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100000061

第61章 周贻白剧作序跋选(2)

吴之救蜀,只于《三国志·吴书·孙休本传》一见之,然亦仅谓:“甲申,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奉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又《丁奉本传》载:“魏代蜀,奉率诸军向寿春为救蜀之势,蜀亡,军还。”正史所纪,如此而已,平话于此事固无一字提及,演义亦只申引原文用作插叙,至于戏剧则更无以为关目者。按薛珝使蜀演义以之为孙休即位后答贺之使,则与他书所载不同。据《三国志》裴注引《汉晋春秋》载: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音,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其言虽系指斥蜀政,实有警觉孙休之意,至于张悌之言,则本晋干宝《晋纪》所载而扭合之,其文如次:魏伐蜀,吴人问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智力虽丰,而百姓未服也。今又竭其资力,远征巴蜀,兵劳民疲,而不知恤,败于不暇,何以能济?”悌曰:“今蜀阉官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其克乎!”……晋来伐吴,皓使悌督沈莹诸葛靓师众三万渡江逆之,至牛渚。沈莹曰:“晋治水军于蜀久矣……今渡江逆战,胜不可保,若或摧丧,则大事去矣!”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来至此,众心必骇惧不可复整,今宜渡江,可用决战力争,若其败丧,则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若其克胜,则北敌奔走,兵势万倍,便当乘威南上,逆之中道,不忧不破也。……”

据此,张悌固明知蜀不可救,而吴将亡,力主渡江迎击,实欲借图侥幸。至于彭和颁兵,唯演义载其事,本剧第二幕之情节,实赖其人维系之,亦借以使诸葛瞻战死绵竹一段故事,藏于幕后,故虽明知未必实有其人,亦不另作安排。

谯周之主降,其本传亦明载其事,且纪主降之言论綦详,据谓:魏大将军邓艾克江油长驱而前,……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本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惟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称臣,为小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南奔,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往。今大敌已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后主犹疑于入南。周上疏曰:“或说陛下以北兵深入,有欲适南之计,臣愚以为不安,何者,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持,……若至南方,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必甚,甚必速叛。”……

演义所叙,即全本其说,本剧第三幕谯周与却正的对白,亦即以之为根据。至于却正其人,虽未明白主降,据正史所载,降书实出其手笔。本剧以之为正面脚色者,盖取其始终相随后主之片善,故从演义之说,以写降书一事仍归之主降的谯周。而另畀却正民族正气,使与刘谌相为表里。至于阉官黄皓,本为趋走小臣,虽多恣擅,不宜过作夸张,故只写其暗中播弄,而不明作威福,至其显遭诛戮,亦仅于刘谌口中点明,借示其难逃天律而已。

一般戏剧之写刘谌,皆依据演义所叙,先杀妻子,然后提人头哭于祖庙而自杀,此为本剧与其他戏剧不同的一点。盖演义所叙,不必皆有所据,其用意或以殉国为大事,故使刘谌死于祖庙以见志。本剧之以刘谌哭庙在前,杀妻子在后,虽为场子的分配上比较便利起见,然除与演义所叙不合,致于其他戏剧略有出入外,实以《汉晋春秋》所载:“是日,谌哭于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为根据,至于却正主张刘谌逃奔剑阁,虽为关目上一种穿插,实有所本。按《三国志·蜀书·姜维本传》载:“却正著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则其知姜维实较他人为深。又《华阳国志》载,蜀主太守王崇论后主云:邓艾以疲兵二万,远出江油,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难归,艾为成禽,禽艾巳讫,复还拒会,则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远至五城,使艾轻进,径取成都,兵分家灭,己自招之。

王崇之作此论,盖因姜维闻邓艾由阴平进犯以为后主必闭城自守,乃绕道巴西出五城以为救应。迨维得后主手诏命降,始投戈释甲降于钟会(见《华阳国志》)。据此,蜀并无必亡之道。特因为将帅者调度不善,为君上者急图免祸,致予群小以可乘之机,造为恫词,逼使出降。故本剧写刘谌之死,与其谓为死于不降,毋宁视为死于不战。

崔氏一名,不见于史籍,可据者惟演义一书,其长女命名箴良,虽出杜撰,实以“良箴”二字颠倒之。兵变的穿插,则系以《姜维本传》:“军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之语故相扭合,借表后主有兵不战之意。至于后主乘骡车出宫,则据《三国志》裴注引《晋诸公赞》:“刘禅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总之,本剧虽以话剧形式出之,凡旧籍所载,能相关合之处,无不用为点缀,盖既取材历史,能资考证,则不必故相违背。旧有《南阳乐》一书,为清夏星斋撰,别名《补恨传奇》。系以刘禅得诸葛亮之辅佐,讨灭魏吴,然后归隐,后主暮年倦勤,刘谌以战功嗣位,从此三分一统,汉室重兴,其开场《沁园春》云:凭吊三分。痛汉家忠武,一病沉沦。借禳星乞命,上苍昭格;华佗灵药,二竖离身。

