西方文化被“伪装”成文明,东方文明被“编造”为文化

从国际背景来看。“二战”结束后,到1994年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布独立止,全球性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彻底颠覆了西方历经几百年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或地区紧接着面临的就是民族独立意识和殖民遗产的冲突。除了一个刚刚获得自由的躯体外,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大多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安邦立业、救亡图存任务的炽热程度与18世纪“狂飙突进”运动前期分裂的日耳曼邦国求统一、求强盛一样强烈。

18世纪德国的发展道路,是通过“狂飙突进”运动为代表的“文化”运动,强烈、彻底批判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英法“文明”世界秩序,逐渐树立起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之后,开始的国家统一和建设。但“二战”结束初期,殖民遗产的强大,以及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争夺,这些形式上获得独立的国家或者地区,并没有从实质上摆脱宗主国文化影响,同时,还被国际范围内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博弈裹挟着颠沛流离。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美国,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英国和法国在全球进行殖民的接力棒,用经济和文化的殖民替代领土殖民。当民主和自由沦为幌子,独立和发展成为泡影,前殖民地国家和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以美籍巴勒斯坦人爱德华·萨义德为先驱,发起了遍布全球的后殖民文化批判运动。批判从英国、法国到美国的东方学及其传承机制,其所包含的殖民主义视角,尝试用强大的文化批判翻新国际秩序,为这些落后国家的健康发展扫清思想文化上的障碍。

关于东方学以及东方学的分期,拙文《东方学的变迁和美国当代东方学》已经作了分析,更多的有关后殖民理论的出现、发展变迁的历史等,也在《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姜飞,2005)中详述,此不赘。我们看到,从古典东方学(18世纪末之前,法国主导的殖民秩序)到现代东方学(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英国主导的殖民秩序)、到当代东方学(1945年至现在,美国主导的新殖民主义秩序)发展延展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反思被殖民历史之时,尤其是美国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仍然固守并发挥英法等西方前殖民国家对东方的所有叙事方式的情况下,东方学的传统,包括对东方的基本看法和由此看法所引申出的文化、经济、政治政策,从现代东方学开始,就在西方(主要是英法以及“二战”后的美国)代代相传,先在学术领域,后在政治领域,奠定了一种代表世界普遍秩序的知识生产序列,进而将具体操作此种生产的主体——西方社会打造成人类的理想,文明的最高境界。这样的逻辑自然地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后殖民文化批评论的靶子。具体来说,这种逻辑是“东方学”的内核,用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人萨义德的话来说:“东方学归根到底是从政治的角度察看现实的一种方式,其结构扩大了熟悉的东西(欧洲、西方、“我们”)与陌生的东西之间的差异。这一想象视野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以这种方式构想出来的两个世界,然后服务于这两个世界。”(爱德华·W.萨义德,1999,p.54)

对西方文化的代表,东方学家的文化知识生产,萨义德认为是对原始事实进行的修正,将其由自由存在的物体转变为连贯的知识体。问题不在于是否发生这一转化,不是将其他文化作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来接受,“而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将其作为应该存在的东西来接受”。(爱德华·W.萨义德,1999,p.86)

于是,奠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现代性搭乘上了殖民主义的列车来到东方,用外来的文化覆盖了本土文明,同时,在既有的“文明”内涵和外延下,外来的文化也被“伪装”成了普世性的文明。现代东方人变成了“东方以前所具有的辉煌时代衰变之后所剩下的残迹”;“人们对东方古代或‘古典’文明的感知是通过其衰微而混乱的现代形式实现的,但这一看法必须依赖下面这些前提:其一,拥有非常精妙的科学技巧的白人专家能够完成筛选和重建的工作;其二,由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类型(闪米特人、雅利安人、东方人)组成的一套词汇所指涉的不是虚构物,而是一连串表面上具有客观性的、得到普遍认同的现实区分。”(爱德华·W.萨义德,1999,p.29)白人专家或者“东方学家”成了不仅仅是西方文化,而且是东方文化知识生产的主体,东方学中出现的东方也演变成“由许多表述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表述受制于将东方带进西方学术、西方意识,以后又带进西方帝国之中的一整套力量。”(爱德华·W.萨义德,1999,p.25)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西方“文化”被伪装成“文明”——资本主义现代性价值观念被提升到世界、普世文明贡献层面;东方“文明”被编造为“文化”——本土文明被视为“残迹”,本土化被斥为“民族主义”并通过话语修辞将其等同于保守主义,落后主义——的过程,这和西方的殖民主义历史是吻合的。

已有学者点出这一问题的实质。博厄斯的学生,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即尖锐地指出,“对文化习惯的研究,只有在有效抵制一些预设的前提时才是有益的。对一个研究者来说,首先需要剔除掉对他选定研究对象的事先权衡。在一些争议不是很大的领域,比如对仙人掌、白蚁或者星云的研究,研究所必要的方法是尽量把相关的物质要素组合起来并记录下所有的变迁形式和条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掌握了有关天文学的所有规律,当然对‘社会昆虫’的研究也不例外。我们看到,只有在研究人自己的时候,社会科学研究用所谓西方‘文明’替换了‘人’的本土变迁要素”(Benedict,1959,p.3)。这样的“有意替换”的历史和现状,让研究者对“文明”术语的使用有所禁忌,尤其是在经历了深度殖民的后殖民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

上述德国学者对文化观念不懈的建构和发展,当前中国发展中面临的上述思想文化上的问题,都因作为美国主流思想代表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在1993年的出台而使得新形势下文化和文明深层的斗争浮出水面。

