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600000040

第40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著作

1.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柴彦威:《城市空间》,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迟书君等:《新型城市移民:2003年深圳流动人口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美]陈国明:《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出版公司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程予诚:《网际传播:对网络、人、组织未来的影响》,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9.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高小康:《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改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1.高汝熹、罗守贵:《城区核心竞争力——都市功能空间实现的根本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顾铮著:《城市表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黄升民:《多种形态的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5.黄平、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金经元:《社会、人和城市规划的理性思维》,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版。

17.江美球:《城市学》,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18.李思屈主编:《传媒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刘文庆:《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学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1.林广:《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刘湘萍:《品牌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的批评性考察》,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钱健、谭伟贤主编:《数字城市建设》,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1.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王唯铭:《欲望的城市》,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6.王唯铭:《叫喊的城市:都市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王伟强:《理想空间: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王志敏、杜庆春主编:《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9.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41.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杨庆贵:《城市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居住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张红霞编著:《城市的标志:人类历史之旅》,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7.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48.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0.周岚:《城市空间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委员会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二、中文译著

1.[英]阿兰·W.伊文思:《城市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苏]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李德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5.[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6.[美]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研究》,李钧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苏]巴拉诺夫:《大城市的社会人口发展》,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2.[法]保罗·柯拉法乐:《地理学思想史》(第二版),郑胜华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13.[美]保罗·诺克斯、斯蒂芬·平齐:《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法]布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9.[美]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1.[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4.[美]段义孚:《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潘桂成译,台湾“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

25.[加]法兰克·金格隆:《媒体现形:混沌时代濒临意识边缘》,杨月蓀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葛尔·罗宾:《酷儿理论》,李银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8.[法]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3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

32.[美]汉娜·阿兰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意]莱昂纳多·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罗伯特·克里尔:《城市空间》,钟山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5.[美]路易丝·谢利:《犯罪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犯罪的影响》,何秉松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6.[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和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7.[美]吉迪恩·S.格兰尼:《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许方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J·M.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谭荣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9.[美]卡尔·艾博特:《大都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王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0.[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吕同六、张洁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1.[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美]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游惠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不同时代与民族队时间的不同解释》,范东生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7.[美]M.萨夫迪:《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9.[美]马里奥·盖德桑纳斯:《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孙成仁、付宏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3.[美]迈克·J.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惠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美]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与社会的新关联》,黄润华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56.[英]Michael Gurevitch等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唐维敏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版。

57.米歇尔·福柯:《规训谕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58.[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同类推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包括新闻、广告、视觉图形在内的人类传播业偏偏长期生息于工具的语境里,最终,成为“做什么”的手段或工具。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具性的实践与工具性的思想结伴而行,制造了相当的气候……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热门推荐
  •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林风云史

    武林风云史

    武林风云史沈药芯,她是武林有着毒后之称的楚叶蝶之女,她继承了她所有的优点。她的医术超高,她既可以医人,也能用毒杀人。她将会继承毒后楚叶蝶,成为武林中第二个毒后。
  • 王爷请侍寝

    王爷请侍寝

    有比这更狗血的剧情么?一朝穿越,居然被采花贼劫持!更狗血的是,采花贼貌似真心喜欢她凤浅浅?采花未遂,大淫贼已然变身护花高手。更更狗血的是,大名鼎鼎的采花贼夜来香居然是堂堂天朝的王爷!
  • 冥斗苍穹

    冥斗苍穹

    军事天才许帅,因黑虎佣兵团,枪毙致死!苏醒之后,却发现没有死,反而重踏“故土”!上古之世,这片大陆因为偶沾神识,在万年繁衍,淬炼中,这缕气息竟晋升至巅峰!灭世浩劫再度降临,天下苍山岌岌可危!少年许帅重踏万年故土,背负父辈荣耀,行走在炎黄炼狱!于逆境求生,于苍穹获无尽之威!浩劫再度降临,古帝现世,七七晋斗焱,化龙灵,逆创生,进灼武,势必武罡苍穹,嗜杀一切!未知的世界,却与地球存在着万千的相同之处。没有高碳钢,却有金刚锰,这里没有锰,钒,钛,....却有其他元素作为替代!枪,又会能否再现辉煌?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格斗之王之北斗神拳

    格斗之王之北斗神拳

    一位精通武学的中国高校学生,无意间得到了一本叫做《穴道》的中医古书,他通过这本《穴道》以及一本日本漫画书《北斗神拳》给予他的灵感与启发,创造出了一种可怕的拳术,他称它为——北斗神拳。身怀绝技的主角,能否称霸美国11?能否铲除意大利黑手党?能否消灭日本山口组?一切答案都在书中揭晓。小说讨论QQ群:34870289有兴趣的朋友请进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
  • 神王凌空

    神王凌空

    “神主,这是今天抽取的一些凡人的祈祷。”一处明亮的大厅之中,一名神使将一片片发光的神帛交到了,慵懒的靠在神座上的神主手中。“啊~又是这么多啊!陈文玉他们还没回来吗?!”看着眼前这成堆的神帛,神主不禁是长吁了口气。“回神主,神皇他们还不曾归来。”“不行!不能在这么下去了!在这么下去,不累死,也要无聊死了!搞什么啊!我一个神主,竟然整天要为这些琐事困在这里!必须要找点人来干这些破事了!”听到神使的回答后,神主不禁是一拍神座的扶手,然后站起了身来!双目中随即是闪过一道金芒,那凡间的一切,便已是浮现在了神主的眼底之中!……
  • 翻天覆地之漫步云端

    翻天覆地之漫步云端

    带着前世的情殇和孤寂,上官若云重生于当朝丞相废女之身,凭借出众的医术和卓绝的精神力,她入了九王爷皇甫端的眼。皇甫端,既冷酷无情又天赋异禀,在点滴的相处之中,迷失了自己的心。王爷杀伐果断,追求女人也自有一套,忙不迭地在若云身上打上自己的标签,至于她同不同意?没关系,会同意的!她为了母仇,潜心修炼,三死三生后,修成绝世高手,他为了自己,也为了她,誓搅乱整个大陆,天下格局一片混乱,距离高位仅有一步之遥,看着她落寞的神情,他毅然放弃。眼看否极泰来,却风云突变,两人被卷入一个未知的漩涡,这里虎狼成群,高深莫测,突变为世仇的他们,遇神杀神,遇魔降魔,将整个灵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突破家族禁锢,携手漫步云端。
  • 帝国崛起之路

    帝国崛起之路

    简介:大千宇宙无尽星空,星系何止亿万,其中有着太多未解之谜。无尽星空,种族无数,各种文明极尽辉煌强者辈出,然从古至今确无一人能解开宇宙之谜,本书主人公叶星辰偶得上古科技文明传承穿越异世大陆,当科技与其他文明相碰撞时会发生什么,是新文明的融合崛起,还是以一方的毁灭而终结,且看叶星辰如何带领他的帝国去征服大陆各族,并带领人类走向星空去解开那一个有一个的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