五丈原头,八门阵里,玉山轻挥韵绝尘。子午谷,偏师度显,克建奇勋。

王孙忠勇无伦。佐师相同将巨寇吞。溯歧山交战,已擒典午;临江整旅,又扫吴氛。

丕执权降,枭姬返国,一统山河汉室尊。南阳乐,功成高隐,笔补乾坤。

全剧情节,读此不难揣知,其命名为《补恨传奇》,殆故意替史实作此翻案。以后又有周文泉者,取史事八则,悉反其实,命为《补天石传奇》,每事四出至八出,其第二则为“丞相亮祚绵东汉”,关目与《南阳乐》略同,亦以刘谌嗣位,诸葛亮归隐为结局。此类戏剧,虽可取快一时,未免故弄狡狯。盖意识之有无,原不必挪移情节,即全照正史敷演,亦何尝不能发挥作者之精神,《三国志演义》载后人有诗赞刘谌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殒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然则作《补恨传奇》,或《补天石传奇》者,其了解刘谌之程度,实远不及这位写赞诗的人。盖刘谌之死,诚为死得其所,假令要把他从棺材里拉出来做一个嗣位的皇帝,倒反是他的英名之累。所以我宁愿依据史籍写他先杀妻子而后自杀,这就是刘谌临死时那几句说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我刘谌也算对得起堂堂的汉族了。”

《亡蜀遗恨》剧情说明

三国时,魏国司马昭专政,因西蜀屡次出兵相讨伐,亟思先发制人,乃命邓艾钟会为大将,分兵进犯。蜀之主帅姜维闻之,申奏后主,请命张翼领兵守护阳平关,另差廖化屯兵于阴平桥以防之。后主溺于酒色,不听其言,钟会乘其无备,一举而下南郑阳平等关。姜维闻警,初陈兵于沓中拒之,奈魏兵势大,沓中无险可守,乃退保剑阁,相持既久,各不相下。是时邓艾亦领兵三万前来会师,见剑阁险峻难攻,乃与钟会筹商,自请绕道阴平小路直取成都。计议已定,邓艾激励部属,相与渡过天险,进兵江油城。本剧开场,所叙即江油失陷情形也。

第一幕

江油守将马邈,初闻魏兵侵蜀,连下南郑阳平,颇为震惊,及闻姜维全师退保剑阁,凭险固守,乃不以为意。其妻李氏忧之,虽屡示讽劝,马不惟不听,反责其不达时务,言次且谓:“苟魏兵至,降之仍不失原职。”李氏知其心怀叵测,怒唾其面而责以大义。马知失言,惟有默然受之。已而,家人来报,邓艾领兵薄城,马一时不知所措,慌忙出城请降,并呈献地图,邓艾嘉其功,命为进兵向导。李氏悉其事,乃自缢而死。时魏兵前锋,已乘胜直下涪城,将至绵竹,突为蜀将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所堵截,魏兵大败。邓艾闻报大惊,则马邈向导不力,立命斩之,然后尽收江油府库钱粮,率诸将赶赴涪城以督师焉。

第二幕

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初颇得手,嗣以邓军身临绝域,有进无退,遂改取守势。苦于兵力不够分配,遂差人往东吴求援。是时吴主孙休,内乱方息,正励精图治,得报后与臣下议之。有主出兵者,有主自保者,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已而,有人来报,诸葛瞻中伏大败,绵竹危急。至是,孙休力排众议,决出兵援之。乃命丁奉为主帅,丁封孙异为副将,率兵三万,分向沔中寿春进击。部署甫定,忽得报告,绵竹失陷,诸葛瞻父子同殉,魏军已直取成都。孙休大惊,深感唇亡齿寒,惟有整军备武,退而自保。然有识者固早知蜀亡吴将不守矣。

第三幕

邓军既得绵竹,直下雒城,成都已在指顾间。而刘后主方盛陈歌舞,若不措意,佞臣谯周入奏魏兵已临,后主始大骇。秘书令史却正闻讯奔至,劝后主往投东吴。而谯周力主降魏,宦官黄皓复从而和之。方踌躇未决间,后主第五子刘谌,闻警亦至,闻谯周主降,大怒拔剑欲斩之。而后主反叱其不识天时,命逐出。刘谌知苦谏无益,悻然而退。于是,后主乃命谯周作降书,另差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赉往雒城向邓艾请降,却正虽力争,不顾也。

