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100000024

第24章 注入新生命展示新精神

——周贻白的话剧创作及艺术成就

刘平

周贻白先生不论在戏剧史研究,还是话剧创作、戏剧教育方面,都堪称大家,黄宗江先生称他为“场上案头一大家”,是非常恰当的。他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浓厚的戏剧情结是分不开的。

一、周贻白的戏剧情结

周贻白先生从小与戏剧结缘,加入过戏班,演过文明戏、话剧,加入过长沙社会教育团新闻剧团,也加入过豫园京剧班。教过小学、中学,当过报纸校对、茶房、职员。在颠沛流离中求生存、觅学问,博览群书,自学成才。写过小说、诗词、曲艺、京剧、话剧、电影和戏剧研究文章。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略》和《中国剧场史》两部著作,把中国戏剧史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赵景深先生认为《中国剧场史》是“前无古人的开山著作”。

周贻白的话剧创作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战一开始,他就参加了上海抗日救亡协会,经常写一些抗战小品,如鼓词《蔡金花》、子弟书《黄花岗》、《赵老太太》、南词开篇《李香君》等。他还与欧阳予倩先生一起在上海抗日救亡协会从事京剧改革工作。此后,他连续创作出话剧《北地王》(一名《亡蜀遗恨》)、《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天外天》、《酒绿灯红》(后改名《花花世界》)、《春江花月》(后改名《满园春色》)、《花蝴蝶》、《云淡风轻》、《姊妹心》等。

新中国成立后,周贻白一直在中央戏剧学院从事戏剧教育工作。他学识渊博,又有舞台实践经验,在戏剧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为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戏剧人才。

二、周贻白的话剧创作

周贻白的话剧创作与好友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有直接关系。

周贻白与唐槐秋是田汉1927年创办南国剧社时期的朋友。1939年底,唐槐秋率领中国旅行剧团(以下称“中旅”)回到上海,两位老朋友又见面了。当时上海已成为“孤岛”,演出环境很严峻,有很多戏不能演出。中旅是个民间职业话剧团,以演戏为生,在一个城市长时间演出,必须经常换新戏,才能维持剧团的生活。据唐槐秋的妻子苏之卉回忆说:“在当时那种特殊的环境中,有好些老作家的剧本不能上演,而新的剧本几乎没有。唐槐秋只好求助于留在上海的几位朋友写剧本,其中一位是阿英,另一位就是周贻白。周先生在写作方面是位多面手,不论话剧、京剧、电影剧本,他都能写,而且出手快,能源源不断地写出本子供应中旅的演出。”周贻白的剧本一经中旅演出,票房收益非常好。为此,“槐秋才恳请周贻白不停地写”。为支持中旅的演出,周贻白在这个时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话剧创作中去,写出了一部部优秀的剧作送给中旅演出。在另一篇文章中,苏之卉先生说:“槐秋的老朋友周贻白这时成了中旅的特约编剧,他为中旅写了不少剧本,上演的有《花木兰》、《李香君》、《连环计》、《金丝雀》、《绿窗红泪》、《满园春色》、《阳关三叠》、《花蝴蝶》、《姊妹心》等。”苏之卉:《风雨同舟十五年——回忆唐槐秋先生》,见陈樾山、刘平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由于周贻白在话剧创作方面的努力以及中旅的演出,活跃了上海孤岛时期的戏剧演出。

三、周贻白话剧的艺术特色

周贻白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剧作家。然而,孤岛时期的上海,演戏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限制,他不能把自己的思想非常自由地呈现在舞台上,只能采取隐晦的办法,把思想隐藏在作品背后,以古喻今,在“死躯壳中注入新生命”,让观众去体会作品的深刻寓意,使他们在欣赏戏剧演出时受到思想上的启发。从这一点说,周贻白的话剧创作主旨是非常明确的,他作品中的“新生命”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提倡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气节,批判投降主义。

在日本侵略者的控制下,中国人民无论精神上或肉体上都遭受到严酷的戕害。在这样的情势下,提倡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气节,无疑是引导广大民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最好办法。周贻白的话剧创作不论写历史题材还是写现实题材,都体现着这样的思想意识——即现代精神。

如《北地王》(一名《亡蜀遗恨》)和《花木兰》等剧,描写的虽是历史故事,体现的却是一种现代精神。《北地王》以刘禅的降曹,讽刺、批判了投降派;以北地王刘谌一家宁死不降,弘扬了民族气节,赞扬了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

