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6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2)

59.[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61.[美]欧文·拉兹洛编著:《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3.[美]P·E.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5.[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7.[美]R·J.约翰斯顿:《地理与地理学家》,唐晓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8.[美]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9.[美]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0.[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美]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周振华等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72.[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74.[美]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版。

75.[美]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马姗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77.[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8.[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威廉·J.米切尔:《我++: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刘小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0.[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美]谢觉民:《人文地理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82.[美]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83.[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5.[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传媒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86.[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7.[美]詹姆斯·特拉菲尔:《未来城:述说城市奥秘》,赖慈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英文著作

1.Alison Alexander,James Owers,Rod Carveth.(1998).Media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Mahwah.

2.Bankston,Carl L.;Hidalgo,Danielle Antoinette.(2006).Immigration in U.S.History:Magill's Choice.Pasadena,Calif Salem Press.

3.Badcock,Blair.(2002).Making Sense of Cities:Geographical Survey,London:Edward Arnold Ltd.

4.Bird,Jon et al.(eds.).(1993).Mapping the Futures:Local Cultures,Global Change.London:Routledge.

5.Bivins,Thomas H(2004).Mixed Media:Moral Distinctions in Advertising,Public Rela-tions,and Journalis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6.Burgess,Jacquelin and John R.Gold(eds.).(1985).Geography,the Media andPopular Culture.New York:St.Martin's Press.

7.Castells,M(1989).The Information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regional Process.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 8.Castells,Manuel.(1977),The City and the Grass Roots:A Cross-culture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London:Edward Arnold.

9.Cosgrove,Denis.(2001)Apollo's Eye:A Cartographic Genealogy of the Earth in the West-ern Imagina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0.Cresswell,Tim(1996)In Place/Out of Place:Geography,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1.Cresswell,Tim and Deborah Dixon(eds.).(2002).Engaging Film:Geographies ofMobility and Identity.Lanham,Maryland:Row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2.Denzin,Norman K.(1995).The Cinematic Society:The Voyeur's Gaze.London:Sage.

13.Duncan,James and David Ley(eds.)。(1993).Place/Culture/Representation.Lon-don:Routledge.

14.Eade,John(ed.).(1997).Living the Global City:Globalization as Local Process.London:Routledge.

15.Connell,R.W.(1987)Gender and Power:Society,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Ox-ford:Blackwell.

16.Gripsrud,Jostein.(2002).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New York:Edward Arnold Ltd.

17.Hall,T.(1998).Urban Geography,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8.Jenks,Chris(ed.).(1995).Visual Culture.London:Routledge.

19.Johnston,R.J.,Peter J.Taylor,and Michael J.Watts(eds.).(1995).Geographiesof Global Change:Remapping the World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Blackwell.

20.King,Anthony D,(2004)Spaces of Global Cultures Architecture,Urbanism,Identity。London,New York Taylor&;Francis.

21.Krupat,Edward.(1985).People in Cities,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Lind,R.A.(2003).Race/Gender/Media:considering diversity across audiences,contentand producers,Pearson.

23.Lister,Martin(ed.).(1995).The Photographic Image in Digital Culture.London:Routledge.

24.Miles,Malcolm;Hall,Tim.(2003)Urban Futures:Critical commentaries On Shapingthe City,London:New York Taylor&;Francis Routledge.

25.Morley,David;Kevin Robins(eds.).(1995).Spaces of Identity:Global Media,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London:Routledge.

26.Naficy,Hamid(ed.).(1999).Home,Exile,Homeland:Film,Media,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New York:Routledge.

27.Norris,R.E.(1990).World Regional Geography,St Paul:West publishing co.

28.Olalquiaga,C.(1992)Megalopolis,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toa Press.P6229.Paul Cloke,Philip Crang and Mark Goodwin(ed.)(1999),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London:Arnold.

30.Parker,Simon.(2004).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ncountering the Cit-y London:New York Taylor&;Francis.

31.Peter Jackson.(1994).Maps of Meaning,London:Routledge.

32.Shiel,Mark;Tony Fitzmaurice(eds.).(2003).Screening the City.London:Verso.