第四幕

后主出降之前夜,刘谌请复一度求出兵,后主不纳。刘谌知事势无可挽回,乃往哭于祖庙,拟一死见志。却正不明其意,赶往劝其逃奔剑阁,会同姜维回兵。刘谌意稍动,方欲启行,忽报内城兵士哗变,魏兵趁势围城。至是,刘谌死志遂决,转劝却正往随后主,而以己志告知其妻崔氏,崔氏不惟不觉悲伤,且请求先死。刘谌劝其尽抚孤之责,崔氏不顾,触柱而死。刘谌心虽悯其子女之无辜,然不欲见其为人奴隶,乃杀其二子一女,然后伏剑自殉焉!

同类推荐
  •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看名画的眼睛

    看名画的眼睛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美术史论家高阶秀尔先生,他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曾任东京大学美术史研究室教授、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日本西洋美术财团理事长。出版有《日本近代美术史论》《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19-20世纪的美术:东西方的相遇》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译者范钟鸣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6年赴日,1989年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邀请赴美从事艺术创作交流。现为职业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译著有《日本美术尚未诞生》等作品。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热门推荐
  • 重生玩家的世界

    重生玩家的世界

    他是一个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但是打架从来不需要他动手!他没有天赋,但是却可以秒杀天才与妖孽!他没有奇遇,但是却可以左右世界的命运!他十八般武器,样样都不会,但是样样都有!他甚至算不上“主角”,因为他是“玩家”他就是叶恒,他是最强亦是最弱的人。
  • TFBOYS我喜欢你

    TFBOYS我喜欢你

    男主角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遇上女主角会发生怎样的事呢?快来看看吧!
  • 网恋套牢了谁

    网恋套牢了谁

    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十指传来情。可惜的是,有人在这场感情里认了真,有人没上心,有人更是心存祸心,而最终为这无疾而终的感情埋单的还是自己。
  • 画中魔,逆天狂妃

    画中魔,逆天狂妃

    “宋颜,想要本王高看你,先替本王颠覆这楚夏国!”她从21世纪反恐女特工沦为千年之前王府最卑微的女奴,为掩饰自己的锋芒,她甘愿变成人人口中不堪的丑妇,周旋于楚夏国各色人物之间。当她遇见心仪的男人时,她爱他爱的痴狂成魔,却被他无情的推入黑暗深渊。当沉睡画中千年的真身苏醒时,天下风云变色,这一次,她势要翻云覆雨,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危险性学生

    危险性学生

    圣亚当斯高中高三癸班是有名的问题班,即便是校长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直到他们班上来了一个奇怪的转校生,一切似乎都因他而改变了……
  • 凉冬

    凉冬

    冬天,是孤独的。我的世界,是黑暗的。然而在某一天,我的世界中出现了一丝温暖的光线。我以为那是希望的曙光,却不曾想,那是谎言与欺骗的牢笼。如果我能够早一点看清现实,是不是就不用一个人在冬雪降临时,卑微地落泪?
  • 又把夫人弄丢了

    又把夫人弄丢了

    他们之间,是遥迢年华里的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他们之间,是隔了千山万水的念念不相忘,有泪不须流。他把她名字刻于骨上,心上,只为来生还会记得许给她的诺言。
  • 无相天门

    无相天门

    无相天门,无形无相,以无相化有形,可穿梭时空,化天地万法,乃天地间极品灵宝!且看唐朝小修士许扬借无相天门穿越时空,感悟大千红尘,得天地间大自在,成就无上大道!
  • 一爱成痴:老公乖一点

    一爱成痴:老公乖一点

    大四实习生白青青晚上加班的时候公司突然停电,遭受陌生男人的侵犯,清醒过来误以为是春梦,结果居然是真的……白青青被所有人唾弃,身负屈辱的她远赴重洋,六年后强势归来,做了霸道总裁颜子佩的助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 圣凌碧雪

    圣凌碧雪

    别人穿越那都是身家显赫,地位尊贵,美男一堆,神功护卫。她倒好,以上这些全没有不说,还失去记忆沦落到青楼碰上一个渣男!前世杀伐决断的莫子雪,意外穿越成了柔弱可人的绿染。天塑之身,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恢复记忆后的她将会如何周旋与这复杂错乱的异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