《花木兰》以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志气与行动,赞颂着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批判了那些贪生怕死的行为。

《连环计》以王允借助吕布的力量除掉祸国殃民的奸臣董卓的故事,鼓励着为民除害的行为。

《李香君》以秦淮名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揭露了阮大铖等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讽刺了侯方域降清的失节行为,赞扬了“忠则尽命,死而后已”的民族气节。该剧被称为周贻白历史剧创作的一个经典。于1940年7月由中国旅行剧团演出。导演卜万苍非常欣赏这个戏,他说:“周贻白先生腹有诗书,胸具邱豁,近著《李香君》一剧,以疾雨惊风之笔,写黍离麦秀之情,戏剧也,亦即历史也。本人承乏导演,排练之日,即有感于斯。果也,一经登场,直使演者回肠,观者动魄,成绩之佳,迥出意外,用是知人心不死,公道犹存也。”

二是提倡自由、民主、团结的精神,主张个性解放。

《金丝雀》通过“金丝雀”的死,昭示着人们保持独立的人格、走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自序”中说:“金丝雀之死,实死于其所欲栖止之人”,并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1940年,周贻白以“易乔”的笔名发表了《女性的解放》一剧,剧中相当部分的对话直接采自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但作者把故事情境放在了1938年的上海,在结尾明确指出:中国女性要想求解放,只有投身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去。——远走延安或直接参加抗战,基本上就是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娜拉们的出路了。

《绿窗红泪》描写一个家庭因财产之争而引发的灾难。剧中的姐弟俩从外人(舅老爷)手中争回财产,紧接着便发生了姐弟之间围绕财产所发生的明争暗斗,结果闹得家破人亡。该剧喻示着大敌当前,应当团结一致,不应发生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窝里斗。

三是在历史题材中“注入新生命”,以历史真实传达现代精神。

在历史剧创作中,周贻白的态度首先是严肃认真地考证,然后再发挥、创新。比如《连环计》的创作,此前曾有王独清的《貂蝉》一剧,两剧虽然写的是同一个故事,但在创作主旨上周贻白与王独清是有很大区别的。王独清在《貂蝉》一剧的“序”中说:“我这个剧本中的许多情节,都没有完全照历史上所留下来的那些死的遗迹去映写,我只是把历史当成一块被火山倾陷了的名胜的土地。我要在它上面用我的清热从新地建筑一所有生气的建筑物出来。”周贻白却不苟同这样的观念,他说,王独清所说,“其言虽辩,但既有新意,又何必以名胜为基础,述其事而传其人耶?且名胜之为名胜,自有其得名取胜之原因。若不究其实迹,徒作个人胸臆之陶写,则汉儿作胡儿之语,古人效今人之谈,而犹大书其人曰貂蝉,曰王允,曰吕布,曰董卓。不亦傎乎?”

周贻白认为,创作历史剧首先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在弄清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他在《连环计》“自序”中说:“至于本人写作剧本之主张,凡取材历史者,必先征之正史;正史不足,始旁及其它记载。而后小说也,杂剧也,传奇也,择其可从者从之。但能不背大旨,仍于其中自留回旋余地。所谓死躯壳中注入新生命,原不必以违背史实为能。话剧本为中国戏剧之新剧,既以旧有名胜为基础,则当保留其足供凭吊之处。否则建筑物虽有生气,其名胜已当然不系人心矣。此本人对于史剧之主观,亦即与王独清根本不同之点。”他认为,王独清的《貂蝉》实际上是“作者本身狂呼口号之宣传员也,历史云乎哉,戏剧云乎哉!”当然,他也不认为王独清在《貂蝉》中的创作没有可取之处,他说:“以今日剧坛风气言之,则王独清仍有足取。盖取材历史,而不为历史所拘,悍然创造其心目中之貂蝉,则较之一般以译作改头换面而命之曰创作者,其精神固卓然有以自立也。”

在“死躯壳中注入新生命”,可谓周贻白历史剧创作的主旨与艺术追求。不只《连环计》,其他剧作如《北地王》、《李香君》、《花木兰》、《连环计》等皆然。也就是说,周贻白虽然主张历史剧创作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但是在创作上他并不主张拘泥于历史,而应适当地发挥。他说:“编写一个剧本,作者对于题材的选取,本事的结构,固可自由处理,同时,场子的结合,人物的分配,观目的穿插,对白的安排,在在都可视所需要而加以发挥。盖造化既已在受,只须调度有方,但能不背人情,至于其事之有无,初非观众所愿深究。”他在《北地王》的创作中就体现了这样的创作思想与追求。他说:“本剧虽为话剧形式,因系取材历史故事,对于题材的处理,不能不慎重将事。正史杂史,固未敢放过,既平话、演义,乃至旧有戏剧,亦偶有参酌。”