33.Urry,John.(1990).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34.Wilkins,Lee.;Coleman,Renita.(2005).The Moral Media:How Journalists Reason A-bout Ethics,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同类推荐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绩,伴随而来的是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和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一所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优秀的高校,并不希望高校出现一方面强一方面弱的现象。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本书作者提出的“全人”的观念,帮助我们反思生命的质素。除了IQ(智商)、EQ(情商)、KQ(学识商数),他提出人还需要GQ(灵性商数),也就是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从而发展一个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圆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思考。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热门推荐
  • 精分撒旦求放过

    精分撒旦求放过

    被嗜赌成性的奶奶输掉了所有家底,凌年昔被迫无奈进了秦家当女仆。照顾生活九级残废,却在娱乐圈鼎鼎有名的影帝。虽然老板人帅多金大长腿,可惜个性傲娇自恋目中无人。影帝大人:“爷最大的资本就是这张脸。”凌年昔:“……”你真的是三十岁,而不是三岁吗?
  • 悔婚阵线联盟

    悔婚阵线联盟

    指腹为婚,豪门联姻是最没有道理的一件事情。阿菲:“联姻不是你想悔,想悔就能悔。”我:“那还先打个书面报告去请示一下?”……隔着一个大西洋的秘密筹划,为了拯救真爱的阵线联盟。她对他莽撞表白,他却不动声色,坦然接受,门当户对,指腹为婚,天下最匹配的婚事,她却偏偏要去悔婚;欺瞒哄骗,百般隐藏,世上最虚伪的接近,他却偏偏甘之如饴。他笑得满面春风:“好像我不亏啊。”她气得咬牙切齿:“可我亏大发了!”史上最强大的悔婚阵线联盟,苏家要悔婚,林家不答应,大女儿逃婚,小女儿来凑,阴差阳错,竟然铸就美满姻缘!
  • 风在吹等你归

    风在吹等你归

    你也不过如此还是让我着迷心甘情愿离开只是为了忘记
  • 花严经疏卷第三

    花严经疏卷第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梦千寻

    一梦千寻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张草图,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副图画。我们无法让一切都演完之后再从头来过,也无法让一切没有开始。也有人说:生命是一段旅途,人在途中就像一片羽毛随风而飘,何时落何时飞,自己从来把握不住。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从头来过,命运的主线会在谁的手中?
  • 特工丫头:少爷不好惹

    特工丫头:少爷不好惹

    早就听闻某学院有个高冷的少爷,果不其然从进了学校夏奕初就没有发生一件好事,开学第一天不小心拿走了南宫墨的戒指,南宫墨一连几天在校门口等夏奕初。迎新晚会上不小心将果汁喷在了南宫墨身上,做了南宫墨十天的女佣。考试时不小心抄了南宫墨的卷子,结果被通报老师打扫了半个月的卫生间。校门外南宫墨被十几个女生团团包围,夏奕初以为自己终于不再被欺负了,仰天狂笑道:“活该你长得帅。”随后走进另一个男生的怀抱。殊不知,“惹了我你还想和别的男生亲热?”南宫墨纵身一跃从女生堆里跳了出来,往前了几步一手揽上她的腰肢道:“不如做我南宫夫人怎样?”
  • 重掌天机

    重掌天机

    一把问道之剑横扫六合八荒,翻手为天,覆手为地。一颗向道之心容纳九天十地,一念之间生杀予夺。痴情女,欲逆天,一怒破苍天!爱情郎,掌天地,威压众金仙!寻仙机,掌命运,控轮回,走上古帝未完之路!
  • 灵动战魂

    灵动战魂

    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大杀四方,您可能说没劲。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并借用精神能量使用魔法手枪,您可能也说没劲。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并借用精神能量使用魔法器械。近战用手枪,远战用阻击,中程用机枪,人多了还可以使用炮筒。这样的情节您会说没劲吗?
  •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咸国:巫者

    巫咸国:巫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千古以来,巫族的人默默行走凡世,汉朝后巫族的人大量死去,十巫唯留下少许人默默传承。是不是所有的爱都毫无意义,所有的事实都会掩埋?巫术的力量所带来的,是命运的从不接纳。(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