五、“文明冲突论”对德国开创的“文化”概念的颠覆和重构

二战以后的美国在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建构美国成功神话的同时,又将世界文化带入了另外一条轨道,即,呼吁世界摆脱以往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打败德国后又呼吁挣脱欧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可能复苏,向美国看齐。但美国这样的努力单纯的呼吁是不起作用的,一方面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来主导外部世界,另外一方面,新雅各宾主义(New Jacobinism)则树立了一个道德或者伦理标杆来作为内部的精神支撑。

所谓新雅各宾主义,其渊源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旧雅各宾主义,二者或有差别,但实质一致,背后都是卢梭式的政治哲学,只是新雅各宾主义把关注范围由一个民族扩展至世界范围。新雅各宾主义是激进主义的一支,它表现出十分积极入世的一面,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完善他人,而不是只管好自己的私事;是让世界更美好,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防止世界变坏。新雅各宾主义者狂热地为民主唱赞歌,并且声称要在全世界范围推行民主。新雅各宾主义暗含了一个基本的预设,某些精英(例如雅各宾主义者自己)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他人、对全人类最好的。由此,他们在为了你好、希望你好的旗号下所做的一切便都有了依据。当新雅各宾主义的幽灵附体于美国以后,一种具有美国风格的雅各宾主义便形成了,美国的雅各宾分子对美国的道德优越感充满自信,并认为美国有权领导世界走向真、善、美。美国不是通常的国家,美国是其他诸国的样板,美国的原则就是全人类的原则,美国人也担负着高于其他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如此,美国便不仅是权力舞台中的领导者,在道德法庭上也是胜利者,美利坚帝国既体现一种普遍主义的世俗秩序,它为人类带来自由、民主、和平,也体现一种精神秩序,在此意义上,它又是一个道德帝国。这种自我理解使得美国人在暴力使用的过程中免除了道德上的愧疚感,这让我们想起卢梭的名言——强迫人自由,事实上,美国近年来的外交行动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强迫人自由”的生动写照(陈伟,2008)。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穿越异世:韶光不负流年

    穿越异世:韶光不负流年

    这世界有仙法幻术、奇兽精怪,有功法可使人延年益寿、永葆青春,也有功法可弹指间致人于死地。有那活得恣意潇洒的儿女,有那一生大义凛然的英雄,却更有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局者,有那道貌岸然、蛇蝎心肠的黑心人。有亲友在侧的和乐美满,却更有层层阴谋诡计毁她幸福生活。而她,只有夹缝中,寻出一条自己的路,写就她韶华时光中的绝世传奇。
  • 梦回唐朝.C

    梦回唐朝.C

    一个21世纪的女大学生,在阴差阳错之下,居然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在商业发达的唐朝,她,芊熙开始利用自己带过去的现代工具,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当然,在她创业之际,她也结识了一大群好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我的美女未婚妻

    我的美女未婚妻

    开始更新了恳请收藏!喜欢的可以加群72025457
  • 暗骑士

    暗骑士

    暗骑士故事以超短的文集来述说每次的介绍只有几十到几百字而已
  • 军中铁汉之未婚爸爸

    军中铁汉之未婚爸爸

    王虎是“夜猫”特战队的一名战士,在他的军旅生涯和爱情即将走向巅峰的时候,一个千里寻父的孩子,打乱了他原本的生活。面对眼前幸福的爱情,辉煌无限的事业,首长的恩情,战友的兄弟情,甜蜜的爱情,亲生的骨肉情……亲情相逼,欲放不忍。人性,理性,本性,性性相卡,舍弃难从!王虎的心里,像打开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感觉都有,他该如何抉择自己的以后?唉——心中的矛盾谁能懂!
  • 苍天冕

    苍天冕

    十二万年前苍天已死。皇天后土掌控苍茫大地,宗门教派纷纷争益,运朝互相征伐,诸子百家争鸣。前世杨穗因无字天书《铸天庭》身死。今世杨穗欲创天庭!与天争寿!
  • 都市桃花仙

    都市桃花仙

    普通少年黄桃偶得仙缘,从此在现实世界寻幽探胜,各路美女也是纷至沓来,当在一众红颜知己的陪伴下踏上巅峰时,黄桃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是陪着一众红颜变老,看红颜白骨,亦或者冒险一搏,却可能永世不再相见?
  • 笙箫雨涩:一代女皇惊天下

    笙箫雨涩:一代女皇惊天下

    我?我叫关箐箐,一个新世纪的女孩,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后,空有一脑子。家境、样貌、性格样样比不上别人!水性不好的我去海边失足落水,睁开眼居然到了古代。难道我穿越了?好,穿就穿吧。可为什么还穿到了一个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丞相之女身上!以后日子怎么过啊!望女成凤的丞相老爸把我嫁给了太子,未来的皇上。按照穿越定律,跑显然是不明智的。嫁就嫁吧,我只想好好过日子。但是:欺骗、斗争、纷乱、利诱……我要疯了!可是,我有着一个聪明的大脑,倾国的美貌,这点事能绊得住我?呵呵……我把皇帝推了,哼!女人可不是任人欺负的!我的天下我做主!波诡云谲的宫廷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门药女:极品娘子

    农门药女:极品娘子

    女医师穿越成少妇,无衣无食。家穷,医术在手钱财我有。相公残疾?还是装的?极品亲戚,你来我挡。白手起家,成为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