周贻白的历史剧创作绝不只是为了叙述历史故事,而是有感而发,以古喻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死躯壳中注入新生命”,目的很明确,就是为现实服务。所不同的,他不是在作品中概念化地喊政治口号,而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动观众,给观众提供思考。这才是他创作历史剧的思想追求与艺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00026)

同类推荐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血凤归来,王爷纵妻无度

    血凤归来,王爷纵妻无度

    一朝受叛,万箭穿心,一朝重生,凤舞天下!乱世天下,群雄角逐,他余三年寿命,只为她再展风华,她冷情绝爱,只为他再敞心怀。渣母毒计?反将一军,跪地求饶!渣妹莲花?毒药一包,毁你清白!渣男反悔?美男环绕,不屑一顾!重生归来,她张狂无忌,舞动风云,只是……“慕容,过来。”某王爷半趟床上,轻轻招手。“王爷,你……你行吗?”“行与不行,慕容一试便知。”某王爷将佳人扑倒,势要一展雄风!
  • 食仙

    食仙

    庖刀司命,剁妖断鬼。瓮中奥妙,亦能证道。掌中乾坤,两般天地。财侣法地,诸般皆得。千年传承的金牌厨师苏择,是一个现代的修真者。在一次网友聚会时,他居然捡到一个异界?!从此修真不用愁,一界在手,天下我有。修真境界: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体虚合道PS:已完本《卑鄙在汉末》,《天国降临》。读者群:《东厨居》:20722203二群【食仙居处】:124386998
  • 总裁私宠契约妻

    总裁私宠契约妻

    “顾辰,我要走了,去法国进修,今天来是特意跟你说再见的。”一年前,对她一见钟情,却知道,他心系他人。“顾辰,我不要你的施舍,你不需要这么做。”一年后,她父母惨死,背负巨债,与他划清界限。“顾先生,离婚吧!”她转身离开,不在与他纠缠。谢谢你为我付出的一切,可是我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爱与不爱,才能阻隔人与人的心。
  • 无双绝尘

    无双绝尘

    多少韶华,难无悔!那一年,罡风狂啸,温颜会战群雄,屠戮出鞘剑难收,虽力竭,不退,无悔。苏醒而来,重生年少时。青葱岁月,那些逝去的美好,他将用手中的剑守护。(本人新手,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支持)
  • 幽灵神探

    幽灵神探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所以我们一死,所有的能量都会转移。如果我们带着一堆能量死去,那么即时环境就会留下永恒的印记。这些印记就是我们的灵魂,简而言之,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被谋害的私家侦探找上了初出茅庐的菜鸟女警,想要调查出杀害自己的真凶。通灵缉凶、破解悬案、千钧一发、生死一线,二人从磕磕绊绊争锋相对到心有灵犀所向披靡的同时,也逐渐挖出了深埋的过去与真相……
  • 傲剑侠

    傲剑侠

    剑侠情缘网络游戏顶级职业选手方逸凡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游戏中的世界,更是在无意中接受了号称坑死爹的终级回归任务。奈何,为了回家,拼吧……方逸凡愁肠百结地看着百死无生的终级回归任务,大哭了一场,又大笑了一场,最后恶狠狠地吼道:“赐与我力量吧!”倒霉悲催的职业选手能否凭借自己对游戏的无比熟悉成功回归现实?
  • 阴阳郎中

    阴阳郎中

    阴阳郎中不但治阳人,也治阴人。暴饮暴食的背后,真相竟然是被饿劳附体。精神病的女人爱看电视,结果是身体里住着一只刺猬。死人钱上写着救命,猴子皮里包着一个人。千奇百怪的阴阳郎中经历,一切都从一具女尸上门求诊,让我替她剖腹产子开始……
  • 花丛龙王

    花丛龙王

    坐公交车遇到白富美,竟然还稀里糊涂和美女去了宾馆……赵龙感觉一切如同梦幻一般!然而美女的身份并不简单,一场大阴谋从天而降,身处其中必须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进入扬城学府,踏上神秘的古武修炼之路,赵龙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化身巨龙,挣脱一切枷锁!
  • 都市亼道

    都市亼道

    踏上辉煌亼道,看破洪荒之最,捅破主宰之规,成就无上之最。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